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宝让

作品数:57 被引量:127H指数:7
供职机构:华北电力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化学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24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一般工业技术
  • 10篇化学工程
  • 10篇金属学及工艺
  • 9篇动力工程及工...
  • 6篇电气工程
  • 3篇理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3篇储热
  • 13篇储热材料
  • 7篇相变储热
  • 7篇相变储热材料
  • 7篇合金
  • 6篇熔盐
  • 6篇熔盐法
  • 6篇锅炉
  • 5篇导体
  • 5篇导体材料
  • 5篇熔融
  • 5篇纳米
  • 5篇固相
  • 5篇锅炉管
  • 4篇溶解氧
  • 4篇溶解氧浓度
  • 4篇烧结助剂
  • 4篇陶瓷
  • 4篇热物性
  • 4篇矸石

机构

  • 50篇华北电力大学
  • 9篇全球能源互联...
  • 7篇清华大学
  • 5篇国网智能电网...
  • 2篇抚顺供电公司
  • 2篇国网天津市电...
  • 2篇全球能源互联...
  • 2篇中国长江三峡...
  • 2篇国网综合能源...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兰州理工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新疆大学
  • 1篇国网河北省电...
  • 1篇新疆互力佳源...
  • 1篇中粮生化能源...
  • 1篇三峡新能源阳...
  • 1篇全球能源互联...

作者

  • 57篇李宝让
  • 10篇刘东雨
  • 9篇徐鸿
  • 9篇张乃强
  • 6篇侯世香
  • 5篇刘静静
  • 5篇李龙土
  • 5篇王晓慧
  • 4篇袁晓娜
  • 4篇韩钰
  • 3篇白杨
  • 2篇程伟良
  • 2篇钱文闯
  • 2篇高倩
  • 2篇杨波
  • 1篇李柏杰
  • 1篇刘奇
  • 1篇张迎春
  • 1篇李惊涛
  • 1篇王绍荣

传媒

  • 4篇人工晶体学报
  • 3篇热处理技术与...
  • 2篇电源技术
  • 2篇材料导报
  • 2篇材料热处理学...
  • 2篇黑龙江科技学...
  • 2篇工程科学学报
  • 2篇中国硅酸盐学...
  • 1篇化工管理
  • 1篇燃烧科学与技...
  • 1篇硅酸盐通报
  • 1篇光学精密工程
  • 1篇硅酸盐学报
  • 1篇金属热处理
  • 1篇中国陶瓷工业
  • 1篇中国电机工程...
  • 1篇兵器材料科学...
  • 1篇压电与声光
  • 1篇储能科学与技...
  • 1篇第12届全国...

年份

  • 6篇2023
  • 4篇2022
  • 7篇2021
  • 5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4
  • 6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5
  • 1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2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高导电非热处理型稀土耐热铝合金导体材料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电线电缆导体用材料技术领域的高导电非热处理型稀土耐热铝合金导体材料。该铝合金导体材料主要由以下六种元素组成:铝、锆、铒、钇、铁和钛,各种元素的质量百分比如下:锆为0.03~0.06%,铒为0.05~0.2...
刘东雨李宝让
溶解氧浓度对低合金钢T24在超临界水中氧化的影响被引量:7
2011年
超(超)临界机组部分锅炉管长期工作在超临界水环境,其抗氧化性直接影响使用寿命。对T24钢在550℃、25MPa超临界水中10-7,3×10-7和2×10-6三种溶解氧环境下的氧化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天平称重研究氧化增重曲线,采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研究氧化物表面和横截面形貌及元素分布,采用X射线衍射仪对氧化物相结构进行检测。在此基础上探讨溶解氧浓度对T24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增重随溶解氧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氧化层为典型的双层结构,高溶解氧可能使氧化层转化为多层结构;溶解氧浓度越大氧化物越容易产生裂纹。
张乃强徐鸿白杨李宝让
关键词:超临界水溶解氧
基于工业固废熔融重构的中高温复合相变材料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基于工业固废熔融重构的中高温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先将相变材料压片定型,再利用工业固废熔融重构技术将工业固废等原料熔融,在浇铸过程中将相变材料包裹在工业固废熔融液中,冷却后经过热处理制成具有“芯壳...
李宝让朱纯
高温熔盐基纳米流体热物性的稳定性研究被引量:5
2020年
利用纳米颗粒可显著强化高温熔融盐的储热和热输运性能,但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纳米颗粒团聚导致的强化作用衰减。采用两步法配制了质量分数为1%的SiO2-Solar Salt纳米流体,并设置长时间高温保温工况,以比热容衰减幅度和样品微观结构为评价标准,探究两步法制备样品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两步法所制备样品的比热容提升幅度较为明显,但其稳定性较差,经长期高温保温工况后,比热容提升幅度衰减较为明显,且微观形貌显示其中SiO2纳米颗粒含量大幅减少。为探究改善高温熔盐基纳米流体稳定性的方法,本工作从纳米流体制备方法和纳米颗粒选材角度入手进行研究。选取高温熔融法制备相同样品,实验结果表明,其比热容提升幅度与两步法所制备样品相差不大,但经长期高温保温工况后,比热容提升幅度的衰减小于两步法所制备样品,SiO2纳米颗粒含量也有所提升,稳定性得以初步改善。在采用高温熔融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添加少量Al2O3、TiO2或CuO,与SiO2形成混合纳米颗粒以制备纳米颗粒总量1%的样品,实验结果表明Al2O3-SiO2混合纳米流体经过100 h高温保温工况后,比热容提升幅度的衰减率已缩小至6.1%,稳定性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而TiO2-SiO2、CuO-SiO2混合纳米流体样品经过高温保温工况已完全失去比热容提升能力,稳定性恶化。研究结果对提高熔盐基纳米流体稳定性、增强其实用性具有重大意义。
李昭李宝让崔柳杜小泽
关键词:熔融盐纳米流体稳定性比热容
纳米晶钛酸钡陶瓷的制备
由于新型功能陶瓷元器件小型化/微型化、集成化的需要,越来越多的研究致力于对信息功能陶瓷材料的晶粒细化以获得纳米/亚微米晶陶瓷。钛酸钡是一类重要的铁电陶瓷材料,在多层陶瓷电容器中有广泛的应用。固相烧结的最终阶段往往伴随着晶...
周晖王晓慧李宝让李龙土桂治轮
文献传递
6xxx系铝合金导体材料的时效行为被引量:15
2013年
综述了6xxx系铝合金导体材料的时效行为。微量元素Cu促进时效进程,减轻停放效应,提高峰值强度,Zr减缓时效进程,改善合金的耐热性,适量稀土对合金的性能产生好的影响。6xxx系铝合金导体材料的使用状态为β!相起主要强化作用的过时效状态。要开发出高电导率中强度铝合金导体材料,必须深入研究低Mg+Si含量的Al-Mg-Si-RE铝合金时效行为。
刘东雨高倩李宝让刘静静侯世香韩钰陈新马光
关键词:铝合金导体材料时效合金元素
超声波测量锅炉管内壁氧化层厚度的校准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超声波无损探伤技术领域中的一种超声波测量锅炉管内壁氧化层厚度的校准方法。该发明的校准方法基于氧化层的双层结构,分层标定超声波在其中的传播速度,进而校准氧化层厚度。该方法具有坚实的科学依据,能够显著提高锅炉管内...
张乃强徐鸿李宝让
Nb微合金化CFB/M复相钢组织遗传的消除工艺被引量:2
2009年
研究了Nb微合金化无碳化物贝氏体/马氏体(CFB/M)复相钢的组织遗传现象及其消除工艺。试验发现,将Nb微合金化CFB/M复相钢以10℃/min速度升温和到温装料(约150℃/min)两种加热速率下均出现明显的组织遗传现象。等温退火与完全退火处理均能有效消除该复相钢的组织遗传现象,其中等温退火最为简便且有效。另外,研究发现高温回火不能消除Nb微合金化CFB/M复相钢的组织遗传现象。
赖庆全刘东雨李宝让侯世香徐鸿安江英
关键词:NB微合金化回火稳定性等温退火
一种环形金属-陶瓷梯度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形金属‑陶瓷梯度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梯度材料的结构分布从内至外呈环形分布,一环为一个梯度层,每个梯度层中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组分:原料粉末88%~90%;分散剂2.25%~3.3%;粘结剂2.8%~...
李宝让刘钰刘奇文博陈豪志吴卓彦吴云翼
文献传递
放电等离子法烧结BaTiO_3纳米晶被引量:8
2005年
借助放电等离子烧结(SPS)方法研究了烧结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对显微组织产生影响的因素。选择烧结温度、烧结时间、烧结速率及不同的粉体合成方法等几种可能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和其他条件比较,烧结温度仍是影响密度和晶粒尺寸的关键因素。通过控制工艺,成功合成晶粒尺寸为80nm的高密度(>90%)钛酸钡纳米晶。
李宝让王晓慧韩秀全刘兴涛李龙土
关键词:烧结温度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