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传染
  • 4篇传染病
  • 3篇染病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1篇地震
  • 1篇地震灾区
  • 1篇疫情
  • 1篇疫情调查
  • 1篇疫区
  • 1篇应急处置
  • 1篇原虫
  • 1篇灾区
  • 1篇震灾
  • 1篇人畜
  • 1篇人畜共患
  • 1篇人畜共患传染...
  • 1篇宿主
  • 1篇宿主动物
  • 1篇炭疽

机构

  • 9篇黔南州疾病预...

作者

  • 9篇杨茂文
  • 2篇罗彤
  • 1篇张克顺
  • 1篇吴强
  • 1篇肖靓靓
  • 1篇祝俊

传媒

  • 2篇预防医学情报...
  • 2篇现代预防医学
  • 2篇贵州医药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黔南民族医专...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黔南州钩端螺旋体病疫区空间划分与宿主动物分布关系的探讨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黔南州钩体病疫区与宿主动物之间的关系,为防制与预测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描述、血清、地理等流行病学方法,对流行特征及疫区形成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黑线姬鼠为主要带菌宿主,带菌率7.36%,占受检鼠类所分离菌总数的95.84%;宿主动物的地理区域性与病例聚散分布存在密切的关系。结论按照农耕方式、宿主动物区划以及病例分布建立不同类型的疫区模式。
杨茂文莫荣杰
关键词:钩端螺旋体病宿主动物
地震灾区卫生防病现场应急处置对策研究
2009年
目的探讨地震灾区卫生防病应急处置对策,提高应急管理能力。方法系统收集黔南州赴川抗震救灾防病工作队历时2个月在四川省彭州市龙门山镇开展灾后卫生防病应急处置工作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所辖区域未发现群体性疾病和可疑传染病例。结论地震后灾区卫生防病现场应急处置工作,集疾病控制、消毒杀虫、监测检验、卫生监督、医疗救治、后勤保障等为一体,应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流行病学、评价流行病学进行调查研究,及时、准确地评估事件的危害程度和卫生需求,科学制订预防控制措施并加以组织实施,涉及面广,技术含量高,要求队员不仅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要熟悉相关专业,同时还要有健康的身体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古明宏杨茂文陈祖府吴文富吴强
关键词:卫生防病应急处置
2010~2012年黔南州免疫规划疫苗针对呼吸道传染病控制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描述与分析黔南州2010~2012年免疫规划疫苗针对呼吸道传染病报告发生数与变化趋势,为辖区的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工作效果提供评价依据。方法:收集全州2010~2012年免疫规划疫苗针对呼吸道传染病疫情资料和专题调查报告,应用流行病学方法与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和统计处理。结果:2010—2012年三年间,黔南州共报告发生4种免疫规划疫苗针对呼吸道传染病3294例,年平均发病率26.14/10万。按照发病数及年均发病率依次为流行性腮腺炎2898例,23.00/10万;风疹377例,2.99/10万;麻疹18例0.14/10万;流行性脑脊髓膜炎1例,0.007/10万。各年间发病报告数差别较大,显示不同年份发生强度不尽相同,但总的趋势呈递减走向。结论:黔南州免疫规划疫苗针对4种呼吸道传染病的控制效果不同。麻疹的病例报告率三年间波动范围仅限于0.12/10万-0.17/10万之间,流行类型为散在发生,发生数呈逐年小幅递减。流行性腮腺炎与风疹病例报告率三年间波动范围在14.00/10万-36.38/10万之间,流行类型常以暴发出现,各年间发生数变化很大,控制效果较差。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三年间仅在散居儿童中发生1例,控制效果明显。
杨茂文黄声举
关键词:免疫规划
贵州省南部地区疟疾潜能的调查被引量:1
2004年
杨茂文褚作全张克顺
关键词:疟疾疟原虫流行病学疾病控制
2006-2009年黔南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原因探讨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了解辖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特点,为制定防范和应对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流行病学方法,对黔南州2006-01/2009-1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类别、特征和原因分析。结果观察期间,黔南州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18起,累计病例数2 851人,平均发病率25.57%,死亡9例,病死率0.32%;病原微生物类所致疾病、食物中毒、不明原因引起的群体性疾病、有毒有害因素污染造成的群体中毒等四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起数分别占总数的的80.50%、17.79%和0.85%;小学校及幼儿园、农村自然村落、城镇居民家庭、厂矿及部队发生起数分别占总数的75.42%、22.03%和0.85%。结论建立学校学生人群的免疫屏障与加强农村群体聚餐的食品卫生监督监测将有利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与控制。
杨茂文罗彤孟玉琼
关键词:公共卫生事件
黔南地区2000~2007年肠道传染病流行态势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描述与分析黔南地区2000~2007年肠道传染病流行特征和变化趋势,为制定预防与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全州2000~2007年疫情资料和专题调查报告,采用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0~2007年8年间,黔南地区共报告发生4组7种肠道传染病42018例,年平均发病率138.82/10万。流行走势变化不一,曲线起伏差异较大,显示不同年份各组肠道传染病流行强度不尽相同。50起具有一定规模的流行中,由污染食物作为传播载体的食源性传播23起,污染水体作为传播载体的水源性传播15起,两者重叠并加上日常生活接触的混合性传播12起,3种传播方式所占发生起数的构成依次为食源性50.69%、水源性30.00%、混合性19.31%。[结论]黔南地区肠道传染病的流行态势为:①发病率高,波及范围广,以散发为主。②暴发流行易于实现,每一起流行的罹患对象在数十至数百不等。③病毒性肝炎的发病呈递增趋势,且好发于半封闭状态的学校。④外来传入的霍乱容易形成暴发。
杨茂文孟玉琼
关键词:肠道传染病
瓮安县一起皮肤炭疽暴发疫情调查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2013年6月4日瓮安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该县白沙乡高坪村大沙土组发生一起疑似炭疽暴发疫情,州、县疾病预防控制专业人员前往现场调查处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对象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炭疽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17015—1997),病例定义为发病前2周内有牛、马、猪等牲畜及其分泌物、排泄物频繁接触史,或死家畜及其污染物接触史,包括剥剐畜皮、食用畜肉史,皮肤局部出现红斑水疱,继而呈溃疡性坏死和黑痂及周围皮下组织出现广泛无痛性水肿,或检出炭疽杆菌。
肖靓靓杨茂文祝俊罗彤
关键词:皮肤炭疽暴发疫情疫情调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957~2006年黔南地区人畜共患传染病流行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对黔南地区人畜共患传染病的自然史和发病态势进行描述与分析,为控制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描述人畜共患传染病在不同时间、空间的分布,并计算发病率、构成比以及动态数列。[结果]1957~2006年黔南地区报告发生人畜共患传染病7种26350例,平均发病率18.54/10万,发病曲线呈不规则波形;按年代划分,20世纪70、80两个年代病例居多,占累计总病例数构成的70.12%;不同病种发病数量在州辖12个县(市)中分布不匀,其中的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炭疽病有明显的地区性,而流行性乙型脑炎、狂犬病、地方性班疹伤寒普遍分布,人感染猪链球菌不仅数量极少,并且仅限于罗甸县;按病例数多寡排列,依次为钩端螺旋体病、炭疽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狂犬病等4种,占累计总病例数构成的97.66%。[结论]黔南地区具备的自然环境、发展滞后的农耕模式、人群健康意识亟待提高的社会现象共同融合在一起,为人畜共患传染病的世代延续与流行循环提供了生态学基础。病种构成和发病数量显示,钩端螺旋体病、炭疽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狂犬病作为常见病与多发病对人群的危害是显著的。
杨茂文莫荣杰
关键词:人畜共患传染病描述流行病学
1957-2005年贵州黔南州法定报告传染病流行分析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分析黔南州1957-2005年传染病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与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全州历年疫情资料和专题调查报告,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疫情资料。结果1957-2005年,累计报告传染病20种2618244例,死亡26284人,平均发病报告率2064/10万,病死率1.01%;20世纪80年代前发病处于高发状态,之后平缓下降,至2000年后降至历史最低点。20世纪90年代后期有艾滋病报告,并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黔南州传染病自20世纪80年代后发病率呈平缓态势,相应时期的传染病谱已有所变化,提示黔南州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对策应有针对性调整。
杨茂文莫荣杰
关键词:传染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