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文清

作品数:23 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医学教育研究立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教学
  • 6篇形态学
  • 6篇维吾尔族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3篇解剖学
  • 2篇大学生
  • 2篇蛋白
  • 2篇动脉
  • 2篇休克
  • 2篇血性
  • 2篇血压
  • 2篇失血
  • 2篇失血性
  • 2篇失血性休克
  • 2篇平滑肌肌动蛋...
  • 2篇中医
  • 2篇中医学
  • 2篇细胞
  • 2篇教学质量

机构

  • 22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作者

  • 22篇杨文清
  • 8篇薛志琴
  • 7篇甘子明
  • 6篇刘凤霞
  • 5篇秦纹
  • 5篇白鑫
  • 5篇白生宾
  • 4篇崔建华
  • 3篇陈艳
  • 2篇李建勇
  • 2篇占琼
  • 2篇周灿林
  • 1篇王晓红
  • 1篇刘文亚
  • 1篇翟虹
  • 1篇冯震
  • 1篇郭琼
  • 1篇王蕾
  • 1篇董建江
  • 1篇薄聪聪

传媒

  • 9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中国组织化学...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解剖学研究
  • 1篇四川解剖学杂...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实用糖尿病杂...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临床与病理杂...

年份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4篇2011
  • 1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5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双重组合染色法对兔脊神经节细胞尼氏体形状的染色观察
2009年
目的:调整染色技术观察兔脊神经节细胞尼氏体常态下的形态与结构特征。方法:通过煌焦油紫(Bright cresyl violet)、甲苯胺蓝(Toluidine blue)、硫堇(Thionin)和橙黄G、磷钨酸(Orange G,Phosphotungstic acid)双重组合染色法(简称BTT-OP法)显示脊神经节(C1~L7)细胞尼氏体形状。结果:小细胞尼氏体染色多呈均匀细颗粒状;大、中型细胞的尼氏体形状分3种:(1)尼氏体呈小块状围绕核呈同心圆状排列;(2)尼氏体呈小块状,在核周均匀分布;(3)尼氏体呈小颗粒状。结论:BTT-OP染色法可清楚显示兔脊神经节细胞尼氏体形态结构,通过观察发现脊神经节大、中、小细胞尼氏体形状与排列不同。
薛志琴杨文清白鑫梁培强薄聪聪甘子明
关键词:脊神经节细胞尼氏体
高职农村医师专业解剖学实验课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被引量:1
2011年
高职农村医师专业的人体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解剖实验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解剖学的教学质量。现针对高职农村医师专业解剖实验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并探讨了相应的对策。
杨文清薛志琴
关键词: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质量
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miR-21与ERK1/2表达及临床意义的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研究miR-21和ERK1/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arcinoma,ESCC)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二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原位杂交技术和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8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miR-21和ERK1/2的表达,Spearman相关统计方法分析miR-2。和ERK1/2表达的相关性,并分析二者与ESCC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结果:miR-21和ERK1/2在ES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和表达量都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尤其在有淋巴结转移的ESCC组织中显著增高,但在ESCC不同性别、年龄、民族、病理类型、肿瘤侵及范围和肿瘤大小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分析发现miR-21与磷酸化的ERK1/2(p-ERK1/2)在ESCC及癌旁正常组织的表达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70,结论:miR-21和p-ERK1/2与ESCC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二者可能协同通过促进肿瘤细胞淋巴结转移增加ESCC的恶性程度。
刘凤霞杨文清李建勇刘文亚
关键词:食管鳞状细胞癌MIR-21ERK1/2
β2肾上腺素受体基因、α上皮细胞钠通道基因和G蛋白β3亚基基因联合变异与维吾尔族人群高血压的关系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索β2肾上腺素受体(ADRB2)基因G1023A,α上皮细胞钠通道(ENaC)基因G2139A和G蛋白β3亚基(GNB3)基因C825T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采用人群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高血压组269例,正常血压组229例。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检测ADRB2基因G1023A基因型、ENaC基因G2139A基因型和GNB3基因C825T基因型,分析其与与维尔族人群高血压的关系。结果:高血压组和正常血压组的ADRB2基因型分布分别为GG:0.202、0.147;AG:0.266、0.339;AA:0.532、0.5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9)。高血压组和血压正常组的ENaC基因型分布分别为GG:0.249、0.266;AG:0.472、0.476;AA:0.281、0.2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40);高血压组和血压正常组的GNB3基因型分布分别为CC:0.346、0.293;CT:0.394、0.437;TT:0.260、0.2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8)。用Logistic回归模型校正年龄、性别、吸烟、体重指数、腰围、臀围、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胆红素之后,亦未发现三个位点与原发性高血压有关。进一步分析未发现三个位点对维吾尔族高血压的发病有交互作用(P=0.080)。结论:在新疆维吾尔人群中,未发现ADRB2基因G1023A、ENaC基因和GNB3基因多态性单独或联合作用在高血压发病中起作用。
刘文娟杨文清王蕾王笑峰甘子明
关键词:高血压维吾尔族
新疆维吾尔族大学生外鼻部分特征的测量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观察新疆维吾尔族大学生的外鼻部分特征,为鼻部整形手术提供依据及丰富人体测量学数据。方法按体质人类学测量的要求,对202例(男性99例,女性103例)18~22岁发育正常的新疆维吾尔族大学生的外鼻进行观察与测量。结果各测量值之中鼻指数为女性>男性,鼻高、鼻长、鼻宽、鼻深及鼻深指数均为男性>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疆维吾尔族大学生的鼻型以狭鼻型为主,鼻型的差异与性别、年龄有关。
杨文清薛志琴张玉乐徐文婧居来提.肉扎洪姚文彬闫振甘子明
关键词:维吾尔族大学生外鼻
《正常人体形态学》混合式教学+形成性评价的实施效果分析被引量:6
2018年
为对比传统教学及评价体系与混合教学+形成性评价在《正常人体形态学》这门课程中的应用效果.选择2009至2016级护理专业学生《正常人体形态学》期中、技能、平时、期末及综合成绩,并结合课程融合不同阶段对其进行单因素的方差分析.经SPSS 17.0统计分析可得:该课程形成阶段(传统教学)学生平均成绩为(67.55±12.72)分,融合阶段(混合或教学)平均成绩为(72.79±10.93)分,发展阶段(混合式教学+形成性评价)学生成绩为(83.94±9.58)分,做两两比较后得出各阶段《正常人体形态学》成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分析可见,课程的整体发展日趋成熟,而新型教学模式可对平时不爱复习的学生有一定督促作用.
陈邬锦赵雨欣秦纹杨文清木萨·艾麦尔孟晓彤董娟娟白生宾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
正常人体形态学在中医学相关专业教学中的发展和反思被引量:5
2017年
正常人体形态学课程的教学在我校及其他高校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摸索和发展,通过在我校近10年实践,中医学、维吾尔医学和哈萨克医学学生学习兴趣逐渐增加,学生成绩也不断提高。从最初的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形式上简单的合并,逐渐步入较完备的体系融合,从单独分开授课,到交叉式授课,再到最终的课程融合,真正建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正常人体形态学课程。这不仅是形式的结合,更是课程体系、内容以及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整合,满足中医学相关专业学生在短时间内将正常人体形态学更合理、科学地融入到课程体系中,同时也是学科内涵式发展的需要。
白生宾郭琼董建江海米提.阿布都力木秦纹薛志琴李甜刘凤霞李艳张亚楼贾龙杨文清阿地力江.伊明
关键词:中医学
兔失血性休克再灌注小A的形态学观察及α-SMA、ICAM-1的表达
目的观察新西兰大白兔失血性休克再灌注后小动脉的形态学改变,探索α-SMA、ICAM-1在再灌注后不同时点的表达与小动脉的形态改变的关系。方法将35只新西兰大白兔分为(1)对照组;(2)急性失血性休克25分钟组;(3)失血...
杨文清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小动脉Α-平滑肌肌动蛋白细胞间黏附分子
文献传递
新疆吐鲁番地区维吾尔族HLA-DQA1等位基因多态性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新疆吐鲁番地区维吾尔族HLA-DQA1等位基因多态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技术,检测107例新疆吐鲁番地区维吾尔族健康个体的HLA-DQA1等位基因频率,分析HLA-DQA1基因多态性,并将所得结果与国内其他民族的同类资料进行比较。结果:新疆吐鲁番地区维吾尔族健康个体中共检出10个等位基因,以DQA1*0104(0.3727)、DQA1*0501(0.2636)、DQA1*0103(0.1318)的频率较高,DQA1*0401(0.0045)、DQA1*0601(0.0091)的频率较低。结果与国内其他民族的同类资料进行比较,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上有共同点,也有一定的独特性。结论:新疆吐鲁番地区维吾尔族HLA-DQA1基因,与国内其他民族群体的资料比较,总体检验有显著差异(p<0.01),显示人类的遗传系统既有共性亦有各自的特点,显示华人群体遗传背景的复杂性,结果为人类学研究和HLA-DQA1基因相关的疾病提供了较为重要的信息。
刘凤霞崔建华陈艳占琼杨文清周灿林白鑫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维吾尔族
兔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肾皮质α-SMA的表达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新西兰大白兔缺血再灌注后α-SMA在肾皮质不同时点的表达。探讨α-SMA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变化和可能的趋势。方法:选健康新西兰大白兔3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急性失血性休克25min组(B组)、缺血再灌注3/4 h组(C组)、缺血再灌注1 h组(D组)、缺血再灌注2 h组(E组)、缺血再灌注3 h组(F组)、缺血再灌注4 h组(G组),每组5只。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各组肾皮质α-SMA的表达情况。结果:A组α-SMA适度表达,B组α-SMA表达降低,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灌注1 h达到最低,再灌注3 h表达增加。D组、E组、F组、G组和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α-SMA的表达量在再灌注早期呈降低趋势,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表达量有升高的趋势。(2)各实验组α-SMA的表达量与A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α-SMA与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舒缩状态有密切的关系,血管平滑肌细胞在再灌注各时点处于不同的收缩状态。
杨文清薛志琴张敏娟甘子明
关键词:肾皮质失血性休克Α-平滑肌肌动蛋白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