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红波

作品数:97 被引量:1,792H指数:24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建筑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3篇期刊文章
  • 2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7篇经济管理
  • 18篇历史地理
  • 12篇建筑科学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社会学
  • 6篇天文地球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文化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29篇乡村
  • 20篇旅游
  • 9篇县域
  • 8篇聚落
  • 7篇群岛
  • 7篇长山群岛
  • 7篇城市
  • 6篇度假
  • 6篇度假区
  • 6篇影响因素
  • 6篇乡村发展
  • 6篇乡村聚落
  • 5篇度假区规划
  • 5篇生态
  • 5篇土地利用
  • 5篇旅游度假
  • 5篇旅游度假区
  • 5篇可持续发展
  • 5篇海岛旅游
  • 4篇韧性

机构

  • 79篇南京师范大学
  • 21篇辽宁师范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河北师范大学
  • 3篇淮阴师范学院
  • 3篇安徽建筑大学
  • 2篇河海大学
  • 2篇海南师范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 2篇盐城师范学院
  • 2篇衡阳师范学院
  • 2篇辽宁省旅游局
  • 1篇长沙学院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北京第二外国...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宁夏大学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作者

  • 97篇李红波
  • 57篇张小林
  • 12篇李悦铮
  • 11篇李智
  • 8篇吴江国
  • 6篇刘伟
  • 5篇冀亚哲
  • 5篇李欢欢
  • 5篇俞金国
  • 5篇吴启焰
  • 4篇耿焕侠
  • 3篇王亚华
  • 3篇金锋燕
  • 3篇李智
  • 3篇袁源
  • 3篇江海旭
  • 3篇张春梅
  • 3篇曾文
  • 2篇朱彬
  • 2篇李雪鹏

传媒

  • 8篇经济地理
  • 6篇长江流域资源...
  • 5篇地理科学进展
  • 5篇地理科学
  • 5篇自然资源学报
  • 4篇地理与地理信...
  • 3篇国土与自然资...
  • 3篇地域研究与开...
  • 3篇人文地理
  • 3篇海洋开发与管...
  • 2篇地理学报
  • 2篇中国人口·资...
  • 2篇湖南师范大学...
  • 2篇池州学院学报
  • 2篇地球信息科学...
  • 2篇乡村规划建设
  • 2篇2015’全...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地理研究
  • 1篇城乡建设

年份

  • 7篇2024
  • 4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9篇2020
  • 3篇2019
  • 5篇2018
  • 7篇2017
  • 1篇2016
  • 9篇2015
  • 7篇2014
  • 10篇2013
  • 7篇2012
  • 8篇2011
  • 4篇2010
  • 10篇2009
  • 1篇2008
9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三元辩证法的传统村落空间转型过程与机制——以黄山市西溪南村为例被引量:5
2023年
以黄山市西溪南村为例,基于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生产的“空间三元辩证法”理论,从物质空间、制度空间及社会空间3个方面分析传统村落空间转型的发展历程、驱动机制。研究结果如下。(1)空间转型呈现明显3个阶段:传统家庭农业生产主导的空间内生稳定阶段,旅游业等非农经济发展引导下的空间扩展生长阶段,文化传承和文化产业发展引导的空间整合提升阶段。(2)行动与增益机制:社会空间通过资本完成了对物质空间的拓展与改造实践,同时又进一步不断满足社会空间生产需求。(3)引导与反馈机制:制度空间通过空间规划与行动方案引导物质空间转型发展,既保护地方乡村性,同时也促进地方空间增值与产业发展,物质空间的差异性发展诉求也反馈给制度空间,通过规划和行动策略进行优化调整。(4)协调与约束机制:制度空间根据发展诉求对规章和约定进行优化调整,以此协调空间生产中的社会矛盾关系,并通过制度约束社会空间的生产行为。物质空间、制度空间与社会空间相互影响带来物质空间的环境转变、空间表征的规则转变以及表征空间的主体转变,共同形成了传统村落空间转型驱动机制。通过空间生产理论探讨传统村落空间转型过程与机制,分析传统村落发展过程中的空间问题,可为传统村落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参考。
张馨木陈晓华李红波
关键词:传统村落
南京市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协调度研究
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快速发展,城市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以南京市为例,选取1996—2012时间段,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城市生态—社会经济系统进行协调度研究。本文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李智张小林李红波
关键词:生态用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文献传递
发达地区城镇化质量的测度及其提升对策——以江苏省为例被引量:118
2012年
在界定城镇化质量内涵的基础上,从经济、民生、城乡统筹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构建发达地区城镇化质量综合测评指标体系,运用熵值评价法,对江苏省13个地市进行测评。结果显示:江苏省城镇化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存在苏南、苏中和苏北的空间分布差异,且城镇化质量的空间分布在三大类型间没有变化而在组内变化明显;江苏省城镇化质量是由经济竞争度、民生幸福度、城乡统筹度和可持续发展度共同决定的,但贡献作用大小各异,且它们之间并不都存在对应的相关关系。同时,针对测评结果指出要以城镇化质量为导向进行城镇化建设,并因地制宜地给予各个城市分类指导,以使城镇化进程健康发展,以期为其他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提供借鉴。
张春梅张小林吴启焰李红波
关键词:城镇化质量测评体系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南京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生态足迹模型可定量反映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的压力和影响程度。在介绍生态足迹模型的基础上,对南京市2010年生态足迹进行了实证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南京市人均生态足迹为4.21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33hm2,出现生态赤字。根据计算结果分析导致生态赤字的原因,最后结合南京市具体情况,提出了进一步促进南京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耿焕侠张小林李红波
关键词: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可持续发展
城镇化质量与城镇化规模的协调性研究——以江苏省为例被引量:139
2013年
城镇化质量和规模是城镇化进程的2个方面,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认清其间的关系对健康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界定二者概念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测评指标体系对其进行测度,然后基于改进的象限图分类识别方法对江苏省13个地级市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江苏省城镇化质量和规模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逐渐由低水平向高水平、由城镇化质量滞后规模程度较大的滞后型经城镇化质量与规模协调型向城镇化质量超前规模程度较大的超前型转变;②江苏省城镇化质量和规模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存在着明显的苏南、苏中和苏北的空间分异。在此基础上提出当前江苏省城镇化规模滞后于城镇化质量的现象值得关注,同时要因地制宜地分类指导城镇化建设。
张春梅张小林吴启焰李红波
关键词:城镇化质量
城乡统筹背景的空间发展:村落衰退与重构被引量:49
2012年
在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我国的乡村发展进入加速重构的关键期。应结合乡村发展的特殊性,以村落重构为切入点,系统分析村落重构的类型、特征及原因,在城乡统筹发展前提下对重构村落进行改造或引导其合理消失。
李红波张小林
关键词:城乡统筹
大城市主城区公共服务设施适老化评价及其布局优化——以南京市秦淮区为例
2024年
在快速老龄化背景下,公共服务设施是影响社区养老品质的关键因素,需进行针对性的空间布局改善与优化。该文基于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兴趣点和老年人口空间分布数据开展南京市秦淮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适老化评价,运用网络分析与高斯两步移动搜寻法对公共服务设施的覆盖度与可达性进行评价,发现南京市秦淮区部分公共服务设施覆盖度尚不能满足适老化需求,不同公共服务设施的可达性存在空间差异。基于此,提出“差异性社区优化策略”与“多样化邻里中心建设”的布局优化思路,探索将公共服务设施空间覆盖度和可达性测算结果运用于社区基础设施布局优化和适老化改造的可能路径。
严铸李红波胡晓亮
关键词:公共服务设施老年人口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空间分异特征及其机理研究被引量:9
2012年
运用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数、局部空间自相关指数和空间回归模型,从空间依赖性和异质性的角度分析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空间分异的过程。研究发现: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空间集聚格局日趋显著,且东部和中西部区域分别演变成为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相对集聚区。造成这一分异现象的成因是各种内生因子和宏观经济环境因子的区域间差异及其循环累积作用、空间自相关性的空间近邻效应及极化——涓滴效应。
张春梅张小林吴启焰李红波
关键词:区域经济差异空间分异
聚落景观格局的空间粒度转换响应及其机理分析——以江苏省镇江地区为例被引量:13
2013年
以镇江地区第二次土地调查(2009年)1∶10 000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为主要数据源,运用GIS和景观格局分析方法,研究了按照中心属性值法和面积最大法从现状数据粗化为30m、100m、500m和1 000m栅格和矢量数据的聚落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及机理。结果显示:最大面积值法生成数据各景观类型的面积相对误差较大,特别是其它土地,在空间粒度为1 000m时消失,中心属性值法在空间粒度转换中的面积相对误差较小,并且是随机的;在聚落景观变化方面,研究区斑块密度、聚集度指数和斑块结合度指数降低,分维数、最大斑块指数和平均邻近距离升高,说明聚落景观斑块破碎化降低、斑块面积扩大并趋于成片成团、空间分布更为离散等特征;聚落景观格局变化表明最大面积值法突出整体分布规律,中心属性值法突出聚落景观的空间分布特性;基于最大面积值法的聚落景观格局的空间粒度转换响应与其斑块面积结构和空间邻接有所关联。
冀亚哲张小林吴江国李红波
关键词:土地利用聚落
城乡融合背景下乡村地区存量用地潜力与利用路径分析——以江苏省丰县为例被引量:1
2024年
存量用地的盘活利用是土地整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盘活存量资源、创新存量规划已成为当前城乡发展的新命题。构建了存量用地从提取到综合评价与潜力测算应用的框架体系,分析丰县乡村地区存量用地空间分布与规模特征,测算镇域尺度下乡村地区存量用地再开发潜力,提出存量用地盘活路径与政策建议。研究表明:1)丰县乡村地区存量用地的整体盘活潜力可观,各街镇开发改造潜力差异较大。2)丰县乡村地区存量用地潜力分为三级潜力区,分布不均衡,靠近主城区的街镇潜力较大且多集中于南部。3)乡村存量用地盘活应该采取不同类型村庄差异化发展、乡村规划与盘活政策有机衔接、创新用地增减挂钩制度等有效路径。
李红波胡正玉周家乐
关键词:乡村地区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