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婧

作品数:44 被引量:65H指数:5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1篇像差
  • 13篇高阶像差
  • 10篇内障
  • 10篇白内障
  • 10篇波前
  • 10篇波前像差
  • 8篇自适应光学
  • 8篇光学
  • 7篇视力
  • 7篇手术
  • 6篇术后
  • 6篇晶状体
  • 4篇球差
  • 4篇人工晶状体
  • 4篇近视
  • 3篇对比度
  • 3篇对比视力
  • 3篇穴位
  • 3篇穴位定位
  • 3篇眼保健

机构

  • 44篇首都医科大学
  • 9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北京市眼科学...

作者

  • 44篇李婧
  • 41篇熊瑛
  • 25篇王宁利
  • 22篇万修华
  • 12篇张景尚
  • 12篇王进达
  • 12篇李仕明
  • 9篇卿国平
  • 9篇李树宁
  • 8篇李晓霞
  • 7篇薛丽霞
  • 6篇刘雪
  • 6篇姜文汉
  • 6篇戴云
  • 5篇张雨东
  • 5篇赵晶
  • 5篇刘倩
  • 3篇杨迎新
  • 3篇余翔
  • 3篇周跃华

传媒

  • 7篇眼科新进展
  • 6篇眼科
  • 6篇中华眼视光学...
  • 5篇中华医学会第...
  • 3篇国际眼科纵览
  • 2篇中华眼科杂志
  • 2篇临床眼科杂志
  • 1篇眼科研究
  • 1篇中国医药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7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8篇2009
  • 1篇2008
  • 5篇2007
  • 4篇2006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合并高度近视的白内障的手术治疗进展
2023年
合并高度近视的白内障手术是复杂性白内障手术,手术难度大、风险高,更易发生术中后囊膜破裂、术后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飞秒激光辅助使手术精确性、安全性及有效性进一步提高。高度近视眼的解剖结构和眼内微环境发生病理性改变,影响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计算公式的准确性和IOL的稳定性,实践证明第五代Barrett Universal II公式在高度近视患者中准确性更高,垂直放置的一片式平板襻IOL在囊袋中较为稳定,适合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
刘建英李婧万修华
关键词:高度近视人工晶状体
学龄期近视患者高阶像差与近视发展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通过对学龄期近视患者的随访研究,初步探索波前像差与学龄期单纯性近视患者近视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睫状肌麻痹剂散瞳验光测量屈光状态,Allegretto波前像差仪测量波前像差,对北京市150例(300眼)单纯性近视少年儿童进行测量,并随访重复测量。观察学龄期近视患者屈光度的变化,探讨近视发展与波前像差之间的关系。结果 150例近视患者中,随访132例(120例纳入研究),近视屈光度增加(0.74±0.55)D,发现近视发展与年龄、近视时间、基础屈光度均有相关性(均为P<0.01),高阶像差与年龄有相关性(P<0.05),近视发展迅速组较发展缓慢组高阶像差3阶均方根值及C7(慧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C12(球差)的变化与屈光度的变化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高阶像差3阶、慧差较高可能是影响学龄期单纯性近视患者近视发展的因素之一,近视屈光度增加可能引起球差向负值方向增大。
李婧熊瑛王进达张景尚李晓霞游启生万修华
关键词:近视波前像差屈光
离焦与球差对人眼视锐度的交互影响
2015年
目的 探讨离焦和球差间的交互作用,分析离焦与球差单独或联合存在对人眼视锐度的影响.方法 实验研究.选取10名志愿者(10眼),在暗室内麻痹睫状肌散瞳,应用自行研制的自适应光学高阶像差验配与视觉分析系统,在矫正人眼自身像差基础上,叠加不同程度和方向的离焦,测量志愿者在100%对比度下视锐度的变化;在叠加离焦的基础上,分别联合叠加正向及负向0.1 μm球差,测量视锐度.通过对叠加像差后视锐度变化作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到视锐度随叠加像差变化的二项式拟合方程.结果 随着叠加的离焦量增加,10名志愿者视锐度逐渐下降;联合叠加同方向的球差后志愿者视锐度优于单独叠加离焦时视锐度;球差为0时,离焦在+0.1 μm视锐度达到最大值;球差为+0.1 μm时,离焦在+0.3~+0.5 μm之间,视锐度达到最大值;球差为-0.1 μm时,离焦为0,视锐度达到最大值.结论 球差与离焦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同方向球差增加了志愿者对于离焦的耐受.同向的离焦与球差共同存在,对视锐度的影响存在相互抵消的作用,较两者单独存在时对视锐度的影响更小.
李婧熊瑛王宁利万修华
关键词:视力球差
眼保健操穴位定位按摩眼罩
本发明涉及一种眼保健操穴位定位按摩眼罩,包括与使用者头部相配合的眼罩本体和将眼罩本体固定在使用者头部的固定机构,所述眼罩本体上设有眼部定位孔和鼻部定位件,在所述眼罩本体上设有面积覆盖眼部穴位的多个按摩定位小孔,至少部分按...
熊瑛王宁利万修华杨迎新李婧
文献传递
自适应光学矫正眼波前像差对视锐度的影响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分析不同波前像差矫正策略下的人眼视锐度变化,探索个性化的波前像差矫正模式。方法在暗室内,对4位受试者(4眼)予以5g·L-1新福林充分散瞳后,采用自适应光学系统进行6.0mm瞳孔光路下波前像差的检测和矫正。先通过光学镜片对其低阶像差进行充分初矫,再进行不同矫正策略下波前像差的矫正,对矫正波前像差前后100%对比度下的视锐度值进行分析比较研究。结果4位受试者在各种像差矫正策略下的视锐度值均获得一定程度的提高。在-3.50D左右的屈光度下,高阶像差所占相对百分比较大者(1号和4号受试者)在矫正高阶像差后也相应获得较大幅度的视锐度值提高。全矫像差未发现类似趋势。结论利用自适应光学矫正波前像差在4位受试者均获得了视锐度值的提高,在一定屈光度下,高阶像差在总像差中所占相对百分比较大者,其矫正高阶像差后视锐度的提高程度也较大。
李仕明王宁利李婧熊瑛薛丽霞戴云刘倩姜文汉
关键词:自适应光学波前像差
高阶像差与对比视力函数的影响
目的:选择正视眼作为被试,分析正视眼波前像差以及高阶像差对于低,中,及高对比视力函数的影响,为波前像差特别是高阶像差的矫正提供合理思路。方法:在流明值为260 背景亮度下,测量对比度为100%,25%,10%和5%四种
熊瑛李婧李树宁卿国平
文献传递
阅读后高阶像差变化与近视发展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观察学龄期近视患者近距离阅读后高阶像差的变化,并结合近视屈光度的随访研究,探讨阅读后高阶像差的变化与近视发展的关系。设计横断面病例系列研究。研究对象学龄期单纯性近视患者115例(230眼)。方法被检者近距离(20cm)阅读1小时,用Allegretto波前像差仪测量患者阅读前后的波前像差,观察高阶像差的变化,并与被检者一年中屈光度的变化做相关分析;按高阶像差阅读前后变化量的四分位数由低到高将被检者分为四组,探讨高阶像差阅读前后变化不同程度组间近视屈光度(一年中)的变化有无差异。主要指标屈光度,高阶像差均方根(RMS)值。结果近距离阅读前后总体高阶像差的变化(ΔRMSh)及3~4阶高阶像差变化(ΔRMS3~4)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阅读前后总体高阶像差的变化(ΔRMSh)及3阶高阶像差的变化(ΔRMS3)与一年中近视屈光度的变化(Δ屈光度)呈正相关(P均<0.05)。大瞳孔(6mm)状态下阅读后总体高阶像差增高较多者一年中近视屈光度增加较多。结论近距离阅读后高阶像差增高。大瞳孔状态下近距离阅读后高阶像差的增高可能与近视发展有关。(眼科,2006,15:317-320)
李婧熊瑛王宁利赵世强周跃华王小兵
关键词:近视波前像差
先天性无虹膜合并白内障手术疗效观察
2016年
目的 评价先天性无虹膜合并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晶状体囊袋张力环及黄色后房折叠型人工晶状体(IOL)植入,并配戴美瞳接触镜的治疗效果。方法 前瞻性系列病例研究。对10例(17眼)先天性无虹膜合并白内障患者施行白内障手术,采用3.2 mm透明角膜切口,连续环形撕囊直径小于6 mm,超声乳化后,植入晶状体囊袋张力环及黄色后房折叠型IOL,术后配戴美瞳接触镜。患者年龄4-50岁,平均(25.4±14.8)岁。术前最佳矫正视力(BCVA)0.05-0.1。眼压(IOP)8-24 mmHg(1 mmHg=0.133 kPa),平均(16.4±3.9)mmHg。角膜内皮细胞计数1 825-3 829个/mm^2,平均(3 280±473)个/ mm2。仅1例患者具有部分虹膜,其余患者均仅有虹膜根部,晶状体完全暴露,晶状体悬韧带可见,无晶状体脱位,晶状体混浊表现为不均匀花瓣状,患者畏光症状明显,有不同程度眼球震颤,角膜及眼底大致正常。应用配对t检验比较手术前后IOP、角膜内皮变化情况。结果 手术均顺利完成,植入IOL度数为19.50-30.00 D,平均(24.44±4.30)D。随诊时间1-18个月,末次随访BCVA 0.1-0.7,均较术前提高;患者自觉畏光症状明显减轻,配戴美瞳后畏光症状减轻更为明显。所有病例最后一次复查时角膜均清亮,未见接触镜所致角膜感染症状。所有IOL被囊袋包裹良好,位置趋中。2例(4眼)患者随诊至术后6个月时晶状体囊袋机化明显,后囊混浊经YAG激光治疗后已形成人工瞳孔。术后IOP为(18.1±3.6)mmHg,未见继发性青光眼。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为(2 669±850)个/mm^2,无继发性角膜内皮失代偿病例。结论 应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晶状体囊袋张力环植入、后房折叠型黄色IOL植入和配戴美瞳接触镜治疗先天性无虹膜合并白内障效果良好,术后视力有一定程度提高,明显减轻畏光等不适症状。
王进达张景尚熊瑛李婧李晓霞刘雪赵晶万修华
关键词:无虹膜白内障摘除术晶状体囊袋张力环
高阶像差与对比视力函数的影响
熊瑛李婧李树宁卿国平
自适应光学实时动态矫正像差对视力的影响
李仕明李婧熊瑛戴云赵豪欣姜文汉张雨东王宁利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