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志刚

作品数:231 被引量:2,643H指数:30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84篇期刊文章
  • 25篇会议论文
  • 1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96篇建筑科学
  • 89篇经济管理
  • 31篇社会学
  • 16篇历史地理
  • 12篇政治法律
  • 10篇医药卫生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哲学宗教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天文地球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79篇城市
  • 18篇城镇化
  • 17篇居住
  • 16篇城市化
  • 15篇移民
  • 15篇实证
  • 13篇住房
  • 13篇乡村
  • 13篇流动人口
  • 11篇城市规划
  • 10篇新移民
  • 10篇城乡
  • 10篇城中村
  • 9篇社会融合
  • 8篇社会
  • 7篇新型城镇化
  • 7篇珠三角
  • 7篇邻里
  • 6篇人口
  • 6篇主义

机构

  • 121篇武汉大学
  • 119篇中山大学
  • 25篇东南大学
  • 12篇同济大学
  • 12篇香港大学
  • 9篇香港中文大学
  • 8篇清华大学
  • 7篇英国南安普顿...
  • 7篇中国地理学会
  • 6篇广西师范学院
  • 6篇南京大学
  • 6篇华南理工大学
  • 5篇北京大学
  • 5篇北京师范大学
  • 5篇中国城市规划...
  • 5篇伦敦大学学院
  • 5篇南安普顿大学
  • 4篇深圳大学
  • 3篇广州大学
  • 3篇华南农业大学

作者

  • 221篇李志刚
  • 25篇陈宏胜
  • 24篇刘晔
  • 17篇郭炎
  • 9篇薛德升
  • 8篇肖扬
  • 7篇闫小培
  • 6篇毛蒋兴
  • 6篇王兴平
  • 6篇吴蓉
  • 5篇吴缚龙
  • 5篇何深静
  • 5篇周素红
  • 5篇刘于琪
  • 4篇魏立华
  • 4篇杜枫
  • 3篇谢波
  • 3篇任艳敏
  • 3篇刘超群
  • 3篇丛艳国

传媒

  • 22篇城市规划
  • 20篇规划师
  • 19篇国际城市规划
  • 14篇地理研究
  • 13篇现代城市研究
  • 10篇地理学报
  • 8篇地理科学
  • 7篇人文地理
  • 7篇国外城市规划
  • 7篇热带地理
  • 7篇城市与区域规...
  • 6篇地理科学进展
  • 5篇上海城市规划
  • 4篇经济地理
  • 3篇自然资源学报
  • 3篇城乡规划
  • 2篇资源科学
  • 2篇世界地理研究
  • 2篇中国名城
  • 2篇地理与地理信...

年份

  • 10篇2023
  • 11篇2022
  • 16篇2021
  • 22篇2020
  • 21篇2019
  • 10篇2018
  • 7篇2017
  • 15篇2016
  • 15篇2015
  • 10篇2014
  • 3篇2013
  • 10篇2012
  • 8篇2011
  • 5篇2010
  • 13篇2009
  • 13篇2008
  • 5篇2007
  • 8篇2006
  • 6篇2005
  • 9篇2004
2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的乡村分异问题--基于传统农村的调查与分析被引量:6
2018年
乡村发展中"乡村分异"问题突出。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打破乡村分异格局、重塑乡村发展活力对乡村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方法对典型农村J村进行调研,发现传统农业型农村中留守居民的家庭收入及主要工作均已实现"非农化",留守者大多因缺乏外力带动而"留守"",留守"居民对村庄的满意度低",留守"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与耕地流转意愿较高不同,宅基地流转意愿较低,宅基地具有超出经济价值的意义。在乡村建设上,精英外流严重制约农村的发展,衍生出集体行动力差、村庄归属感下降等系列问题,加速村庄衰败。尊重农村居民的建设意图及其日常生活实践是扭转"乡村衰落"、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
陈宏胜王兴平李志刚
关键词:乡村建设
基于精明收缩的乡村发展转型与聚落体系规划——以武汉市为例被引量:12
2018年
在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之下,是“触目惊心”的乡村收缩现实。如何引导乡村“精明”收缩是一个重要的时代命题。既有研究引入“精明收缩”的理念指引乡村规划,但乡村地域的聚落体系规划如何借鉴这一理念的内涵仍有待进一步探索。文章在乡村发展转型的语境下,挖掘“精明收缩”的内涵,并以此为基础对乡村地域聚落体系规划的原由、核心内容和方法进行了理论探讨。以武汉市为例,对乡村聚落体系规划编制的内容和方法进行了具体阐释。文章认为,精明收缩导向的乡村聚落体系规划源于从乡村地域层面统筹化解生产要素“错配”矛盾的现实需求,重构生产、生活与生态空间实现协同发展的主要目标,以及塑造乡村特色的愿景;同时,需要融合问题与目标的双重导向,确定聚落的规模、数量、等级、布局、职能和联系,实现精准规划。
郭炎刘达赵宁宁董又铭李志刚
关键词:乡村转型乡村规划
丢番图方程(组)的解数问题
丢番图方程(组)经常以系数为有理整数的多项式的形式出现,一般要求它的解为有理整数.这类方程(组)的研究历史源远流长,就数学而言,具有强大的挑战性,其形式和方法的丰富多采,从而吸引了大量的关注.本文将关心三个问题:广义Ra...
李志刚
关键词:广义RAMANUJAN-NAGELL方程本原素因子
文献传递
共享与品质被引量:7
2019年
今年年会的主题是'共享与品质',这是延续去年'持续发展,理性规划'而来的。去年更多讲为规划的再发展奠定基础,今年着重讲提高质量。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面对社会基本矛盾的转变,坚持以共享为根本目的的新发展观念,让全社会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以共享设备、设施为基础建设共享社会,这是城乡规划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孙施文孙施文李志刚张菁李志刚张菁黄亚平王世福袁奇峰段进石楠王世福袁媛段德罡
关键词:城乡规划学空间规划体系城市发展战略社区规划规划师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深圳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的人文因素分析被引量:36
2008年
本文以深圳为研究案例,在评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利用遥感土地利用数据、土地利用详查数据、政府部门资料和实地调查资料等多种数据源,应用定量分析和GIS空间分析技术从定性与定量的角度系统全面地开展了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人文因素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可将影响深圳土地利用变化的因子可归纳为经济发展水平因子、城市化和工业化因子、人口因子和产业结构调整等四个因子;应用线性回归和指数回归等分析方法可将土地利用面积变化率和土地利用变化强度表达为影响因子的函数关系,从函数关系可知各影响因子对深圳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作用大小不同,人口、城市化与工业化因子的影响作用较大,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调整因子其次。
毛蒋兴李志刚闫小培周素红
关键词:快速城市化土地利用变化人文因素
新型城镇化下东莞村组管治的重构
2015年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东莞村组的传统管治模式已不适应新常态的发展要求,其管治重构正在加快进行。作为东莞典型的农村与城市混合型社区,罗沙社区的管治重构包括权利的"去中心化"和"再中心化"两个过程。其中,权利的"去中心化"是"放权"的过程,通过"政经分离"、建设社区政务服务中心及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将权利"下放"给社会或市场;权利的"再中心化"是"集权"的过程,通过整合社区与居民小组以及统筹社区管理事务,将权利"上收"于上级部门。通过权利的"去中心化"和"再中心化",罗沙社区基本完成了由农村型管治模式向城市型管治模式的转变,为适应新常态跨出了重要的一步。
李若男陈宏胜李志刚陈剑锋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跨国城市主义”在广州:小北路非洲人聚居区研究
"跨国城市主义"指在全球化影响下,城市空间、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新形态。1997年以来,这一新"城市主义"正冲击中国城市,尤以跨国移民区的发展最为突出。本文以广州小北路黑人聚居区为研究对象,探讨"跨国城市主义"在广州的...
李志刚
关键词:社会区
文献传递
转型期城市低收入邻里的类型、特征和产生机制:以南京市为例被引量:57
2006年
本文以南京市为例,检查转型期城市贫困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并着重分析贫困人口集中的低收入邻里的类型、特征及其产生机制。研究表明,转型期我国城市贫困人口的空间分布表现为在邻里或社区层面上的集中。城市贫困人口在邻里层次上的集聚,导致三种类型低收入邻里的产生,包括老城衰退邻里、退化的工人新村和农民工集聚区(城中村)。分析表明,这些低收入邻里的产生源于国家导向的城市发展政策和国家福利住房供应制度,并在住房市场化和房地产导向的城市发展过程中得以强化。基于南京市的实证分析和实地调查,城市贫困人口的空间分布状况和低收入邻里的特征被检查,低收入邻里的产生机制得以验证。
刘玉亭吴缚龙何深静李志刚
关键词:城市贫困
深圳土地利用时空变化与地形因子的关系研究被引量:51
2008年
引入GIS空间分析和数字地形模型(DEM)技术,利用土地利用数据和地形数据,定量分析土地利用时空变化与地形因子的关系,从土地利用空间分布、土地利用转移和土地利用变化速度3方面总结地形因子对深圳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的影响特征及规律。结果表明:在深圳土地利用时空变化过程中,地形因子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作用明显,在不同地形级别上土地利用分布、土地利用转移和土地利用变化速度等均表现出不同的时空变化特征。
毛蒋兴李志刚闫小培周素红
关键词: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地形因子DEM
21世纪国外居住迁移研究进展与评述被引量:1
2021年
居住迁移是解析城市空间重构和空间分异的重要微观领域,对住房、教育、交通等公共设施的空间配置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对2000年以来相关英文文献的梳理,对居住迁移的研究视角、动因以及结果三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总结与评述,并对未来中国居住迁移研究提出展望。研究发现:(1)居住迁移的研究视角正经历从静态向动态的转变,生命历程为主要视角;(2)微观、中观和宏观因素对迁居均有重要影响,但针对宏观背景对个人迁居决策的影响以及群体差异,尚未建立系统认识与机制理解;(3)迁居后果转向关注个人主观能动性对城市空间的塑造,以及迁居行为对微观个体美好生活与身心健康的影响,但由于迁居行为的超前或滞后效应,对微观个体的影响机制解释较弱。未来国内迁居研究应在我国特有政治经济背景下,结合生命历程理论核心观点,探索居住迁移研究的新方法和新理论,为城市空间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李梦洁林赛南黄经南李志刚郭炎
关键词:生命历程城市空间结构
共2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