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汉贤
- 作品数:91 被引量:256H指数:9
-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环磷酰胺免疫抑制小鼠模型的建立及其在肾包膜下移植中应用被引量:9
- 2000年
- :目的 :建立一种适用于肿瘤药敏人癌肾包膜下移植法 (SRCA)的免疫抑制小鼠模型 ,克服普通小鼠的免疫排异反应及裸鼠费用昂贵的缺陷。方法 :环磷酰胺处理 BAL B/ C小鼠 ,建立环磷酰胺免疫抑制小鼠模型。以裸鼠为标准对照组 ,环磷酰胺小鼠和 BAL B/ C小鼠为实验组 ,用同一新鲜人癌标本进行肾包膜下移植。比较移植后 4d、6 d、8d、1 0 d各组间移植物未初体积差 (△ TS)、移植癌存活率和病理分级。结果 :环磷酰胺免疫抑制小鼠与裸鼠移植癌 4d、6 d、8d均表现出持续正性生长 ,两组△ TS,移植瘤存活率 ,病理分级分析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P>0 .2 0 )。而分别与正常免疫力小鼠比较 ,差别有显著性 (P<0 .0 5 )。结论 :环磷酰胺免疫抑制小鼠表现为有效的免疫抑制特性 ,其人癌移植物8d内持续良好生长 。
- 唐超明李汉贤
- 关键词:环磷酰胺药敏试验肾癌
- 结肠癌根治术不同网膜切除方式对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结肠癌根治术大网膜清扫方式对术后生存及肿瘤复发影响。方法从2004年1月至2006年1月期间,实施左或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病人123例,术前随机分人半网膜切除组(A组62例)和全网膜切除组(B组61例)。统计学比较三年生存率和总复发率。结果 116例完成三年随访。A、B组三年生存率和总肿瘤复发率分别为74%,72%和32%,31%,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B组手术时间、脾包膜撕裂例数及住院费用分别为117.87 vs.147.29分钟;0 vs.3例;7810 vs.8754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网膜切除术未延长结肠癌患者三年生存率和复发率,增加了住院费用及脾包膜撕裂副损伤危险。
- 唐超明李汉贤潘应龙
- 关键词:结肠癌根治术生存率
- 肿瘤血管生成拟态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09年
- 血管生成拟态fvasculogenic mimicry,VM)是近几年来提出的一种全新的肿瘤血管生成模式。完全不同于经典的肿瘤内皮血管生成模式。其特点为:管腔内没有血管内皮细胞衬覆.肿瘤细胞模仿机体血管生成并通过自身变形和细胞外基质重塑形成瘤细胞条索样管道,而血液则在这种管道中流动。该管道外周是一层厚薄不一的PAS阳性物质构成的基底膜并与宿主血管相通。
- 陈煌军李汉贤审较
- 关键词:血管生成拟态肿瘤血管生成细胞外基质重塑血管内皮细胞肿瘤细胞基底膜
- MTDH在66例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分析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异黏蛋白(MTDH)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66例,用癌旁正常组织作为对照,运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肝癌组织及对照正常肝组织中MTDH的表达水平,统计学方法分析其与患者临床参数的关系。结果在66例肝癌组织中MTDH阳性表达率为77.3%(51/66),对照组MTDH阳性表达率为34.8%(23/66例),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MTDH的表达水平在肝癌患者不同性别、年龄、AST、AFP及肿瘤大小等临床病理特征中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MTDH的表达随着肝癌患者临床分期进展而呈上升趋势(P<0.05);MTDH的表达与肝癌患者HBV感染相关,HBV阳性肝癌患者的MTDH表达高于HBV阴性肝癌患者(P<0.05)。结论 MTDH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表达上调,其可能成为肝癌患者病情进展预测的潜在生物学标志。
- 廖粤军刘红光李汉贤
- 关键词:MTDH原发性肝癌免疫组化技术
- 手术前后乳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端粒酶活性检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 检测乳腺癌根治术前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端粒酶活性的表达。方法 利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技术(TRAP)分别结合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Native -PAGE)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两种方法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端粒酶活性。36例端粒酶阳性乳腺癌患者,术前1~3天及术后8~1 0天各取外周静脉血标本一次,经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技术(TRAP)扩增,所得样本分别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Native -PAGE)定性检测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量检测端粒酶活性。ELISA法检测各样本的吸光度(ΔA) ,将同一时相样品的吸光度(ΔA)分为一组,用方差分析法进行组样品ΔA均数间的比较。结果 Native -PAGE定性检测结果:术前各样本凝胶电泳染色后有明显间隔6bp条带;术后各样本在电泳图上的条带较术前减弱。ELISA定量检测结果:样品的吸光度(ΔA) ,术前1~3天为0 .35 0±0 .0 2 6,术后8~1 0天为0 .2 5 1±0 .0 2 3,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 <0 .0 0 1 )。结论 ( 1 )乳腺癌根治手术可以明显降低乳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端粒酶的活性表达。( 2 )外周血端粒酶活性可能作为乳腺癌判断疗效的指标。
- 朱钢刘洁润李汉贤欧阳贵邓衡李琴
- 关键词:端粒酶外周血淋巴细胞乳腺癌乳腺癌根治术
- 体内药敏实验中瘤细胞凋亡/增殖变化的实验研究
- 2005年
- 目的探讨体内药敏实验中化疗前后瘤细胞凋亡指数/增殖指数变化的意义.方法①裸鼠60只分为生理盐水组及5-Fu、DDP、MMC化疗组,每组15只.所有小鼠均采用同一新鲜胃癌标本进行SRCA实验.测量移植瘤体积变化差值△TS值,计算肿瘤消退率RR(%).②分别用免疫组化和TUNEL方法检测移植瘤及肿瘤标本的增殖指数和凋亡指数.③比较分析移植前后瘤的在肿瘤消退率、凋亡指数与增殖指数的差异.结果6天法SRCA中,敏感组移植前后瘤细胞凋亡指数/移植瘤的增殖指数(AI/PI)的差异有显著性,两不敏感组中移植前后瘤细胞的(AI/PI)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裸鼠SRCA药物敏感性试验中,瘤细胞移植前后AI/PI的变化对评价体内药物敏感性有重要意义.
- 黄尚书李汉贤
- 关键词:凋亡指数增殖指数
- 组织蛋白酶D在皮肤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和脂溢性角化病的组织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观察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 D,CD)在皮肤鳞状细胞癌(SCC)、基底细胞癌(BCC)、脂溢性角化病(SK)的组织表达,分析其表达差异及其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检测CD在15例SCC、15例BCC、14例SK及10例正常对照皮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CD在正常皮肤组织表达为阴性,在SK、BCC、SCC瘤组织中表达依次升高,在SCC、SK之间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CD在SK、BCC、SCC间质细胞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5.7%、66.7%、33.3%。结论:CD的表达水平可能与SCC侵袭和转移有关。
- 郑雪莲李汉贤黄雄辉王淑华贺晓辉叶蓉
- 关键词:组织蛋白酶D皮肤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脂溢性角化病
- 管状消化道吻合器在直肠癌低位保肛手术中的应用
- 2000年
- 徐海帆李汉贤
- 关键词:直肠癌外科手术低位保肛手术消化道吻合器
- 胃癌和癌旁组织DNA含量、细胞增殖活性的定量分析与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胃癌及癌旁组织DNA含量、异倍体、细胞增殖活性与胃癌手术范围及胃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对40例胃癌及相应癌旁组织中细胞DNA含量(DI值)、细胞增殖活性(PI值)进行定量检测,并根据DNA含量分析异倍体。结果胃癌组织中DI值为1.35±0.10,PI值为18.25±7.32,异倍体为82.5%,癌旁组织3cm、5cm、7cm、最远端断端,其DI值分别为1.20±0.08、1.05±0.05、1.01±0.03、0.96±0.01,其PI值分别为16.03±6.27、9.98±3.20、9.54±2.23、6.27±2.17,其异倍体率为70.0%、22.5%、17.5%、15.0%。异倍体率、细胞增殖活性与胃癌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手术断端癌残留、TNM分期密切相关。结论胃癌、癌旁组织3㎝组DNA含量、细胞增殖活性及异倍体率,高于癌旁组织5cm、7cm、最远端断端组,可作为胃癌手术切除范围的理论依据。异倍体率、细胞增殖活性可作为评价胃癌恶性程度、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 蒋红艳杨林禹正杨汤骥骜欧阳贵李汉贤
- 关键词:胃癌DNA含量细胞增殖活性异倍体流式细胞术
- 乳腺癌根治术后自体组织皮瓣重建软组织缺损
- 2006年
- 目的探讨巨大乳腺癌根治术后软组织缺损的修补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7月-2005年7月15例巨大乳腺癌患者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乳腺癌术前行化疗,肿块未缩小,再行乳腺癌根治术,均有严重软组织缺损,即时行自体组织皮瓣移植,术后有1例脂肪液化坏死并发症发生。结论自体组织皮瓣移植不仅能修补软组织缺损。还能在形态上起到一定乳房再造的作用。
- 汤骥骜蒋红艳吴君正李汉贤
- 关键词:乳腺癌软组织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