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英华

作品数:183 被引量:3,154H指数:32
供职机构:中国健康教育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世界糖尿病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73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4篇医药卫生
  • 14篇文化科学
  • 10篇哲学宗教
  • 7篇经济管理
  • 3篇生物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社会学

主题

  • 58篇健康
  • 47篇影响因素
  • 25篇健康教育
  • 13篇糖尿
  • 13篇糖尿病
  • 11篇减盐
  • 10篇艾滋病
  • 9篇社会支持
  • 9篇公务
  • 9篇公务员
  • 7篇抑郁
  • 7篇知信行
  • 7篇糖尿病患者
  • 7篇现状及影响
  • 7篇焦虑
  • 7篇病患
  • 6篇心理健康
  • 6篇农村
  • 6篇校外青少年
  • 6篇慢性病

机构

  • 159篇中国健康教育...
  • 39篇中国疾病预防...
  • 24篇北京大学
  • 14篇北京市疾病预...
  • 5篇安徽医科大学
  • 5篇宁夏医科大学
  • 4篇河北医科大学
  • 4篇北京市西城区...
  • 4篇北京协和医学...
  • 4篇北京市东城区...
  • 3篇中日友好医院
  • 3篇河北科技大学
  • 3篇北京大学第六...
  • 3篇北京市石景山...
  • 3篇《宁夏医学杂...
  • 2篇河北师范大学
  • 2篇宁夏自治区人...
  • 2篇河北省医学情...
  • 2篇宁夏医药卫生...
  • 2篇北京市丰台区...

作者

  • 182篇李英华
  • 87篇聂雪琼
  • 61篇李莉
  • 42篇陶茂萱
  • 21篇黄相刚
  • 16篇张刚
  • 16篇庞静
  • 15篇卫薇
  • 14篇赵芳红
  • 13篇李长宁
  • 13篇李方波
  • 12篇刘敏
  • 12篇程玉兰
  • 12篇马昱
  • 11篇杨宠
  • 11篇王新伦
  • 11篇李雨波
  • 9篇肖瓅
  • 9篇孟宪鹏
  • 9篇林琳

传媒

  • 116篇中国健康教育
  • 14篇中华预防医学...
  • 10篇中国公共卫生
  • 5篇中国食品
  • 3篇卫生研究
  • 3篇中国预防医学...
  • 3篇第三届中国健...
  • 2篇宁夏医学杂志
  • 2篇编辑学报
  • 2篇中国急救复苏...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人口研究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营养学报
  • 1篇科技与出版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中国编辑

年份

  • 4篇2023
  • 7篇2022
  • 14篇2021
  • 14篇2020
  • 8篇2019
  • 7篇2018
  • 6篇2017
  • 6篇2016
  • 17篇2015
  • 28篇2014
  • 6篇2013
  • 8篇2012
  • 12篇2011
  • 13篇2010
  • 11篇2009
  • 11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18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居民2012—2017年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年龄–时期–队列分析被引量:15
2021年
目的了解中国居民2012—2017年慢性病防治素养(慢病素养)水平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高居民慢病素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在2012—2017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数据库中抽取89153名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并收集相关数据,采用层次年龄–时期–队列(APC)法构建多水平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中国居民慢病素养水平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中国居民2012、2013、2014、2015、2016和2017年慢病素养持有率分别为8.52%、11.01%、9.01%、10.05%、10.25%和13.96%,中国居民慢病素养持有率总体呈上升趋势(χ2趋势=118.69,P<0.001);居民慢病素养水平时期净效应与时期粗效应的变化大体趋势一致,均表现为2012—2016年上下波动,2016—2017年快速增长。在控制了人口学变量和健康情况影响后,多水平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上、医务人员、自觉健康状况比较好的中国居民慢病素养水平较高,少数民族、农民、工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居住在农村的中国居民慢病素养水平较低;将每一年的慢病素养水平与前一年相比,慢病素养水平在2013年、2015年和2017年均较前一年有所上升(OR=1.200、1.116、1.535,均P<0.01)。居民慢病素养水平的变化具有明显的时期效应,但中国居民2012—2017年慢病素养水平变化未见显著的年龄效应和队列效应(均P>0.05)。结论中国居民2012—2017年慢病素养水平的时期净效应呈现总体增长趋势,以2016—2017年增长速度最快,由政策或健康促进项目带来的时期效应和一些人口学因素对慢病素养水平变化的影响值得重视。
姜雯张蓝超李伟豪常春纪颖李英华
关键词:影响因素
中国六地区家庭主厨和家庭成员减盐相关知信行现状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了解中国六地区家庭主厨和家庭成员减盐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为制定社区减盐干预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8年9—11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中国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河北邢台市任县、黑龙江鹤岗市萝北县、四川攀枝花市东区、江西上饶市横峰县和湖南常德市津市市六地区共1576名家庭主厨及家庭成员进行减盐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的问卷调查和血压测量。结果中国六地区1576名家庭主厨及家庭成员对成人每天食盐推荐量、低钠盐、食品标签含盐量指标、吃盐过多易得高血压和吃盐少不会没有力气等减盐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分别为16.24%、19.67%、31.41%、76.27%和20.11%,吃饭时持少盐态度的积极率为80.65%,食用低钠盐、不食用腌制食品、不食用含盐零食和在外就餐/点外卖时主动要求少放盐等行为的持有率分别为24.19%、53.87%、85.91%和14.91%;其中,家庭主厨对食品标签含盐量指标知识的知晓率(26.14%)低于家庭成员(36.68%),对吃盐过多易得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率(78.43%)高于家庭成员(74.11%),吃饭时愿意少盐态度的积极率(85.66%)高于家庭成员(75.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中国六地区家庭主厨和家庭成员的减盐态度积极率较高,但总体减盐相关知识知晓率和减盐行为持有率相对较低。
沈丹洋张晓畅殷召雪石文惠张普洪李园李英华聂雪琼马吉祥
关键词:减盐知识家庭成员
转sck基因水稻中标记基因表达蛋白HPT食用安全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针对抗虫转sck基因水稻中标记基因表达蛋白HPT的食用安全性开展初步研究,主要包括该蛋白在大米中的定性、定量研究、可能的膳食摄入量估计及其潜在致敏性评估等.方法将HPT的编码序列插入带有组氨酸标签(His-tag)的原核表达载体PBV222中进行融合表达,通过脲变性和镍柱亲和层析的方法纯化融合蛋白.用纯化后的6His-HPT蛋白免疫家兔和小鼠,分别制备相应的抗HPT多克隆和单克隆抗体,进一步将这两种抗体组成双抗夹心酶联免疫检测体系,用于检测HPT在转sck基因水稻中的表达水平.在致敏性评估方面,首先将HPT序列与已知的致敏原数据库进行比较,再利用模拟的胃肠液环境进行体外消化稳定性实验.结果重组体经表达纯化后获得了高纯度(95%)的6His-HPT融合蛋白,免疫动物后获得了高效价的抗HPT多克隆及单克隆抗体,经免疫印迹检测证明所制备的抗体可与转基因水稻中及纯化出的HPT蛋白形成特异结合带.由这两种抗体组成的双抗夹心酶联免疫检测体系用于检测HPT抗原时的灵敏度为30ng/ml,可检测出转sck基因水稻叶片中HPT蛋白的表达量约为80~150ng/ml;而在相应的转基因大米中未能检出.HPT序列经与已知的致敏原数据库进行比较未见同源性,但在体外消化稳定性实验中,HPT蛋白在模拟的胃肠液环境中均迅速降解.结论就目前的检测水平来看,转sck基因大米中所含的HPT蛋白水平极低,且对消化环境不稳定,推测该标记基因表达蛋白不易引起可观察到的食用安全性问题.但利用表达的HPT蛋白直接进行动物急性毒性及致敏性实验的工作仍有待进行,有关的结果将进一步报道.
杨丽琛李英华杨晓光朴建华吴永宁朱祯
关键词:纯化抗体制备
国家减盐政策被引量:1
2021年
降低人群食盐摄入量是世界各国预防心血管疾病经济有效的措施之一。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指导下,由乔治全球健康研究院(中国)与伦敦玛丽王后大学牵头,联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以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单位合作开展了“中英减盐行动”(Action on Salt China)(简称“ASC”),本项目由英国国家健康研究所提供资助。
李英华夏雪琼李莉
关键词:食盐摄入量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中国健康教育》杂志创刊25年的回顾与展望
《中国健康教育》杂志是伴随着我国健康教育学科的发展而逐步发展成熟起来的。本文主要从《中国健康教育》的初创阶段、发展阶段、提高阶段、快速发展阶段阐述了对该杂志的25年回顾。并总结了当前面临的挑战与设想。
林琳李英华
关键词:健康教育杂志创刊管理创新服务平台
2018年中国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36
2020年
目的了解2018年我国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探索传染病防治素养影响因素。方法调查采用分层、多阶段、简单随机、PPS相结合的抽样方法,在全国31个省(区、市)336个监测点开展,随机抽取非集体居住的15~69岁常住居民开展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70615人,男女比例为1:1.10。经加权调整,2018年城乡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为17.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具备传染病防治素养的人群特征为,东部高于西部(OR=1.111,95%CI:1.016~1.214),中西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058,95%CI:0.961~1.165);与15~24岁组相比,25~34岁、35~44岁组传染病防治素养更高,其OR值分别为1.125(0.994,1.274)、1.164(1.031,1.315),45~54岁、55~64岁、65~69岁年龄组相对较低,OR值分别为0.915(0.809,1.035)、0.670(0.589,0.762)、0.650(0.555,0.761);文化程度越高,传染病防治素养越高,与不识字/少识字相比,小学、初中、高中/职高/中专、大专/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具备传染病防治素养的OR值分别为1.863(1.520,2.282)、3.465(2.850,4.214)、6.294(5.131,7.721)、8.474(6.882,10.433)。结论我国15~69岁城乡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较低,地区、年龄、文化程度等因素是影响传染病防治素养的重要因素。
王兰兰李英华李莉聂雪琼石名菲吴敬李长宁
关键词:影响因素
北京市公务员超重、肥胖及生活方式调查被引量:25
2011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公务员的超重、肥胖及生活方式状况,为相关干预措施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调查采取普查的方式,对49家北京市机关在编的全体公务员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公务员中,超重率为37.3%,肥胖率为9.1%。超重肥胖者的总吸烟率是55.3%,其中男性吸烟率66.8%,女性吸烟率5.2%,51~60岁人群吸烟率最高;超重和肥胖者中几乎每天都饮酒的占9.6%,男性饮酒的频率高于女性,年龄较大者高于年龄较小者。在体育锻炼方面,超重和肥胖的调查者中仅有23.0%进行规律的体育锻炼,年长者进行规律锻炼的比例明显高于年轻者;公务员中超重肥胖者每天静坐6小时以上者占42.2%,女性、年龄较小者静坐时间长;其平均睡眠时间为6.8小时;25.2%的被调查者最近两周有不能排解的心理压力,年龄越小者报告最近两周有不能排解的心理压力的比例越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高频率饮酒和高频率油炸食品的摄入是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而常进行体育锻炼、新鲜水果的摄入则是保护因素。结论北京市公务员中超重、肥胖患病率较高,普遍存在着行为、饮食方面的不良习惯,应该尽快采取综合措施,开展针对性干预措施。
赵芳红刘敏万国锋李英华
关键词:超重肥胖公务员
医药卫生期刊中的广告问题及应对策略
2021年
医药卫生期刊广告大多涉及药品、医疗器械等,关乎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危,必须遵循《广告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但目前仍存在未获得广告发布许可或许可过期现象,以及刊发的广告图文不规范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医药卫生期刊要掌握广告相关法律法规、严格广告审查内容、建立广告审查制度和审查程序等对策,以期解决医药卫生期刊广告存在的问题。
徐明霞李英华胡洪波林琳李天依
关键词:广告问题
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体系建立与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健康素养(health literacy)是由美国学者Simonds于1974年提出.目前,国际上比较公认的定义出自美国医学研究所,即"健康素养是指个体获取、处理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与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促进个体健康的能力".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素养是健康的重要决定因素,与生命质量、健康预期寿命成正相关,是人群健康状况的一项较强的预测指标,是减少健康不公平、降低社会成本的重要策略和措施,是健康促进的重要行动和目标.
李英华李长宁聂雪琼李莉吴敬
关键词:人群健康状况生命质量
2019年我国城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80
2021年
目的了解2019年我国城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今后开展健康教育干预工作及制定相关卫生健康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9年全国健康素养监测中15~69岁城市居民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19年共调查城市居民32664人,其中男性15138人(46.34%),女性17526人(53.66%)。2019年我国城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24.8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东部地区城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高于西部,OR值为1.585(95%CI:1.420~1.769)。以15~24岁年龄段为参照,35~44岁年龄段健康素养水平较高,OR值为1.483(95%CI:1.210~1.816);65~69岁年龄段健康素养水平最低,OR值为0.636(95%CI:0.496~0.815)。以不识字/少识字为参照,小学文化程度者OR值为3.944(95%CI:2.074~7.501),初中为8.672(95%CI:4.650~16.173),高中/职高/中专为16.418(95%CI:8.768~30.741),大专/本科及以上为35.221(95%CI:18.751~66.157),健康素养水平较高。以农民为参照,学生、公务员、教师和医务人员职业健康素养水平较高,OR值分别为1.481(95%CI:1.097~2.001)、1.598(95%CI:1.191~2.145)、1.814(95%CI:1.394~2.361)和2.586(95%CI:1.915~3.491)。根据四分位间距法,将家庭人均年收入分为四级,以<7500元为参照,7500~16666元、16667~32949元和≥32950元健康素养水平较高,OR值分别为1.239(95%CI:1.064~1.443)、1.481(95%CI:1.265~1.735)和1.729(95%CI:1.485~2.012)。结论城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呈现上升趋势,地区、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和家庭年均收入是主要影响因素。
刘彤李英华王兰兰李莉聂雪琼
关键词:影响因素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