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明
- 作品数:8 被引量:107H指数:5
- 供职机构:山东省气象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山东省气象局重点科研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近50年我国西部地区气象要素的变化特征被引量:30
- 2010年
- 利用1951-2000年全国194站地面观测资料和高空观测资料,对近50年我国西部地区的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西部地区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其中河套区和新疆区气温上升最为明显,其次为青藏高原区和河西区,西南区气温增幅最不明显,地表温度变化与气温的变化基本同步,但地温变化要比气温变化更加剧烈一些。西南区的地温从70年代中期开始回升,但始终未达到50年代初期的水平,因此从线性变化上表现为下降趋势。西部地区除了河套区外,其他4个区的年平均降水量均增加,增加最明显的是新疆区和青藏高原区。我国整个西部地区年平均总云量和低云量均呈线性减少趋势,减少最明显的是西南区和河套区。在辐射变化上,我国西部总辐射呈减少趋势,青藏高原区减少最多;西南区的散射辐射呈增加趋势,其他4个区减少,其中新疆区和青藏高原区散射辐射减幅明显。散射辐射的大小与天空中云量和气溶胶含量的多少成正比,西南区散射辐射呈增加趋势,而总云量和低云量呈下降趋势,可以推测是气溶胶含量增加导致了散射辐射的增加。
- 杨明李维亮刘煜徐海明
- 关键词:气候变化
- 近50年中国气候变化特征研究
- 本论文主要利用1951—2000年中国194站点的逐日地面和探空资料,并配合NCEP//CAR的再分析资料,采用多种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近50年来中国气候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并分析了这些变化的可能原因。首先对东亚季风...
- 杨明
- 关键词:降水东亚季风气候变化气温
-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 近40年东亚季风变化特征及其与海陆温差关系被引量:17
- 2008年
-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计算了乔云亭等定义的1957—2000年东亚季风指数,研究了各指数之间相互关系和年际变化的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又利用全国194站1957—2000年地面资料分析东亚季风指数的年际变化与各气象要素场的年际变化之间的关系以及我国近40年气候变化特点。结果表明:西南季风、东南季风和偏北季风的年变化有所差异;夏季,东部地区降水量与相对应各个海区海陆温差负相关显著,并且江淮区对应的海陆温差与东北区和华北区夏季降水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当江淮区对应的海陆温差降低时,江淮区夏季降水量增加,华北区和东北区夏季降水量减少;经过前后两段时期(1957—1978年和1979—2000年)对比发现海陆温差变化对我国季风区夏季降水的影响在增强。同时,发现850hPa气温变化在前后两段时期也发生了显著变化,1979年之前我国东部升温最快的区域位于华北西南部和江淮东部,1979年之后升温最快的区域转移到江淮西部和我国东南部的海面上。
- 杨明徐海明李维亮刘煜
- 关键词:东亚季风年际变化
- 2012年秋季(9—11月)山东天气评述
- 2012年
- 利用2012年9—11月山东省气温、降水资料以及500hPa月平均位势高度场、距平场等资料,结合逐日高空环流形势,分析了山东省2012年秋季天气特点、环流特征和主要天气过程,对季内的主要天气及其影响进行了评述。
- 栾怀德迟竹萍杨明郭俊健王中英
- 关键词:秋季环流形势暴雨台风寒潮大雾
- 青藏高原上空夏季水汽含量的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20
- 2012年
- 利用青藏高原地区1979-2008年14个探空站的观测资料以及同期的NCEP/NCAR再分析资料,采用线性趋势、Mann-Kendall突变检验和合成方法,分析高原上空夏季水汽含量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高原水汽含量异常的大气环流等因子。结果表明:高原夏季水汽含量在空间上表现出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减少的分布特征,即高原东南部和东北部湿润,西北部干燥。近30 a来,高原夏季水汽含量整体上呈现出增加趋势,其中高海拔的西部干燥地区水汽含量的增加较东部湿润地区更加显著。高原夏季水汽含量偏多(少)年,高原地区整层水汽通量以辐合(散)为主,高原上空低层的位势高度以负(正)距平为主,高原地表温度整体上偏高(低)。
- 韩军彩周顺武吴萍王传辉杨双艳杨明
- 关键词:水汽含量大气环流地表温度青藏高原
- 一次远距离台风暴雨过程分析被引量:29
- 2009年
- 应用常规观测资料、卫星、雷达产品,综合分析2008年山东最强的一次降水过程,研究西风带降水系统影响山东时,远距离台风对降水的增幅作用,并对主要降水时段进行中尺度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西风带系统影响山东时,远在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右侧的东南气流产生的风向、风速辐合与西风带辐合区合并,东南风所及范围比湿增大,水汽通量辐合使大气中的垂直液态水含量明显增大。西风带系统在垂直方向上后倾,使得低层影响系统受高空槽前的正涡度平流影响,是降水发生的环流背景。中尺度模拟结果显示:前期鲁西暴雨垂直方向对流基本稳定,但有强的对称不稳定支持上升运动发展,后期半岛地区的连续暴雨则是低层增温、增湿且对流和对称不稳定并存,从而产生强降水。
- 孙兴池陈金敏刁秀广李静杨明
- 关键词:远距离台风暴雨增幅水汽输送湿位涡
- 十一运会期间山东降水分级预报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利用常规天气图、数值模拟结果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1—2008年山东秋季91次降水过程进行分析,研究了低槽冷锋、气旋、台风、切变线、高空冷涡与横槽、南支槽等6类影响系统的形势特点。针对降水量级预报这一难点,对影响系统造成的降水进行分量级分析,研究同类天气系统造成不同量级降水的形势特点、物理量特征和预报着眼点,为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降水的精细化预报提供依据,也可作为实际业务中降水量级预报之参考。
- 阎丽凤孙兴池万明波李静杨明
- 关键词:降水
- 2013—2021年山东大气污染特征及气象条件分析
- 2024年
- 利用2013—2021年山东环境监测站点逐时数据,统计了6项污染物的特征,探讨了颗粒物(PM)与臭氧(O_(3))时空分布,分析了气象条件和污染来源。结果表明:2013—2021年山东空气质量逐年转好,2021年PM_(2.5)年平均质量浓度较2013年下降了60.2%,O_(3)年平均浓度整体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其他5项污染物浓度均降低,PM和O_(3)是影响山东空气质量的重要污染物。CO、NO_(2)、PM_(10)、PM_(2.5)和SO_(2)浓度呈现冬高夏低的单峰型特征,O_(3)浓度呈现夏高冬低的单峰型特征;空间分布呈现中西部高东部低的特征。PM_(2.5)气象条件评估指数和大气自净能力指数特征显示,2013—2021年有利的气象条件和减排共同作用使山东PM_(2.5)年平均浓度较2013年下降59μg·m^(-3),减排是PM_(2.5)年平均浓度下降的主因。来源解析表明,山东大部地区PM_(2.5)本省排放占比高,相比2019年,2021年本地排放占比有所降低,距离河北和河南越近的地区外源输入占比越大;2019年7个通道城市本地排放占31%~54%,2021年为19%~34%,鲁西北地区受外省输送影响最大。
- 崔金梦丛春华丛春华陈金敏郑怡王继康陈金敏董旭光
- 关键词:污染物气象条件源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