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大伟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低渗
  • 1篇低渗透
  • 1篇动物群
  • 1篇洞外
  • 1篇遗址
  • 1篇油气
  • 1篇油气运移
  • 1篇源岩
  • 1篇运移
  • 1篇渗透率
  • 1篇生态
  • 1篇生态环境
  • 1篇石器
  • 1篇石器时代
  • 1篇烃源
  • 1篇烃源岩
  • 1篇旧石器
  • 1篇旧石器时代
  • 1篇旧石器时代晚...
  • 1篇奥斯汀

机构

  • 1篇吉林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广西民族博物...

作者

  • 2篇李大伟
  • 1篇陈君
  • 1篇廖卫

传媒

  • 1篇人类学学报
  • 1篇国外油气勘探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0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广西田东中山遗址洞外岩厦出土动物骨骼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对广西田东中山遗址洞外岩厦出土动物骨骼遗存的研究表明,该批动物遗存至少代表39个属种。中山遗址原始居民以此地作为居住地,会到远处进行狩猎,其生业模式以狩猎为主;对骨骼的利用尚处在初级阶段,未发现精细的加工方式。动物骨骼遗存均来自野生动物,原始居民未开始饲养家畜。当时的中山遗址地处以林缘灌丛、低山森林景观为主的山间盆地中,不远处有成片的草地,并分布着一定面积的水域。这些信息对探讨中国华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的生存行为、生境状况及演化特征等具有重要意义。
陈君王頠李大伟廖卫
关键词:动物群生态环境旧石器时代晚期
低渗透烃源岩中生烃微裂缝导致的初次运移及其在得克萨斯奥斯汀白垩层中的应用
2000年
低渗透烃源岩中的裂缝作用是由有机质向较低密度的流体(油和气)转化过程中的孔隙压力变化造成的。这些裂缝提高了渗透率并为烃类的运移提供了通道。根据四个主要假设,推导出一个压力变化方程,这四个假设是:(1)烃源岩的渗透率非常小(0.01μD;10^(-20)m^2),因此由有机质转化产生的孔隙压力积聚要比由孔隙流体流动引起的孔隙压力损失快得多;(2)应力状态为各向同性,所以水平应力和垂直应力相等。当孔隙压力等于上覆压力时,烃源岩被破坏;(3)在石油生成过程中,岩层、有机质及流体的性质保持不变。当随深度的变化(即压力和温度)不大时这个假设是成立的;(4)有机质的转化仅需要两个反应速率,一个是干酪根向石油转化的低温反应速率(E≈24kCal/mol,A≈10^(14)/Ma);另一个是油向气转化的高温度应速率(E≈52kCal/mol,A≈5.5×10^(26)/Ma)。将生烃率方程和压力变化方程应用于奥斯汀烃源岩,通过调整几个变量,使之与该区的地化数据、岩心饱和度及实测的产油气能力相一致。本次应用说明,这些方程易于应用于低渗透烃源岩中的初次运移深度的计算。
Robert R.Berg李大伟张新科
关键词:渗透率烃源岩低渗透油气运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