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海波

作品数:20 被引量:75H指数:5
供职机构:南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南通市科技局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江苏省预防医学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0篇病毒
  • 7篇乙型
  • 7篇乙型肝炎
  • 7篇乙型肝炎病毒
  • 7篇肝炎
  • 7篇肝炎病毒
  • 4篇基因
  • 3篇体外
  • 3篇突变
  • 3篇细胞
  • 3篇激素
  • 3篇肝癌
  • 2篇孕酮
  • 2篇琐琐葡萄
  • 2篇诺瓦克病毒
  • 2篇细胞培养
  • 2篇毛蚶
  • 2篇基因型
  • 2篇宫颈
  • 2篇杆菌

机构

  • 18篇南通市疾病预...
  • 7篇南通市肿瘤医...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南通市中医院
  • 2篇南通市卫生局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南通大学
  • 1篇南通市第一人...
  • 1篇南通体臣卫生...
  • 1篇南通市第三人...
  • 1篇徐州市疾病预...

作者

  • 19篇李海波
  • 5篇崔晓燕
  • 4篇强福林
  • 4篇吴徐明
  • 2篇杨自力
  • 2篇赵哲
  • 2篇陈曾燕
  • 2篇贾美群
  • 2篇张宏萍
  • 2篇熊海平
  • 2篇马龙
  • 2篇刘继斌
  • 2篇许海燕
  • 2篇刘涛
  • 1篇吴志美
  • 1篇费国华
  • 1篇陆娟
  • 1篇朱勇根
  • 1篇章幼奕
  • 1篇史玉坤

传媒

  • 3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国初级卫生...
  • 1篇食品科学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河南预防医学...
  • 1篇江苏预防医学
  • 1篇上海预防医学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肿瘤基础与临...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7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雌激素和孕激素对人宫颈癌细胞体外生长影响的研究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探讨雌二醇(E2)和孕酮(P)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细胞及Siha细胞)体外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宫颈癌Hela细胞及Siha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两种激素对Hela细胞及Siha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生长周期和凋亡率的影响;免疫组化方法测定其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结果:E2对Hela细胞有明显促生长作用,P<0.05。P和E2+P对Hela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P<0.05;对Siha细胞无明显作用,P>0.05。FCM显示,E2组He-la细胞S期细胞比例上升,凋亡率下降,P和E2+P组Hela细胞S期细胞比例下降,凋亡率上升,E2、P和E2+P组对Siha细胞的生长周期及凋亡率并无显著影响,P>0.05。E2和P对人宫颈癌细胞ER和PR的表达无显著影响。结论:E2对宫颈癌Hela细胞具有促进生长抗凋亡作用,而P抑制其生长诱导凋亡,P能有效抵消E2对Hela细胞生长的刺激作用。E2和P对Siha细胞生长无明显影响。
贾美群陈曾燕李海波
关键词:宫颈肿瘤雌二醇孕酮
五市疾控机构微生物实验室间比对质量评价的探讨被引量:2
2014年
实验室间比对是按照预先规定的条件,由两个或多个实验室对相同或类似被测物品进行检测的组织、实施和评价[1],是质量管理活动类型之一,是判定实验室检测能力的重要手段。为进一步推动疾控系统实验室能力建设,五市建立实验室能力建设联合工作网,自2007年起依据ISO/IEC导则43:《利用实验室间比对的能力验证》的要求,
陆娟李海波熊海平殷红
关键词:疾控机构微生物实验室间比对
乙型肝炎病毒前S2区缺失突变与肝癌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研究肝细胞肝癌(hepatocarcinoma,HCC)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前S2区缺失突变情况。方法应用PCR法扩增HBV前S区基因,应用DNAMAN软件对所测基因进行分析。结果 23.08%(6/26)的肝癌患者发现存在preS2区的缺失突变,缺失位点为nt 3223~nt 3268,缺失长度为30~45 bp。肝癌患者缺失突变发生率显著高于HBV无症状携带者。结论 HBV preS2区的缺失突变可能与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该突变的发生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强福林吴徐明李海波杨自力崔晓燕李海波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肝癌缺失突变
HBsAg携带者C型乙型肝炎病毒PreS基因序列建立
2010年
目的建立南通地区C型乙型肝炎病毒(HBV)流行株PreS基因参考序列。方法扩增25例HBV慢性无症状携带者的PreS基因,分析并确定基因型,选同HBVC亚型的PreS拟定参照序列。结果将所测基因序列与HBV不同型PreS序列用Clustalx1.8软件对比,经MEGA3.1软件分型。结果表明,其中有19份血样属C型,有6份血样属B型;南通地区C型HBV流行株的PreS参照序列与GenBank收录的HBV-C型序列D50517.1以及重庆地区的参照序列进行比较,分别有6个核苷酸和10个核苷酸位点的差异,同源性分别为98.9%和98.1%。结论建立了南通地区C型HBV流行株的PreS基因参照序列。
李海波杨自力强福林崔晓燕陈秀芬吴徐明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
南通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及其临床意义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了解南通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PCR法扩增HBV PreS基因并测序,共分析慢性无症状携带者(ASC)、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CAH)和肝癌(HCC)患者血清86份。用C lustalx1.8软件比对,用MEGA3.1作树分型,同时测定样品HBeAg和HBV-DNA。结果南通地区存在HBV B型、C型和B/C混合感染型,其中C型比例最高,占67.44%,而B型和B/C混合感染型均占16.28%。C型患者的血清HBeAg阳性率和HBV-DNA浓度显著高于其他基因型(p<0.05)。结论南通地区存在HBV B型、C型以及B+C混合型,C型为优势型;C型患者的病毒复制最为活跃。
强福林李海波吴徐明刘继斌崔晓燕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
Vero毒素-1B亚基基因克隆及表达
2005年
目的:构建表达Vero毒素-1B亚基的重组质粒。方法:用PCR法扩增并用低熔点琼脂糖法回收Vero毒素-1B亚基基因,将其与质粒pGEX-4T-2重组,通过酶切图谱和序列分析法筛选出重组质粒。将含重组质粒的宿主菌诱导表达后,提取全菌总蛋白进行SDS-PAGE电泳分析。结果:获得了克隆有Vero毒素-1B亚基基因的重组质粒,经诱导后表达分子量为34 kDa的新蛋白。结论:重组质粒pVT1B的构建和表达成功说明克隆的Vero毒素-1B亚基基因具有完整的阅读框架,使简便获得Vero毒素-1B亚基成为可能,为以后研究新型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疫苗及治疗用药奠定了基础。
陈宋义李海波赵哲熊海平崔晓燕
关键词:大肠杆菌O157:H7基因表达
3种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检测性激素结果的一致性比较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按NCCLS的EP-9A2方法对3种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系统检测的性激素结果进行比较,以保证实验室结果的一致性。方法对Access(美国)、AIA 360(日本)和Maglumi 2 000(国产)的3种CLIA系统采用配套校准品校正,经Bio-Rad定值质控品验证符合后,按NCCLS的EP-9A2方法对促滤泡素(FSH)、促黄体素(LH)、促乳素(PRL)、睾酮(TESTO)、黄体酮(PROG)、雌二醇(E2)进行结果的比对。结果按EP-9A2"相关系数r2≥0.95,结果为一致性"进行分析,则Access和AIA 360在6个项目中有FSH、LH、PRL、TESTO 4个项目均为一致,而Maglumi 2 000检测系统与两家国外系统相比均只有FSH、LH、PRL为一致。其余项目均为非一致。而按我国的《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准确度-方法学比对)指导原则》中"免疫类的相关系数r2≥0.90,结果为一致性"来分析,则国外两个系统的6个项目均为一致,而国产CLIA系统与它们相比较均有项目为非一致性(r2<0.90)。结论通过比对,可以验证不同检测系统性激素测定结果的一致性;对非一致性的项目应实行单种仪器测定,以防止误导临床。
袁建芬喻海忠肖春红李海波吴志美郁小龙
关键词: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性激素
培养基的不同储存条件对细菌检测结果的影响被引量:3
2007年
崔晓燕张宏萍李海波
关键词:营养琼脂培养基细菌计数细菌检测
乙型肝炎病毒前S基因突变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5年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严重公共卫生事件,可以引起急性、慢性病毒性肝炎,且与肝硬化及细胞性肝癌的发生高度相关。HBV基因的变异与病毒感染所致临床症状密切相关。本文对HBV前S基因的突变,以及该突变与细胞性肝癌的发生、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失败、抗乙型肝炎药物治疗等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李海波季兆东郭陈
关键词:肝炎病毒乙型突变
琐琐葡萄总黄酮在体外对乙型肝炎病毒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考察琐琐葡萄总黄酮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效果。方法:用HBV DNA转染人肝癌细胞所得的HepG 2.2.15细胞株为模型,ELISA法测定用药后8d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BsAg和HBeAg含量,计算琐琐葡萄总黄酮对HBsAg和HBeAg分泌的抑制率,荧光定量PCR法测定HBV DNA的变化,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毒性。结果:琐琐葡萄总黄酮在12.5~100μg/mL范围内,均能不同程度地减少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BsAg和HBeAg的含量,且细胞毒性小,半数中毒剂量(TC50)为284.91μg/mL,对HBsAg半数有效剂量(IC50)为327.56μg/mL、对HBeAg为215.34μg/mL,对HBsAg治疗指数(TI)为0.87、对HBeAg治疗指数为1.32;总黄酮质量浓度100μg/mL时对HBVDNA的抑制率为47.63%。结论:琐琐葡萄总黄酮具有一定的体外抗HBV作用。
刘涛马龙赵军李海波
关键词:琐琐葡萄总黄酮乙型肝炎病毒细胞培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