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顺
- 作品数:335 被引量:2,385H指数:22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医学领先专业重点学科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应用肩锁关节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被引量:7
- 2003年
- 目的 :为了更好地处理肩锁关节脱位 ,使患者尽快和最大程度康复。方法 :应用肩锁关节钢板手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 14例 ,同时注重损伤机制的针对性分析和软组织的修复。结果 :内固定物不仅能稳定肩锁关节 ,而且对脱位能保持持续复位状态 ,同时允许损伤结构得以重建。另外 ,还能最大程度恢复肩锁关节的运动功能。结论
- 杨雷贾连顺李家顺王振文崔志民陈长青滕红林顾宇彤
- 关键词:肩锁关节脱位手术治疗手术适应证
- 枕颈部畸形减压和植骨融合术远期疗效评价(10年以上随访)被引量:7
- 2003年
- 目的探讨枕颈部发育畸形及脊髓压迫症应用枕颈后路手术减压和植骨融合术的远期疗效及评价。方法对114例枕颈部畸形及其不稳实施寰椎后弓和 /或枕骨大孔后缘切除扩大减压 ,并采用自体髂骨作枕骨与第二颈椎棘突基底部间植骨融合固定 ,并进行 10年以上随访。结果 114例中 ,10 2例获得骨性愈合 ,4例因移植骨骨折致畸形愈合 ,8例移植骨吸收并形成假关节 ;脊髓功能 95例明显恢复 ,14例无明显改善 ,5例手术后病情继续加重。结论枕颈部扩大减压和自体髂骨移植治疗枕颈部畸形及不稳 ,经 10年以上临床观察 ,对枕颈稳定和功能恢复以及头颈运动功能保存有良好作用 ,本项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 贾连顺徐印坎赵定麟李家顺袁文倪斌陈德玉
- 关键词:上颈椎畸形远期效果
- 脊髓前动脉损伤后脊髓病理演变的实验研究
- 2002年
- 目的 :观察脊髓前动脉损伤后脊髓组织形态学演变过程 ,研究病理机制。方法 :以家犬为实验模型 ,损伤脊髓前动脉后进行肉眼、光镜和电镜动态观察 ,定量测定坏死神经元。结果 :脊髓前动脉损伤 2h运动神经元变性 ,轴索病变 ,6h神经元坏死 ,2 4h脊髓水肿达到高峰 ,7d髓内出血最明显。在脊髓前动脉损伤节段 ,2 4h 30 %~ 40 %的运动神经元坏死 ,3d达 80 % ,7d以后 95 %以上。病变均位于脊髓 2 / 3。脊髓前动脉损伤节段变性坏死最严重 ,相邻节段其次 ,尾侧脊髓坏死量逐渐减少。结论 :脊髓前动脉损伤后脊髓缺血性病变是渐进和不可逆的 。
- 沈康平李家顺贾连顺尹经正刘昀彭宝淦宋海涛许斌
- 关键词:脊髓缺血动物实验
- 脊髓半切伤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变化的研究被引量:10
- 2004年
- 目的:探讨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的活性变化与脊髓半切伤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测定30只大鼠脊髓半切伤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中ALT和AST的水平以及10只对照组大鼠血清的ALT和AST的浓度。结果:脊髓半切伤大鼠急性期血清中ALT,AST活性分别为(51.01±11.08)和(56.08±20.12)nkat/L明显高于假手术组急性期活性犤(36.01±8.79),(30.57±12.98)nkat/L,t=1.32,0.56,P<0.01犦。脊髓半切伤大鼠急性期比恢复期血清中ALT和AST活性犤48.05±18.06),(51.09±11.08)nkat/L犦明显升高。结论:ALT,AST在脊髓半切伤急性期呈反应性升高,与脊髓损伤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 叶晓健田纪伟高岱峰李家顺贾连顺赵书平
- 关键词:血清急性期
- 退变大鼠颈椎间盘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6
- 2002年
- 目的 :动态观察大鼠颈部动静力失去平衡后颈椎间盘细胞凋亡的改变。方法 :建立动静力失衡性颈椎间盘退变模型 ,透射电镜、TUNEL法、流式细胞仪PI法检测造模 3、5、7月后椎间盘细胞凋亡程度。结果 :退变椎间盘内有典型凋亡的细胞 ,以软骨细胞为主。与对照组比较 ,各个模型组软骨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升高 (P <0 .0 1 ) ;模型组间比较 ,5月、7月较 3月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升高 (P <0 .0 1 )。结论 :退变椎间盘软骨细胞凋亡数目增多可能是椎间盘退变的机理之一。
- 王拥军施杞李家顺贾连顺周重建刘梅
- 关键词:颈椎间盘退变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细胞凋亡
- 马尾神经综合征实验模型的建立及其形成机制(英文)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建立马尾神经综合征的实验模型,进一步探讨马尾神经综合征形成的机制。方法:将纯种健康雄性封闭群清洁级新西兰兔80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1加压组、模型2加压组,应用改良的EirenToh马尾神经实验压迫模型,进入椎管矢状径的1/9,2/9,1/2,造成马尾神经压迫产生神经症状,对症状、骶神经功能检测,并进行定量分析、马尾神经、神经根、骶髓做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的研究,并进行定性分析。结果:模型2较模型1同等条件下,易导致马尾神经损害;各实验组马尾神经综合征发病1/2d,其马尾神经组织均出现广泛的炎性反应,骶髓前角细胞出现凋亡;骶神经功能综合测定,A1,A2,A3(1.8±0.9,2.0±1.6,6.3±2.1),B1,B2,B3(4.3±1.9,6.4±3.0,9.6±2.7)同对照组和其他时间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差异意义(P<0.05)。结论:压迫马尾神经导致马尾神经损害,双节段压迫比单节段压迫更易出现广泛马尾神经损害;马尾神经压迫点的病理改变向头、尾两端扩散,形成广泛病理损害;骶髓前角细胞出现凋亡,且骶神经损伤症状出现1/2d时达到高峰。
- 史建刚贾连顺李家顺蔡凯华刘颜玲贾宁阳
- 关键词:马尾神经综合征免疫组织神经功能
- 单节段与双节段Cage颈椎前路植入的研究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研究颈椎前路单节段与双节段螺柱状Cage植入后的影像学及临床疗效。方法 临床选择单节段颈椎病及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6 7例 ,双节段患者 4 2例。对比两组间术后临床结果及放射学测量结果。结果 单节段与双节段Cage颈椎前路植入均具有良好的即时稳定性 ,在术后 3月内均能够获得骨性融合 ,神经功能评价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远期放射学测量显示颈椎力线与术中力线是否纠正有关 ,与节段多少无关。结论 双节段减压Cage植入具有良好的疗效 ,可以替代椎体次全切除术。
- 石志才侯铁胜贾连顺李家顺叶晓健袁文倪斌
- 关键词:颈椎生理弧度前路融合术
- 腰椎间盘突出症致马尾神经综合征手术时机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致马尾神经综合征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1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致马尾神经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前是否进行鞍区感觉评分及肛门括约肌压力测量分为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83例)。治疗组进行鞍区感觉评分,测量肛门括约肌静息压力及收缩压力,分析压力梯度变化,评价马尾神经损伤程度,根据评定分别予以急诊手术(24 h以内)、限期手术(48 h以内)及择期手术治疗。对照组根据发病时间安排手术治疗。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随访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1%,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0%,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结果显示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18个月组内ODI评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术后18个月治疗组与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8个月治疗组泌尿系统恢复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马尾神经综合征的手术时机选择可根据患者鞍区感觉评分及肛门括约肌压力梯度变化来确定,而不是以简单的发病时间来做机械的界定。
- 吴建锋贾连顺李家顺史建刚邵将
- 关键词:马尾神经综合征手术时机肛门括约肌
- 大鼠分级脊髓损伤对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的影响被引量:17
- 1998年
- 目的了解不同程度脊髓损伤(SCI)对运动诱发电位(MEP)的影响以及MEP对SCI运动功能预后的价值。方法采用改良Alens法,分别以30gcf、50gcf、80gcf和100gcf冲量打击40只SD大鼠T8~9脊髓,造成不同程度SCI,于伤前及伤后1个月连续记录L1~2脊髓硬膜外MEP(scMEP)和双侧腓肠肌MEP(mMEP),并采用斜板试验和Tarlov评分评估运动神经功能。结果(1)不同程度SCI可造成大鼠MEP波幅明显变化,损伤越重,电位越低;(2)mMEP较scMEP更敏感,但SCI早期mMEP消失并不说明大鼠不能恢复行走能力;(3)伤后早期scMEP波幅变化与1个月后的斜板试验(γ=0.9665)和Tarlov评分(γ=0.8893)显著相关,可作为判断运动功能预后的长期指标;(4)伤后1个月11只后肢无自主运动的大鼠中3只(27.3%)仍保留scMEP,提示脊髓仍残留部分传导功能,属于非完全性损伤。结论scMEP能较为客观、敏感地反映SCI后中枢运动神经纤维的损伤程度,可以作为判断远期运动功能预后的可靠指标。
- 余科炜李家顺贾连顺包聚良袁文袁文崔毅
- 关键词:诱发电位脊髓损伤动物实验
- 甲基强的松龙对急性脊髓损伤预防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 2004年
- 杨建东李家顺贾连顺
- 关键词:急性脊髓损伤大剂量神经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