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本银

作品数:65 被引量:600H指数:13
供职机构: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青年科技基金河南省省院科技合作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7篇农业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34篇紫云英
  • 20篇水稻
  • 20篇土壤
  • 9篇水稻产量
  • 8篇叶面
  • 7篇养分
  • 7篇配施
  • 7篇喷施
  • 7篇种子
  • 6篇化肥
  • 5篇叶面喷施
  • 5篇施肥
  • 5篇翻压
  • 4篇稻田
  • 4篇有机碳
  • 4篇生长发育
  • 4篇土壤肥力
  • 4篇土壤养分
  • 4篇团聚体
  • 4篇重金

机构

  • 58篇河南省农业科...
  • 27篇信阳市农业科...
  • 26篇中国农业科学...
  • 8篇中国科学院
  • 6篇河南农业大学
  • 2篇福建省农业科...
  • 2篇河南农业职业...
  • 1篇河北工程大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郑州轻工业大...
  • 1篇郑州市气象局
  • 1篇平顶山市农业...

作者

  • 65篇李本银
  • 41篇刘春增
  • 26篇曹卫东
  • 17篇郑春风
  • 14篇王守刚
  • 11篇张梦
  • 6篇刘小粉
  • 4篇张玉亭
  • 4篇汪金舫
  • 3篇周东美
  • 3篇李丙奇
  • 3篇李烜桢
  • 3篇任伟
  • 2篇杨先明
  • 2篇王喜枝
  • 2篇王立河
  • 2篇吴晓晨
  • 2篇沈阿林
  • 2篇李忠佩
  • 2篇郭战玲

传媒

  • 9篇中国土壤与肥...
  • 6篇河南农业科学
  • 5篇草业学报
  • 4篇植物营养与肥...
  • 3篇草地学报
  • 2篇华北农学报
  • 2篇中国生态农业...
  • 2篇山东农业科学
  • 2篇土壤学报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土壤通报
  • 1篇北方园艺
  • 1篇中国草地
  • 1篇山西农业科学
  • 1篇土壤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作物学报
  • 1篇天津农业科学

年份

  • 3篇2023
  • 5篇2022
  • 8篇2021
  • 9篇2020
  • 6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6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品种蚯蚓对城市污泥的处理效果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索城市污泥的利用途径。[方法]利用赤子爱胜蚓、大平2号、威廉环毛蚓3个蚯蚓品种处理城市生活污泥,以未接种蚯蚓为对照(CK),研究接种不同品种蚯蚓的污泥理化性质、氮、磷、钾含量、重金属含量以及蚯蚓生物量的变化。[结果]3种蚯蚓对污泥的矿化、降解能力基本一致。接种赤子爱胜蚓、大平2号及威廉环毛蚯蚓城市污泥的p H,均低于CK,城市污泥的氮、磷、钾含量均较CK增加,污泥中重金属含量降低。试验结束后,3种蚯蚓的生物量无差异显著。[结论]利用蚯蚓处理城市污泥是一条无害化有效途径。
李秀启贾宝华牛小沛黄莎莎李本银
关键词:蚯蚓城市污泥理化性质
叶面喷钼对紫云英结实特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20年
通过开花前叶面喷施钼肥,初步探讨钼肥对紫云英花荚结实的调控效应,以期为紫云英种子生产合理利用钼肥及种子产量提高的调控技术提供参考依据。试验以"信紫1号"为供试材料,在开花前叶面喷施清水(对照CK)、钼肥(100、200、400、600、800 mg/kg),在成熟期,按常规考种法记载单位面积株数、分枝数、不同层花序的花序数、结荚数、籽粒数和粒重等指标。结果表明,喷施不同浓度钼肥处理对紫云英单位面积花序数、有效株数、一级分枝数、单株一级分枝数、一级分枝花序数和每有效花序结荚数均影响不大。喷施浓度400 mg/kg的钼肥处理对其荚果结实率、单荚籽粒数和粒重可产生影响,尤其对第1~4层花序产生影响较为显著,其中,在荚果结实率上,第1~4层花序的该浓度处理与对照相比,分别较对照提高2.89%、3.36%、2.72%和2.74%;在单荚籽粒数上,分别较对照提高12.69%、14.79%、18.75%和20.36%;在粒重上,分别较对照提高16.72%、20.21%、19.06%和18.77%,然而对第5、6层花序产生影响不大。种子产量及其产量构成相关分析发现,紫云英种子产量与荚果结实率、单荚籽粒数和粒重呈显著正相关。
刘春增李本银郑春风吕玉虎潘兹亮曹卫东
关键词:紫云英
叶面喷施多效唑对紫云英种子产量及结实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通过花前叶面喷施多效唑,探讨多效唑对紫云英产量及其结实特性的调控效应,以期为增加紫云英籽粒数、提高产量调控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试验以‘信紫1号’为供试材料,设多效唑喷施浓度0 (CK)、200 mg/L (T1)、300 mg/L (T2)、400 mg/L (T3)、500 mg/L (T4)、600 mg/L (T5),喷施溶液量均为750kg/hm2,在开花前喷施一次。紫云英成熟期,按常规考种法调查单位面积株数、分枝数、不同层花序的花序数、结荚数、籽粒数等指标。【结果】与CK相比,喷施不同浓度多效唑处理的单位面积花序数、结荚数、单荚籽粒数和结实荚果率在不同层花序上均较对照有所提高,以T3处理提高幅度最大。在第1~6层花序上,T3处理的单位面积花序数较对照提高34.1%~59.0%,单位面积结荚数提高39.7%~68.4%,单荚籽粒数提高44.3%~53.7%,结实荚果率提高1.84~4.89个百分点。相关分析表明,紫云英种子产量与其单位面积花序数、一级分枝花序数、单个有效花序结荚数、结实荚果率及单荚籽粒数呈显著正相关。多效唑喷施浓度与紫云英种子产量及以上结实因子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以多效唑喷施浓度373 mg/L最优,种子产量最高。【结论】在紫云英花荚脱落高峰之前(开花前),叶面喷施多效唑可显著促进不同层花序单位面积花序数、结荚数、结实荚果率和单荚籽粒数的增加,尤其对促进第5、6层花序花荚结实成粒的效果显著,进而获得较高的种子产量。
郑春风刘春增李本银吕玉虎潘兹亮曹卫东
关键词:紫云英多效唑种子产量
水稻播种点播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稻播种点播机,旨在解决现有水稻点播机分种不均匀、漏播、多播、使用局限性的技术问题,它包括机架、对应设置于该机架上的分种机构;在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与分种机构对应连接的插入式点播机构;该插入式点播机构包括...
刘春增李本银王守刚
文献传递
施肥对退化草地土壤肥力、牧草群落结构及生物量的影响被引量:73
2004年
在内蒙古多伦县干沟乡围栏封育5年的退化草地上,连续2年分别施用控释肥和包膜肥的试验结果表明:与不施肥比较,表施控释肥和包膜肥对退化草地恢复具有明显的效果,在0~20cm土层中以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增加最明显,平均增加227%~504%,水解氮含量增加32%~50%;牧草种类增多,生物量增大,种群结构改善,特别是在表施控释肥的处理中出现了标志退化草地恢复进程的羊草。表施控释肥105kgN/hm2时,经济效益最好,净收益为221元/hm2,牧草的干草产量为2362.5kg/hm2,是不施肥处理的5倍,比表施包膜肥135kgN/hm2增加干草约30%,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
李本银汪金舫赵世杰张宏伟赵明旭
关键词:施肥退化草地土壤肥力牧草群落结构生物量
紫云英还田对水稻产量、土壤团聚性及其有机碳和全氮分布的影响被引量:29
2012年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探讨紫云英-有机肥配施对土壤团聚结构、有机碳和全氮分布及水稻产量的影响。试验设置了有机肥1 500 kg/hm2+0 kg/hm2紫云英翻压量(CK)、有机肥1 500 kg/hm2+紫云英翻压量30 000 kg/hm2(B1)、有机肥1 500 kg/hm2+紫云英翻压量45 000 kg/hm2(B2)和有机肥1 500 kg/hm2+紫云英翻压量60 000 kg/hm2(B3)共4个处理。结果表明,翻压紫云英未显著提高大团聚体的含量,却明显提高了团聚体稳定性,改善了土壤结构,且团聚体稳定性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呈正相关;随着紫云英翻压量增加,水稻生育期逐渐延长(CK
刘春增刘小粉李本银王守刚丰大清刘祥臣曹卫东
关键词:紫云英土壤团聚体团聚体稳定性有机碳全氮水稻产量
紫云英种子分选系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紫云英种子分选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初分选装置、次分选装置和精分选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能够高效对紫云英种子中的菌核和杂物进行筛分,提高紫云英种子的留种品质,满足紫云英种...
李本银吕玉虎刘春增洪伟常单娜王守刚潘兹亮
文献传递
不同时期叶面喷施多效唑对紫云英结实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多效唑喷施时期对紫云英结实特性的影响,明确紫云英结实性最佳化控时期,以期为提高紫云英种子产量提供参考。【方法】以‘信紫1号’为供试材料,分别于越冬后期(T1)、返青期(T2)、现蕾期(T3)、初花期(T4)和花后5天(T5)进行叶面喷施处理,以喷施清水为对照。在盛花期,观察记载主茎不同花序位花荚发育的形态及数量特征。在成熟期,按常规考种法调查了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结果】除T3处理外,其他4个处理的紫云英花数、结荚数、籽粒数、结荚率和荚果结实率在不同层花序上与对照差异均不明显,不同层花序的粒重也没有显著差异。T3处理其花数、结荚数、籽粒数、结荚率和荚果结实率在基部花序位较对照分别提高20.4%、31.4%、23.9%和5.25、2.38个百分点,在中部花序位分别提高12.3%、32.9%、22.8%和7.42、2.08个百分点,在顶部花序位分别提高18.4%、54.8%、70.9%和2.56、3.78个百分点。T3处理种子产量最高达到1120.66 kg/hm^2,较对照增产32.3%。【结论】在现蕾期叶面喷施多效唑,可促进紫云英花期不同花序位,特别是中部和基部花荚的发育,减少花荚脱落,促进结实成粒,最终获得较高的种子产量。过早和过晚喷施多效唑对紫云英开花和籽粒产量均没有显著影响。
郑春风刘春增任伟李本银王守刚聂良鹏吕玉虎潘兹亮曹卫东
关键词:紫云英多效唑喷施时期结实性
一次性施N对地膜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索一次性不同施N量对地膜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方法】以优质水稻"两优6326"为材料,在水稻覆膜前,分别一次性施用0(CK),75,150,225,300kg/hm2 N肥,插秧后每周调查1次分蘖数,在始穗期前1周、齐穗期前1周和收获期前1周测定水稻光合参数、叶绿素含量,并于收获期统计水稻产量,通过经济效益曲线拟合,分析最佳施N量。【结果】施N量的增大,可以增加地膜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作用,促进地膜水稻分蘖,水稻产量也相应增加。除了净光合速率外,施用N肥对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叶片温度等光合参数总体上均无显著影响。当施N量为300kg/hm2时,叶片叶绿素含量在始穗期前1周最高,为48.38mg/g,水稻分蘖数高达44.42个/穴;当施N量为225kg/hm2时,水稻有效穗数和产量均最高,分别为225.60万株/hm2和10 172.25kg/hm2,与施N量300kg/hm2差异不显著。【结论】经济效益曲线拟合结果显示,地膜覆盖栽培水稻时,一次性最佳施N量为285.37kg/hm2,此时理论产量达10 062.57kg/hm2。
刘祥臣乔利唐元才刘春增卢兆成李本银丰大清赵海英
关键词:地膜水稻生长发育
不同栽培模式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6
2012年
为了寻求超高产水稻的栽培模式,以覆膜厢畦式、厢畦式、常规三种栽培模式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模式水稻的根重及白根数、SPAD值、光合强度等生理指标和产量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这几项生理指标上,覆膜厢畦式栽培要显著高于厢畦式栽培,厢畦式栽培显著高于常规栽培。特别在完熟期,与厢畦式、常规栽培相比,覆膜厢畦式栽培总根量分别增加11.5%和33.3%;白根数是其3.1倍和17.0倍;SPAD值高7.7%和67.4%;光合速率增加45.6%和62.3%。在水稻超高产模式创建方面,覆膜厢畦式优势明显。
丰大清刘祥臣李本银张应香赵海英乔利
关键词:根系叶绿素光合强度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