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正丽

作品数:25 被引量:58H指数:4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青年科技基金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水利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自动化与计算...
  • 9篇天文地球
  • 5篇水利工程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5篇教学
  • 3篇地震
  • 2篇实验教学
  • 2篇实验室
  • 2篇区域可持续发...
  • 2篇无人机影像
  • 2篇面向对象
  • 2篇滑坡
  • 2篇发展评价模型
  • 2篇测绘
  • 1篇地籍
  • 1篇地籍测量
  • 1篇地震滑坡
  • 1篇多尺度分割
  • 1篇信息对象
  • 1篇信息提取
  • 1篇信息提取方法
  • 1篇需水
  • 1篇需水量
  • 1篇学科

机构

  • 24篇四川大学
  • 2篇武汉大学
  • 2篇西华师范大学
  • 2篇天津市测绘院
  • 2篇北京航天勘察...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铁二院工程...
  • 1篇四川省地震局
  • 1篇国家海洋局
  • 1篇青海省基础地...
  • 1篇成都师范学院
  • 1篇航天建筑设计...

作者

  • 24篇杨正丽
  • 14篇鲁恒
  • 10篇蔡诗响
  • 7篇项霞
  • 4篇邓军
  • 4篇刘超
  • 3篇赵璐
  • 2篇万里
  • 2篇覃发超
  • 2篇王泽民
  • 2篇庄文化
  • 2篇李龙国
  • 1篇张智韬
  • 1篇王晓波
  • 1篇胡小明
  • 1篇陈俊英
  • 1篇谢红强
  • 1篇帅春
  • 1篇张镭漓
  • 1篇文仁强

传媒

  • 6篇实验科学与技...
  • 4篇实验室科学
  • 3篇地震研究
  • 2篇工程科学与技...
  • 1篇中国农村水利...
  • 1篇测绘通报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人民长江
  • 1篇江西建材
  • 1篇四川水利
  • 1篇水力发电学报
  • 1篇四川建材
  • 1篇测绘科学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8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1
  • 1篇2008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工程测量课程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践被引量:4
2021年
该文分析了当前四川大学工程测量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依托超星学习通网络教学平台,设计了基于慕课和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并构建了与之相适应的多元化课程评价体系。教学实践结果表明,混合教学模式有效解决了课程内容多而课时偏少的矛盾,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培养和发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蔡诗响杨正丽杨正丽项霞鲁恒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课程评价
综合协调交叉效率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与动态评价
2018年
针对基于数据包络评价模型在自评体系下的"扬长避短""完全优劣排序""极端权重"等问题,提出了综合协调交叉效率评价模型。该模型包含19个评价指标,其中11个投入、8个产出,通过放松一般的交叉效率模型的平均假设性,克服了平均交叉效率模型的多解性和不稳定性等问题,从而能够减少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加权投入与加权产出之间的离差。同时,构建了基于DEA的区域可持续发展Malmquist指数模型,以我国东部沿海10省区域为例,有效地评价了其可持续发展效率和动态变化情况。
车国伟王泽民杨正丽
关键词:区域可持续发展
工程测量教学仪器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2
2022年
工程测量教学仪器是开展测绘学相关本科实践教学活动和培养测绘人才的支撑条件,存在着使用频率高、结构复杂、精度要求高等特点。针对仪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故障频发、完好率低、管理模式陈旧等问题,提出一种多方协同全寿命周期管理模式,通过学校学院管理者、实验技术人员、任课教师、学生等与仪器管理有密切联系的人员之间相互协作,从论证购置、建账入库到出库使用、维护维修以及报废处置等阶段对仪器进行全寿命周期管理。结果表明:通过多年的实践和不断改进,该模式可以明显提高仪器使用效率,延长使用寿命,降低故障率,从而保证测量实践教学活动有序进行。
杨正丽蔡诗响蔡诗响鲁恒
关键词:教学仪器全寿命周期
基于微信公众号平台的建筑材料实验教学被引量:2
2022年
在全球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校实验课迎来重大改革和发展机遇。针对建筑材料实验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建立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建筑材料实验课教学平台。平台涵盖实验课程介绍、仪器设备操作规程、课程表及通知等功能,便于学生课前预习,实验课中的正确操作,课后实验报告的完成。根据调查结果表明,该公众号平台测试和运行以后,学生通过该平台强化了对实验课理解,规范了实验中的操作,避免了仪器的损坏和材料的浪费,同时也实现了教师对实验课的信息化管理,在高校实验课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曹以杨正丽赵璐赵璐谢红强
水利学科背景下的3S课程教学探索被引量:4
2017年
3S(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全球定位系统)技术是目前广泛应用于各类工程学科中的信息技术。如何教会学生将先进的信息化集成技术应用到工程科学中是目前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该课程采用"理论课+实践+科研训练"的模式开展,老师先选择若干个科研命题与学生进行讨论,学生有好的思路反馈给老师;然后,学生分为若干科研训练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科研命题;最后的考核方式通过学生提交给老师的论文进行评分。通过搜集的数据表明,该种教学方式能有效避免学生应付考试的心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科研兴趣。
鲁恒刘超李龙国庄文化杨正丽蔡诗响
关键词:教学探索
基于数字近景摄影的基坑监测方法改进与实现
2018年
针对传统基坑监测方法安全性低、耗时长,效率低,不能及时反映基坑边坡变形情况,该文提出了使用近景摄影测量技术进行基坑监测的一种全新方法,该方法实现了无接触测量,不仅工作强度低、安全方便、效率高,同时可快速获取任何空间点的三维坐标,通过实测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技术可行性和精度可靠性。
李国鸿杨正丽孟良覃发超鲁恒
关键词:近景摄影基坑监测
基于SHALSTAB模型与面向对象遥感影像分析的地震滑坡信息快速检测被引量:2
2019年
滑坡是最为常见的地震次生灾害之一,对其进行有效监测一直都是业界研究的热点。基于此,提出了一种高分遥感影像地震滑坡信息快速检测方法,该方法将SHALSTAB模型与面向对象影像分析相结合,首先对遥感影像进行多尺度分割,并根据稳定性模型赋权,然后根据深度学习机制对滑坡对象进行检测,最后对检测结果进行过滤,并将该方法应用于2013年芦山地震滑坡检测,与目视解译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快速检测高分遥感影像上滑坡,滑坡检测正确率达85%以上。
王晓波鲁恒刘雪梅鲁恒项霞杨正丽
关键词:面向对象滑坡
实验教学与科研融合的文献可视化分析
2023年
以科学研究为基础,面向本科生开展的实践教学活动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本科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为了系统地厘清实验教学与科研融合的研究进展和热点问题,对CNKI中1984~2021年相关的308篇文献进行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分析,借助CNKI文献管理分析工具对文献发量、高产机构、核心作者群、文献分布情况等进行可视化分析,基于VOSviewer1.6.16和CiteSpace5.7.R2绘制了关键词的共现分析图、聚类分析图谱和共现时区图谱。结果表明:该领域的研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萌芽期、发展期、平稳发展期。研究的热点为共享机制、教学科研平台、创新实验教学等子领域,其中,创新实验教学既是至今的研究重点,也是实验教学改革的方向。
帅春向咏杨正丽鲁恒蔡诗响
关键词:实验教学科教融合知识图谱
基于SEaTH算法的芦山地震无人机低空遥感影像信息对象级分类被引量:7
2018年
在地震这种重大自然灾害面前,快速有效地从遥感影像中提取震区土地利用信息,在灾情评估及灾后重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选取四川省芦山地震灾区无人机影像为数据源,运用面向对象的影像分析方法,首先研究了多尺度分割中参数的选择,获取了研究区最优分割参数;然后考虑了各个"影像对象"的数字化特征值,利用改进的SEaTH算法进行特征值优化处理;最后采用了隶属度信息提取方法,获得了芦山地震灾区无人机低空遥感影像分类图,并进行了分类精度评估,结果表明:研究区影像的分类总精度为87.5%,kappa系数为0.835。
王之刘超刘秀菊鲁恒蔡诗响杨正丽
关键词:面向对象多尺度分割无人机影像
无人机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地震滑坡信息提取方法被引量:14
2018年
选取四川"4·20"芦山地震震区发生的地震滑坡为研究对象,首先构建区域地质特色的无人机影像地震滑坡样本库;然后引入迁移学习机制完成了无人机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地震滑坡信息提取。研究结果表明地震滑坡提取总体精度达87.2%,能满足地震滑破灾害环境宏观调查,滑坡灾害体监测等应急需求。
付萧郭加伟刘秀菊鲁恒杨正丽项霞
关键词:信息提取地震滑坡无人机影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