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新令

作品数:38 被引量:131H指数:7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4篇动力工程及工...
  • 10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机械工程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21篇柴油
  • 20篇柴油机
  • 15篇粒径
  • 15篇粒径分布
  • 9篇细颗粒
  • 9篇超细颗粒
  • 7篇数浓度
  • 7篇污染
  • 7篇颗粒物
  • 6篇排放特性
  • 6篇排气
  • 6篇发动机
  • 5篇粒径分布特征
  • 4篇喷油
  • 4篇汽油
  • 4篇汽油机
  • 4篇燃料
  • 4篇燃烧
  • 4篇尾气
  • 4篇污染物

机构

  • 38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38篇李新令
  • 31篇黄震
  • 13篇王嘉松
  • 6篇许朕
  • 5篇关淳
  • 4篇张武高
  • 4篇周校平
  • 4篇罗悦齐
  • 3篇屠晓栋
  • 3篇吴君华
  • 3篇李昂
  • 2篇乔信起
  • 2篇杨柳
  • 2篇叶春
  • 1篇刘炜
  • 1篇朱磊
  • 1篇吕兴才
  • 1篇吕田
  • 1篇赵鹏程

传媒

  • 4篇燃烧科学与技...
  • 3篇科学通报
  • 3篇小型内燃机与...
  • 2篇内燃机学报
  • 2篇环境化学
  • 1篇工程热物理学...
  • 1篇污染防治技术
  • 1篇环境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柴油机
  • 1篇中国科技论文...
  • 1篇2007年燃...
  • 1篇第十三届全国...
  • 1篇中国工程热物...
  • 1篇中国内燃机学...
  • 1篇中国内燃机学...
  • 1篇中国内燃机学...
  • 1篇第七届全国环...
  • 1篇第34届中国...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9篇2007
  • 4篇2006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氧化催化型后处理装置影响柴油机颗粒物排放的试验研究
2019年
分别比较了DOC、POC和DPF 3种类型的氧化催化型颗粒净化装置在不同工况条件下对常规气体排放以及颗粒的去除转化效率。发现使用DOC仅能实现10%~20%颗粒质量去除率。某些高负荷工况下,由于尾气中SO2的催化氧化会产生SO3组分,从而在排气稀释过程中发生均相成核作用,引起核模态粒子(<50nm)排放增加。而DOC结合POC能够实现核模态粒子和积聚模态粒子的有效去除,核模态粒子去除率达到80%~95%,而积聚模态粒子的去除率为60%~76%,总颗粒质量去除率达到65%~75%;DPF能够实现颗粒高效去除,颗粒数量和质量去除率均达到99%以上,DPF会引起尾气NO2的升高,需要进一步将NO2消耗去除。
郑烨李新令许朕乔信起黄震
关键词:柴油机颗粒物去除率
GTL燃料发动机排气颗粒数密度和粒径分布的试验研究被引量:6
2007年
采用两级稀释取样装置和扫描迁移颗粒粒径分析仪(SMPS),研究了燃用天然气合成油(GTL)发动机排气颗粒的数密度和粒径分布特征,并同原柴油机的颗粒排放进行了比较,发现发动机燃用GTL时,中间转速(n=1400 r/min)下,排气颗粒多呈峰值粒径为50~80nm的单峰对数正态分布;高转速(n=2200r/min)下,呈分别包含核模态(峰值粒径为20~30nm)和积聚模态(峰值粒径为50~80nm)的双峰对数正态分布。而燃用柴油时,所有测试工况下,排气颗粒均呈包含核模态和积聚模态的双峰对数正态分布。与燃用柴油相比,怠速工况下,燃用GTL后总颗粒数密度和体积分数没有显著下降,而其它工况下总颗粒数密度和体积分数显著下降,其中总数密度均下降一个数量级,总体积分数下降20%~60%;燃用CTL后,排气中核模态数密度显著下降,某些工况下积聚模态数密度有所下降,这与GTL燃料中的芳香烃和硫含量均较低有关。
李新令黄震王嘉松张武高屠晓栋
关键词:柴油机天然气合成油粒径分布
一种可实现离子液体高纯回收的二氧化碳捕集无水相变体系及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实现离子液体高纯回收的二氧化碳捕集无水相变体系及应用,该无水相变体系由伯胺、有机溶剂和离子液体构成,伯胺指浓度控制在30wt%的单乙醇胺,有机溶剂指正丁醇,离子液体指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或1‑...
杨柳李新令陈家伟黄震
生物柴油发动机的催化型连续再生系统的仿真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建立了CCRT系统模型,并根据试验参数对模型进行了标定。分别比较了不同工况下,燃用B20、BD50、BD100时DOC对常规排放气体的转化效率以及CPF的颗粒物再生情况。发现:DOC对NO的转换效率各工况差别较大,主要受排气温度影响;对CO及HC整体转化效率处于较高水平,去除效果较为理想。平衡时CPF内残留的颗粒物质量随转速升高而增加,随负荷增加而减少;低负荷、高转速工况是CPF再生效果最差的工况。随着生物柴油掺混比例的上升,DOC的NO,出口浓度及NO转化效率上升,而对DOC的HC和CO去除效果影响较小;CPF残留颗粒物质量在高转速区域有所下降,而在中低负荷区域有所上升。主要原因是燃用生物柴油引发的排气温度降低和颗粒物排放降低。低负荷、高转速工况下,燃用BD50时CPF的再生效果最佳。
郑烨乔信起李新令
关键词:生物柴油柴油机
近后喷射对柴油机颗粒粒径分布的影响
2016年
试验研究了近后喷射对柴油机排放颗粒物粒径分布及数量浓度的影响,结合不同工况下的燃烧分析对近后喷射影响颗粒物排放特性的机理进行了阐释。重点分析了在发动机低负荷和中等负荷条件下,后喷间隔和后喷油量两个参数对颗粒物总数量排放的抑制或促进作用。研究发现,低后喷油量和大后喷间隔的后喷策略是减少颗粒物排放的最优化策略;近后喷射的应用仅在较高发动机负荷工况下有利于减少颗粒物总排放量,而在低负荷下,近后喷射只对核态颗粒有显著的抑制效果;近后喷射的引入降低了燃烧前期的缸内温度,提高了燃烧后期的温度,有利于促进颗粒物氧化,从而达到减少颗粒物排放的效果;这一燃烧特性也有利于减少NO_x的生成。
罗悦齐李新令李昂黄震
关键词:共轨柴油机燃烧分析
汽油机排气颗粒粒径分布特征试验研究被引量:8
2008年
对汽油机排气中颗粒的数浓度和粒径分布特征进行了测试.在测试工况下,汽油机排气中的颗粒呈包含核模态粒子(10 nm
李新令黄震王嘉松周校平
关键词:汽油机数浓度粒径分布柴油机
车用汽油机超细颗粒排放属性试验研究
本文对汽油机排气颗粒的数浓度和粒径分布特征进行了测试,相同工况下多次重复测试得到总颗粒数浓度有15-25%左右的波动,颗粒粒径分布无大的变化。测试工况下,排气颗粒呈包含核模态(10-20 nm左右)和积聚模态(20-48...
李新令黄震王嘉松周校平
关键词:发动机尾气汽油机排放颗粒污染物
文献传递
含氧燃料结合后处理技术对柴油机排放特性影响的研究
详细地研究了含氧燃料对于柴油机气态污染物和颗粒物排放的影响情况.试验选用了两种具有不同含氧官能团的含氧燃料作为目标燃料,以分析含氧官能团对燃烧和排放的影响差异.通过进一步的颗粒氧化催化装置(Particles Oxida...
关淳李新令庄祝跃罗悦齐黄震
关键词:柴油机含氧燃料后处理尾气排放
低硫柴油直喷燃烧超细颗粒排放特性研究被引量:9
2009年
对比研究了燃用普通柴油和低硫柴油其排气超细颗粒数量浓度分布及化学成分特征.结果表明,相对于燃用普通柴油,燃用低硫柴油其排气总颗粒质量浓度略有降低,而数量浓度显著降低,且降幅随负荷和转速增大.燃用普通柴油和低硫柴油其排气微粒数浓度粒径分布曲线形状基本相似,同一测试工况下,相对于燃用普通柴油,燃用低硫柴油其排气积聚模态微粒数量浓度变化较小,而核模态微粒排放显著降低.发动机排气微粒主要由C,O,Cl,S,Si,Ca,Na,Al,K元素组成,燃用普通柴油和低硫柴油其排气微粒元素组成基本相似,但燃用低硫柴油排气微粒中没有发现S元素.排气微粒中挥发性有机物(SOF)主要成分有饱和烷烃(碳原子数为C15-C26)、有机酸酯和多环芳烃等.燃用低硫柴油时微粒采样中未发现多环芳烃.
刘炜张武高李新令朱磊黄震
关键词:低硫柴油超细颗粒
城市街道超细颗粒物特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在上海某典型街道内设置一测点,在一定时段内进行超细颗粒物测试分析,同时记录车辆种类、车流量、气象条件等,分析街道内机动车排放颗粒物的分布情况,研究颗粒物的扩散规律与车流量,风速、风向等的关系.研究表明:颗粒物数量浓度粒径分布多呈双峰分布,数量浓度峰值大都在105particles/cm3以上,总数量浓度在(1~9)×106 particles/cm3之间,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机动车车况较差,机动车排放污染较严重.另外,颗粒物总数量平均浓度随风速的增大而减小,颗粒物几何平均粒径随风速的增大而增大.
屠晓栋王嘉松李新令黄震
关键词:机动车排放超细颗粒物城市街道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