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洁

作品数:127 被引量:226H指数:8
供职机构:教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4篇期刊文章
  • 21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 3篇学位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7篇医药卫生
  • 42篇生物学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矿业工程
  • 4篇农业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 2篇理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9篇细胞
  • 39篇蛋白
  • 29篇质粒
  • 24篇基因
  • 17篇重组质粒
  • 14篇SN
  • 13篇荧光
  • 13篇卵巢
  • 13篇癌细胞
  • 12篇融合蛋白
  • 12篇卵巢癌
  • 12篇TUDOR
  • 8篇蛋白质
  • 8篇卵巢癌细胞
  • 8篇分子
  • 8篇白质
  • 7篇应激
  • 7篇转录
  • 7篇慢病毒
  • 6篇质粒构建

机构

  • 100篇天津医科大学
  • 25篇教育部
  • 10篇国家教育部
  • 7篇天津市中心妇...
  • 7篇天津市胸科医...
  • 6篇北京师范大学
  • 4篇新疆大学
  • 4篇天津医科大学...
  • 3篇宁夏大学
  • 2篇武警医学院
  • 2篇天津市第三中...
  • 2篇坦佩雷大学
  • 1篇河海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天津市第一中...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作者

  • 127篇杨洁
  • 40篇姚智
  • 33篇高星杰
  • 23篇何津岩
  • 21篇葛林
  • 17篇苏超
  • 16篇东莉洁
  • 14篇邵洁
  • 14篇付雪
  • 9篇宋娟
  • 9篇步天栩
  • 9篇王越
  • 9篇王鑫廷
  • 9篇辛灵彪
  • 9篇张毅
  • 8篇朱梦瑜
  • 8篇史雪彬
  • 7篇李晓冬
  • 7篇付晓
  • 7篇高燕

传媒

  • 19篇医学分子生物...
  • 15篇天津医药
  • 11篇天津医科大学...
  • 7篇山东医药
  • 3篇中华微生物学...
  • 3篇免疫学杂志
  • 3篇中国矿业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草业科学
  • 2篇中国生物工程...
  • 2篇中国细胞生物...
  • 2篇中国生物化学...
  • 2篇中华医学会医...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生物技术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7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7篇2018
  • 7篇2017
  • 6篇2016
  • 4篇2015
  • 7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 12篇2011
  • 9篇2010
  • 11篇2009
  • 16篇2008
  • 6篇2007
  • 8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1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ND1上调SLUG以调控卵巢癌细胞SKOV3的上皮-间质转化
卵巢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然而卵巢癌转移的潜在机制在很大程度上仍未被阐明。在本研究中,我们证明了SND1在临床卵巢肿瘤样品中高度表达,并且其表达水平与肿瘤进展程度相关。利用高转移能力的卵巢癌细胞系SKOV3,我们...
辛灵彪赵然雷静高茹哈传博姚智杨洁
关键词:卵巢癌SLUGEMT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地下煤火空气渗入/逸散区域研究
2021年
基于地下煤火导致地表的沉降、温度、植被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火区的动态变化过程。本文采用普适性单通道算法和像元二分法反演火区地表温度与植被盖度,差分干涉“两轨法”提取沉降特征。结合地表沉降,地表高/低温区域和高/低植被盖度区域分布特征,尝试对火区高温烟气逸散区域和低温空气进入区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3年高温区域面积占比最大(27.18%),2015年低温区域面积占比最大(16.51%);研究区整体以Ⅰ级植被覆盖区域和Ⅱ级植被覆盖区域为主,Ⅰ级植被覆盖区域2003年面积最大(24.200 km^(2),占比99.48%);沉降高值由9.591 mm波动变化为-3.124 mm,沉降低值由-19.132 mm波动变化至-26.059 mm;2014—2017年温度异常区域和Ⅰ级植被覆盖区域叠加处理有效裂隙区点位置从5617个减少至863个,再增加至3578个,整体减少2039个;低温区域和Ⅳ级植被覆盖区域叠加处理有效裂隙区点位置从4个增加至13个,总体约增加3倍;典型空气进入通道与典型烟气逸散通道沉降最低值均出现在20160131—20160319干涉对,分别为-262.402 mm和-232.832 mm,最高值则出现在20160506—20160530干涉对,分别为602.910 mm和564.202 mm。
杨洁曾强
关键词:温度反演植被覆盖度地表沉降
D-InSAR技术用于水西沟火区地表沉降的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为掌握准南煤田水西沟火区地表沉降变化规律,采用差分干涉测量方法,对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Sentinel-1数据进行处理,获得11组干涉图、差分干涉图、去平地效应图、相位解缠效果图和地面形变图。对比分析了2014年和2015年沉降分布图像,结果表明火区地下煤火燃烧导致的沉降范围大体一致,沉降高低值呈现相似规律变化。结合遥感技术接受或者拒绝了因温度和植被的异常像元确定的火区范围,圈定出较为精确的A、B、C、D、E共5个裂隙位置,并发现这5个位置沉降高低值变化不一。其中A、B、C位置地表沉降最大值随着时间变化一直减小,D、E位置地表沉降最大值先增大后减小;C位置沉降幅度变化最小,相对较稳定。应用表明,利用差分干涉方法监测地下煤火燃烧区地表沉降是可行的,且具有一定的准确性。
杨洁曾强
关键词:地表沉降SENTINELARCGIS遥感技术
内皮抑素基因的获取及其分泌型质粒构建的研究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通过分离、克隆、重组出内皮抑素基因并测定其基因序列 ,探讨单独或联合其它血管抑制因子基因及其表达产物经纯化作为生物制品可用于肿瘤治疗的研究。方法 :采用RT_PCR技术自肝癌组织中扩增出内皮抑素目的基因片段 ,采用pEZZ18为分泌型质粒载体构建含内皮抑素基因的重组质粒并在大肠杆菌DH5α内进行表达。结果 :成功获得内皮抑素基因并经序列测定证实。序列分析显示与已发表的内皮抑素基因无明显差异。克隆至 pEZZ18载体构建成功含内皮抑素基因的分泌型重组质粒。结论 :构建的重组质粒具有外分泌特性 ,为成功分泌表达内皮抑素、快速纯化及临床应用打下良好基础。
杨洁安纯明佟惠春李冬田
关键词:内皮抑素基因质粒构建基因序列
YD383,YD438对人宫颈癌细胞体外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JAK-STAT6通路的激活与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该通路的抑制子将有望成为新药的靶点。我们在前期的实验中,以JAK-STAT6信号传导通路为靶体,建立了STAT6活性依赖性的可稳定表达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HeLa-I...
笪宇蓉姚智邓为民洪敬欣何津岩杨洁
文献传递
基于PCA-APCS-MLR的地下水污染源定量解析研究被引量:42
2017年
以中国东北地区典型工业基地沈阳浑河冲洪积扇为研究对象,采集区域内43个采样点水质样品,分析了16项地下水质关键指标,在水化学统计和水质分析确定水质等级及特征污染物的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PCA)方法确定水质指标主要因子分类,运用Arc GIS软件刻画不同污染源的空间分布规律,利用绝对主成分得分多元线性回归受体模型(APCS-MLR)计算不同公因子对地下水质的贡献程度,并验证污染源解析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地下水氮、磷和铁等元素超标严重,地下水水质演化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4类主要污染因子分别是溶滤迁移作用因子(贡献率34.21%)、农业活动污染因子(贡献率20.13%)、地质环境背景因子(贡献率13.39%)和工业活动影响因子(贡献率8.97%),方差累计贡献率为75.64%;工业生产、生活污废水排放和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使用是地下水主要污染源且多分布于沈阳西部、西北部和南部等地区,淋溶、迁移-富集作用和农业污染对地下水质影响较为明显,PCA-APCS-MLR模型预测浓度与实测浓度一致,该方法对于地下水污染源的计算分配具有良好的针对性,适用于地下水污染源解析.
孟利左锐王金生杨洁杨洁滕彦国翟远征
关键词:污染源解析地下水
同义突变SND1慢病毒质粒的构建及回复表达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构建抵抗shRNA的同义突变SND1慢病毒质粒,并在SND1敲低的卵巢癌细胞系中回复表达SND1。[方法]依据密码子的简并性,针对shRNA识别的序列(TCTCGTCTCAAACTCTATTTG)设计同义突变序列(TAGGTATAACTTTAACCTGCT)并通过重叠延伸PCR的方法将同义突变序列引入SND1的编码序列中,得到recombination SND1(rSND1)目的片段,与pLVX-IRES-Hyg载体连接。测序验证pLVX-FLAG-rSND1质粒序列。pLVX-FLAG-rSND1质粒与包装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获得携带FLAG-rSND1的慢病毒毒粒。用慢病毒感染SND1敲低的卵巢癌SKOV3-sh SND1-2细胞株,经潮霉素B筛选后,用Western Blot检测FLAG和SND1的表达。[结果]抵抗shRNA的真核pLVX-FLAG-rSND1重组慢病毒质粒构建成功,可检测到FLAG及SND1的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同义突变SND1的pLVX-FLAG-rSND1质粒并在卵巢癌细胞中回复表达,为继续研究SND1蛋白在卵巢癌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哈传博赵然雷静高茹杨洁辛灵彪
关键词:质粒构建重叠延伸PCR慢病毒
含多金属氧酸盐的杂化聚合物和杂化两亲分子
<正>多金属氧酸盐[Polyoxometalates(POMs)]是一类金属-氧阴离子簇,具有吸引人的功能,在许多领域已经有应用。我们设计并合成了新型的含有POM的杂化聚合物和杂化两亲分子,并研究它们在本体和溶液中形成的...
韩耀坤夏楠张子健刘波杨洁肖雨郑萍王维
关键词:多金属氧酸盐两亲分子自组装
文献传递
研究组蛋白或非组蛋白乙酰化修饰调控IL-4/STAT6信号传导通路基因转录活性的分子机制
杨洁
在该项目的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明确了PSF降低Igε启动子区域组蛋白乙酰化水平,抑制组蛋白乙酰化H3与Igε启动子的结合能力(这一部分内容发表于2011年的JBC上)。此外,课题组还利用甘油梯度离心法明确了PSF参与组成S...
关键词:
关键词:胚胎成纤维细胞
重组原核质粒GST-hTudor-SN-SN(1~4)的构建及表达
2010年
目的 将人类Tudor-SN(tudor staphylococcal nuelease)蛋白SN(1~4)基因片段分别定向连入pGEX-4T-1质粒,使Tudor-SN蛋白sN各功能片段与(;"蛋白在大肠埃希菌BL21细胞内融合表达.方法 以重组质粒pSG5-Tudor-SN-flag为模板,PCR法扩增出目的 基因,利用EcoR Ⅰ和Sal Ⅰ双酶切法将目的 片段连接纠pGEX-4T-1载体卜,再将构建成功的GST-hTudor-SN-SN(1~4)重组质粒转化人大肠埃希菌BL-21内,IPTG诱导表达后再以考马斯亮蓝染色法检测GST融合蛋白的表达.结果 以单/双酶切和基因测序法鉴定构建的重组质粒均无误,考马斯亮监染色法观察到GST融合蛋白的正确表达.结论 重组原核GST.hTudor-SN-SN(1-4)质粒成功构建和表达.
苏超朱梦瑜高星杰王鑫廷张桂敏付晓葛林杨洁
关键词:PGEX-4T-1重组质粒融合蛋白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