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国清

作品数:188 被引量:452H指数:11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42篇期刊文章
  • 31篇会议论文
  • 14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5篇农业科学
  • 33篇医药卫生
  • 11篇生物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8篇虫病
  • 25篇贾第虫
  • 23篇球虫
  • 19篇孢子虫
  • 18篇基因
  • 17篇钩虫
  • 17篇PCR
  • 16篇隐孢子虫
  • 15篇锡兰
  • 14篇蓝氏贾第虫
  • 13篇流行病
  • 13篇分子鉴定
  • 12篇流行病学
  • 12篇免疫
  • 12篇寄生
  • 11篇原虫
  • 11篇寄生虫
  • 10篇克隆
  • 9篇原核表达
  • 8篇荧光

机构

  • 188篇华南农业大学
  • 13篇佛山科学技术...
  • 12篇广东省农业科...
  • 11篇广东省农业科...
  • 7篇中国农业科学...
  • 5篇佛山出入境检...
  • 3篇安徽农业大学
  • 3篇广州动物园
  • 3篇高明出入境检...
  • 2篇中山大学
  • 2篇仲恺农业工程...
  • 2篇香港大学
  • 2篇郑州牧业工程...
  • 2篇中国科学院广...
  • 2篇第一制药株式...
  • 2篇广州英赛特生...
  • 1篇西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深圳市第三人...
  • 1篇广州出入境检...

作者

  • 188篇李国清
  • 33篇肖淑敏
  • 25篇周荣琼
  • 24篇翁亚彪
  • 20篇林辉环
  • 19篇胡伟
  • 19篇刘远佳
  • 19篇李韦华
  • 17篇谭立娉
  • 16篇朱兴全
  • 14篇刘霞
  • 14篇岳彩玲
  • 14篇程家林
  • 13篇林瑞庆
  • 13篇朱海波
  • 12篇张浩吉
  • 12篇高振永
  • 11篇郭建超
  • 11篇李结
  • 11篇罗琴

传媒

  • 16篇中国预防兽医...
  • 16篇中国兽医科学
  • 9篇养禽与禽病防...
  • 9篇中国人兽共患...
  • 8篇中国兽医杂志
  • 7篇中国兽医科技
  • 7篇中国动物传染...
  • 6篇畜牧与兽医
  • 6篇动物医学进展
  • 6篇中国畜牧兽医...
  • 5篇中国家禽
  • 5篇广东畜牧兽医...
  • 5篇中国畜牧兽医...
  • 4篇寄生虫与医学...
  • 4篇中国兽医寄生...
  • 4篇中国畜牧兽医
  • 4篇国际医学寄生...
  • 4篇中国畜牧兽医...
  • 3篇中国兽医学报
  • 3篇畜牧兽医学报

年份

  • 3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14篇2015
  • 10篇2014
  • 11篇2013
  • 8篇2012
  • 10篇2011
  • 13篇2010
  • 8篇2009
  • 8篇2008
  • 9篇2007
  • 21篇2006
  • 9篇2005
  • 10篇2004
18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隐孢子虫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5年
隐孢子虫病(Cryptosporidiosis)是由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引起的一种以腹泻为特征的人畜共患寄生原虫病。本病具有广泛的宿主类型,可以寄生于哺乳类、鸟类、爬行类及两栖类等150种以上的人和动物。对于免疫系统正在发育的幼儿和幼畜以及免疫缺陷病人,隐孢子虫入侵的机会较大,免疫系统发育正常的人和动物也能感染该病,但机会小一些。自Tyzzer(1907)在鼠胃腺中发现隐孢子虫以来,一直以为隐孢子虫感染并不常见,是一种条件性病原。直到1976年Nime才报道了第一例人的隐孢子虫病,从此以后,有关此病的报道越来越多,到了198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更将本病列为人的爱滋病(AIDS)怀疑指标之一。
廖陶雪方炳虎肖淑敏李国清
关键词:隐孢子虫病隐孢子虫人畜共患病生活史超微结构免疫学
牛源环孢子虫套式PCR-液相杂交-酶显色检测方法的建立
为了建立一种高敏感和特异的牛源环孢子虫定量检测方法,根据试验获得的牛源环孢子虫18S rRNA基因序列(扩增引物为NesCycF和NesCycR)与其它原虫18S rRNA基因序列比对结果,在牛源环孢子虫的高变区设计1条...
肖淑敏李国清李韦华周荣琼
文献传递
莱姆病螺旋体感染对蜱的4个功能基因的转录影响
2011年
为探索蜱及蜱传病的防控新策略,了解病原与媒介硬蜱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本研究以莱姆病病原伯氏疏螺旋体感染后对长角血蜱4个功能基因的转录影响进行了研究。将不同浓度梯度的伯氏疏螺旋体显微注射到长角血蜱体内,分不同的时间段提取蜱的总RNA,反转录成cDNA后,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蜱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伯氏疏螺旋体感染对蜱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1(HLcyst-1)、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3(HLcyst-3)、卵泡抑素(FRP)、凝血酶抑制剂(Hemalin)4个功能基因的转录均产生了显著影响,但存在时间和剂量相关性,感染后第4天显著诱导了长角血蜱HLcyst-1基因的表达,抑制了Hemalin基因表达。
吴银娟李国清仝彩玲曹杰周勇志周金林
关键词:莱姆病伯氏疏螺旋体实时荧光定量PCR
以ITS-1+序列鉴定牛源环孢子虫被引量:10
2007年
根据GenBank上已发表的环孢子虫(Cyclospora)rDNA序列设计并合成1对引物,利用PCR技术对首次在牛体内发现的形态学特征与人环孢子虫(Cyclospora cayetanensis)极为相似的牛源环孢子虫的ITS-1+序列进行了扩增。将PCR扩增出的片段纯化后,克隆至pGEM-TEasy载体后进行序列测定,并利用NCBI在线BLAST程序对测序结果进行了同源性比较和序列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扩增的ITS-1+大小为865bp的片段,包含18S部分序列(371bp)、ITS-1全序列(385bp)和5.8S部分序列(109bp)。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该牛源环孢子虫为艾美尔科原虫,但不同于目前已知的各种艾美尔科原虫,可能是一种新发现的原虫。
肖淑敏李国清周荣琼李韦华
关键词:PCR分子鉴定
猪增生性肠炎PCR诊断方法的建立及临床样品检测被引量:4
2014年
为了掌握广东省猪增生性肠炎流行情况,采用试验建立的特异性PCR检测方法,对采集自广东不同地区、不同日龄的577份猪粪便样品进行猪增生性肠炎的流行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广东省猪增生性肠炎的总体阳性率为16.29%(94/577),不同日龄猪的阳性率检测结果为0~28日龄8.6%(3/35),29日龄~60日龄为11.90%(20/168),61日龄~90日龄为25.48%,(53/208),91日龄~120日龄为10.57%(13/123),121日龄~150日龄为27.77%(5/18),151日龄~180日龄为阴性;不同地区猪群的阳性率为惠州20.95%(13/78),广州10.86%(5/46),清远17.24%(15/87),云浮18.68%(17/91),肇庆16.67%(13/78),佛山11.23%(10/89),江门14.81%(12/81)。结果证明,广东省各地猪场猪增生性肠炎带茵感染较为普遍,不同日龄猪的感染率存在一定差异,应加强对该病的防控工作。
郭建超覃宗华张岩毅蒲文珺任邵娜张浩吉马春全李国清白挨泉
关键词:增生性肠炎聚合酶链反应
安氏隐孢子虫PCR诊断试剂盒的初步应用被引量:3
2007年
运用首次研制的安氏隐孢子虫PCR诊断试剂盒对广东省4个奶牛场和河南省1个奶牛场共234份样品,进行了安氏隐孢子虫感染的实际检测,并与常规检测方法饱和蔗糖漂浮法、改良抗酸染色法进行了比较。本试剂盒的检出率比常规检测方法提高了2%~13%,显示该试剂盒具有特异、敏感等优点,对开展隐孢子虫病的鉴别诊断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周荣琼李国清肖淑敏李韦华郭远忠
关键词:安氏隐孢子虫PCR诊断试剂盒奶牛
牛源环孢子虫的形态学特征观察被引量:3
2006年
对首次在乳牛粪便中发现的疑似环孢子虫卵囊的形状、大小、抗酸染色和孢子化等形态学特征进行了观察,探讨了该原虫的纯化方法。结果显示,牛源环孢子虫卵囊呈球形,直径6~10μm。直接涂片时可见卵囊内含折光性较强的成团小球体,呈桑椹胚状,淡绿色。碘液染色不着色。经改良抗酸染色后,卵囊着色变化较大,呈淡红色、深红色或不着色。新排出的未孢子化卵囊培养后可观察到孢子化的卵囊,内含2个孢子囊,每个孢子囊内含有2个折光性较强的子孢子。这些特征与人或其他动物的环孢子虫一致。环孢子虫感染阳性的粪便经Sheather's蔗糖漂浮法浓集后,再经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可以得到较为纯净的卵囊。
肖淑敏李国清李韦华周荣琼
关键词:乳牛形态学
家畜寄生虫分子疫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1997年
家畜寄生虫分子疫苗的研究进展李国清林辉环翁亚彪孔繁瑶1(华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系,广州510642)家畜寄生虫病长期以来一直是动物卫生和公共卫生的重要问题,目前的控制方法主要依靠药物防治。但这种方法有明显的缺点和局限,最严重的问题是抗药性的大量出现,例...
李国清林辉环翁亚彪孔繁瑶
关键词:家畜寄生虫分子疫苗
牛源环孢子虫套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环孢子虫(Cyclospora)是一种新近被人们重视的引起腹泻的重要病原之一。新鲜粪便直接涂片或经改良抗酸染色后镜检是目前诊断环孢子虫感染的主要方法。但由于粪便中成分复杂,常常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广泛...
肖淑敏李国清李韦华周荣琼
文献传递
Ⅰ型鸭肝炎病毒VP1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为了了解鸭肝炎病毒的遗传变异情况,试验采用RT-PCR方法对采自广东省各地12个DHV临床分离株的VP1基因进行了扩增、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12个DHV分离株的VP1基因序列长度均为714 bp,编码238个氨基酸,12个分离株与GenBank公布的参考株核苷酸同源性为91.7%~95.8%,氨基酸同源性为94.5%~98.3%,而12个分离株之间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达到99.2%~100%,氨基酸同源性为97.9%~100%.系统分析证明,12个DHV分离株均为DHV-Ⅰ型,不同分离株VP1基因无碱基插入和缺失,但存在点突变,各DHV分离株间亲缘关系较近,但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
任邵娜袁生蒲文珺彭巧丽王辉陈志伟张浩吉李国清
关键词:VP1基因克隆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