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建平

作品数:16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无锡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腹腔
  • 10篇腹腔镜
  • 5篇胆囊
  • 5篇胆囊切除
  • 5篇胆囊切除术
  • 5篇切除
  • 5篇切除术
  • 4篇肿瘤
  • 3篇端粒
  • 3篇端粒酶
  • 3篇腹腔镜胆囊
  • 3篇腹腔镜胆囊切...
  • 2篇蛋白
  • 2篇端粒酶活性
  • 2篇针式
  • 2篇针式腹腔镜
  • 2篇乳腺
  • 2篇乳腺良恶性肿...
  • 2篇良恶性
  • 2篇良恶性肿瘤

机构

  • 16篇无锡市第一人...

作者

  • 16篇李建平
  • 12篇吴兵
  • 4篇项成
  • 3篇谢平
  • 3篇周雄
  • 2篇蔡兵
  • 2篇吴鸣宇
  • 2篇张林
  • 1篇汪圣强
  • 1篇王仁忠
  • 1篇童荣原
  • 1篇魏红
  • 1篇丁忠阳
  • 1篇唐建英
  • 1篇徐汇义
  • 1篇鲁严
  • 1篇严承铨
  • 1篇徐震壮
  • 1篇荣晓松
  • 1篇顾晓峰

传媒

  • 5篇中国内镜杂志
  • 3篇南通医学院学...
  • 2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苏州医学院学...
  • 1篇江苏医药
  • 1篇外科
  • 1篇综合临床医学
  • 1篇急诊医学

年份

  • 4篇2000
  • 6篇1999
  • 3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6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腔镜胆囊切除中转开腹81例分析
2000年
项成李建平吴兵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腹腔镜中转开腹
应用2mm针式腹腔镜置管抗生素液灌洗治疗急性盆腔腹膜炎被引量:16
1999年
应用2mm针式腹腔镜置管抗生素液灌洗治疗急性盆腔腹膜炎,首先用2mm针式腹腔镜作腹腔检查,松解盆腔内组织器官粘连,直视下置管冲洗引流,再用乙基西梭霉素(立克菌星)抗生素液灌洗,该组6例全部治愈。作者认为应用该方法简单、安全、不易误诊,减少剖腹探查手术率,并具有微创优点。
吴兵张林李建平
关键词:针式腹腔镜盆腔腹膜炎冲洗法
乳癌组织端粒酶活性表达及其与p16基因的关系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 :探讨乳房恶性肿瘤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表达情况及p16抑癌基因的影响。方法 :应用端粒重复放大程序 酶标法 (TRAP ELISA)及TRAP 银染法检测 35例乳癌组织及 2 4例良性肿瘤组织中的端粒酶活性 ,并采用多重PCR技术对乳癌组织的p16基因的缺失突变进行了分析。结果 :35例乳癌标本中有 2 8例端粒酶活性表达为阳性 (80 % ) ,而 2 4例乳房良性肿瘤标本中仅 1例端粒酶活性表达阳性 (4 1% )。此外 35例乳癌标本中的 15例存在有 p16基因的外显子 2及外显子 1的缺失 (4 2 8% ) ,而该 15例中有 14例被检测为端粒酶活性阳性 (93.3% ) ,但 2 0例未缺失标本的端粒酶阳性率仅为 70 % (14/2 0 )。结论 :端粒酶活性与乳房肿瘤组织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 ,提示端粒酶参与了肿瘤的形成过程 ,而端粒酶活性的增高与p16抑癌基因的缺失突变之间可能存在有一定的关系。
谢平李建平汪圣强
关键词:乳癌组织端粒酶活性P16基因病理
腹腔镜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初探被引量:2
1998年
采用电视腹腔镜进行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在国内处于临床探索阶段。与国内介绍的术式有所不同,该文结合病人对手术费用的承受能力及增强手术安全、彻底性两个方面,采用正造瘘口,直视下切断乙状结肠和肠系膜下动脉的手术方案,通过对4例病人治疗,认为该技术在结直肠外科有着较大的应用潜力,其手术技术、效率。
李建平吴兵徐汇义
关键词:直肠癌腹腔镜
电视胸腔镜治疗纵隔肿瘤2例
1996年
1 病例报告例1:女,45岁.体检摄胸片发现纵隔肿块而入院.病程中无症状.全胸片示右前下纵隔占位病变.CT示右心膈角心包囊肿.MRI示右侧心包囊肿.行电视胸腔镜手术.气管双胶管插管麻醉,右侧抬高4°体位.于右腋前线第4肋间置0°镜观察,见右前下纵隔心膈角上缘有5cm×7cm×4cm囊肿,壁薄,紧贴心包,囊内见无色透亮液体.胸壁另两处戳创,插入手术器械操作,沿囊肿壁基底部完整切除囊壁.手术时间45分钟,术后8天痊愈出院,病理报告示心包囊肿.例2:男,50岁.因胸闷、胸痛4个月入院.X线胸片提示中纵隔皮样囊肿.CT示中、后纵隔皮样囊肿.MRI诊断为纵隔皮样囊肿.气管双腔管插管麻醉,右侧抬高45°体位.经右胸腋前线第5肋间置0°镜观察:奇静脉窝内有4cm×4cm囊性包块,无搏动.置器械分离囊肿约2/3时发现与奇静脉关系密切.继续剥离囊肿破溃有血溢出并形成血凝块,量中等.用内镜剥离钳控制后于右侧第2肋间做5cm切口进胸,加压时囊肿缩小,去除压力后囊肿充盈,结扎奇静脉取下囊肿,见囊肿有腔与奇静脉沟通.术后经过良好,8天后拆线出院.病理报告示奇静脉血管瘤.
李建平童荣原吴兵
关键词:纵膈肿瘤电视胸腔镜病例报告
腹腔镜在22例急腹症中的应用
1999年
急诊电视腹腔镜诊治具有创伤小、确诊率高、诊断治疗一体化等优点。本文总结1992年~1997年22例临床诊治结果来探讨急诊腹腔镜在急腹症中的诊断价值和治疗作用。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13例,女9例。年龄18~56岁,平均35岁。阑尾炎3例,肝破裂1...
李建平吴兵张林项成
关键词:急腹症腹腔镜
开放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被引量:1
2000年
吴兵李建平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放法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后血清IL-15浓度变化及其意义
1999年
李建平魏红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血清白细胞介素15
外周静脉血循环性肝癌细胞检测的临床意义
1999年
目的:应用巢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外周血循环肝癌细胞,并探讨其意义。方法:抽取2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及49例对照组患者(肝炎后肝硬化11例,转移性肝癌9例,其它肿瘤15例,14例健康人)周围静脉血5ml,应用巢式RT-PCR检测其中的AFPmRNA。结果:共有18例原发性肝癌血液标本检测到AFPmRNA(81.8%),而对照组中均未检测到AFPmRNA,AFPmRNA的检出率与肝癌分期(TNM)、血清AFP浓度、肝内转移、门静脉癌栓,肿瘤大小及远处转移有明显联系(P<0.01)。结论:AFPmRNA可作为定性诊断原发性肝癌血液学指标,也可作为肝癌细胞血液转移的标志,并可判断肝癌临床分期,转移倾向。
蔡兵李建平严承铨鲁严唐建英吴鸣宇
关键词:肝癌RT-PCR甲胎蛋白MRNA
端粒酶活性在乳腺良恶性肿瘤中的表达以及与P_(16)、C-erbβ-2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1999年
目的 :探讨乳房恶性肿瘤组织中端粒酶的表达 ,端粒酶与肿瘤病理行为学的关系以及与其他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关系。方法 :应用端粒重复扩增方法对 6 0例乳房良恶性肿瘤组织、配对癌旁组织及非癌组织进行端粒酶活性测定 ,并同时进行 P1 6缺失分析及 C-erbβ-2蛋白表达的检测 ,结合临床病理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乳腺癌中端粒酶活性表达阳性率达 80 %。在乳癌中 P1 6基因缺失、C-erbβ-2蛋白阳性表达同时 ,端粒酶活性检测分别达 92 .3 %和 91.3 %。结论 :说明端粒酶活性和肿瘤的关系密切 。
李建平谢平吴兵荣晓松吴鸣宇
关键词:端粒酶P16基因基因表达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