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祥云

作品数:82 被引量:494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71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9篇文化科学
  • 39篇经济管理
  • 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1篇教育
  • 30篇财政
  • 24篇义务教育
  • 23篇义务
  • 16篇实证
  • 14篇实证分析
  • 9篇政府
  • 9篇农村
  • 9篇绩效
  • 9篇分权
  • 8篇教育财政
  • 8篇公共
  • 7篇财政分权
  • 6篇地方政府
  • 6篇面板数据
  • 5篇省级面板数据
  • 5篇事权
  • 5篇高校
  • 5篇财政支出
  • 4篇学前教育

机构

  • 80篇中南财经政法...
  • 2篇广西财经学院
  • 2篇武汉学院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南京审计大学
  • 1篇国家税务总局

作者

  • 80篇李祥云
  • 9篇魏萍
  • 6篇祁毓
  • 4篇苏杨
  • 4篇徐婷
  • 3篇田文宠
  • 3篇范丽萍
  • 3篇刘慧
  • 2篇段艳平
  • 2篇陈建伟
  • 2篇唐小云
  • 2篇杨彤
  • 2篇张建顺
  • 2篇徐晓
  • 2篇张聪聪
  • 2篇徐淑丽
  • 1篇王业斌
  • 1篇解洪涛
  • 1篇杨灿明
  • 1篇马妮娜

传媒

  • 6篇教育与经济
  • 6篇中南财经政法...
  • 5篇教育经济评论
  • 4篇高等教育研究
  • 3篇财政经济评论
  • 2篇教育发展研究
  • 2篇外国教育研究
  • 2篇农业经济问题
  • 2篇教育研究
  • 2篇华中师范大学...
  • 2篇当代财经
  • 2篇财政研究
  • 2篇中国高教研究
  • 2篇教育导刊(上...
  • 2篇财政监督
  • 2篇地方财政研究
  • 2篇宏观质量研究
  • 1篇经济与管理研...
  • 1篇比较教育研究
  • 1篇华东经济管理

年份

  • 4篇2022
  • 1篇2021
  • 5篇2020
  • 2篇2019
  • 6篇2018
  • 3篇2017
  • 6篇2016
  • 1篇2015
  • 8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8篇2010
  • 6篇2009
  • 6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5篇2005
  • 3篇2004
8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公共教育支出降低了居民收入分配不平等吗?——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基于1995~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Tobit模型,使用滞后生均公共教育支出解决模型内生性问题,从经验研究角度考察中国公共教育支出对居民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中国公共教育支出缩小了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这主要是由公共教育支出增加所导致的教育扩展压缩效应和公共教育支出的公平分布共同引起的。运用多个公共教育支出的替代指标以及进行分地区稳健性检验,其结果均证明模型结论是稳健的。要进一步发挥中国公共教育支出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今后在继续加大公共教育支出力度的同时,还应优化公共教育支出的结构,注重公共教育支出的公平分配。
李祥云张建顺陈珊
关键词:公共教育支出收入分配不平等
我国地方财政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效果、问题与政策建议——基于湖北省直预算单位和市县财政局的问卷调查被引量:18
2020年
基于124个省直预算单位和64个市县财政局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现状的问卷调查发现:地方财政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提升了公共服务的质量,减少了无效支出,但降低单位公共服务成本和增进沟通效果并不明显;同时还发现,目前地方财政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还存在绩效文化尚未形成、基础条件不完全具备、流程不规范以及各相关机构主体责任划分不明确等突出问题。进一步推进地方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改革,还需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创造条件、规范流程、明确划分各参与机构的主体责任。
李祥云
关键词:地方财政预算绩效管理
省与市县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合理划分研究——基于湖北省与市县的实地调查被引量:1
2016年
调整政府间财政关系是推进现代财政体制建立的关键内容。已有研究较少涉及省以下地方政府间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且对教育这类重要民生领域的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缺乏具体详细的探讨。本文以省与市县教育领域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为研究对象,对湖北省典型市县进行实地调研。通过梳理当前省与市县各级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现状发现,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在政府与市场间、省与市县纵向和横向间存在划分不清晰、不规范、不合理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旨在厘清省与市县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科学构建省以下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
李祥云卢跃茹苏杨
财政分权视角下中国县级义务教育财政支出不足成因——基于各省县级数据的实证分析
基于县级数据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1994年推行分税制后中国县级义务教育投入不足,不仅仅是"钱"的问题,主要是县级财政支出的激励不足。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在中国特有的行政集权和财政分权体制下,县级政府基于自身政绩考核和升...
李祥云范丽萍
关键词:财政分权义务教育县级财政
文献传递
我国部属高校教育资源投入产出的效率评估——基于DEA二次相对效率模型的实证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长期以来,我国各高等教育机构将精力主要集中在资源投入与分配方面,对高校内部的资源使用效率没有给予足够重视。本文通过构建DEA和DEA二次相对效率模型,利用2007年和2008年的相关数据,对我国部属高校资源投入产出的"技术效率"和"管理效率"进行了估算,并采用赋权法合成各高校的综合效率。实证结果表明,我国部属高校资源使用的"技术效率"和"管理效率"均有较大提升空间。同时发现"技术效率"高的高校,其"管理效率"并不必然高,反之亦然。另外,各高校综合效率得分不仅比较分散,且在不同性质和不同地区高校间也存在较大差异。有鉴于此,本文提出要改进财政拨款模式,深化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效率评估等措施,以切实提高高校资源使用的综合效率。
李祥云唐小云
关键词:高校教育资源部属高校DEA高校资源技术效率赋权法
义务教育学校内部治理与学生成绩——基于PISA2015数据的实证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基于PISA2015数据,根据教师参与学校治理和家长参与学校内部治理的相关问题,构建义务教育学校内部治理水平指标,并考察义务教育学校内部治理对学生成绩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结果显示,以多元参与为核心特征的学校内部治理显著提高了学生成绩,这一结论通过了稳健性检验。学校内部治理主要通过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和增加家长支持两个渠道提高学生成绩。在农村学校和低教师质量学校,学校内部治理对学生成绩的促进作用更大。结合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现状,应在义务教育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和教师资源受限的学校,全面实施以多元参与为核心特征的学校内部治理,以提高学生成绩,改善教育资金使用效率,实现校际间教育公平。
张建顺李祥云解洪涛
关键词:义务教育
经济转型中的基础教育财政分权化改革被引量:8
2005年
计划体制下的基础教育财政制度低效运行是1985年基础教育财政分权化改革的直接诱因。以"放权让利"为主调的农村经济体制、财政预算管理体制和城市国有企业改革的启动,构成了此次基础教育财政预制度变迁的制度环境。实证结果显示,改革后基础教育财政制度运行绩效要明显优于改革前,分权化改革达到了制度设计者的预期目标——增加基础教育投入以扩充儿童入学的机会。
李祥云范丽萍
关键词:经济转型基础教育财政分权化改革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内研究评述被引量:1
2016年
国内学者围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评价指标、均衡度的测量及促进均衡发展的措施等开展了大量研究。对这些研究进行梳理发现,已有的多数研究简单将义务教育均衡内涵等同于资源配置均衡,并以此界定来选择评价指标对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进行测度和提出政策建议。本文认为,资源配置均衡不等于教育结果均衡,已有研究是有缺陷的。今后的研究应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含义明确界定为义务教育结果均衡,弄清教育资源与教育结果间的关系,寻找达到一定教育结果的最优资源配置组合,并运用多种方法估算达到一定教育结果所需的教育成本。在此基础上,构建"需求导向"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财政保障政策。
李祥云杨彤苏杨
关键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结果
农村居民购买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影响因素分析——来自农户调查的数据分析被引量:17
2010年
利用农户调查数据进行二元选择模型的实证分析发现,年龄、性别、工作性质、收入来源、收入水平、对农业保险及其作用的认知、政府受灾补贴和邻里选择都显著影响农户购买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决策行为。同时教育程度、家庭成员的政治职务、农地面积、农地质量、负债生产等都与农户的购买行为有一定的关系。对此,既要厘清有关农业保险的各项政策和措施,形成政策互补、激励相容的格局,而不再是相互替代和排斥的关系,又要扎实和有针对性的做好宣传工作。此外,要充分发挥农村社区中"精英群体"的模范带头作用。
李祥云祁毓
关键词:农户意愿农业保险二元选择模型
财政分权视角下中国县级义务教育财政支出不足的原因分析被引量:34
2010年
基于县级数据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1994年推行分税制后中国县级义务教育投入不足,不仅仅是"钱"的问题,主要是县级财政支出的激励不足。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在中国特有的行政集权和财政分权体制下,县级政府基于自身政绩考核和升迁的需要,而将有限的财政资源优先安排给不断扩张的财政供养人口,以确保社会稳定,其次是有利于经济增长的基建支出,从而挤占了教育支出。同时还发现,这两方面的支出对东部与中西部县级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的替代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另外,由于不注重干预机制的设计,上级基于县乡财政困难为由而加大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对县级义务教育财政支出产生了负激励。
李祥云陈建伟
关键词:财政分权义务教育县级财政支出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