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海洲

作品数:9 被引量:163H指数:6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电针
  • 7篇关节
  • 7篇关节炎
  • 4篇性关节炎
  • 4篇类风湿
  • 4篇风湿
  • 3篇电针治疗
  • 3篇针刺
  • 3篇类风湿关节炎
  • 3篇类风湿关节炎...
  • 3篇风湿关节炎
  • 2篇针灸
  • 2篇针疗
  • 2篇针疗法
  • 2篇肿瘤坏死因子
  • 2篇温针灸
  • 2篇膝骨
  • 2篇膝骨关节
  • 2篇膝骨关节炎
  • 2篇疗效

机构

  • 7篇南京中医药大...
  • 7篇苏州市中医医...
  • 5篇苏州大学

作者

  • 9篇杨海洲
  • 7篇欧阳八四
  • 6篇高洁
  • 5篇张音
  • 4篇车建丽
  • 4篇胡天燕
  • 4篇李俊
  • 3篇吴元建
  • 2篇杨熳
  • 2篇吉玲玲
  • 1篇叶晓群
  • 1篇王卫

传媒

  • 2篇中国针灸
  • 1篇中医杂志
  • 1篇湖南中医杂志
  • 1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电针与温针灸治疗肾虚髓亏型膝骨关节炎疗效比较被引量:63
2012年
目的:探讨电针与温针灸对肾虚髓亏型膝骨关节炎(KOA)的作用效能,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4例KOA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与温针组,每组37例。均穴取犊鼻、内膝眼、血海、足三里、阳陵泉等,电针组行电针治疗,频率5Hz,连续波;温针组行温针灸治疗,每次每穴2壮,每周治疗3次,4周为一疗程。运用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病情严重指数及综合疗效等指标,于治疗前、1疗程后和2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两组治疗措施均有效,电针组的临床愈显率为64.7%(22/34),温针组为40.0%(14/35),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者总有效率差异不大(P>0.05)。电针组对关节疼痛症状的缓解作用明显(P<0.01),温针组对患者关节僵硬症状的缓解较有优势(P<0.01),两组患者平均治愈时间相当(P>0.05)。结论:电针和温针灸对肾虚髓亏型KOA的治疗各有侧重,电针偏向于镇痛,温针偏向于缓解关节僵硬,电针总体疗效优于温针灸。
高洁欧阳八四张音李俊杨海洲吉玲玲吴元建王卫
关键词:电针温针疗法
电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及其对关节液中细胞因子影响的研究
目的:本课题通过电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理论研究、临床观察及大鼠关节液中IL-1、IL-4、IL-6、IL-10、TNF-α等细胞因子改变的实验研究,同时与单纯针刺对比来研究电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以及...
杨海洲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电针疗法临床疗效关节液细胞因子
文献传递
温通除痹汤结合电针“青灵组穴”对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及血清炎性指标影响研究被引量:25
2020年
目的探究温通除痹汤结合电针"青灵组穴"对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及血清炎性指标影响。方法将医院2017年1月-2018年8月收治的10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西医常规治疗+温通除痹汤及电针"青灵组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症状及体征(颈部疼痛、肢体麻木、颈项活动)积分变化、简化McGill疼痛检测量表评分变化、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及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评分变化、血清炎症因子指标变化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血液黏度指标变化、SF-36生存质量量表评分变化,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疾病反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8.04%(50/51)高于对照组86.27%(44/51)(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颈部疼痛、肢体麻木、颈项活动等临床症状与体征积分、McGill疼痛检测量表评分、CASCS及NDI评分、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血流高速峰值(Vm)、舒张期末峰值流速(Vd)、收缩期峰值流速(Vs)、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等血流动力学指标、还原低切及高切、高切全血黏度及低切全血黏度等血液黏度指标、SF-36评分比较(P>0.05),无显著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各组患者颈部疼痛、肢体麻木、颈项活动等临床症状与体征积分、McGill疼痛检测量表评分、CASCS及NDI评分、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液黏度指标、SF-36评分均改善,且治疗后观察组以上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6个月疾病复发率(0.00%)低于对照组7.84%(4/51)(P<0.05)。结论温通除痹汤结合电针"青灵组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显著改善,椎体功能恢复良好,血清炎症因子水平降低,疼痛缓解,6个月复发率低,值得推广与应用
胡天燕杨海洲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电针血清炎症因子
电针对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疼痛与生存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观察电针对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疗效及对其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3例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32例)与对照组(31例),两组均采取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配穴方法针刺治疗,电针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电针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疗效(包括ACR-20、ACR-50标准),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病情活动度、健康状况、生存质量(包括总体健康、躯体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及炎性指标(包括血沉、C反应蛋白)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电针组达到ACR-20和ACR-50标准的患者分别为22例(68.75%)和6例(18.75%);对照组分别为13例(41.94%)和4例(12.90%),两组患者达到ACR-50的例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达到ACR-20的例数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病情活动度、健康状况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且电针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生存质量方面,治疗后电针组除情感职能外,其余维度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或P<0.01);对照组总体健康、躯体功能、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均较治疗前有提高(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在提高躯体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方面电针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沉和C反应蛋白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结论电针能有效缓解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的疼痛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其治疗总体效果优于单纯针刺法。
欧阳八四高洁车建丽张音李俊胡天燕杨海洲杨熳吴元建
关键词:电针针刺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疼痛
傍刺结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3例被引量:3
2008年
杨海洲欧阳八四
关键词:椎间盘移位针刺疗法电针
温针灸与电针治疗阳虚寒凝型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26
2011年
膝骨性关节炎(kneeoste oarthritis,KOA),表现为发展缓慢的膝关节疼痛、僵硬、骨性肥大伴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有资料显示55岁以上中老年KOA发病率高达44%—70%[1],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骨与关节十年"防治的重点疾病[2]。针灸作为治疗KOA有效的方法,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尤其是温针灸和电针,在应用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3—6]。
欧阳八四高洁杨海洲吉玲玲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电针治疗温针灸阳虚寒凝型膝骨性关节炎
电针对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与关节滑液中TNF-α与VEGF的影响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观察电针对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和关节滑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指标改变,确定电针对RA的临床治疗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68例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分为电针组(34例)与对照组(即单纯针刺组,34例)。采取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配穴方法,整体取穴以阳经为主,局部取穴依以痛为腧原则,疏经通络,祛风止痛。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电针与单纯针刺对患者外周血和关节滑液中TNF-α与VEGF均有较为显著的作用(P<0.05),电针组对关节滑液中TNF-α的改善作用等同于单纯针刺组,但在外周血的作用上优于单纯针刺组(P<0.05);治疗后在外周血和关节滑液中VEGF降低,电针组的效应均优于单纯针刺组(P<0.05)。结论:电针能有效的降低活动性RA患者外周血和关节滑液中TNF-α与VEGF的含量,改善RA发生、发展的内环境,提高临床效果。
欧阳八四高洁车建丽张音李俊杨海洲胡天燕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肿瘤坏死因子
电针与单纯针刺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与关节滑液中白介素改变作用的观察被引量:26
2010年
目的:探讨电针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63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32例)与单纯针刺组(31例)。采取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配穴方法,穴取百会、风池、曲池、外关、关元、足三里等,电针组在疼痛关节附近选一组阿是穴接电针仪,采用连续波,留针30min,然后针背俞穴,接电针仪,留针15min;单纯针刺组取穴、针法均与电针组相同,只是不予接电针仪。均隔日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治疗3个疗程。观察患者外周血和关节滑液中白介素变化。结果:电针与单纯针刺对患者外周血和关节滑液中白介素系列IL-1、IL-4、IL-6、IL-10均有较显著的作用(P<0.01,P<0.05),但从治疗后指标变化的绝对值和改善值来看,电针降低外周血和关节滑液中IL-1的作用优于单纯针刺组(均P<0.05);升高关节滑液中IL-4作用优于单纯针刺(P<0.05);降低外周血和关节滑液中IL-6作用两组基本相当(P>0.05),但改善值上外周血中IL-6的变化,电针组优于单纯针刺组(P<0.05);治疗后在外周血和关节滑液中IL-10升高的绝对值上电针组与单纯针刺组作用基本相当(均P>0.05),但其改善值电针组优于单纯针刺组(均P<0.05)。结论:电针能有效降低RA患者外周血和关节滑液中致炎性IL-1、IL-6的含量,提高抑炎性IL-4、IL-10的含量,改善RA发生、发展的内环境。
欧阳八四车建丽高洁张音李俊杨海洲胡天燕吴元建杨熳
关键词:电针针刺类风湿关节炎白介素
电针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外周血与关节液中TNF-α、VEGF的影响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观察CIA大鼠造模成功后外周血和关节液中TNF-α、VEGF的改变,并且观测电针治疗后这些指标的变化。方法取样后测定CIA大鼠外周血和关节液中TNF-α、VEGF的含量,并与正常的大鼠样本进行比较;对CIA大鼠按疗程进行治疗,测定治疗后的这些指标,对指标进行治疗前后比较、与模型组比较。结果 CIA大鼠外周血和关节液中TNF-α、VEGF的含量高于正常组(P<0.05);电针治疗后这些指标有了显著改善(P<0.05),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能有效降低CIA大鼠外周血和关节液中TNF-α、VEGF的含量,这些致炎性因子的降低对阻止CIA大鼠关节滑膜细胞浸润、破骨细胞激活,抑制病变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高洁欧阳八四叶晓群车建丽张音胡天燕杨海洲
关键词:胶原诱导性关节炎肿瘤坏死因子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