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洪玫

作品数:6 被引量:24H指数:4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麻醉
  • 4篇芬太尼
  • 3篇瑞芬太尼
  • 3篇丙泊酚
  • 2篇瑞芬太尼复合...
  • 2篇苏醒
  • 2篇描记
  • 2篇描记术
  • 2篇芬太尼复合
  • 2篇芬太尼复合丙...
  • 2篇复合丙泊酚
  • 1篇对心
  • 1篇心动描记术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血管功能
  • 1篇修复术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功能
  • 1篇血管系
  • 1篇异丙酚

机构

  • 6篇山东大学

作者

  • 6篇杜洪玫
  • 6篇张丽
  • 2篇王雪芹
  • 2篇李建军
  • 2篇周长青
  • 2篇王焕亮
  • 2篇陈颖
  • 1篇李东亮
  • 1篇孙宝柱
  • 1篇公文华
  • 1篇张兆航

传媒

  • 3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现代妇产科进...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麻醉与镇...

年份

  • 2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宫腔镜手术麻醉临床分析被引量:8
2005年
李建军张丽陈颖杜洪玫王雪芹
关键词:瑞芬太尼芬太尼麻醉
瑞芬太尼联合氯诺昔康用于全麻患者苏醒期清醒无痛拔管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 研究瑞芬太尼、氯诺昔康单独或联合应用于全麻患者能否在苏醒期清醒、无痛拔管。方法 选取颌面部手术患者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4组(n=15)。Ⅰ组,术毕停用瑞芬太尼;Ⅱ组,术毕瑞芬太尼减量至0.05μg/(kg·min),拔管后即停药;Ⅲ组,诱导前20min、术毕前30min分别静注氯诺昔康8mg,瑞芬太尼术毕即停药;Ⅳ组,诱导前20min、术毕前30min分别静注氯诺昔康8mg,术毕瑞芬太尼减量至0,05μg(kg·min),拔管后即停药。观察记录患者苏醒期有无呛咳、躁动,呼唤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术毕、拔管即刻、拔管后5、10min血压(BP)、心率(HR),拔管后5、10min疼痛评分采用语言评价量表(VRs)。结果Ⅱ、Ⅳ组患者呛咳发生率均明显低于Ⅰ组(P〈0.05),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均比Ⅰ组稍延长(P〈0.05)。Ⅱ、Ⅲ和Ⅳ组拔管即刻、拔管后5rainBP和HR均低于Ⅰ组(P〈0.05或P〈0.01),Ⅲ组和Ⅳ组在拔管后10minBP和HR仍低于Ⅰ组(P〈0.05或P〈0.01),Ⅳ组患者各时间点的BP、HR无明显差异(P〉0.05)。Ⅱ、Ⅲ和Ⅳ组拔管后5minVRS评分均低于Ⅰ组(P〈0.05)。Ⅲ组和Ⅳ组拔管后10minVRS评分低于Ⅰ组或Ⅱ组(P〈0.05或P〈0.01)。结论瑞芬太尼或氯诺昔康单独应用均可降低全麻苏醒期不良反应;二者联合应用可在患者清醒、无痛条件下安全拔管。
张兆航杜洪玫张丽李东亮
关键词:瑞芬太尼氯诺昔康全麻拔管
不同麻醉监测指标调控异丙酚麻醉的比较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比较脑电双频指数(BIS)和收缩压(SBP)调控异丙酚麻醉深度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身体状况分级(SAS)Ⅰ级子宫肌瘤患者40例,随机分为BIS(B)组和SBP(S)组,分别以BIS和SBP作为麻醉深度指标调控异丙酚输注速度,比较两组患者麻醉维持期BIS和SBP与设定目标值的一致性,患者苏醒时间和异丙酚用量。结果:B组BIS值维持在控制目标范围50±10内的时间点数占总记录时间点(89±10)%,显著高于S组(49±29)%(P<0.001);BIS<40的发生率B组(9±10)%、S组(44±31)%,BIS>60的发生率B组(2±2)%、S组(7±16)%(P<0.01)。S组控制在目标范围内SBP时间点数占总时间点(34±31)%,而B组则为(51±27)%(P<0.05)。两组低血压的发生率B组为(41±33)%,S组(64±31)%;高血压发生率B组(7±11)%、S组(1±2)%(P<0.05)。B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均显著低于S组(P<0.05),异丙酚用量也少于S组(P<0.05)。结论:与传统的SBP调节麻醉相比,BIS指导异丙酚麻醉更易于维持患者麻醉深度和血液动力学的稳定。
王焕亮孙宝柱杜洪玫周长青张丽
关键词:脑电描记术收缩压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婴儿唇裂修复术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麻在婴儿唇裂修复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3-9个月择期行唇裂修复术婴儿,随机分为瑞芬太尼-丙泊酚组(R-P组,n=30)和羟丁酸钠-氯胺酮组(γ-K组,n=30)。麻醉诱导时,R-P组给予瑞芬太尼1μg/kg,丙泊酚2mg/kg,氯化琥珀胆碱1mg/kg;γ-K组给予羟丁酸钠80mg/kg/,氯胺酮1—2mg/kg,氯化琥珀胆碱1mg/kg。两组患儿均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R-P组持续输注瑞芬太尼0.05~0.1μg/(kg·min)、丙泊酚4~6mg/(kg·h),7-K组间断注射氯胺酮1—2mg/kg,必要时追加羟丁酸钠,维持麻醉深度。记录术中呼吸、平均动脉压、心率变化,术后苏醒情况及并发症。结果R-P组诱导后及术中平均动脉压、心率显著低于γ-K组(P〈0.05),术后拔管、出室均比γ-K组快(P〈0.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显著少于γ-K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婴儿全麻下唇裂修复术可使患儿血压、心率维持在稳定的低水平状态,术后苏醒快而完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安全可行的。
周长青张丽王雪芹杜洪玫
关键词:芬太尼丙泊酚婴儿
麻醉苏醒期哮喘发作1例报告
2004年
王焕亮杜洪玫张丽
关键词:麻醉哮喘发作氟哌啶芬太尼
胸电生物阻抗法观察咪达唑仑或丙泊酚对心血管系功能的影响
2004年
目的:应用无创胸电生物阻抗法观察诱导期应用咪达唑仑或丙泊酚诱导对心血管系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手术患者4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丙泊酚组(Ⅰ组)和咪达唑仑组(Ⅱ组),分别在异丙酚或咪达唑仑静脉注射诱导期间,连续监测胸电生物阻抗法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丙泊酚组在静脉诱导后HR、MAP、CI、SVI、HI明显下降,PEP/LVET明显延长。咪达唑仑组在静脉诱导后MAP、CI、SVI、HI、EDV明显下降,而HR和PEP几VET变化不明显。两组诱导后TPR均无明显改变。气管插管后两组TPR、MAP、HR均显着性升高,而CI、SVI、HI仍保持插管前水平。结论:咪达唑仑或丙泊酚静脉诱导插管期间的心血管反应明显,两者的变化程度相接近。
李建军张丽杜洪玫陈颖公文华
关键词:咪达唑仑丙泊酚心血管功能心动描记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