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欣建

作品数:159 被引量:711H指数:15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9篇期刊文章
  • 31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44篇医药卫生
  • 2篇机械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5篇骨折
  • 26篇脊柱
  • 22篇内固定
  • 21篇腰椎
  • 20篇椎体
  • 18篇骨质
  • 15篇疗效
  • 15篇骨质疏松
  • 15篇关节
  • 14篇股骨
  • 12篇胸腰段
  • 12篇腰段
  • 12篇手术
  • 10篇颈椎
  • 8篇胸腰段脊柱
  • 8篇腰段脊柱
  • 8篇植骨
  • 8篇髋关节
  • 7篇胸腰椎
  • 7篇椎间盘

机构

  • 101篇深圳市第二人...
  • 36篇第三军医大学...
  • 10篇安徽医科大学
  • 7篇第三军医大学
  • 5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广东医学院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广东医科大学
  • 2篇广州医学院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深圳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152篇杨欣建
  • 44篇陈扬
  • 27篇郭伟壮
  • 21篇蓝涛
  • 17篇王大平
  • 16篇刘黎军
  • 12篇曾腾辉
  • 12篇杨泽雨
  • 12篇陈宏贤
  • 11篇杜全印
  • 11篇王爱民
  • 11篇任凯
  • 11篇孙红振
  • 11篇王子明
  • 11篇张伟彬
  • 10篇费军
  • 10篇田长庆
  • 10篇顾洪生
  • 9篇颜滨
  • 9篇黄俊锋

传媒

  • 10篇中国骨与关节...
  • 9篇深圳中西医结...
  • 8篇中华创伤杂志
  • 7篇创伤外科杂志
  • 6篇中华创伤骨科...
  • 6篇生物骨科材料...
  • 5篇中国现代手术...
  • 5篇骨科
  • 4篇中国医药导刊
  • 4篇广东省医学会...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西藏医药
  • 3篇临床和实验医...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3篇中国现代医生
  • 3篇第十届全国骨...
  • 2篇实用骨科杂志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骨与关节损伤...

年份

  • 1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9
  • 5篇2018
  • 4篇2017
  • 11篇2016
  • 14篇2015
  • 11篇2014
  • 15篇2013
  • 4篇2012
  • 13篇2011
  • 7篇2010
  • 2篇2009
  • 9篇2008
  • 7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 9篇2004
  • 5篇2003
  • 4篇2002
1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年女性脑外伤合并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血清雌二醇和泌乳素水平的观察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观察青年女性脑外伤合并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伤后不同时间段血清雌二醇(E2)及泌乳素(PRL)水平的变化.方法 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对39例青年女性脑外伤合并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观察组)和42例青年女性单纯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对照组)均于伤后1~3 d、5~7 d、10~14 d、28~30 d和56~60 d时间段进行血清中E2和PRL浓度测定和比较. 结果 血清E2浓度比较中,观察组1~3 d、5~7d、10~14 d和28~30 d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期检测 结果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而56~60 d时间段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其他时间段均明显低于1~3 d检测 结果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各时间段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RL浓度比较中,观察组全部时间段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期检测 结果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5~7 d、10~14 d和28~30 d时间段均明显高于1~3 d检测 结果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而56~60 d与1~3 d时间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各时间段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而前者住院总时间明显长于后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青年女性脑外伤合并四肢长管状骨骨折的患者伤后早期E2和PRL水平明显升高.
张胜利杨欣建谢玲霞
关键词:四肢血清
交锁髓内钉在四肢干骺端骨折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探讨交锁髓内钉在肱骨、股骨、胫骨等四肢长管状骨干骺端骨折中的应用 ,以扩大交锁髓内钉的适应证。方法 干骺端骨折 35例 ,其中肱骨骨折 12例 ,股骨骨折 11例 ,胫骨骨折 12例 ,均采用扩髓髓内钉技术 ,断端以环抱片固定 ,近端或远端以分叉针或螺丝钉锁住。累及肩、膝、踝关节面的骨折术中予以人工牵引复位或行辅助切口解剖复位。结果 术后无一例发生伤口感染、骨不连、关节功能障碍等并发症。随访 10~ 36个月 (平均 2 5个月 ) ,所有骨折均愈合 ,肱骨、股骨、胫骨远近端骨折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 11、11、12、13、14、16周 ,术后 6个月均弃拐行走或正常持物。评价按John er Wruch和Rodriquez Merchan标准 :优良 33例 ,2例畸形愈合 ,优良率为 94 2 %。 结论 在肱骨、股骨、胫骨等四肢长管状骨干骺端骨折中使用交锁髓内钉疗效满意 ,扩大了交锁髓内钉的适应证。
费军杨欣建余洪俊
关键词:肱骨骨折股骨骨折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
微型骨锚在锤状指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3
2008年
指伸肌腱终腱止点处断裂和撕脱损伤是一种常见的手外伤,若处理不当可导致锤状指畸形。传统对锤状指的治疗采用保守治疗和抽出钢丝法重建伸肌腱止点或关节融合等方法。近年来,国内外有学者报道了骨锚在修复关节韧带及肌腱止点重建中的应用,发现其操作简易且修复效果优于传统的手术方法。自2006年7月至2007年12月,我科在治疗锤状指过程中,应用美国强生1.3mm微型骨锚重建断裂的指伸肌腱止点,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黄俊锋王大平刘建全杨欣建熊建义陈宏贤
关键词:锤状指畸形微型骨锚伸肌腱止点指伸肌腱关节融合关节韧带
观察单侧与双侧PKP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对比
目的 观察单侧与双侧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PKP)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中的疗效对比.方法 2012年9月至2013年5月对5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PKP术,其中单侧入路为24例,双侧入路为26例...
陈扬赵忠玮杨欣建郭伟壮
关键词:压缩性骨折骨质疏松症单侧
鹿茸多肽促进皮肤创面愈合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鹿茸多肽对皮肤愈合的影响。方法设计将48只家兔随机分成1个对照组和3个实验组,每组12只。实验组1单纯肌肉注射用药;实验组2为单纯创口外部用药;实验组3则肌注与外部混合用药。以兔背部以脊柱为中心设计5cm×5cm创面,每日给药1次,分别于2、4,6、8、10、12、14日观察创面的愈合情况;于第10天测量创面大小、计算愈合面积、愈合速度。结果实验组3创面愈合面积、愈合速度均显著高于其它组。结论鹿茸多肽能够提高皮肤愈合速度。
牛琼杨欣建刘黎军
关键词:鹿茸多肽皮肤愈合
经皮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研究经皮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用于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经我院40例确诊的胸腰段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行常规经后路椎弓根钉固定手术(以下简称短节段术式)。实验组行经皮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手术(以下简称单节段术式)。对比观察两组在手术前后的影像学效果以及术中的相关情况。结果在经过不同手术方式的治疗后,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复位疗效相当。术前术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椎体前缘的高度和后凸Cobb’s角以及椎管的受堵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两组患者椎体前缘的高度和后凸Cobb’s角以及椎管的受堵方面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在切口长度和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经皮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具有创伤小和用时短以及出血少等优点,推荐其为临床上治疗部分创伤性导致的胸腰段骨折术式。
曾腾辉杨欣建顾洪生田长庆余铮陈扬周文钰
关键词:胸腰段骨折疗效
侧卧位和俯卧位下置入椎弓根螺钉对老年患者脊柱后路手术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在60岁以上老年患者的脊柱后路手术中,比较侧卧位和俯卧位下置入椎弓根螺钉的精确性及安全性,同时比较两种体位对老年患者手术过程中耐受能力的影响。方法总结2007年10月~2010年10月进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的42例老年腰椎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6例,女性16例;年龄60~82岁,平均68.3岁;腰椎管狭窄25例,腰椎滑脱8例,腰椎间盘突出节段失稳9例。术中全身麻醉条件下根据解剖标志徒手置入椎弓根螺钉。所有患者术后均行CT检查。其中21例患者采取侧卧位后路椎弓根螺钉置入,21例患者采取俯卧位后路椎弓根螺钉置入。术中观察两组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和耐受能力,并比较分析其差异。术后在工作站系统上分析两组患者椎弓根螺钉破壁率的差别。结果与俯卧位相比,侧卧位患者术中的二氧化碳分压较低,耐受能力较强(P<0.05)。侧卧位病例共置入98枚椎弓根螺钉,平均每例患者置入4.7枚螺钉。螺钉完全在椎弓根内89枚,占90.8%。破壁9枚,占9.2%。俯卧位病例共置入88枚椎弓根螺钉,平均每例患者置入4.2枚螺钉。螺钉完全在椎弓根内81枚,占92.0%。破壁7枚,占8.0%。两组患者椎弓根螺钉破壁率没有差异(P>0.05)。结论全身麻醉条件下与俯卧位相比,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在侧卧位下行椎弓根螺钉的徒手置入同样有较高的精确性和安全性,同时可以降低体位对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提高老年患者的手术耐受能力。
曾腾辉杨欣建顾洪生余铮陈扬田长庆
关键词:老年侧卧位俯卧位椎弓根螺钉
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失败原因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失败的原因。方法总结2006-04-2009-06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6例,采用的内固定方式有:DHS32例,DCS8例,γ钉16例,PFN12例,PCCP10例,PFNA8例。对其中18例失败进行分析,探讨相关原因。结果 86例中有18例失败,失败的类型为5型:加压钉切割股骨头颈、钢板螺钉断裂松动、髋内翻畸形、股骨干骨折、感染。手术技术欠缺、手术方式的选择不当、内固定的设计缺陷是失败的主要原因。结论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根据骨折的类型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以及熟悉了解每种内固定装置的特点尤为重要。
胡波王大平杨欣建刘黎军陈宏贤刘照华黄俊峰
交锁髓内钉在股骨、胫骨干骺端骨折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 探讨交锁髓内钉在股骨、胫骨干骺端骨折中的应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 5月~ 2 0 0 1年 7月行股骨、胫骨干骺端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术的患者 18例 ,8例股骨骨折中 ,骨折线位于小转子以上 2例 ,股骨髁面 4~ 6cm以内 6例 ,其中累及膝关节 2例。交通伤 15例 ,坠落伤 2例 ,摔伤 1例。根据临床疗效综合评价该手术方式的可能性。结果 术后无一例发生伤口感染、骨不连、关节功能障碍等并发症。随访 6~ 2 4个月 ,平均 18个月 ,股骨近、远端骨折、胫骨远端骨折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 12周、13周、14周 16周 ,所有骨折均愈合 ,术后 6个月均弃拐行走。评价按Johner -Wruch标准 :优良 17例 ,1例畸形愈合 ,优良率为 94%。 结论 在股骨、胫骨干骺端骨折使用交锁髓内钉疗效满意 ,扩大了交锁髓内钉的适应证。
费军杨欣建余洪俊
关键词:交锁髓内钉股骨胫骨干骺端骨折
脊柱3D打印椎间融合器材料的初步展望被引量:6
2018年
总结可用于3D打印脊柱椎间融合器各种材料的研究现状并展望其未来发展方向。作者通过检索Pub Med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 Med)中2000年至2016年国内外发表有关3D打印技术在脊柱外科植入物应用的文献。目前,已经用于制备椎间融合器的3D打印材料主要包括金属类(以钛为主)、非金属类。以上材料制作的3D打印骨科植入物部分已应用于临床,但椎间融合器的研发及应用鲜有报道,其安全性及术后长期相关并发症、相关法规等问题尚待解决。3D打印技术能够让脊柱植入物手术更加精细、更加准确并且更加安全可靠,能够提供个性化定制的椎间融合器。随着材料学、3D以及4D打印技术的迅猛发展,更多的多维打印椎间融合器及其他体内植入物将会被研发并应用于临床。
吴天顺吴天顺陈扬蓝涛袁俊虎杨欣建
关键词:3D打印脊柱植入物椎间融合器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