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志远

作品数:66 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4篇艺术
  • 31篇文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4篇戏曲
  • 10篇戏曲理论
  • 9篇戏曲批评
  • 9篇美学
  • 8篇序跋
  • 8篇戏剧
  • 8篇戏曲序跋
  • 6篇述论
  • 6篇明清
  • 5篇研究述论
  • 5篇戏曲美学
  • 5篇表演
  • 4篇学术
  • 4篇傩戏
  • 4篇戏曲创作
  • 4篇戏曲史
  • 4篇戏曲研究
  • 4篇论略
  • 3篇中国戏曲
  • 3篇史剧

机构

  • 65篇中国艺术研究...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中国戏曲学院
  • 1篇中国剧协

作者

  • 65篇李志远
  • 2篇安葵
  • 2篇王学锋
  • 1篇王瑜瑜
  • 1篇朱琴
  • 1篇孙红侠
  • 1篇毛小雨
  • 1篇李玲
  • 1篇郑雷
  • 1篇张之薇
  • 1篇王馗
  • 1篇张静
  • 1篇王宁
  • 1篇葛玉清
  • 1篇郭英德
  • 1篇赵倩
  • 1篇王静波

传媒

  • 11篇戏曲研究
  • 7篇中国古代小说...
  • 4篇四川戏剧
  • 4篇艺术评论
  • 3篇戏剧文学
  • 3篇戏曲艺术
  • 3篇中华戏曲
  • 3篇贵州大学学报...
  • 2篇云南艺术学院...
  • 2篇求是学刊
  • 2篇文史知识
  • 2篇中国戏剧
  • 2篇淮阴师范学院...
  • 2篇民族艺术研究
  • 1篇文学遗产
  • 1篇东方艺术
  • 1篇文献
  • 1篇求索
  • 1篇传记文学
  • 1篇中国京剧

年份

  • 6篇2023
  • 5篇2022
  • 7篇2021
  • 8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9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王红丽表演艺术学术研讨会述要
2013年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历来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戏曲发展现状。自启动对活跃在当今戏曲舞台上具有卓有成就、富有影响的中青年演员进行个案研究的"当代戏曲表演艺术家系列研究工程"以来,相继研讨了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
李志远
关键词:沈铁梅余笑予剧目建设中国戏剧梅花奖
中国湖南临武傩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述略
2013年
2012年8月16日至18日,由中国傩戏学研究会、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湖南省文化厅、郴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中国湖南临武傩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临武县召开。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中国傩戏学研究会会长刘祯。
李志远
关键词:傩文化辰河戏民间戏剧物质文化遗产民间小戏神仙道化剧
承续常势 自有创获--2020年戏曲理论批评研究述论
2021年
对戏曲理论批评研究进行及时总结无疑具有重要学术意义和实践意义,正是基于此种认识,在对2020年刊发与出版的戏曲理论批评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专著等成果进行收集、梳理与解读的基础上,认为本年度在承续戏曲理论批评研究常势的基础上,于以下五个方面取得较大收获:戏曲理论批评家的理论向度解读;戏曲理论批评概念的深入剖析;历时性戏曲理论批评的多向度思考;戏曲美学的限度性探讨;戏曲理论批评争鸣的学理性强化。
李志远
关键词:戏曲理论戏曲批评戏曲美学
万载傩戏的美学特点论略
2023年
江西省万载县因地理位置受楚地巫觋祭祀文化影响较大,据文献可知,元代末年,万载县就已经有了跳傩活动,并流传至今。万载县今有开口傩和闭口傩两种传统傩戏形态,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民间文化、艺术和信仰等价值,且开口傩在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影响较大,曾获较多殊荣。在对万载傩戏与傩神庙整体追溯的基础上,对万载傩戏进行通盘考察,认为万载傩戏的美学特点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面具呈现出自具特色的造型美,涵育有丰富的民间传说美,充溢着底层民众的纯朴美,彰显着和谐共生之美。
李志远
关键词:傩戏美学
梅兰芳的人物形象塑造论探析
2023年
成功的戏曲表演艺术家无疑都是因创作出了得到观众广泛认可的戏曲作品,再进一步来说,就是创作出一系列深入人心的戏曲舞台形象,成为了观众戏曲审美无法淡化、抹却的鲜活形象符号。显然,梅兰芳的梅派表演艺术被视作京剧艺术体系乃至中国戏曲艺术体系的代表,与其在戏曲艺术的世界塑造了众多成功的人物形象有着至为紧密的关系,以至有许多青年戏曲演员都想了解他是如何学戏的,学习他是如何进行角色塑造的1。
李志远
关键词:中国戏曲艺术戏曲演员角色塑造人物形象塑造戏曲舞台戏曲作品
李志远
2023年
先后出版有《明清戏曲序跋研究》《中国古代戏曲批评形态研究》《群音类选校笺》《明清戏曲序跋纂笺》(合著)等,在《文学遗产》《戏曲研究》《求是学刊》《文献》《戏曲艺术》《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评论百余篇。现主持国家社科艺术学基金项目1项、中国艺术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项,担任两项国家重大课题子课题负责人。独立完成的科研成果曾分别获中国艺术研究院2015年度、2016年度、2017年度、2018年度、2019-2021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论文或专著奖,参与的科研成果曾分别获“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图书提名奖”、省社科一等奖等。
李志远
关键词:戏曲序跋戏曲研究
清代孤本戏曲三种述略
2023年
清代戏曲还有很多孤本尚未被学界充分发掘,且学界现有的叙述也会存在一些讹误,清代前中期创作的《古其风留人眼小说》《齐人记》和《双奇遇传奇》就是这样的孤本戏曲。现对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文献馆藏的这三部戏曲作品进行详细解读后,考证了学界有关叙述的讹误,较为全面地描述了三部戏曲作品的文献形态和故事情节,探讨了《双奇遇传奇》以友朋入戏的可能。
李志远
关键词:孤本
明清戏曲序跋之戏曲搬演论构建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作为明清戏曲理论形态之一种,明清戏曲序跋构建了以舞台为中心的戏曲搬演理论。其主要表现为场上之曲的创作论、演员的舞台表演论和舞台场景的调度论。它们各具特色,在不同历史阶段各有消长,与明清戏曲论著的对比而言,更容易彰显明清戏曲序跋批评形态构建的独特性及其理论特色。
李志远
关键词:戏曲序跋
论古代戏曲曲谱的结构形态及批评特点
2016年
古代戏曲曲谱是中国古代戏曲批评的一种重要批评形态,其拥有与戏曲论著、戏曲序跋、戏曲评点不一样的戏曲批评特点。戏曲曲谱的外在结构形态有附录、序跋、例曲、旁注文字与符号、释文五个部分组成,其表现出来的戏曲批评特点,主要为戏曲音乐系统的探索性建构、戏曲剧本与舞台创作的双重关注和戏曲作品批评标准的探索。
李志远
关键词:戏曲批评戏曲理论
态度·方法·实践:戏曲美学范畴研究的扎实推进——《戏曲美学范畴论》读后
2021年
在戏曲研究领域内,戏曲美学范畴研究一直相对薄弱,无论是戏曲美学范畴个案,还是戏曲美学范畴体系,都有着很大的研究提升空间。2020年安葵《戏曲美学范畴论》一书的出版,扎实推进了当前的戏曲美学范畴研究。该书表现出非常突出的四个特点,即:清晰而正确的方法论意识,戏曲美学范畴的提炼与确认,对戏曲美学范畴系统的勾勒,和以实践为导向的戏曲美学范畴研究。
李志远
关键词:戏曲美学美学范畴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