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杨挺

作品数:196 被引量:300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4篇期刊文章
  • 73篇会议论文
  • 20篇专利
  • 7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7篇天文地球
  • 13篇航空宇航科学...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生物学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07篇陨石
  • 37篇球粒
  • 37篇球粒陨石
  • 34篇月球
  • 30篇同位素
  • 27篇岩石
  • 22篇离子探针
  • 21篇火星
  • 20篇矿物
  • 19篇南极陨石
  • 15篇星云
  • 15篇天体
  • 14篇太阳
  • 13篇普通球粒陨石
  • 13篇火星陨石
  • 12篇矿物学
  • 11篇岩石学
  • 11篇月球陨石
  • 10篇岩石矿物
  • 10篇GRV

机构

  • 195篇中国科学院
  • 22篇中国科学院国...
  • 12篇桂林工学院
  • 12篇桂林理工大学
  • 7篇中山大学
  • 7篇中国科学院大...
  • 4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北京大学
  • 3篇浙江大学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广东省地质过...
  • 3篇中国科学院空...
  • 3篇中国科学院国...
  • 2篇南京大学
  • 2篇深圳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地质科学...
  • 2篇国家自然科学...
  • 2篇香港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南...

作者

  • 196篇林杨挺
  • 60篇胡森
  • 41篇王道德
  • 37篇郝佳龙
  • 37篇张建超
  • 36篇杨蔚
  • 31篇缪秉魁
  • 26篇欧阳自远
  • 14篇冯璐
  • 12篇赵旭晁
  • 10篇王桂琴
  • 9篇徐于晨
  • 8篇谷立新
  • 7篇徐琳
  • 6篇戴德求
  • 6篇李献华
  • 6篇郭春华
  • 6篇张驰
  • 6篇刘焘
  • 6篇邹永廖

传媒

  • 17篇极地研究
  • 10篇科学通报
  • 10篇第八届全国空...
  • 8篇地球化学
  • 8篇岩石学报
  • 8篇矿物岩石地球...
  • 6篇第十一届“月...
  • 5篇中国矿物岩石...
  • 4篇中国科学:地...
  • 3篇地质地球化学
  • 3篇中国科学基金
  • 3篇南极研究
  • 3篇第七届全国空...
  • 2篇自然杂志
  • 2篇地球科学进展
  • 2篇矿物学报
  • 2篇中国科学(D...
  • 2篇地学前缘
  • 2篇2012年全...
  • 1篇分析化学

年份

  • 1篇2024
  • 8篇2023
  • 9篇2022
  • 8篇2021
  • 6篇2020
  • 6篇2019
  • 6篇2018
  • 12篇2017
  • 9篇2016
  • 10篇2015
  • 16篇2014
  • 12篇2013
  • 12篇2012
  • 5篇2011
  • 5篇2010
  • 4篇2009
  • 8篇2008
  • 2篇2007
  • 14篇2006
  • 3篇2005
19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原始碳质球粒陨石中前太阳颗粒研究进展
原始球粒陨石中含有大量由红巨星,渐近线巨星以及超新星等恒星晚期的喷出物形成的恒星际尘埃颗粒.这些颗粒经历了太阳系的早期演化,最终被保存到原始母体中,被称为'前太阳颗粒'.前太阳颗粒是目前人类唯一能够获得并能在实验室分析的...
赵旭晁林杨挺郝佳龙张建超
关键词:球粒陨石聚焦离子束矿物结构同位素
文献传递
小天体表面磁力移动机器人及其移动方法
本发明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小天体表面磁力移动机器人及其移动方法,该小天体表面磁力移动机器人包括:外壳体(1)、驱动部(3)和磁铁部(4);其中:所述驱动部(3)和所述磁铁部(4)安装在所述外壳体(1)中;所述磁铁部(4)被...
林杨挺王慧敏胡森郭春华李静
文献传递
车里雅宾斯克陨石的岩石矿物学研究进展
文章利用扫描电镜进行样品的岩石学观测,确定矿物类型,观察岩石结构、矿物产状,了解熔脉、熔融囊与基岩接触关系。对可能冲击变质矿物进行微区激光拉曼光谱分析,寻找高压相矿物。电子探针定量分析陨石块体中硅酸盐矿物的化学成分,对样...
徐于晨林杨挺胡森
关键词:岩石矿物学扫描电镜矿物成分
文献传递
不同类型陨石的宇宙射线暴露年龄及其宇宙化学意义被引量:1
2004年
本文主要依据现有的资料综述陨石分类 ,以及来自小行星带、月球和火星等不同类型陨石的宇宙射线暴露 (CRE)年龄及其宇宙化学意义。目前已确定有 1 3个球粒陨石群 ,至少 7个经受了高温和广泛熔融的无球粒陨石母体 ,以及 1 2个不同化学群的铁陨石母体。此外 ,还发现1 0个独特的球粒陨石、许多未分群的球粒陨石小群、铁陨石和铁陨石小群 ,它们也来自各自不同的母体。到目前为止 ,根据宇宙射线产生的核素 ,已测定了 1 60 0多个陨石的宇宙射线暴露年龄。由许多陨石类型的CRE年龄分布 ,我们可以识别出群集的宇宙射线暴露年龄 ,藉此可解释为母体上的碰撞 ,并释放大量的陨石碎块。小行星陨石、行星陨石及阿波罗月球样品的稀有气体同位素丰度和宇宙射线暴露年龄 ,已广泛应用于探索和了解不同类型陨石母体的宇宙射线暴露历史、冲击碰撞事件、暴露年龄与日心距离的关系、吸积形成母体前硅酸盐球粒的辐照历史、南极和沙漠陨石中成对陨石的判别、行星陨石 (火星及月球陨石 )
王道德林杨挺王桂琴
关键词:陨石宇宙化学CRE
中国南极陨石研究新进展被引量:4
2008年
本文对我国南极陨石的收集、分类和研究工作进行了回顾和阶段性的总结。4次格罗夫山考察共发现陨石样品9834块,其中已完成和计划2008年完成分类的陨石共2431块。在正式公布的684块已分类陨石中,鉴定出2块火星陨石、2块灶神星陨石、6块橄辉无球粒陨石、5块中铁陨石、1块橄榄陨铁、1块铁陨石以及10块碳质球粒陨石等特殊样品,并对其中的部分样品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建议拓展南极陨石的收集,持续开展陨石的分类工作,并提出我国南极陨石研究的重点方向。
林杨挺王道德欧阳自远
关键词:南极陨石陨石分类
小天体表面弹性动力型跳跃式机器人及其移动方法
本发明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小天体表面弹性动力型跳跃式机器人及其移动方法,该机器人包括:外壳体、驱动部和弹簧机构;驱动部和弹簧机构安装在外壳体中;所述驱动部具有可伸出所述外壳体之外的跳跃杆;所述弹簧机构被设置为能够在所述驱动...
林杨挺王慧敏胡森郭春华李静
文献传递
曼桂陨石的岩石矿物学和冲击变质特征被引量:1
2019年
曼桂陨石是2018年6月降落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目击降落型陨石.陨石样品具有新鲜的熔壳,内部呈浅灰色,可见黑色冲击熔融细脉.该陨石主要由橄榄石、辉石、长石以及较少的铁镍金属、陨硫铁、磷灰石等组成.手标本虽可见球粒特征,但背散射电子图像显示球粒界线模糊,残余球粒为斑状橄榄石球粒,基质呈现强烈重结晶特征,次生长石粒度较大,橄榄石和辉石的化学成分均一,可判定其岩石类型为6型.橄榄石的平均Fa值为25.1±0.3(n=71),辉石的平均Fs值为21.1±0.3(n=58),金属含量低,属于L化学群.因此,曼桂陨石是L6型普通球粒陨石.曼桂陨石遭受过强烈的冲击,冲击熔脉和熔融囊广泛发育,熔脉宽度可达600μm.熔脉内及边部的长石已经转变成熔长石,且部分长石转变成硬玉;发现辉石的镁铁榴石高压相,与硬玉伴生.根据这些强烈冲击变质特征,将曼桂陨石的冲击变质强度划分为S5级.尚未在熔脉及边部发现橄榄石、磷酸盐的高压相矿物.这些高压矿物相的缺失,可能是由于该陨石在冲击熔融后的冷却速率较慢,形成的高压相矿物发生了退变质.这些特征表明,曼桂陨石经历过强烈的撞击熔融事件,为研究其母体的撞击历史和高压相的形成机制提供了重要标本.
计江龙胡森林杨挺周琴肖媛
关键词:普通球粒陨石冲击变质
南极陨石研究的启示Ⅹ:南极陨石的居地年龄被引量:4
2002年
到目前为止 ,陨石学者已考察了约 2 5 0 0km2 的南极蓝色冰区 ,并在南极冰盖不同的地区回收到约 30 0 0 0个陨石样品。在过去 2 0年 ,主要根据36Cl或1 4 C的浓度测定了几百个南极陨石的居地年龄。每个搁浅区的陨石显示不同的居地年龄分布 ,并提供陨石局部堆积机制的信息 ,在蓝色冰表面南极陨石的密度取决于许多因素 ,如陨石的降落率、冰的消融率、雪的堆积率等。大多数南极陨石的居地年龄范围从小于 1 0ka到 1 0 0 0ka ,Yamato山地冰区陨石的居地年龄可高达 2 0 0ka,而LewisCliff及AllanHills陨石的居地年龄分别高达 5 0 0ka和 1 0 0 0ka,新近发现两个陨石的居地年龄分别为 2Ma及 2 .35Ma,表明它们深埋于靠近冰川底部 ,且冰流率比表面低得多 ,同时也表明陨石堆积进入目前的搁浅区至少始于 2Ma以前 ,这与东南极冰盖为稳定和持续性假设是一致的。陨石的居地年龄是确定陨石历史的一个重要参数 ,同时也可用以估计陨石的搬运时间及平均风化寿命。
王道德林杨挺缪秉魁
关键词:陨石碳14氯36冰盖
太阳系起源与小天体探测的前沿科学问题被引量:3
2019年
小天体包括小行星和彗星,是太阳系形成过程中残留的"化石",保存了太阳系前世和诞生过程的重要信息。小天体探测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并且关系到对未来太空资源的权益。同时,小天体撞击构成了对地球巨大的潜在威胁。小天体是除月球和火星之外,深空探测最重要的目标。小天体探测的关键科学问题包括:(1)原始太阳星云盘的初始状态(固相尘埃/气体的比例、固体尘埃的物质组成、源区恒星的类型和相对丰度);(2)太阳星云阶段的重要事件(高温气-固凝聚、至少二种快速加热事件)产生的机制,发生区域,物理化学条件;(3)太阳系形成过程中物质的迁移以及如何演化成高度不均一的内、外太阳系,地球等行星的初始物质组成;(4)水和有机质在太阳星云中的分布、演化及其影响;(5)小天体的形成机制和物质来源;(6)小行星和地球等行星的早期演化历史。回答上述科学问题,需要通过对不同类型小天体开展系统的探测。我国目前仅规划了一次小天体探测任务,因此需要对小天体探测路线图进行设计,采取低成本、多任务的技术方案,持续开展小天体的探测,为揭示太阳系形成和演化、小天体资源利用和撞击防御等做出重要贡献。
林杨挺
关键词:小行星探测太阳系起源太空资源
陨石中的太阳系外物质及其同位素异常被引量:2
2000年
到目前为止从陨石中分离出的太阳系外物质有金刚石、碳化硅、石墨、Si3 N4 、刚玉及尖晶石等。除金刚石为纳米级大小外 ,其他为微米和次微米级颗粒。这些太阳系外物质主要存在于原始的球粒陨石的基质中 ,并通过化学分离的方法获得。金刚石携带分别由 p 过程和r 过程产生的Xe同位素组分 (Xe HL) ,其源区可能是超新星。绝大部分碳化硅相对于太阳系物质富2 9,3 0 Si和13 C ,贫15N ,并携带s 过程产生的各种同位素组分 ,与AGB星的理论模型十分一致。少量碳化硅具有更大程度的同位素异常 ,并划分为不同类型 (X、Y、Z、AB群等 )。其中 ,X 群碳化硅以富2 8Si和各种短寿命核素体为特征 ,表明形成于超新星。石墨可划分为四种比重类型并具有不同的同位素组成 ,分别来自AGB星、新星和超新星等。Si3 N4 的同位素组成与X群碳化硅基本相同。刚玉可根据氧同位素组成划分为四种类型 ,分别来自GB星和红巨星等。对陨石中太阳系外物质的深入研究 ,特别是其他太阳系外成因氧化物和硅酸盐的寻找、次微米级颗粒的同位素分析、以及太阳系外物质在不同化学群和不同岩石类型球粒陨石中的分布特征等研究 ,将为揭示元素起源、恒星演化以及太阳系形成等重大问题提供新的实验依据。
林杨挺王世杰
关键词:同位素异常陨石
共2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