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正明

作品数:19 被引量:89H指数:6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卫生厅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7篇矫治
  • 3篇牙矫治
  • 3篇正畸
  • 3篇支抗
  • 3篇上颌
  • 3篇拔牙
  • 3篇拔牙矫治
  • 2篇牙弓
  • 2篇牙弓宽度
  • 2篇釉质
  • 2篇粘接
  • 2篇舌侧
  • 2篇托槽
  • 2篇下颌
  • 2篇磨牙
  • 2篇金属托槽
  • 2篇非拔牙矫治
  • 1篇第二磨牙
  • 1篇第一前磨牙
  • 1篇电子扫描

机构

  • 11篇青岛大学医学...
  • 8篇广东医学院
  • 5篇深圳市南山区...
  • 4篇青岛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大学口腔...

作者

  • 18篇李正明
  • 8篇刘新强
  • 5篇黄永谦
  • 4篇曹奕
  • 4篇李宁毅
  • 3篇刘学
  • 3篇陈杰
  • 2篇范存晖
  • 2篇马长柏
  • 2篇陈沐
  • 1篇张幼萌
  • 1篇张丁
  • 1篇张蕾
  • 1篇黄洪章
  • 1篇肖莉
  • 1篇肖莉
  • 1篇徐宏
  • 1篇杨旭
  • 1篇杨旭
  • 1篇王伟财

传媒

  • 2篇青岛大学医学...
  • 2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医疗装备
  • 1篇现代口腔医学...
  • 1篇临床口腔医学...
  • 1篇中国药理学与...
  • 1篇中华医学美学...
  • 1篇广东牙病防治
  • 1篇中国自然医学...
  • 1篇中国口腔颌面...
  • 1篇中华老年口腔...
  • 1篇国际口腔医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口腔...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8
  • 3篇2006
  • 3篇2004
  • 2篇2003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氟保护漆在治疗乳牙大面积龋中的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比较氟保护漆和氟化钠对乳牙大面积龋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264颗大面积龋乳磨牙,分为涂氟保护漆组(132颗)和涂氟化钠组(132颗),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涂氟保护漆组继发龋发生率(18.18%)明显低于涂氟化钠组(53.03%),χ2=34.96,P<0.01。结论氟保护漆在治疗乳牙大面积龋方面明显优于氟化钠。
陈思韩李正明肖莉杨旭
关键词:氟化钠氟保护漆
片段弓技术结合上颌微螺钉支抗矫治前牙拥挤
2012年
目的:评价应用片段弓技术结合上颌微螺钉支抗配合III类颌间牵引非拔牙矫治单纯前牙拥挤的临床效果。方法:12例单纯前牙拥挤病例,应用片段弓技术,上颌颧下嵴微螺钉支抗配合III类牵引拉后牙段向远中,待间隙足够时排齐前牙,对矫治前后的模型及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结果:U1/SN、U1/NA、L1/NB和IMPA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后牙片段弓结合上颌微螺钉支抗可以在保持前牙唇倾度不变甚至轻度内收的情况下排齐拥挤的牙列。
李正明刘新强黄永谦肖芦靖
关键词:前牙拥挤微螺钉支抗片段弓技术
全反式维A酸对小鼠胚胎腭间充质细胞成骨分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2015年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A酸(atRA)对小鼠胚胎腭间充质细胞(MEPM)成骨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分离培养MEPM细胞,在成骨诱导(OM)培养基中分别加入atRA 0.1和1.0μmol·L-1,分别于培养1,3,5,7和9 d用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化学比色法检测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培养21 d后,Von-Kossa染色观察矿化面积比。培养9 d后,逆转录PCR(RT-PCR)检测成骨相关基因Runx2、骨桥蛋白以及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Bmpr)1b,Bmpr2和Smad5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培养9 d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OM及OM+atRA 0.1和1.0μmol·L-1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5);OM组细胞ALP活性最高,OM+atRA 1.0μmol·L-1组ALP活性明显低于OM组(P<0.05)。培养21 d后,Von-Kossa染色结果显示,OM+atRA 1μmol·L-1组矿化结节面积比为(3.56±1.24)%,明显低于OM组(10.33±2.29)%(P<0.05)。培养9 d后,OM组的Runx2相对表达各组内最高,OM+atRA 1.0μmol·L-1组与其相比约下调20%(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OM组、OM+atRA 0.1和1.0μmol·L-1组骨桥蛋白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OM组的Bmpr1b mRNA表达水平为正常对照组的1.6倍,OM+atRA 1.0μmol·L-1组的相对表达仅为OM组的33%(P<0.05)。OM+atRA 1.0μmol·L-1组Smad5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OM组(P<0.05)。结论atRA能抑制MEPM的成骨分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下调Bmpr1b影响BMPR信号有关。
陈沐杨旭李正明刘学王伟财黄洪章
关键词:全反式维A酸
安氏Ⅱ类错畸形牙冠宽度和Bolton指数测量分析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分析安氏Ⅱ类错畸形患者的Bolton指数,并探讨其上下牙量关系对其症状及疗效的影响。方法以安氏Ⅱ类1分类和2分类错畸形患者各10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牙冠宽度测量并计算Bolton指数。结果安氏Ⅱ类1分类错的前牙宽度比安氏Ⅱ类2分类错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olton指数不调的基本分布情况为:指数正常组>指数过小组>指数过大组。Bolton指数前牙比和全牙比呈现安氏Ⅱ类2分类错>安氏Ⅱ类1分类错,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安氏Ⅱ类错中有约50%病例Bolton指数在正常值范围之外,存在上下牙量不协调。
陈沐李正明刘学冯志才黄永谦
关键词:BOLTON指数
拔牙与非拔牙正畸治疗对微笑的美学影响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研究拔牙与非拔牙正畸治疗对牙弓宽度以及微笑美学的影响。方法选正畸临床治疗非拔牙患者和拔除4颗第1双尖牙患者各100例,分别对其矫治前、后模型上颌尖牙间和下颌尖牙间的牙弓宽度进行测量,测量点为尖牙长轴之牙根齿槽部的最突点,测量数据经统计学分析验证结果。结果正畸矫治前两组患者的上颌及下颌牙弓宽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后,非拔牙组下颌宽度增加了0.88mm(P〈0.001),上颌宽度增加了0.84mm(P〈0.001);而拔牙组下颌宽度增加了1.64mm(P〈0.001),上颌宽度增加了1.50mm(P〈0.001)。矫治后,拔牙组比非拔牙组下颌宽度增加了0.59mm(P〉0.05),上颌宽度减少了0.10mm(P〉0.05)。结论拔牙矫治与非拔牙矫治不但均未造成上下颌牙弓宽度之降低,反而引起明显的增宽。拔牙矫治导致牙弓缩窄,从而影响微笑的美观的结论不能成立。
刘新强居曼江·买买提曹奕李正明马长柏
关键词:拔牙矫治非拔牙矫治牙弓宽度美学
3种酸蚀、粘接方法粘接托槽后釉质粘接剂界面的超微形态观察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研究不同粘接材料、不同酸蚀方法粘接正畸金属托槽后釉质粘接剂界面纵切面的超微形态。方法选择正畸拔除的健康前磨牙72颗,随机分成3组,每组24颗。A组用体积分数37%的磷酸酸蚀30 s,京津釉质粘接剂粘接金属托槽;B组用体积分数37%的磷酸酸蚀30 s,Transbond光固化粘接剂粘接托槽;C组用自酸蚀处理液加压涂抹3 s,Transbond光固化粘接剂粘接托槽。高倍立体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3组牙釉质粘接剂界面纵切面的形态。结果 A组界面紧密而均匀,粘接剂固化后形成的颗粒较大,颗粒之间间隙明显。B组界面紧密均匀,粘接剂固化后的颗粒较小而均匀,颗粒间结合紧密。C组界面疏松不均匀,树脂突少而细,有时可见较明显的裂隙。结论不同酸蚀、粘接方法牙釉质粘接剂界面的结合情况不同,磷酸酸蚀组釉质表面与粘接剂间形成的树脂突较均匀而密合,而自酸蚀组多处存在较大的裂隙,提示酸蚀方法可能是影响微渗漏的主要原因。
李正明刘新强陈杰李宁毅
关键词:酸蚀粘接牙科粘固剂显微镜检查电子扫描
脱位牙再植的临床观察被引量:7
2003年
①目的 观察不同牙齿发育阶段、不同离体时间脱位牙再植的成功率。②方法 对 5 6例病人 70颗牙再植后观察 2~ 5年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③结果 总存活率为 5 8.6 % ,不同牙齿发育阶段再植牙髓存活率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4 ) ,不同离体时间再植牙存活率差异有显著性 (χ2 =7.976 ,P <0 .0 5 )。④结论 减少离体时间是保证再植牙成功的关键 ,对根尖尚未发育完成的牙齿再植后需密切观察。
张幼萌李宁毅李正明
关键词:脱位牙牙再植牙髓存活率
骨性Ⅱ类高角型开拔除上颌第一前磨牙及下颌第二磨牙矫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用回顾分析方法,评价拔除上颌第一前磨牙及下颌第二磨牙矫治骨性Ⅱ类高角型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例骨性Ⅱ类开病例,男4例,女8例,平均年龄15.6岁,拔除上颌第一前磨牙及下颌第二磨牙后,使用直丝弓矫治技术对其进行矫正治疗。治疗前后拍摄X线头颅侧位片,并对其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矫正治疗结束后,12例患者均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侧貌明显改善,覆覆盖正常,平面发生逆时针旋转,下颌平面角变小。结论拔除上颌第一前磨牙及下颌第二磨牙矫治骨性Ⅱ类开临床疗效可靠,效果较稳定。
李正明刘新强黄永谦刘学
横腭弓舌侧拉尖牙远移对磨牙支抗控制的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横腭弓在上颌唇向错位尖牙远中移动时对支抗的控制。方法对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广东医学院附属南山医院口腔科收治的60例上颌尖牙唇侧错位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用横腭弓加强支抗,横腭弓Ω曲朝向近中。试验组在错位尖牙舌窝黏舌侧扣,用弹力线将舌侧扣和Ω曲相连加力,在尖牙远移时实现支抗控制;对照组常规治疗。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上颌磨牙均发生近中移动,其中对照组磨牙倾斜移动较大。模型测量:矫治前后上颌尖牙(U3)牙尖间宽度的差值试验组较对照组小,试验组差值为(1.15±0.73)mm,对照组差值为(2.1±1.13)m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前后上颌第一磨牙至腭大孔连线的距离(U6-PP)的差值试验组较对照组小,试验组差值为(1.17±0.39)mm,对照组差值为(2.05±0.37)m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尖牙远移过程中,横腭弓舌侧拉尖牙远移有利于控制尖牙宽度,保持弓形,减少后牙支抗的损耗。
黄永谦李正明任英华
关键词:横腭弓尖牙远移支抗
个性化舌侧矫治器在临床粘接过程中不同护理措施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个性化舌侧矫治器在临床粘接过程中不同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诊的应用个性化舌侧矫治器治疗的45例错颌畸形(安氏Ⅱ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选取45例接受常规护理的错颌畸形(安氏Ⅱ类)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且粘接牢固,未发生脱落现象。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临床护理人员应充分掌握间接粘接材料调和方法、相关理论知识及注意事项,密切配合,从而为缩短诊疗时间,提高治疗成功率提供有效保障。
张蕾李正明肖莉张晓蕾李志华
关键词:舌侧矫治器粘接护理配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