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扬

作品数:6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干细胞
  • 2篇细胞
  • 2篇脑损伤
  • 2篇脑损伤后
  • 2篇胶质
  • 2篇胶质瘤
  • 2篇创伤
  • 2篇创伤性
  • 1篇蛋白
  • 1篇蛋白印迹
  • 1篇低频电
  • 1篇低氧
  • 1篇印迹
  • 1篇诱导大鼠
  • 1篇诱导分化
  • 1篇源性
  • 1篇神经保护
  • 1篇神经干
  • 1篇神经干细胞
  • 1篇神经生长

机构

  • 6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绵阳市第三人...
  • 1篇西安市中心医...

作者

  • 6篇杨扬
  • 6篇刘卫平
  • 4篇龙乾发
  • 4篇钟俊
  • 3篇费舟
  • 3篇刘阳
  • 3篇张玉奇
  • 2篇郑朝晖
  • 2篇魏礼洲
  • 1篇伊西才
  • 1篇薛卫星
  • 1篇王彦刚
  • 1篇刘远杨
  • 1篇王孝安
  • 1篇贾晨光
  • 1篇郑朝辉

传媒

  • 4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极低频电磁场对大鼠创伤性颅脑损伤后神经保护时间窗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研究极低频电磁场对大鼠颅脑损伤后神经保护时间窗的影响。方法522只雄性SD大鼠建立侧向液压打击模型后,分别置于无电磁场中和频率为15HZ强度为1G、3G、5G的电磁场中[分别为N-EMF组、EMF-1G(15Hz)组、EMF-3G(15Hz)组、EMF-5G(15Hz)组],时间分别为0.5h、1h、6h、12h、18h、24h、30h,然后腹腔注射海人酸诱导海马部位神经元凋亡模拟颅脑损伤后的二次损伤。应用水迷宫实验观察二次损伤后各组大鼠的学习与记忆能力,TUNEL法检测大鼠海马部位神经元凋亡情况,脑组织含水量检测大鼠脑水肿情况,Westernblotting法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EMF-1G(15Hz)组、EMF-3G(15Hz)组、EMF-5G(15Hz)组大鼠颅脑损伤后神经保护窗口时间(损伤后1~12h)与N-EMF组(损伤后1-6h)相比明显延长。在神经保护时间窗内(1h、6h、12h),EMF-1G(15Hz)组、EMF-3G(15Hz)组、EMF-5G(15Hz)组大鼠到达高台所需时间比N-EMF组相对时间点明显缩短,诱导的神经元凋亡数目明显少于N-EMF组相对时间点,大鼠脑组织含水量明显低于N-EMF组相应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EMF-1G(15Hz)组、EMF-3G(15Hz)组、EMF-5G(15Hz)组侧向液压打击后12h、18h、24h注射海人酸后,HIF-1α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N-EMF组相应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磁场照射可以明显延长创伤性颅脑损伤后的神经保护时间窗,并加强神经保护时间窗内的保护强度。
杨扬张勇刚刘卫平费舟黄本卿
关键词:颅脑损伤极低频电磁场神经保护时间窗
不同种低氧施加方法对红藻氨酸诱导大鼠癫痫的影响
2015年
目的观察不同低氧施加方法对癫痫大鼠脑保护作用的差别。方法使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海马部位的表达;使用水迷宫实验观察实验鼠的认知能力;使用原位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生物素脱氧尿嘧啶核苷酸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实验观察海马部位的神经元凋亡;使用免疫印迹实验观察HIF-1α蛋白在海马的表达。结果各种低氧施加方法均可抑制红藻氨酸(KA)诱导的大鼠海马部位的细胞凋亡,改善癫痫大鼠的生理机能,但低氧预处理的效果要好于低氧治疗,低氧预处理联合低氧治疗的效果是各组中最好的。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因KA引起的大鼠癫痫,低氧处理可能具有脑保护作用。
杨扬李力刘卫平费舟黄本卿
关键词:红藻氨酸癫痫
神经生长因子与表皮生长因子干预创伤性脑损伤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被引量:12
2012年
背景:表皮生长因子、神经生长因子可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但对创伤性脑损伤后成年大鼠脑内内源性干细胞的影响研究甚少。目的:观察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生长因子和表皮生长因子对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Feeney氏法自由落体撞击的方法建立大鼠创伤性脑损伤模型,48只大鼠随机抽签法分为4组,外伤后24h分别行神经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单独或联合注射,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结果与结论:神经生长因子组、表皮生长因子组和联合组前肢放置实验及平衡实验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联合组优于单独治疗组(P<0.05)。单独治疗组和联合组大鼠室管膜下区、海马和损伤区域出现的BrdU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对照组,联合治疗组多于单独治疗组(P<0.05)。提示创伤性脑损伤后使用神经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均可增加大鼠模型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肢体功能的恢复,而且两种神经营养因子联合应用使这种效果更为明显。
刘阳刘卫平王孝安杨扬龙乾发郑朝晖张玉奇钟俊
关键词: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创伤性脑损伤神经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
胶质瘤中GLUT-1与GLUT-3表达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和葡萄糖转运蛋白-3(GLUT-3)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与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用W estern b lot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检测80例胶质瘤中GLUT-1和GLUT-3的表达情况。结果 GLUT-1蛋白在Ⅰ、Ⅱ、Ⅲ、Ⅳ级胶质瘤中的表达分别为0.09±0.02、0.20±0.02、0.41±0.09和0.63±0.07;GLUT-3蛋白在Ⅰ、Ⅱ、Ⅲ、Ⅳ级胶质瘤中的表达分别为0.10±0.02、0.23±0.07、0.62±0.05和0.88±0.06。各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GLUT-1mRNA在Ⅰ、Ⅱ、Ⅲ、Ⅳ级胶质瘤中的表达分别为0.08±0.03、0.19±0.02、0.41±0.06和0.66±0.08;GLUT-3 mRNA在Ⅰ、Ⅱ、Ⅲ、Ⅳ级胶质瘤中的表达分别为0.17±0.01、0.36±0.09、0.64±0.09和0.89±0.11。各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胶质瘤中GLUT-1和GLUT-3表达随病理级别增高而增加,提示GLUT-1和GLUT-3在胶质瘤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刘阳刘卫平张玉奇龙乾发费舟郑朝晖杨扬钟俊
关键词:胶质瘤葡萄糖转运蛋白-1蛋白印迹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两种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GABA能神经元分化的比较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比较两种体外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元分化的效果。方法从SD大鼠股骨骨髓中分离出BMSCs,进行培养、鉴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诱导,方法一设为对照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皮生长因子(E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方法二设为实验组:ATRA、N5,O2'-二丁酰腺苷3':5'-环磷酸(Bt2环磷腺苷)(Bt2CAMP)诱导。对分化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和免疫荧光染色。结果两组细胞均出现类似神经细胞的形态变化,实验组细胞变化更明显。两组细胞均能表达nestin和GABA能神经元标记GAD-67,对照组与实验组表达GAD-67的阳性率分别为33.13%±5.12%和41.06%±6.32%,两组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组定向分化为GABA能神经元的效率高于对照组。
钟俊刘卫平龙乾发王彦刚伊西才刘远杨杨扬贾晨光魏礼洲薛卫星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GABA能神经元
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治疗C6胶质瘤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观察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在体内环境下对C6胶质瘤的治疗效果。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培养的BMSCs表面标记;SD大鼠生存周期绘成Kaplan-Meier图,行Log-rank Test,HE染色和BrdU免疫组化染色观察BMSCs对胶质瘤的趋向性和治疗情况。结果流式实验显示所培养细胞为BMSCs;HE染色结果示呈瘤率为100%,实验组较对照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BrdU免疫组化染色示BMSCs存在于肿瘤组织及其周边。结论侧脑室移植BMSCs后,BMSCs可向肿瘤组织迁移,并可改善荷瘤大鼠的生存质量,明显延长其晚期生存周期。
郑朝辉刘卫平魏礼洲张玉奇钟俊刘阳龙乾发杨扬
关键词:骨髓基质干细胞C6胶质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