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梅

作品数:21 被引量:84H指数:6
供职机构:兰州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甘肃省建设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交通运输工程
  • 6篇建筑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5篇沥青
  • 4篇再生沥青
  • 4篇沥青胶浆
  • 4篇流变性
  • 4篇流变性能
  • 3篇摩阻
  • 3篇回收
  • 3篇光谱
  • 3篇红外
  • 3篇红外光
  • 3篇红外光谱
  • 3篇层间
  • 2篇地震
  • 2篇动力有限元
  • 2篇应力
  • 2篇应力谱
  • 2篇有限元
  • 2篇竖向
  • 2篇竖向荷载
  • 2篇双向地震

机构

  • 21篇兰州理工大学
  • 2篇甘肃万泰建设...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安阳职业技术...
  • 1篇甘肃畅陇公路...
  • 1篇甘肃省公路交...

作者

  • 21篇林梅
  • 13篇李萍
  • 2篇程选生
  • 2篇徐伟伟
  • 2篇俞东江
  • 2篇刘博
  • 1篇杜永峰
  • 1篇黄晓明
  • 1篇曹青青
  • 1篇刘修宇
  • 1篇雷雨
  • 1篇张爱丽
  • 1篇毛昱

传媒

  • 2篇公路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功能材料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甘肃科学学报
  • 1篇工程塑料应用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铁道科学与工...
  • 1篇沈阳建筑大学...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5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1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材料制备用控温设备
本发明公开一种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材料制备用控温设备,搅拌箱体内部的左侧安装有控温装置,搅拌箱体的左侧安装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的旁边安装有温度显示计,搅拌箱体内部的中间部位安装有用于搅拌再生沥青混合材料的搅拌桶,搅拌桶的上方...
曹沈阳李萍林梅毛昱王盟
一种沥青面层层间机械摩阻强度测试装置及方法
一种沥青面层层间机械摩阻强度测试装置及方法,测试装置包括:温度控制机构、加载机构、剪切机构、操作控制机构和试件成型模具。测试方法步骤为:(1)层间机械摩阻强度的计算方法;(2)层间剪切试件的制备与安装;(3)测试参数的选...
毛昱李萍念腾飞林梅何腾刘文科陈柯柯慕博博
文献传递
冻融循环下沥青特征官能团含量与流变参数灰熵分析及微观形貌被引量:16
2018年
为了更好地将沥青化学组分变化与沥青路用性能联系起来,提高寒区沥青路面的耐久性。本文联合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动态剪切流变(DSR)测试技术,基于灰色关联熵分析数学模型,探讨了冻融循环下沥青流变特性参数和特征官能团含量的变化情况及其关联程度,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了冻融循环前、后沥青结构的微观形貌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沥青在冻融循环下,发生了水-温老化反应;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沥青FTIR谱图中亚砜基与羰基呈现出明显增大的趋势、沥青复数剪切模量对数值随温度的升高呈现出负线性增长的趋势、相位角随温度的升高呈现线性增长的趋势、抗车辙因子随温度的升高呈现指数衰减的趋势;沥青化学组分变化对流变特性参数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的排序为:羰基、芳香族化合物、非对称脂肪族化物、脂肪族化物、亚砜基;基质沥青经过水冻融循环后,沥青膜结构出现明显的褶皱和絮状区。
念腾飞李萍林梅
关键词:道路工程冻融循环沥青微观形貌
矿粉对沥青胶浆流变性能影响及微观分析被引量:6
2020年
为探究矿粉对沥青胶浆流变特性的影响规律,采用动态剪切流变仪分别对四种矿粉组成的沥青胶浆进行了不同加载模式下的流变试验,采用低温弯曲梁流变仪对胶浆进行低温小梁弯曲试验,分析了粉胶比、温度、荷载频率对沥青胶浆高低温流变特征参数的影响。借助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测试矿粉岩性特征和胶浆的微观形貌。结果表明:花岗岩矿粉对胶浆的增效行为最强,石灰岩胶浆的高低温性能最佳;矿粉的比表面积对胶浆的流变性能影响大于其矿料酸碱性组分对胶浆的流变性能影响;随着粉胶比的增加,沥青胶浆的复数剪切模量随之增加,但相位角变化微小;推荐四种胶浆的合理粉胶比为1.2;最佳粉胶比状态下,胶浆微观界面粘结状况最好。研究结果可为不同种类的填料在沥青路面的应用提供技术指导和理论支撑。
林梅李萍念腾飞陈隆建
关键词:矿粉沥青胶浆流变性能
回收沥青胶浆多尺度参数再生效果评价被引量:4
2020年
为了研究不同再生剂掺量下再生沥青胶浆的再生效果、特征官能团和细观力学参数的演变及其对高温流变特性的影响,采用动态剪切流变试验(DSR)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技术,分别测试了KL90基质沥青及其压力老化(PAV)沥青、回收沥青胶浆、再生剂掺量为6%、9%、12%的再生沥青胶浆的特流变特性和征官能团,同时采用规划求解的方法得到了沥青胶浆细观力学参数,并对沥青胶浆的宏观流变特性参数与细观力学参数的关系进行了公式推导。结果表明,温度对沥青胶浆的流变特性有重要影响,再生剂的加入使得沥青胶浆的流变特性得到恢复,同时也降低其抗车辙能力,当再生剂掺量为9%时,回收沥青胶浆的高温流变特性恢复较好;相比KL90基质沥青,PAV老化沥青和回收沥青胶浆羰基指数(CI)增加;回收沥青胶浆在1260 cm-1处、1018 cm-1和1089 cm-1处出现了C-O-C键和Si-O-Si键的特征峰,再生沥青胶浆在1744 cm-1处和1160 cm-1处出现了饱和脂肪酸酯C=O键和直链C-C键的特征峰;回收沥青胶浆的细观力学参数E1、η1、E2、η2显著高于KL90基质沥青及再生沥青胶浆,随着再生剂掺量增加,E1、η1、E2、η2逐渐减小。
李萍康筱念腾飞林梅
关键词:红外光谱原子力显微镜流变特性
再生剂对回收沥青胶浆化学组分及流变特性参数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研究沥青路面回收沥青胶浆再生前后的化学组分及流变特性参数变化规律,为沥青路面再生技术推广提供基础理论与技术支撑.方法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动态剪切流变仪(DSR)进行温度扫描,测试回收沥青胶浆及不同再生剂掺量再生沥青胶浆的化学组分、流变特性参数.结果随着再生剂掺量的增加,回收沥青胶浆IB脂肪族官能团指数逐渐增大,而I C=O羰基指数和I S=O亚砜基官能团指数逐渐降低;加入再生剂后回收沥青胶浆的复数剪切模量、车辙因子和疲劳因子具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而相位角则具有一定程度的增加.结论随着再生剂掺量的增加,回收沥青胶浆化学组分发生变化使得回收沥青胶浆路用性能得到显著改善.
李萍陈隆建念腾飞林梅
关键词:再生剂FTIR
一种沥青面层层间机械摩阻强度测试装置及方法
一种沥青面层层间机械摩阻强度测试装置及方法,测试装置包括:温度控制机构、加载机构、剪切机构、操作控制机构和试件成型模具。测试方法步骤为:(1)层间机械摩阻强度的计算方法;(2)层间剪切试件的制备与安装;(3)测试参数的选...
毛昱李萍念腾飞林梅何腾刘文科陈柯柯慕博博
文献传递
阻燃型室内用木塑复合材料制备与性能被引量:5
2021年
以高密度聚乙烯(PE–HD)、杨木木粉(WF)为原料,聚磷酸铵(APP)、二氧化硅、氯化铵为阻燃剂,其中二氧化硅经过硅烷偶联剂改性处理,制备出阻燃型室内用木塑复合材料。通过极限氧指数(LOI)、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力学测试等手段对其阻燃、力学性能进行研究分析。研究发现,二氧化硅经过KH550处理后,对应FTIR峰发生变化,说明二氧化硅被有效改性,以APP、改性二氧化硅和氯化铵作为阻燃剂,可以有效提高木塑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当WF,PE–HD,APP,氯化铵,二氧化硅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0%,40%,16.4%,1.6%,2%时获得的复合材料的阻燃性最优,LOI相较于未加阻燃剂的复合材料提高了37.9%,阻燃木塑复合材料成炭率明显增加,750℃时成炭率增长率达到163%;拉伸强度提高了12.7%,弯曲强度提高了6.96%,冲击强度提高了31.8%。
张爱丽林梅
关键词:木塑复合材料聚磷酸铵二氧化硅改性阻燃
渗流和双向地震下跨海减震隧道的稳定分析
为了研究渗流和双向地震作用下跨海减震隧道工程结构的稳定性,本文采用动力有限元静力强度折减法,并利用ADINA软件分别建立了结构场和流体场分析模型。考虑粘弹性人工边界、双向地震和渗流的影响,研究海水深度、覆岩厚度和渗透系数...
程选生俞东江刘博徐伟伟林梅
关键词:减震隧道
文献传递
基于分形理论的沥青路面层间机械摩阻强度行为被引量:6
2020年
为沥青路面层间抗剪切设计及施工提供参考,针对现有沥青路面的结构层组合形式,研究了不同级配结构层组合类型沥青路面层间机械摩阻强度。首先,基于分形理论建立沥青路面层间机械摩阻强度理论模型,并分析了不同级配结构层组合形式的沥青路面机械摩阻强度特性;其次,为验证该理论模型的可靠性,进行了不同级配结构层组合类型的沥青路面剪切试验。结果表明:层间接触表面形态受沥青混合料级配影响较大,其中,级配组合类型为AC-13/AC-16的接触面积最大,然后依次为AC-13/AC-20、AC-16/AC-20;在相同荷载作用下,层间机械摩阻强度受上、下层级配结构层组合类型影响较大,级配结构层组合类型为AC-13/AC-20时,层间机械摩阻强度最大,然后依次为AC-16/AC-20、AC-13/AC-16;在温度为20℃时,层间机械摩阻强度理论值与试验值较接近,表明在该条件下沥青路面层间机械摩阻强度理论模型具有一定的可靠性与适用性。
毛昱李萍念腾飞林梅魏西应
关键词:沥青路面接触面积抗剪强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