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旭
- 作品数:51 被引量:53H指数:4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化学工程政治法律更多>>
- 聚羧酸系减水剂在混凝土中应用存在的典型问题及其解决措施被引量:4
- 2017年
- 总结了聚羧酸系减水剂(PCE)在混凝土工程中应用存在的典型技术问题,包括:砂石料含泥量过高引起的PCE分散性大幅下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合理导致掺PCE混凝土离析泌水和粘度过高;以及掺PCE的新拌混凝土工作性差、坍落度保持性不理想,硬化后早期强度发展较慢等。针对这些技术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机理分析,并从PCE的制备、复配和其他方面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
- 孙振平水亮亮杨海静胡匡艺吴乐林唐晓博唐晓博杨旭杨旭
- 关键词:聚羧酸系减水剂混凝土分散性工作性保持性含气量
- 一种磷渣粉活性复合激发剂及其使用方法
-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磷渣粉活性复合激发剂及其使用方法。由工业废渣电石渣、脱硫石膏以及化学试剂(或者化工原料)硅酸钠、硫酸铝和氢氧化钠复配而成。本发明主要利用碱激发、碱式盐激发和硫酸盐激发等多种激发复合...
- 孙振平陈明杨旭
- 文献传递
- 一种掺加改性偏高岭土的海工水泥
- 本发明属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掺加改性偏高岭土的海工水泥。本发明采用的原材料为:硅酸盐水泥、矿渣粉、粉煤灰、硅灰、白炭黑及改性偏高岭土,将上述原材料按一定重量比混合均匀即得所需产品。本发明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抗裂性...
- 孙振平水亮亮李春景杨旭杨海静
- 文献传递
- 一种采用全自动真密度仪测试缓凝剂缓凝效果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全自动真密度仪测试缓凝剂缓凝效果的方法。具体步骤为:按试验比例将水泥、水及缓凝剂拌合均匀,利用全自动真密度仪对一定量的浆体进行连续的真密度测试,通过统一的换算得到一定质量(如100g)浆体自水化开始至凝...
- 孙振平杨旭水亮亮冀言亮杨海静
- 文献传递
- 一种采用全自动真密度仪测试水泥浆体自收缩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全自动真密度仪测试水泥浆体自收缩的方法。具体步骤为:水泥加水后搅拌均匀,然后将所得浆体装入事先准备好的合适规格的样品瓶中,并倒入机油进行液封;在水泥浆体初凝前,以及6h、12h、18h、1d、3d、7d...
- 孙振平杨旭水亮亮郭二飞曾文波冀言亮孙艳秋
- 文献传递
- 一种采用全自动真密度仪测试水泥浆体化学收缩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全自动真密度仪测试水泥浆体化学收缩的方法。具体步骤为:水泥加水后搅拌均匀,然后将所得浆体装入合适规格的样品瓶中保存;分别在1d、3d、7d、14d、28d、45d、60d、90d、120d、150d、1...
- 孙振平杨旭水亮亮冀言亮杨海静
- 利用氦流法真密度仪研究水泥水化过程被引量:1
- 2019年
- 采用氦流法真密度仪测定了水泥水化过程中水泥浆体的绝对体积变化,并根据水泥浆体绝对体积变化曲线将水泥水化过程划分为极速收缩期、收缩暂停期、快速收缩期和收缩趋缓期4个阶段.结果表明:水泥浆体极速收缩期和快速收缩期发生的绝对体积变化最为明显,且变化幅度较大,其与C3A和C3S的水化密切相关;水泥浆体收缩暂停期的绝对体积通常呈线性规律缓慢减小,但变化幅度较小,其规律与“欠饱和度理论”相符;水泥浆体收缩趋缓期的绝对体积变化曲线通常会出现“膨胀”假象,不能反映水泥浆体绝对体积变化的实际情况,但与水泥浆体孔结构的发展有关,对水泥水化行为的表征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水灰比不仅可以影响水泥水化过程,而且可以对水泥浆体各水化阶段的绝对体积变化产生明显影响.
- 孙振平张成光杨旭杨旭SETZER Max J
- 关键词:水泥水化过程
- 既有网格结构缺陷模拟与承载性能分析方法研究
- 空间网格结构造型丰富、制作安装便捷,已广泛应用于公共建筑与工业建筑。然而,由于施工误差、服役期间维护不及时等因素产生的缺陷与损伤,将导致结构承载性能降低,甚至可能引发工程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因此,对既有及在...
- 杨旭
- 关键词:抽样检测
- 一种复配VC废母液制备高保坍型聚羧酸系减水剂
- 本发明属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配VC废母液制备高保坍型聚羧酸系减水剂。本发明采用的原材料有:聚羧酸系减水剂、VC废母液、消泡剂及杀菌防腐剂,将聚羧酸系减水剂、VC废母液、消泡剂及杀菌防腐剂四者按照100:(55...
- 孙振平水亮亮杨旭杨海静李春景
- 文献传递
- 差序协同:跨域环境治理多元主体的合作图式被引量:1
- 2024年
-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伴随中国式现代化向纵深推进,跨域环境治理在复杂的主体利益关系模式下表征为圈层嵌套式的差等网络结构与级序行动逻辑,即差序协同模式。从环境污染正在经历的由局部向广域转变的解域化过程来看,差序协同既源自于跨域环境治理知识生产者与接受者的分离,又归因于权力结构内部权力主客体的互动关系。受此影响,跨域环境治理极易陷入过密治理与试点空转以及制度悬浮与行为失调的藩篱与窠臼,由此阻碍“制度—效能”转化,以致“局部有效而整体失效”“有组织的不负责任”样态此起彼伏。为达到“收放自如,进退裕如”的国家治理高度,就我国跨域环境治理体系而言,我们应将政府、市场与社会视为一个抽象的连续体,并以链式思维消解行政替代困境和自治缺位困境。
- 杨旭高向波
- 关键词:环境治理协同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