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翀

作品数:210 被引量:1,160H指数:15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86篇期刊文章
  • 21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1篇经济管理
  • 3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5篇金融
  • 41篇货币
  • 33篇资本
  • 15篇人民币
  • 14篇资产
  • 13篇资本流动
  • 13篇外汇
  • 13篇汇率
  • 13篇国际货币
  • 13篇国际资本
  • 12篇债务
  • 12篇金融危机
  • 12篇国际贸易
  • 11篇财政
  • 10篇金融市场
  • 10篇货币政策
  • 9篇证券
  • 9篇国际资本流动
  • 7篇短期资本
  • 7篇外汇储备

机构

  • 209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语言大学
  • 1篇湘潭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国家图书馆
  • 1篇淄博绿博燃气...

作者

  • 209篇李翀
  • 7篇魏浩
  • 6篇曲艺
  • 3篇王露西
  • 2篇焦志文
  • 1篇戴逸
  • 1篇武寅
  • 1篇郑功成
  • 1篇黄楠森
  • 1篇郭也
  • 1篇任继愈
  • 1篇谭小芬
  • 1篇龚书铎
  • 1篇周弘
  • 1篇季羡林
  • 1篇袁行霈
  • 1篇郝宇彪
  • 1篇谭燕芝
  • 1篇王立荣
  • 1篇陈佳贵

传媒

  • 20篇学术研究
  • 15篇福建论坛(人...
  • 14篇中山大学学报...
  • 1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0篇当代经济研究
  • 9篇经济学动态
  • 7篇学术评论
  • 6篇广东社会科学
  • 6篇中国经济问题
  • 6篇学术月刊
  • 4篇世界经济
  • 4篇国际贸易
  • 4篇马克思主义研...
  • 4篇南方金融
  • 4篇政治经济学报
  • 3篇河北学刊
  • 3篇经济理论与经...
  • 3篇经济社会体制...
  • 3篇武汉科技大学...
  • 3篇华南金融研究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22
  • 6篇2021
  • 7篇2020
  • 10篇2019
  • 6篇2018
  • 3篇2017
  • 6篇2016
  • 9篇2015
  • 11篇2014
  • 9篇2013
  • 15篇2012
  • 10篇2011
  • 9篇2010
  • 8篇2009
  • 6篇2008
  • 5篇2007
  • 9篇2006
  • 10篇2005
  • 13篇2004
2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绝对地租理论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以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为前提分析了绝对地租的形成。按照马克思的看法,绝对地租是对最劣土地支付的地租,农业绝对地租的来源是农业生产部门产品价值高于生产价格的部分。但是在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农业资本有机构成已经高于工业。尽管历史条件发生了变化,但马克思的研究方法依然有效。从静态来看,在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非农业的条件下,绝对地租来源于农业没有参加利润平均化的剩余价值;在农业资本有机构成高于非农业的条件下,绝对地租来源于农业没有参加利润平均化的超额利润。在农业资本有机构成逐渐提高的动态过程中,绝对地租仍然来源于农业和非农业的剩余价值,但是从非农业部门转移来的剩余价值逐渐增加,农业部门从本部门支付的剩余价值逐渐减少。
李翀
关键词:绝对地租资本有机构成生产价格
论社会分工、企业分工和企业网络分工——对分工的再认识被引量:40
2005年
社会分工是人类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生产关系 ,它的产生和发展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服务业的产生可以称为第四次社会分工。社会分工形成的机制是市场 ,在当前条件下 ,政府也参与社会分工的调节。企业内部分工是社会分工的产物 ,产生于工场手工业阶段。在资本主义条件下 ,企业内部分工是资本所有者的一种生产安排。社会分工与企业内部分工存在替代关系 ,二者的替代取决于这两种分工的生产效率。企业网络分工是介于社会分工和企业分工之间的一种分工 ,适合于具有密切联系和相互依赖的企业。随着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社会分工。
李翀
关键词:社会分工企业分工马克思分工理论
论供给侧改革的理论依据和政策选择
经济学分析有短期和长期之分。凯恩斯的需求管理是一种短期分析,他是在科学技术和社会资源不变的条件下来解决经济衰退和通货膨胀问题。供给学派的供给管理也是短期的分析,他们试图利用减少税收等手段来解决停滞膨胀问题。但是,经济增长...
李翀
论港元联系汇率制度的改革被引量:1
2002年
港元联系汇率制度在不断的争论中度过了近20年。20世纪90年代后期香港连续发生的两次大规模的金融风潮表明,港元联系汇率制度新的缺陷正日益显露出来。本文分析了港元联系汇率制度作为一种货币局制度的优点和缺陷,并探讨了用新的货币和汇率制度取代港元联系汇率制度的可能性。
李翀
关键词:货币局制度
论我国外汇储备的性质和损益被引量:2
2012年
外汇储备的性质是一种铸币税,因而我国外汇储备的损益是铸币税的损益。我国外汇储备得到了利息收益,但付出了实行冲销政策产生的利息损失、发达国家价格水平上升导致的购买力损失以及人民币汇率升值造成的汇兑损失。尽管其中的大部分损失目前是账面损失,但将来很可能成为实际损失。2006年以来,我国外汇储备的损益是负数,但这是为保持我国经济稳定发展而付出的一种代价。
李翀
关键词:外汇储备铸币税汇兑损失
论资本积累的源泉——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的研究
2020年
马克思在工人阶级生活状况较差、商业和银行信用制度不发达的历史条件下,指出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马克思的分析是正确的,在工人阶级生活状况有所改善、商业和银行信用很发达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剩余价值依然是资本积累的主要源泉。但是,在现实的资本主义经济中,资本积累的源泉除了资本家阶级没有消费的那部分剩余价值以外,还有工人阶级没有消费的那部分劳动力价值。在形式上,资本积累的源泉包括企业净储蓄、债务融资、股权融资和货币供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资本积累源泉进行补充性分析,可以从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中发现一个新的基本经济规律:资本积累引起的信用扩张将导致金融危机。
李翀
关键词:资本积累信用扩张金融危机
以美国主权债务危机为契机构建超主权国际货币被引量:5
2012年
作为世界经济的发动机,美国一直对全球经济的走势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而最近爆发的美国主权债务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淋漓尽致地暴露了以美元为主导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所存在的弊端,即难以克服的"特里芬难题"、全球外汇储备体系失衡、汇率制度难以维护市场的稳定等。因此,对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进行改革,构建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形成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新秩序,成为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共识。
李翀曲艺
关键词:国际货币制度
跨国银行的电子金融创新与国际资本流动
2000年
李翀
关键词:跨国银行电子金融金融创新国际资本资本流动
超比较优势与中国梯形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构建被引量:2
2014年
在对静态比较优势、动态比较优势进行回顾和总结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超比较优势理论,构建了梯形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借鉴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和产品技术复杂度指数三个指标,本文对2000—2010年期间我国2 000多种出口产品的比较优势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超比较优势为核心的梯形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即稳定发展具有静态比较优势的产品和行业,积极培育具有动态比较优势的产品和行业,高度重视并战略性地发展具有超比较优势的产品和行业。发展具有超比较优势的产业是我国对外贸易取得突破、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关键,也是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迈进的关键。对于潜在的具有超比较优势的产业,政府应该给予战略性的扶持,选择少数几个技术密集型的新兴战略性产业进行重点突破;对于已经具有超比较优势的产业,国家政府要紧密跟踪其比较优势的变化,关注整个世界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特别是主要竞争对手的新变化,稳定以及逐渐提高已经具有超比较优势行业的竞争力,防止超比较优势行业的衰落。
魏浩李翀
关键词:比较优势动态比较优势
中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基本态势与应对策略被引量:21
2014年
近年来,我国工资水平快速上涨。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消费物价指数(CPI)进行扣除之后,我国城镇单位实际工资水平增长情况是2007年13.1%,2008年11.7%和2009年12.8%(国际劳工组织,2010),月工资从2005年的150美元上涨到2010年的350美元左右,工资不断上涨已然引发了低工资产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转至国外,越南、老挝、柬埔寨等许多工资水平较低的中国邻国正逐步成为服装业、鞋袜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新增长点(林毅夫、王研,2012)。
魏浩李翀
关键词:中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劳动密集型产业工资水平消费物价指数国际劳工组织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