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晓
- 作品数:15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3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2年
- 1988年,Steeg等分离鉴定出一种新的肿瘤转移抑制基因,即Nm23基因.Nm23是第一个被发现抑制肿瘤转移的基因,其表达与数种肿瘤的转移潜能病理学指标、淋巴结浸润及不良预后有关[1].该基因的蛋白产物为核苷二磷酸激酶(NDPK),是一种由数个16~20 kD的多肽组成的70~100 kD的蛋白质.
- 杨春晓张玉师少军
- 关键词:NM23肿瘤转移抑制基因核苷二磷酸激酶
- 健康汉族人群Nm23基因多态性对其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中国湖北地区汉族健康人群Nm2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rs2302254、rs2318785、rs11868380及rs34214448)与mRNA表达量的关系。方法:收集200例中国湖北地区汉族健康体检人群的血液样本,采用实时荧光TaqMan-MGB探针等位基因分型技术进行多态性检测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mRNA相对表达量测定。应用非参检验方法评估基因型与mRNA相对表达量的关系。结果:rs2302254位点CC基因型者Nm23 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TT及CT基因型者(P=0.000);rs2318785位点AA基因型者Nm23 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GG及GA基因型(P=0.000);rs34214448位点GG基因型者Nm23 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TT及GT基因型者(P=0.000)。本研究并未发现rs11868380位点多态性与基因表达量间的联系(P=0.140)。结论:Nm23基因rs2302254、rs2318785及rs34214448单核苷酸多态性会影响mRNA相对表达量。
- 罗小梅周嘉黎杨春晓刘亚妮沈如飞杨婷玉张玉师少军
- 关键词:NM23单核苷酸多态性基因多态性MRNA
- 湖北汉族健康人群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3基因多态性的测定及分布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建立Nm23基因上10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基因型的检测方法,并探讨这些位点在湖北武汉地区健康汉族人群中基因型分布特点,为研究Nm23基因多态性与相关疾病或药物不良反应关联性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武汉地区健康体检人群200例,其中男性115例,女性85例。采用实时荧光Taq Man-MGB探针等位基因分型技术进行Nm23基因启动子及内含子区域共10个单核苷酸位点多态性检测。并采用分片段扩增直接测序方法对上述位点进行抽样验证。结果:建立的方法能够准确、快速地对Nm2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进行分型检测。所选Nm23基因上10个位点在湖北汉族人群中分布同国内其他地区研究及Hap Map数据库中北京地区汉族人群相近。且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其中rs16949649与rs7207370、rs34214448,rs2159359与rs2302254、rs8075231、rs2041296、rs8071647位点间高度连锁不平衡,并运用Heploview软件筛选出4个Tag SNPs:rs34214448、rs2302254、rs11868380、rs2318785。结论:试验中建立的基因型测定方法可满足Nm23基因遗传多态性研究的需要,在Nm23基因多态性与相关疾病及药物不良反应关联性研究中可能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杨春晓刘亚妮沈如飞周嘉黎罗小梅张玉师少军
- 关键词:NM23基因多态性
- 湖北地区器官移植人群Nm23基因多态性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研究Nm23基因10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在服用免疫抑制剂的器官移植患者中的分布特点。方法:以器官移植患者200例(男150例,女50例)为研究对象,并以同期体检的200例健康人(男150例,女50例)为正常对照。采用实时荧光TaqMan-MGB探针等位基因分型技术进行Nm23基因启动子及内含子区域共10个SNP位点多态性检测,并采用分片段扩增直接测序方法对上述位点进行抽样验证。结果:所选Nm23基因的10个SNP位点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通过连锁不平衡分析选择rs2302254、rs34214448、rs11868380、rs2318785作为标签SNP位点。rs2302254、rs34214448、rs11868380、rs2318785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器官移植组和正常对照组的分布无明显差异(P>0.05)。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层器官移植患者的Nm23基因多态性,其分布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器官移植人群的Nm23基因多态性与健康人群比较无显著差异,器官移植人群不同性别、年龄层间的基因多态性分布亦无显著差异,需进一步分析蛋白表达水平及活性差异,为研究Nm23基因多态性与硫唑嘌呤等免疫抑制剂的疗效、不良反应关联性提供依据。
- 沈如飞段铱杨春晓周嘉黎罗小梅刘亚妮张玉师少军
- 关键词:NM23单核苷酸多态性器官移植
- 中国湖北地区健康人群RAC1基因多态性的测定与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人RAC1基因上8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在中国湖北地区汉族健康人群中的分布情况,为进一步研究RAC1基因多态性与相关疾病及药物反应性之间的关系做铺垫。方法:采用实时荧光TaqMan-MGB探针等位基因分型技术测定150例湖北地区健康志愿者的RAC1基因上8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并采用分片段扩增直接测序方法对上述位点进行抽样验证。结果:所选8个位点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其中rs10951982与rs9374,rs702482与rs836488位点间高度连锁不平衡,并运用Heploview软件筛选出6个Tag-SNPs:rs10951982、rs6954996、rs6951997、rs12977、rs702482、rs702483。本研究建立的方法能够准确地测定人RAC1基因上的SNP位点的基因分型,所选的人RAC1基因上8个SNP位点在中国湖北地区人群中的最小等位基因频率与Hap Map数据库中北京地区汉族人群、亚洲人群相近,但亦观察到了人种之间的分布差异。结论:所测RAC1基因上8个位点的频率分布在本研究中的湖北人群中未观察到统计学差异,但是与已有数据库中其他人种的MAF比较有较大差异性。
- 周嘉黎刘亚妮沈如飞杨春晓罗小梅张玉师少军
- 关键词:RAC1单核苷酸多态性基因测序
- 注射用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在中国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
- 2013年
- 目的:研究注射用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在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特征,并进行了药效学考察。方法:10名健康受试者,男女各半,分别单次和多次皮下注射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40μg。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浆中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的浓度,用DAS2.1.1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算药动学参数,并用SPSS软件对其中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名健康受试者分别单次、多次皮下注射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40μg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tmax为(45.0±10.0)min和(51.0±16.1)min;Cmax为(231.3±87.4)pg·mL-1和(247.2±92.3)pg·mL-1;AUC(0-240)为(27 379.5±9 080.2)pg·min·mL-1和(29 373.3±5 760.6)pg·min·mL-1;AUC(0-∞)为(33 142.0±9 890.9)pg·min·mL-1和(37 311.1±9 015.6)pg·min·mL-1;t1/2为(86.1±51.8)min和(94.8±53.6)min;Vz为(155.7±73.2)L和(144.7±60.7)L;CLz为(1.3±0.4)L·min-1和(1.1±0.3)L·min-1。结论:注射用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单次与多次皮下注射给药的药动学参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连续给药后在体内无蓄积。性别对注射用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的体内药动学影响无差异。
- 刘亚妮杨春晓程远国周嘉黎李忠芳吕永宁师少军
- 关键词: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药动学免疫放射法
- 多次皮下注射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在健康人体的耐受性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评价中国健康志愿者多次皮下注射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的安全性及耐受性。方法:单中心、开放的试验设计,选择6名符合入选标准的健康志愿者,男女各半。餐后给予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40μg,每日1次,连续给药7日。观察给药前后受试者生命体征、实验室及心电图检查的变化,记录受试者在给药后的自我感觉及不良事件。结果:6例受试者均完成本次试验,给药前后生命体征、心电图及实验室检查均无有临床意义的变化。试验期间仅有轻度的不良反应发生,表现为3例受试者出现注射部位轻度红斑,其中1例受试者出现轻度恶心呕吐,1例受试者出现食欲不振等。试验中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多次皮下注射(40μg,qd,连续给药7 d)在中国健康志愿者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为Ⅱ期临床试验剂量选择提供实验依据。
- 杨春晓刘亚妮李忠芳周嘉黎吕永宁师少军
- 关键词: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多次给药耐受性健康志愿者
- RAC1基因多态性对其mRNA转录和表达的影响
- 2015年
- 目的:探讨RAC1基因上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对其mRNA转录和表达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RAC1基因多态性与相关疾病及药物反应性之间的关系做铺垫。方法:实时荧光TaqMan-MGB探针等位基因分型技术被用来测定242例湖北地区健康志愿者的RAC1基因上4个SNPs位点的基因型,同时采用Trizol法提取总mRNA并用RTQ-PCR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本研究所选4个SNPs位点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且各SNP位点相互独立。4个SNPs的等位基因、基因型分布频率在不同性别间没有差异(P>0.05)。RAC1基因转录的mRNA的表达量与性别和年龄不相关(P>0.05)。携带rs702482-TT基因型者的RAC1 mRNA比携带其他两种基因型的人RAC1 mRNA表达量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AC1基因转录的mRNA的表达量与性别和年龄无关(P>0.05),但受rs702482-TT基因型的影响而表达下调。
- 周嘉黎罗小梅杨春晓刘亚妮张玉师少军
- 关键词:RHOGTPRAC1单核苷酸多态性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姜黄素清蛋白纳米粒中药物含量与包封率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建立测定姜黄素清蛋白纳米粒中主药含量及包封率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Hyper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4%冰醋酸(55∶45);流速:1.0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425 nm;进样量:20μL;采用低温超速离心法分离姜黄素清蛋白纳米粒和游离药物,测定包封率。结果姜黄素在0.102~16.32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96±1.01)%(n=9),以标示量计平均含量为(100.31±0.94)%,平均包封率为(71.13±1.30)%。结论该方法灵敏、简便、准确,适用于姜黄素清蛋白纳米粒药物含量及包封率的测定。
- 邓俊刚马林杨春晓刘亚妮
- 关键词:姜黄素包封率
- HPLC-荧光检测法同时测定单个硫鸟嘌呤核苷酸浓度及临床应用
- 2017年
-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红细胞(RBC)中硫鸟嘌呤核苷一、二和三磷酸(TGMP,TGDP,TGTP)浓度的HPLC-荧光检测法,并应用于口服硫唑嘌呤(AZA)肾移植患者体内代谢物测定。方法:RBC中单个硫鸟嘌呤核苷酸首先经二氯甲烷提取,随后加入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氧化后荧光检测(激发波长315 nm;发射波长390 nm)。色谱柱:Nucleosil C_(18)柱(150 mm×4.6 mm,5μm);柱温:30℃;流动相:20 mmol·L^(-1)磷酸钾缓冲液(pH 6.8,加入5 mmol·L^(-1)四丁基硫酸氢铵)-乙腈(80∶20);流速:1.0 ml·min^(-1)。结果:TGMP,TGDP和TGTP在50~500 pmol·ml^(-1)RBC,50~1 000 pmol·ml^(-1)RBC和100~5 000 pmol·ml^(-1)RBC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TGMP、TGDP、TGTP最低定量限分别为50,50,100 pmol·ml^(-1)RBC。3种代谢物的日内及日间精密度RSD均<7.0%,方法回收率为95.0%~103.6%,平均提取回收率均>90%。服用AZA的30名肾移植患者RBC内TGTP为主要代谢物。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专属性强,可应用于AZA治疗肾移植患者体内单个硫鸟嘌呤核苷酸浓度的测定。
- 万景杨春晓周嘉黎刘亚妮师少军
- 关键词:硫唑嘌呤肾移植患者荧光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