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洁

作品数:34 被引量:90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0篇食管
  • 16篇细胞
  • 15篇食管癌
  • 10篇MDC1
  • 8篇周期
  • 8篇细胞周期
  • 8篇癌细胞
  • 7篇蛋白
  • 7篇食管癌细胞
  • 7篇术后
  • 7篇肿瘤
  • 6篇电离辐射
  • 6篇食管肿瘤
  • 6篇鳞癌
  • 6篇化疗
  • 6篇放疗
  • 5篇食管鳞癌
  • 5篇切除
  • 5篇切除术
  • 5篇基因

机构

  • 34篇河北医科大学...
  • 3篇河北省人民医...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石家庄市第三...
  • 1篇邳州市人民医...
  • 1篇石家庄市人民...
  • 1篇唐县中医院

作者

  • 34篇杨洁
  • 27篇王玉祥
  • 21篇祝淑钗
  • 13篇李娟
  • 12篇沈文斌
  • 11篇刘志坤
  • 10篇苏景伟
  • 6篇宋玉芝
  • 5篇张辛
  • 5篇袁江伟
  • 5篇李静
  • 4篇乔学英
  • 4篇邱嵘
  • 4篇杨琼
  • 3篇齐战
  • 3篇杨超
  • 3篇何明
  • 3篇郭威
  • 3篇闫可
  • 2篇田丹丹

传媒

  • 4篇中国老年学杂...
  • 4篇中华放射肿瘤...
  • 2篇肿瘤防治研究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 2篇中华医学会放...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药材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白求恩医学杂...
  • 1篇第五届中国肿...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19
  • 2篇2018
  • 7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6篇2008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巩固化疗对接受根治性同步放化疗的临床Ⅱ~Ⅲ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
2023年
背景根治性同步放化疗后行巩固化疗能否改善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预后存在较大争议。临床中缺乏能够稳定、准确判断食管癌患者生存的营养风险筛查工具。目的探讨巩固化疗对接受根治性同步放化疗的局部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8年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放疗科行根治性同步放化疗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223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采用的放化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单纯同步放化疗组(87例)和联合巩固化疗组(136例)。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一般资料、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肿瘤部位、肿瘤长度、TNM分期、放疗剂量、照射方式、化疗方案等。应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对患者放化疗前营养状况进行评分。患者同步放化疗结束1个月内进行疗效评价,包括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及疾病进展(PD)。患者通过电话(本院随访中心完成)及门诊复查进行随访,收集患者的总生存期(OS)、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期(LRRFS)及无远转生存期(DMFS)情况,随访截至2022-09-30。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患者OS、LRRFS、DMFS的生存曲线,生存曲线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探讨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单纯同步放化疗组和联合巩固化疗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生存率、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率、无远转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942、0.743、1.272,P=0.163、0.389、0.259)。治疗前NRS 2002评分<3分患者172例,NRS 2002评分≥3分患者51例,两组总生存率、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率、无远转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85、4.858、7.814,P=0.010、0.028、0.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NRS 2002评分为患者OS、DMFS的影响因素(P<0.05),照射方�
闫可魏菀怡李曙光么伟楠董静王晓斌张雪原杨洁沈文斌祝淑钗
关键词:化放疗同步放化疗巩固化疗
颈胸上段食管鳞癌根治性同步放化疗远期预后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3年
背景颈胸上段食管鳞癌发病率相对较低,治疗难度较大,治疗模式存在争议,缺乏便捷、准确判断预后的生物标志物,总体预后欠佳。目的探讨根治性同步放化疗模式下颈胸上段食管鳞癌患者的长期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放疗科行根治性同步放化疗的颈胸上段食管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一般资料、美国东部协作肿瘤组(ECOG)评分、肿瘤部位、肿瘤长度、TNM分期、放疗剂量、照射方式、化疗方案、毒副作用等,计算衍生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例(dNLR)。依据患者dNLR,将患者分为dNLR<2.15组(64例)和dNLR≥2.15组(42例)。对患者进行随访,放疗1年内每3个月复查1次,2~5年内每半年复查1次,5年后每1年复查1次,计算患者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期(LRRFS)、无远转生存期(DMFS)。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患者OS、LRRFS、DMFS的生存曲线,OS、PFS、LRRFS、DMFS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采用多因素Cox风险回归分析探讨患者OS、PFS、LRRFS、DMFS的影响因素。结果截至末次随访,患者3、5、7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5.7%、43.0%、37.8%,中位OS为47.5〔95%CI(29.4,65.6)〕个月;3、5、7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45.3%、37.7%、31.1%,中位PFS为30.7〔95%CI(21.1,40.3)〕个月;3、5、7年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率50.9%、41.4%、33.5%,中位LRRFS为43.5〔95%CI(21.6,65.4)〕个月;3、5、7年无远转生存率49.1%、38.6%、34.4%,中位DMFS 34.7〔95%CI(20.7,48.7)〕个月。多因素Cox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照射方式为患者OS、PFS、LRRFS及DMFS的影响因素(P<0.05),性别为LRRFS的影响因素(P<0.05),dNLR为PFS及DMFS的影响因素(P<0.05)。患者发生≥2级急性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白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减少者分别为10例、25例、32例、9例、11例。结�
闫可魏菀怡邓文钊沈文斌李曙光杜星语张雪原杨洁祝淑钗
关键词:放化疗同步放化疗
不同CT剂量肺结节检出率的体模研究
2022年
目的比较不同CT扫描协议对胸部体模中模拟肺结节的检出率。方法应用5种扫描方案使用不同CT扫描剂量分别对胸部体模进行扫描,四位胸部放射科医师分析CT图像,同时记录检测的磨玻璃肺结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记录不同扫描序列的辐射剂量。结果各低剂量组间肺结节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均显著低于常规剂量组的肺结节检出率(P<0.001)。CT值为-630和-800 Hu的磨玻璃肺结节检出率各低剂量组均显著低于常规剂量组(P<0.01)。不同观察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κ值>0.41)。等效扫描剂量为0.53~4.24 mSv。结论低剂量CT(ED=0.53~1.05 mSv)扫描对于肺结节的检出率无差异,但均显著低于常规剂量,进行胸部筛查时应考虑到这种差异,从而选择更合适的扫描方案。
杜煜时高峰王琦王亚宁冯会苏景伟杨洁刘晶李如迅
关键词:计算机体层摄影低剂量肺结节体模
53BP1介导DNA双链断裂后信号传导机制的研究进展
2008年
杨洁祝淑钗王玉祥
关键词:DNA信号传导
MGMT不同表达水平的恶性胶质瘤患者术后采用不同化疗方案的疗效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不同六氧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表达水平恶性胶质瘤患者术后采用不同化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差异,为临床更有效地进行化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该院肿瘤科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90例恶性胶质瘤术后患者,将其中64例MGMT表达阴性的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32例),26例MGMT表达阳性患者纳入C组。A组采用放疗加替尼泊苷加尼莫司汀的治疗方案,B组采用放疗加替莫唑胺的治疗方案,C组采用放疗加替尼泊苷加尼莫司汀的治疗方案。比较3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随访观察1年后生存率的差异。结果 3组患者的血红蛋白、白细胞、粒细胞、血小板、出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酐、尿素氮、周围神经炎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组明显高于A、B组(P〈0.05)。随访观察1年,仅C组有1例患者失访。A、B、C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0、10、7个月,C组中位生存期明显低于A、B组(χ^2=7.673,P=0.006;χ^2=6.395,P=0.011),A、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3,P=0.802)。结论 MGMT表达阳性的胶质瘤患者长期预后效果明显较MGMT表达阴性者差。
袁江伟杨洁宋玉芝王玉祥
关键词:胶质瘤化疗
RNA干扰对食管癌细胞CHK1和CHK2表达以及照射后细胞周期的影响
目的观察采用RNA干扰技术降低食管癌细胞中基因MDC1和53BP1的蛋白表达后,对DNA损伤信号通路中下游周期调节蛋白CHK1和CHK2的蛋白表达和细胞核内MDC1和53BP1斑点形成以及照射后细胞周期改变的影响。方法①...
祝淑钗刘志坤王玉祥杨洁苏景伟李娟沈文斌
关键词:食管癌细胞RNA干扰MDC1CHK1CHK2
文献传递
黄连解毒汤在体外对大鼠胶质瘤C6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研究黄连解毒汤对大鼠胶质瘤C6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分别采用MTT法、流式细胞术、划痕法和Transwell法测定黄连解毒汤对大鼠胶质瘤C6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分别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测定黄连解毒汤对大鼠胶质瘤C6细胞中BCL-2、BAX、Caspase-3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黄连解毒汤100、300、900 mg/L作用大鼠C6胶质瘤细胞24 h或48 h时可显著抑制细胞增殖(P<0.01),并呈浓度依赖性(P<0.01);黄连解毒汤100、300、900 mg/L作用大鼠C6细胞24 h时的凋亡率均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划痕刻度均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变宽(P<0.01),穿膜细胞数量均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BCL-2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降低,而BAX和Caspase-3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并呈浓度依赖性(P<0.01)。结论:黄连解毒汤可抑制大鼠胶质瘤C6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促进C6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C6细胞BCL-2表达以及促进BAX和Caspase-3表达有关。
杨洁袁江伟郭威王玉祥杨琼霍炳杰张辛
关键词:黄连解毒汤胶质瘤C6细胞BCL-2BAXCASPASE-3
乳腺癌组织中耐药相关蛋白和P-糖蛋白表达差异的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耐药相关蛋白(ABCG2)和P-糖蛋白(P-gp)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5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组织标本65例,同时选取乳腺纤维腺瘤组织44例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ABCG2和P-gp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在乳腺癌标本中ABCG2和P-gp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9.23%和41.54%,均明显高于纤维腺瘤的20.45%和9.0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标本中,肿瘤最大直径〉2 cm患者中ABCG2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9.09%,明显高于肿瘤最大直径≤2 cm患者(28.5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年龄、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间,ABCG2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伴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P-gp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2.96%,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2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年龄、临床分期和肿瘤最大直径间,P-gp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BCG2可能与乳腺癌的恶性增殖有关,而P-gp蛋白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有关。
杨洁杨海平杨超王玉祥
关键词:乳腺癌ABCG2P-GP免疫组化染色
CO60照射对食管癌细胞细胞周期及细胞周期检测点激酶MDC1和53BP1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的食管癌细胞株TE-13和ECA109细胞照射后细胞周期、MDC1和53BP1蛋白表达和细胞核内斑点数量的变化,了解食管癌细胞中MDC1和53BP1对照射后细胞周期的调控作用。 方法:在人食管...
刘志坤祝淑钗王玉祥杨洁苏景伟李娟沈文斌
关键词:食管癌电离辐射细胞周期
文献传递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联合临床分期对食管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4
2022年
目的探讨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与接受根治性放疗的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关系, 并联合TNM分期预测患者预后。方法回顾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放疗科2014年至2016年收治的248例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 其中, 男146例, 女102例;中位年龄67岁;同期化疗134例, 单纯放疗114例。计算患者放疗前SII, 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SII的最佳临界值, 分为低SII组和高SII组。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 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比较不同水平SII联合TNM分期患者的预后以及对生存的预测价值。结果根据ROC曲线确定治疗前SII最佳临界值为740.80, 将全组患者分为低SII组(<740.80, 150例)和高SII组(≥740.80, 98例)。低SII组患者放疗后客观缓解率显著高于高SII组(86.0%∶75.5%, χ^(2)=4.39, P=0.036)。低SII组和高SII组患者1、3、5年总生存(OS)率分别为78.6%、45.6%、32.3%和71.0%、28.3%、16.4%(χ^(2)=11.22, P=0.001), 两组1、3、5年无进展生存(PFS)率分别为67.0%、36.9%、32.0%和45.5%、17.5%、12.5%(χ^(2)=15.38, 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治疗方式和放疗前SII为患者OS及PFS的独立影响因素(HR=1.39~1.60, P<0.05)。放疗前SII较低且临床分期偏早患者的预后优于其他亚组(χ^(2)=13.68、13.43, P=0.001)。SII联合TNM分期预测生存的曲线下面积(AUC)(0.70)高于SII(0.63)及TNM分期(0.62)(Z=2.48、2.57, P<0.05)。结论 SII对于食管癌放疗预后生存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放疗前SII越高患者预后越差, SII联合TNM分期可提高预测准确性。
闫可魏菀怡杨洁沈文斌王晓斌杜星语赵晗君祝淑钗
关键词:食管肿瘤预后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