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海娟

作品数:6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会议论文
  • 2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电磁
  • 4篇电磁脉冲
  • 3篇EMP
  • 2篇蛋白
  • 2篇视网膜
  • 2篇通路
  • 2篇通透性
  • 2篇网膜
  • 2篇BRB
  • 2篇MAPK通路
  • 1篇蛋白激酶
  • 1篇蛋白激酶类
  • 1篇电阻抗
  • 1篇血-视网膜屏...
  • 1篇血视网膜屏障
  • 1篇伊文思蓝
  • 1篇有丝分裂
  • 1篇有丝分裂素激...
  • 1篇神经胶质
  • 1篇神经胶质细胞

机构

  • 6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解放军第20...

作者

  • 6篇李海娟
  • 6篇郭国祯
  • 5篇谢学军
  • 3篇杨龙龙
  • 1篇任东青
  • 1篇苗霞
  • 1篇杨烨
  • 1篇刘俊菊
  • 1篇郭娟
  • 1篇田玮
  • 1篇周艳
  • 1篇丁桂荣
  • 1篇张琰君

传媒

  • 2篇中华劳动卫生...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国生理学会...
  • 1篇首届全球华人...
  • 1篇中国生理学会...

年份

  • 3篇2012
  • 3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57、MAPK通路在EMP致BRB开放中的机制探讨
目的:观察EMP是否致BRB开放,时效关系如何;明确BRB紧密连接蛋白及MAPK通路在该变化中的作用。 方法:18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和照射后0.5H,3H,6H,12H,24H组。各组大鼠于照射后不同时间点尾静脉注射...
李海娟谢学军郭国祯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电磁脉冲对BV-2细胞形态和分泌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
2012年
目的研究电磁脉(electromagneticpulse,EMP)对小鼠BV-2小胶质细胞形态及分泌功能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离体培养的BV.2细胞经200kV,mEMP辐照200次,分别在辐照后1、6、12、24h收集细胞培养上清及细胞。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a(TNF-a)、白细胞介素(IL).1p、IL-10等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硝酸还原酶法检测培养上清中-氧化氮(N0)水平,DCFH.DA探针检测活性氧,免疫印迹(Western.blot)法检测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p38磷酸化水平和蛋白表达量的变化。应用p38抑制剂(SB203580)预处理细胞后再进行EMP辐照,然后检测培养上清中NO水平和活性氧的生成。结果EMP辐照后1、6和12h,部分小胶质细胞出现胞体变大、突触变粗变短,且活化细胞比例与假辐照组相比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MP辐照后细胞培养上清中TNF-a、IL-1β、IL-10等细胞因子水平未发生明显改变,但活性氧检测结果显示,与假辐照组(小胶质细胞平均荧光强度10.34)相比,EMP辐照后1h小胶质细胞荧光强度(平均荧光强度21.56)明显增加,6h达峰值(平均值为32.46),12h开始恢复(平均荧光强度24.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4h恢复至假辐照水平;EMP辐照后NO水平的变化与活性氧一致,辐照后1h开始增加,6h达峰值,12h开始恢复,24h恢复至假辐照组水平;蛋白杂交结果显示,EMP辐照后1、6h,p38的磷酸化水平和蛋白水平较假辐照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K和JNK无明显变化。应用p38抑制剂SB203580预处理细胞,明显抑制了EMP诱导的小胶质细胞对活性氧和NO的产生,活性氧水平除6h组未恢复至假辐照水平外,其他各组均恢复至假辐照水平,NO水平各�
杨龙龙周艳李海娟郭娟张琰君丁桂荣郭国祯
关键词:神经胶质细胞活性氧组分有丝分裂素激活蛋白激酶类
电磁脉冲对内皮细胞屏障通透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谢学军李海娟杨龙龙苗霞杨烨任东青郭国祯
文献传递
电磁脉冲对血-视网膜内屏障体外模型通透性的影响
2012年
目的建立血一视网膜内屏障(innerblood-retinalbarrier,innerBRB)体外试验模型,研究电磁脉冲(electromagneticpulse,EMP)(200kV/m,200次脉冲)照射对血-视网膜内屏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以transwell半透膜细胞培养池为载体,将猴视网膜/脉络膜血管内皮细胞(RF/6A)与大鼠胶质瘤细胞(C6)非接触式共同培养,建立体外血一视网膜内屏障,测定跨内皮电阻抗(TEER)及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透过率,以评价该屏障建立状态。于电磁脉冲照射该模型后0.5、3、6、12、24h测定TEER及HRP透过率.研究电磁脉冲对血一视网膜内屏障通透性的影响。结果RF/6A与C6共培养模型的TEER值最高达到145 Ωcm^2(接种后第6天),与RF/6A单独培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培养模型与单独培养组间HRP透过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培养屏障模型抑制大分子物质穿透的能力增高.于接种后第6天达最低值,两种评价方法结果一致。EMP照射RF/6A与C6共培养模型后0.5、3、6h,TEER测定值较平行对照组降低,HRP透过率较平行对照组升高。结论EMP(200kV/m,200次脉冲)照射后,血-视网膜内屏障体外模型通透性增加。
李海娟杨龙龙田玮刘俊菊谢学军郭国祯
关键词:血-视网膜屏障电阻抗
MAPK通路在EMP致BRB开放中的机制探讨
目的:观察EMP是否致BRB开放,时效关系如何;明确BRB紧密连接蛋白及MAPK通路在该变化中的作用。方法:18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和照射后0.5h,3h,6h,12h,24h组。各组大鼠于照射后不同时间点尾静脉注射EB...
李海娟谢学军郭国祯
文献传递
电磁脉冲致大鼠血视网膜屏障开放作用的研究
目的 本研究旨在确定电磁脉冲(EMP)对大鼠血视网膜屏障开放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以成年SD大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辐照后0.5h,3h,6h,12h,24h,48h组,辐照组大鼠给予场强200kv/m的EMP辐照...
李海娟谢学军郭国祯
关键词:EMP血视网膜屏障伊文思蓝白蛋白视网膜铺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