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思南
- 作品数:2 被引量:35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发展心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7~11岁儿童分享行为的发展被引量:20
- 2004年
- 采用同伴评价、自我评价、教师评价法,考察小学一、三、五年级共128名7-11岁儿童分享行为的发展。结果发现:(1)由教师评价的小学儿童的分享行为在小学一、三年级无显著差异,从三年级到五年级,得分显著下降;学生自我评价的分享行为在一、三年级呈上升趋势,在三、五年级间呈下降趋势;(2)根据教师评价,一年级小学生在游戏分享和物品分享上的得分最高,学习分享次之,心理分享最少;对三、五年级小学生来说,游戏分享与物品分享行为逐渐退居次要位置,而让位给心理分享和学习分享行为;(3)教师对小学生分享行为的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之间有0.26的相关;教师评价与同伴提名之间有0.37的相关;而学生自我评价与同伴提名之间无显著的相关。
- 陈会昌耿希峰秦丽丽林思南
- 关键词:儿童分享行为自我评价小学生教师评价
- 父母对儿童攻击和退缩行为的归因及其与父母情绪反应的关系被引量:15
- 2004年
- 目的 :探讨中国父母对孩子攻击和退缩行为的归因和情绪反应的特点及其关系。方法 :从北京、保定和郑州随机选取 2 87名 1岁至 8岁儿童的父母 ,运用故事情境法对这些父母进行访谈。结果 :1 父母倾向于认为孩子的攻击行为与退缩行为不同 ,它是暂时的 ,而在“天性与环境”归因和目的性方面 ,这种差异很小。 2 父母关于攻击行为持续性的归因与“天性与环境”、目的性的归因的归因之间相关显著 ,关于退缩行为持续性的归因与关于“天性与环境”的归因相关显著。 3 父母对孩子行为的归因与他们对孩子的情绪反应密切相关。他们越倾向于将这种行为归因于与环境有关的、会持续下去的、孩子可以控制的因素 ,对消极社会行为所产生的消极情绪越强。结论 :父母对儿童的攻击行为与退缩行为的归因既有相似之处 ,又有不同之处 ,它们都与父母的情绪反应具有密切的关系。
- 双赫谷传华陈会昌林思南包晓波
- 关键词:行为归因退缩行为父母天性故事情境情绪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