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卫东 作品数:8 被引量:63 H指数:3 供职机构: 惠州市第二妇幼保健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氟比洛芬酯联合右美托咪定减少小儿术后躁动及拔管期不良反应的影响 2021年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联合右美托咪定减少小儿术后躁动及拔管期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月某院接受的进行腹腔镜疝气或鞘膜积液手术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B组、C组、D组各50例。A组术中静滴右美托咪定0.5ug/kg;B组术中静滴右美托咪定0.5ug/kg,术毕静脉注射0.7mg/kg氟比洛芬酯;C组术毕静脉注射0.7mg/kg氟比洛芬酯;D组为生理盐水组。治疗后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比较4组患者的麻醉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在麻醉恢复室内的躁动发生概率以及不同时间血压和心率变化。结果:治疗后A、B组的苏醒时间以及拔管时间稍高于其他两组(P<0.05),A、B组RSS镇静评分高于其他两组(P<0.05),A组与B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RSS镇静评分相比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患者的躁动发生率均低于C、D组,其中B组患者的躁动发生率最低。麻醉前4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相比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B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均低于其余3组(P<0.05),A、C、D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相比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腹腔镜疝气或鞘膜积液手术中使用麻醉后,利用氟比洛酚酯联合右美托咪定治疗,虽然会稍延长清醒及拔管时间,但是能够有效减少患儿全麻术后躁动的发生率及有效抑制患儿拔管期的不良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水平以及心率变化,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率。 罗春水 薛彦生 严丽梅 杜卫东关键词:氟比洛芬酯 加强监护室内有创序贯无创机械通气的临床撤机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无创压力支持通气在加强监护室(ICU)内的辅助撤机作用。方法:以2008年11月-2011年3月入住ICU接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3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气模式以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和压力支持通气(PSV)为基础,必要时联合呼气末正压(PEEP);根据患者的血气分析值,合理调整吸入氧浓度分数(FiO_2)、呼吸频率(RR)、吸气相压力(IPAP)、呼气相压力(EPAP)值,比较有创通气与无创通气状态下RR、心率(HR)、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pH、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值。结果:有创通气与无创通气各项监测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经无创通气过渡数日后均可离开ICU。结论:无创正压机械通气作为一种有效的撤机治疗方法,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杜卫东 邹翠芸关键词:有创机械通气 无创机械通气 右美托咪定复合布托啡诺静脉镇痛对剖宫产术后疼痛程度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复合布托啡诺静脉镇痛对剖宫产术后疼痛程度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20年5月惠州市第二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68例剖腹产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4例。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布托啡诺静脉镇痛术后镇痛,对照组采用布托啡诺静脉镇痛术后镇痛。比较两组术后1 h、2 h、4 h、12 h、24 h的VAS评分;比较两组PCIA连接后30 min、1 h、12 h及停用时MAP、HR。结果:观察组术后1 h、2 h、4 h、12 h、24 h各时间点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CIA连接后30 min、1 h、12 h及停用时MAP、HR均较对照组更稳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布托啡诺镇痛可以减轻疼痛程度,有利于稳定血流动力学。 罗春水 薛彦生 严丽梅 杜卫东关键词:布托啡诺 术后疼痛程度 血流动力学 自控静脉镇痛泵 BIS监测用于小儿全麻复合用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评估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用于小儿全麻复合用药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小儿外科泌尿系手术患儿80例,麻醉方式为气管内插管吸入麻醉,采用数字表随机法分为两组:术中均采用BIS监测,观察组40例术中根据预设理想的BIS值调整用药量,对照组麻醉医生不能观察BIS监测结果,根据临床经验结合常规监测调节用药量,记录两组患者术中/术末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末七氟烷浓度、BIS值和七氟烷用量,并比较两组苏醒、拔管、出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平均时间。结果两组患儿术中/术末MAP、术末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HR明显低于对照组,术中、术末呼末七氟烷浓度明显小于对照组,术中、术末BIS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平均七氟烷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苏醒、拔管、出PACU平均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2.50%,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507,P=0.034)。结论小儿全麻应用BIS监测可使麻醉药物用量更加精确,从而缩短苏醒时间,提高安全性,为小儿外科的大力发展提供有力的麻醉保障。 杜卫东 罗春水 宋兴荣 许汉标 叶祥东 付勤 张译尹关键词:脑电双频指数 全身 硬膜外右美托咪定自控镇痛对剖宫产产妇术后疼痛及焦虑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39 2015年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左布比卡因用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效果及对产妇焦虑状况的影响。方法择期剖宫产术产妇40例,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其中对照组(C组):泵内0.1%左布比卡因150 m L;右美托咪定组(D组):泵内0.1%左布比卡因150 m L+右美托咪定2μg/kg。分别观察患者开启自控镇痛泵后6、12、24、48 h各时点静息状态VAS评分、Ramesay镇静评分、不良反应以及术前、术后1、2 d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 12、24、48 h 3个时间点C组VAS评分明显高于D组(P<0.05)。D组镇痛泵药液总用量,总按压次数和有效按压次数都明显少于C组;D组患者术后镇痛总体满意度为89%,明显优于C组。两组产妇术后1、2 d SAS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术后1、2 d SAS评分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个时间点Rasmay镇静评分、尿潴留和皮肤瘙痒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比C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2μg/kg右美托咪定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时,明显增强了术后镇痛效果,并能减轻孕妇术后焦虑情绪,减少了总用药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杜卫东 许汉标 邹翠芸 罗春水关键词:硬膜外 剖宫产术后镇痛 焦虑 低浓度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采用小剂量低浓度(0.075%)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应用于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探讨该方法的镇痛效果及其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无椎管内麻醉禁忌证的初产妇500例,本研究共分四组,将自愿接受分娩镇痛的产妇,按镇痛方式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25例,Ⅰ组为低浓度腰硬联合镇痛组,Ⅱ组为常规浓度腰硬联合镇痛组,Ⅲ组为硬膜外镇痛组;将其余125例非镇痛产妇,作为对照组,不进行任何镇痛干预。记录镇痛前产妇的基础血压和VAS评分,镇痛给药后2、5、10、15、30、60、120min的血压和VAS评分;观察镇痛起效时间、持续时间、产程时间、分娩方式、胎心率的变化、新生儿Apgar评分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Ⅰ、Ⅱ、Ⅲ组镇痛后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Ⅰ组与Ⅱ组VAS评分,起效时间与持续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Ⅱ组的血压波动大于Ⅰ组(P<0.05);Ⅰ、Ⅱ组的起效时间快于Ⅲ组,持续时间长于Ⅲ组(P<0.05);Ⅱ组的下肢运动阻滞程度、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Ⅰ、Ⅱ组的瘙痒发生率高于Ⅲ组及对照组,Ⅰ、Ⅱ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剂量低浓度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应用于腰硬联合阻滞行分娩镇痛,效果确切,对母婴的影响小,且并发症少,可以安全地应用于分娩镇痛。 高利洁 向军 刘菁 林小兵 李芷云 杜卫东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 分娩镇痛 布比卡因 芬太尼 纳布啡混合氟比洛芬酯用于妇科腹腔镜术后PCIA的适宜配伍:多中心、随机、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评价纳布啡混合氟比洛芬酯用于妇科腹腔镜术后PCIA的适宜配伍。方法选择全身麻醉下妇科腹腔镜术患者210例,年龄18~64岁,BMI18~30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舒芬太尼2.0μg/kg+氟比洛芬酯2.0 mg/kg组(SF组,n=55)、纳布啡1.5 mg/kg+氟比洛芬酯2.0 mg/kg组(N1F组,n=49)、纳布啡2.0 mg/kg+氟比洛芬酯2.0 mg/kg组(N2F组,n=55)和纳布啡3.0 mg/kg+氟比洛芬酯2.0 mg/kg组(N3F组,n=51)。术后按照分组情况进行PCIA药物配制,背景剂量2.0 ml/h,PCA剂量1.0 ml,锁定时间15 min。SF组和N1F组-N3F组分别静脉注射舒芬太尼5.0μg或纳布啡5.0 mg进行补救镇痛,维持术后48 h静态VAS评分<4分。于入PACU(T1)、出PACU(T2)、术后6 h(T3)、24 h(T4)、48 h(T5)时记录Ramsay评分,记录术后0~6 h、6~24 h和24~48 h PCIA总按压次数和补救镇痛情况,记录术后48 h恶心、呕吐、嗜睡、寒战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SF组比较,N1F组和N2F组恶心和呕吐发生率降低,N2F和N3F组补救镇痛率降低,总按压次数减少,N3F组T3,4时Ramsay评分升高(P<0.05);与N1F组比较,N2F和N3F组补救镇痛率降低,总按压次数减少,N3F组恶心和呕吐发生率、T3,4时点Ramsay评分增高(P<0.05);与N2F组比较,N3F组恶心和呕吐发生率升高(P<0.05),补救镇痛率、总按压次数、Ramsa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布啡2.0 mg/kg混合氟比洛芬酯2.0 mg/kg为妇科腹腔镜术后PCIA的适宜配伍。 刘越 梁燕冰 宋兴荣 杜卫东 刘吉平 刘先保 陈岱莉 胡洪涛 徐世元 雷洪伊关键词:氟比洛芬 重度失血性休克麻醉复苏不同处理方法转归的探讨 2012年 目的探讨分析重度失血性休克麻醉复苏不同处理方法对病死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10月~2011年10月本院收治的72例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2例患者麻醉后即刻液体复苏,B组40例患者麻醉后进行控制性液体复苏,对两种麻醉复苏处理的病死率和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比较分析发现,A组的病死率为28.13%,B组的病死率为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输血量、输液量、实验室指标要显著好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1.25%,B组为1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后进行控制性液体复苏的临床效果要显著好于立即复苏,降低了并发症和病死率,值得临床借鉴。 杜卫东 邹翠芸 段鹏关键词:重度失血性休克 麻醉复苏 病死率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