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成运
- 作品数:11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我国亚热带地区豌豆根瘤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利用16S rRNA PCR-RFLP,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以及16S-23S rRNA IGS PCR-RFLP技术对分离自我国江苏盐城、浙江温州、湖北仙桃及重庆等亚热带地区的42株豌豆根瘤菌(Rhizobium leguminosarum)进行了群体遗传多样性的研究.16S rRNA PCR-RFLP分析以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所有供试豌豆根瘤菌可分为两个类群,类群1包括XtP1在内的40株豌豆根瘤菌和R.leguminosarum USDA2370,为优势种群,占供试菌株的97%;类群2由WzP3和WzP15组成,与Rhizobium etli CFN42相近.16S-23S rRNA IGS PCR-RFLP研究结果表明:所有供试菌株分为18个基因型,在91%的相似性上分为4个类群.其中群Ⅰ与R.leguminosarum USDA2370聚在一起.群Ⅱ仅包括菌株YcP2,YcP3和CqP7等3个菌株.群Ⅲ的菌株分布较广,占供试菌株的优势.群Ⅳ由WzP3和WzP15两个菌株及R.etli CFN42组成.RAPD将供试菌株分为9个群,其中类群Ⅳ仅包括菌株YcP2,群Ⅴ和Ⅸ分别来自温州和仙桃.该结果表明,供试菌株的分类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 杨成运杨江科李友国周俊初
- 关键词:豌豆根瘤菌RRNAPCR-RFLPIGS
- 华癸中生根瘤菌2020三个内源质粒的功能及其与豌豆根瘤菌共生质粒之间的相互关系被引量:2
- 2008年
- 2020是一株分离自中国南方水稻田里的华癸中生根瘤菌(Mesorhizobium huakuii),有3个内源质粒,分别命名为p2020a,p2020b和p2020c.用Tn5-sacB插入突变的方法对2020进行质粒消除,得到了两株质粒缺失突变株2020D29和2020D8.缺失了第一大质粒p2020c的突变株2020D29的结瘤固氮能力有显著的提高;而缺失了第二大质粒p2020b的突变株2020D8失去了在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上结瘤的能力;第三大质粒很难被消除,原因可能是该质粒上含有菌株生长所必需的基因.然后将豌豆根瘤菌(Rhizobium leguminosarum)的共生质粒pJB5JI转入2020及其质粒缺失突变株中,盆栽结果显示,2020-137(pJB5JI)的竞争结瘤能力和固氮能力显著高于2020.但是pJB5JI不能恢复2020D8在紫云英上的结瘤能力.2020D8-8(pJB5JI)可以在豌豆(Pisum sativum Linn)上形成无效瘤,这说明pJB5JI的功能可以在2020的遗传背景下进行表达.对pJB5JI在受体菌中的稳定性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在人工传代的情况下pJB5JI可以稳定的存在,但经过与植物共生之后只能在部分根瘤分离物中检测到pJB5JI,对这些转移接合子和出发菌株及分离菌株进行Km基因的PCR扩增,除了出发的受体菌外其余的菌株都可以得到PCR产物.由此推断,在没有检测到pJB5JI的分离株中,pJB5JI可能部分或全部整合到了受体根瘤菌的染色体DNA中.
- 杨成运李友国魏力程国军周俊初
- 关键词:质粒消除
- 我国亚热带地区快生型大豆根瘤菌遗传多样性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利用16S rDNA PCR-RELP、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以及16S-23S rDNA IGS PCR-RELP技术,对分离自我国江苏盐城、浙江温州、湖北仙桃及重庆等亚热带地区的31株大豆快生型根瘤菌(fast-growing rhizobia)进行了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16S rDNA PCR-RELP分析结果表明,所有供试大豆根瘤菌都与费氏中华根瘤菌USDA205聚成一类。供试代表菌株YcS2的16SrDNA基因序列与费氏中华根瘤菌USDA205的该序列相似性超过99.5%。16S-23S rDNAIGSPCR-RFLP研究结果表明:所有供试菌株分为10个基因型,在87%的相似性上分为4个类群。在此基础上筛选出10个代表菌株进行16S-23S rD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10个供试菌株分为2个群,群Ⅱ(YcS3、ZzS1、YcS14)与新疆中华根瘤菌CCBAU110聚在一起,群Ⅰ(其余7个菌株)与费氏中华根瘤菌USDA205聚在一起。中国亚热带地区的快生型大豆根瘤菌具有高度的相似性。
- 杨成运周俊初杨江科段广才
- 关键词:大豆根瘤菌多样性RDNA
- 豌豆根瘤菌共生质粒与费氏中华根瘤菌和紫云英根瘤菌质粒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研究
- 采用将Tn5-sacb基因插入质粒的方法对紫云英根瘤菌2020和7653R进行质粒消除, 分别获得共生质粒和非共生质粒消除菌株7653RD,2020D29,2020D58,2020D8。将这些菌株和本实验室保存的费氏中华...
- 杨成运周俊初
- 文献传递
- 根瘤菌内源质粒的属间转移及多样性研究
- @@本研究采用Tn5-mob-sacB转座子对含有三个内源质粒的华癸中生根瘤菌2020和含有两个内源质粒的华癸中生根瘤菌7653R进行质粒标记,获得2020和7653R的质粒标记菌株。利用sacB基因对蔗糖的敏感性进行标...
- 杨成运李友国周俊初
- 关键词:华癸中生根瘤菌费氏中华根瘤菌质粒消除竞争结瘤
- 文献传递
- 中国北方地区快生豇豆根瘤菌的多样性研究被引量:2
- 2006年
- 从采自不同土壤中的豇豆(Vigna unguiculata)根瘤中分离、纯化并通过结瘤试验筛选出14株豇豆快生根瘤菌,将其和来自其他种属的6个参比菌株的耐盐性、耐酸碱性、天然抗药性、碳源与氮源利用和质粒图谱分析进行了系统比较,通过聚类分析得到供试菌株的数值分类树状图谱。结果表明,分离自不同土壤中的豇豆快生根瘤菌具有较大的多样性。在77%的相似水平上,快生豇豆根瘤菌与参比菌株分为4个亚群,亚群中部分菌株的相似性与分离的土壤有关,而6株参比菌株则分别独立形成两个亚群。
- 袁天英杨成运张伟涛周俊初
- 关键词:豇豆根瘤菌多样性聚类分析
- 根瘤菌内源质粒的属间转移及多样性的研究
- 本研究采用Tn5-mob-sacB转座子对含有三个内源质粒的华癸中生根瘤菌2020和含有两个内源质粒的华癸中生根瘤菌7653R进行质粒标记,获得2020和7653R的质粒标记菌株。利用sacB基因对蔗糖的敏感性进行标记质...
- 杨成运
- 关键词:华癸中生根瘤菌费氏中华根瘤菌质粒消除竞争结瘤多样性
- 文献传递
- 幽门螺杆菌尿素酶基因ureB植物双元表达载体的构建
- 2011年
- 目的:构建含有人幽门螺杆菌(H.pylori,Hp)ureB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方法:采用高保真PCR技术从质粒pMED-ureB中扩增出ureB基因,构建质粒pUC18-ureB,再将pUC18-ureB酶切,将ureB基因与质粒pBI121连接。结果:构建的PBI121-ureB经PCR、酶切鉴定和测序分析证明,插入的基因片段为ureB基因,长度为1716bp,与GenBank报道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76%,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100%。结论:成功构建了ureB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
- 杨成运段广才范青堂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UREB植物表达载体
- 豌豆根瘤菌共生基因pJB5JI与华癸中生根瘤菌7653R共生质粒的相互关系
- 2009年
- 华癸中生根瘤菌(Mesorhizobium huakuii)7653R是分离自我国南方水稻田的一株根瘤菌,含有2个内源质粒:p7653Ra和p7653Rb,其中7653Rb是共生质粒。通过Tn5-sacB的插入方法来消除质粒,获得7653Rb消除的突变株7653RD。将豌豆根瘤菌T83K3的共生质粒pJB5JI导入7653R和7653RD中,盆栽结果表明含有pJB5JI的转移接合子7653R-197的竞争结瘤能力和共生固氮能力均高于7653R。pJB5JI不能恢复7653RD在紫云英上的结瘤能力。含有pJB5JI的7653RD可以在豌豆上结无效瘤,表明pJB5JI可以在7653R的染色体背景下表达其功能。对转移接合子中的质粒稳定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pJB5JI在人工传代的情况下可以稳定存在,但经过共生之后发生了遗传分离,对转移接合子和出发菌株及分离菌株进行kan基因的PCR扩增,除了受体菌外其他菌株都可得到PCR产物,由此推测,pJB5JI可能部分或全部整合到了受体菌的染色体基因组中。
- 杨成运周俊初段广才张伟涛
- 豌豆根瘤菌共生质粒pJB5JI对费氏中华根瘤菌共生固氮作用的影响被引量:2
- 2010年
- 通过两亲本接合转移,将豌豆根瘤菌T83K3共生质粒pJB5JI转入费氏中华根瘤菌HN01及其质粒缺失突变株中,获得8个转移接合子,其中受体为HN01和pSfrHN01a缺失突变株HND28的接合子能够在大豆上形成有效根瘤,无论是人工传代还是与植物共生,外源质粒pJB5JI与受体菌内源质粒均能稳定存在,但不能在豌豆上结瘤,与大豆共生固氮能力和竞争结瘤能力与受体菌亲本相比没有明显变化.消除共生质粒的突变株HND29和共生质粒与pSfrHN01a质粒均消除的突变株HND100作受体菌的接合子,既不能在大豆上结瘤,也不能在豌豆上结瘤.研究结果表明,pJB5JI与HN01的3个质粒属于不同的不相容群.pJB5JI在HN01中的表达功能可能受到受体菌的共生质粒和染色体基因的共同影响.
- 杨成运樊剑鸣张书杰周俊初
- 关键词:费氏中华根瘤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