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维益

作品数:69 被引量:1,150H指数:20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高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6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3篇医药卫生
  • 11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31篇中医
  • 15篇中药
  • 13篇虚证
  • 12篇气虚
  • 11篇运动性
  • 11篇运动性疲劳
  • 11篇气虚证
  • 9篇药疗
  • 9篇药疗法
  • 9篇脾气虚
  • 9篇中医药
  • 8篇医药疗法
  • 8篇脾气虚证
  • 8篇中医药疗法
  • 8篇辨证
  • 6篇鼠脑
  • 6篇中医学
  • 6篇慢性
  • 6篇慢性疲劳
  • 6篇脑组织

机构

  • 62篇北京中医药大...
  • 6篇北京中医学院
  • 5篇香港浸会大学
  • 4篇国家体育总局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甘肃省中医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广西中医药大...
  • 1篇北京中西医结...

作者

  • 69篇杨维益
  • 33篇陈家旭
  • 30篇梁嵘
  • 24篇李峰
  • 21篇王天芳
  • 16篇康纯洁
  • 13篇刘晓兰
  • 8篇刘燕
  • 7篇董浩
  • 5篇高大安
  • 5篇季绍良
  • 3篇吕丹云
  • 3篇刘雁峰
  • 3篇黄启福
  • 3篇朱迎春
  • 3篇石焱
  • 2篇王洪彬
  • 2篇文平
  • 2篇祝美珍
  • 2篇周未艾

传媒

  • 12篇中国医药学报
  • 12篇北京中医药大...
  • 10篇中国运动医学...
  • 5篇中国中医基础...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 3篇中医杂志
  • 3篇医学与哲学
  • 2篇国外医学(中...
  • 2篇中国应用生理...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河北中医
  • 1篇中医研究
  • 1篇河南中医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甘肃中医学院...
  • 1篇中国心理卫生...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学位与研究生...
  • 1篇中国体视学与...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5
  • 3篇2002
  • 3篇2001
  • 2篇2000
  • 6篇1999
  • 9篇1998
  • 11篇1997
  • 7篇1996
  • 8篇1995
  • 6篇1994
  • 1篇1993
  • 4篇1992
  • 2篇1991
  • 1篇1989
  • 2篇1988
  • 1篇1987
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医在国外的动态
1994年
根据近二年的国外文献资料,从各国政府及公众对中医药的重视;中医理论的研究;针灸治疗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药用资源;中药及方剂的研究;难治病的中医治疗;中西医结合防治疾病及中医药毒副作用等方面,对中医在国外的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黄欣摘)
杨维益
关键词:中医管理中医基础学中药
中医辨证推理思维方式的探讨被引量:4
1994年
中医辨证推理思维方式的探讨王天芳,杨维益(北京中医药大学诊断教研室北京100029)关键词:中医辨证;推理思维;思维方式中医诊断包括“辨病”与“辨证”两个方面。中医的病名多是以某个主症命名的,临床上比较容易辨识。证则反映了疾病发展到某一阶段的具体病因...
王天芳杨维益
关键词:推理思维思维方式辨证论治
中药戒毒的临床和理论研究被引量:36
1996年
中药戒毒的临床和理论研究杨维益,王晓忠,李峰(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廊坊中医难治病康复中心河北050030)关键词:中药虎门合剂;海洛因依赖;戒毒从1988年开始,我们在甘肃、河北等地采用中药虎门合剂对吸毒病人进行治疗,取得明显效果,比阿...
杨维益王晓忠李峰
关键词:海洛因依赖戒毒
脾气虚证与胰腺外分泌功能关系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6
1995年
以劳倦与饮食饥饱失常因素制作大鼠“脾气虚”证模型,并进行了胰腺外分泌功能的研究。结果:脾气虚证大鼠血清淀粉酶及其胰型同工酶、脂肪酶活性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停止造模后,健脾组上述酶活性明显升高,较自然恢复组有极显著差异(P<0.01)。提示胰腺外分泌功能的降低可能是脾失健运的病理机制之一。
杨维益梁嵘陈家旭李峰宋江秀
关键词:脾气虚证胰腺外分泌功能中医病理
中医药在国外的新动态被引量:11
1997年
介绍了各国人民及官方对中医药态度的转变;国外对中医药的需求;中医药应用领域的扩大;重视科学研究以及中医药走向世界存在的问题。
杨维益
关键词:中医药学中药副作用
运动性疲劳大鼠脑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和内皮素mRNA表达的变化规律及中药“体复康”的调节作用被引量:46
2001年
作为一种应激 ,运动会引起机体血液供应的重新分配。内皮素 (ET)和一氧化氮 (NO)是一对调节局部组织血液供应的拮抗因素。本实验采用递增强度的跑台运动方式 ,经过 7周训练 ,塑造了运动性疲劳大鼠模型 ;并通过原位杂交的方法 ,结合图像分析 ,观察了运动训练中不同负荷和运动后不同恢复时相的大鼠脑组织一氧化氮合酶 (NOS)和ET - 1mRNA的表达 ,以研究运动时脑组织中NOS和ETmRNA表达的动态变化规律 ,并探讨脑组织的血液供应与运动性中枢疲劳之间的关系以及纯中药制剂“体复康”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 ,NOSmRNA在安静对照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和丘脑等部位均有基础表达 ;进行适量运动的训练对照组与安静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说明适量运动对大鼠脑组织中NOS活性影响不大 ;强化训练组表达明显减弱 ,说明大负荷运动会使脑组织中NOS活性减弱 ;而同样负荷的强化训练中药组表达明显强于强化训练组 ,说明该中药制剂可提高NOS活性 ;另外 ,在一次大强度的运动后即刻 ,强化训练组NOSmRNA表达明显减弱 ,至运动后 30分钟时略有恢复 ,到运动后 3小时时恢复到接近安静对照组的水平 ;而强训中药组在运动后即刻表达明显高于同时相的强化训练组 ,至运动后 30分钟时与强化训练组相同 ,到运动后 3小时时恢复到接近安静对照组的水?
李峰杨维益季绍良冯连世高大安梁嵘吕丹云刘晓兰王天芳康纯洁刘燕
关键词:运动性疲劳脑组织一氧化氮合酶内皮素
理气补气与补气中药对于大运动量训练后免疫功能恢复治疗的比较研究被引量:8
2002年
目的 :比较两种中药———理气补气中药组方与单纯补气中药对长期大运动量训练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主要观察了 4 0只SD大鼠 ,经过 5周的大强度训练以及理气补气中药或补气中药治疗后 ,外周血T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白细胞介素 6浓度的变化 ,以及体外实验时 ,实验动物血清对正常小鼠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大鼠经过 5周的大强度训练后 ,被断头处死 ,收集血清、外周血和脾脏单细胞悬液并分别测定。结果 :强化训练组大鼠的白细胞介素 6的浓度显著升高 ,NK细胞的数目和活性 ,以及T细胞亚群CD4+ /CD8+ 细胞比例都有比较明显的下降趋势。体外实验强化训练组大鼠的血清对正常小鼠NK细胞杀伤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 :理气补气中药可以显著提高强化训练组大鼠的T细胞亚群CD4+ /CD8+ 细胞比例 ,NK细胞的活性 ,显著降低强化训练大鼠的血清对于正常小鼠NK细胞杀伤活性的抑制作用。补气中药可以显著提高T细胞亚群CD4+ /CD8+ 细胞比例 ,增加外周血中NK细胞的数目 ,显著抑制长期跑台训练引起的白细胞介素 6浓度的升高。
石焱杨维益梁荣能
关键词:免疫功能恢复中药补气理气
中药复方“体复康”对运动性疲劳大鼠脑组织神经肽Y动态变化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1
1998年
为了从脑组织神经肽Y水平探索运动性疲劳产生及药物调节的机理,采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法结合图象分析,观察中药复方“体复康”对运动性疲劳大鼠不同脑区神经肽Y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一定强度(速度由15m/min递增至35m/min,运动时间为20至25min/d)长期(共7周)运动的大鼠,安静状态下在丘脑室旁核(PV)、下丘脑背内侧核(DM)、下丘脑腹内侧核(VMH)等核团NPY无显著性变化;在此基础上的未次急性运动结束后3小时NPY变化尤为明显。中药复方“体复康”对于慢性运动应激过程中NPY的调节作用不明显,在急性运动应激中,中药复方对NPY的调节在运动结束后3小时尤为明显,且呈双向调节,即在PV、DM核团下调,而在VMH核团上调,结论:神经肽Y在运动性疲劳大鼠不同脑区呈现不同的动态变化趋势,中药复方“体复康”对NPY有双向调节作用。
陈家旭杨维益梁嵘刘晓兰王天芳王天芳康纯洁李峰刘燕康纯洁吕丹云董浩宗丕芳刘燕王启荣
关键词:中药复方运动性疲劳
中药复方“体复康”对运动大鼠血清游离氨基酸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8
1998年
本实验观察了经强化训练后的大鼠,在一次急性运动后的不同恢复时相血清中总氨基酸、支链氨基酸、丙氨酸、酪氨酸浓度及AAA/BCAA比值的变化,以及“体复康软胶囊”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该药对运动大鼠的氨基酸代谢有积极的调整作用,对大鼠在运动过程中能量的动员和贮备,以及大鼠对运动刺激的适应和运动后的恢复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王天芳杨维益胡加跃李峰梁嵘梁嵘陈家旭康纯洁董浩刘燕康纯洁吕丹云刘晓兰王启荣
关键词:血清氨基酸
对中医“证”及“辨证论治”的思考被引量:3
1996年
对中医“证”及“辨证论治”的思考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100029)陈家旭导师杨维益一、证、病、症的概念及其关系1.证的概念《玉篇》云:“证,验也。”《增韵》云:“证,候也。”《说文解字》中有“论”、“证”字。的本义为证实、验证;“证”通,为证据、证...
陈家旭杨维益
关键词:辨证论治中医药疗法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