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凤超

作品数:13 被引量:37H指数:5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交通运输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水利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水轮机
  • 6篇贯流式
  • 5篇导叶
  • 5篇水力机械
  • 4篇叶型
  • 4篇水泵水轮机
  • 4篇流场
  • 4篇贯流式水轮机
  • 3篇优化设计
  • 3篇全三维
  • 3篇桨叶
  • 2篇遗传算法
  • 2篇遗传算法求解
  • 2篇水力性能
  • 2篇速度矩
  • 2篇基线
  • 2篇贯流式机组
  • 1篇电站
  • 1篇调压室
  • 1篇定常

机构

  • 13篇清华大学

作者

  • 13篇李凤超
  • 12篇樊红刚
  • 12篇陈乃祥
  • 4篇王正伟
  • 2篇袁义发
  • 1篇马涛

传媒

  • 5篇水力发电学报
  • 3篇清华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贯流式机组桨叶与导叶全三维匹配设计方法被引量:9
2010年
本文建立了灯泡贯流式机组桨叶和与之相匹配的导叶的全三维反问题计算模型。模型中通过给定导叶出口边与桨叶进口边上的速度矩分布规律来建立桨叶和导叶之间的匹配关系。设计得到的桨叶和导叶叶型均为空间曲面形状,内缘比外缘更为扭曲。在设计工况对其进行联合数值模拟,并根据转轮进口和尾水管进口截面上的速度矩分布状况调整了设计,增大导叶的出口安放角,使得转轮效率提高到92.28%。该设计方法有利于研究桨叶和导叶之间的联合流动性能,为寻求其最佳匹配关系打下了基础。
李凤超樊红刚王正伟陈乃祥
关键词:水力机械贯流式水轮机全三维
水泵水轮机双向流动控制优化设计被引量:5
2010年
本文建立了能够控制双向流动性能的水泵水轮机在线优化设计模型。模型中采用全三维反问题方法设计转轮叶片,采用叶型逼近方法求解水轮机工况和水泵工况的流场。综合考虑双向流动的能量性能和空化性能,提出了综合性能评价函数。采用单纯形加速方法,对一高水头水泵水轮机进行优化设计,得到了综合流动性能较好的转轮。全流道的定常湍流计算结果表明,优化后两个流动方向的转轮效率都提高,空化系数降低,证明了优化方法是可行的。模型可以实现计算机的在线优化计算,减少了人工干预。
李凤超樊红刚陈乃祥
关键词:水力机械优化设计
计及管道特性的调压室三维流场计算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本文对两侧各接有较长管道的调压室系统实现了管道特征线法和调压室三维非定常流动的联合计算,即建立了联合计算模型,其调压室底部与管道连接处通过迭代计算而获得有机衔接。将其结果与建立在一维压力平衡原则基础上的调压室(一维)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在一维模型孔口阻尼取值合适时,两者计算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验证了用调压室一维模型来描述调压室的动态特性,有较好的准确度。但混合模型的计算结果能反映调压室孔口等部位的结构形式对流动的影响,从而使结果能更基础地显示调压井真实的动态性能。
袁义发樊红刚李凤超陈乃祥
关键词:水电站调压室非定常流动
基于并行遗传算法求解可逆式转轮双向流场
为评价水泵水轮机转轮内部的综合流动性能,本文提出一种叶型设计和求解其双向流动的方法.利用三维涡面模型从正向设计叶片,得到相应流场;再从反向设计叶型,通过改变速度矩变化规律,并采用遗传算法控制其分布变量,渐进求解出转轮的逆...
李凤超樊红刚陈乃祥
关键词:水泵水轮机优化设计并行遗传算法性能参数
可逆式水力机组流动控制研究
李凤超
关键词:可逆式机组动态过程水力设计
一种贯流式锥形空间导叶三维密合设计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贯流式锥形空间导叶三维密合设计方法和装置,通过采用三维涡面方法设计导叶的空间叶型,能够保证其具有较小的绕流损失,并且可以为转轮做功提供必需的全部环量。以导叶出口边紧贴于密合基线构成的密合平面为优化目标,以...
樊红刚李凤超陈乃祥
贯流式机组桨叶与导叶全三维联合设计被引量:5
2012年
为了充分反映水流经过导叶后的流态对桨叶入流的影响,本文建立了灯泡贯流式机组桨叶和导叶的全三维联合反问题计算模型。在包括桨叶和导叶的计算域中,求解联立的控制方程,同时设计得到了导叶和桨叶的空间叶型。采用联合设计和单独设计模型分别设计了一低水头贯流式机组的桨叶和导叶,并在设计工况下对其进行了全流道湍流数值模拟。性能预估结果表明,与单独设计相比,联合设计的桨叶进口边附近压力分布得到改善,导叶和桨叶段的联合损失减小,转轮效率提高。
李凤超樊红刚王正伟陈乃祥
关键词:水力机械贯流式水轮机全三维
基于并行遗传算法求解可逆式转轮双向流场
为评价水泵水轮机转轮内部的综合流动性能,本文提出一种叶型设计和求解其双向流动的方法。利用三维涡面模型从正向设计叶片,得到相应流场;再从反向设计叶型,通过改变速度矩变化规律,并采用遗传算法控制其分布变量,渐进求解出转轮的逆...
李凤超樊红刚陈乃祥
关键词:水泵水轮机遗传算法
文献传递
一种贯流式锥形空间导叶三维密合设计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贯流式锥形空间导叶三维密合设计方法和装置,通过采用三维涡面方法设计导叶的空间叶型,能够保证其具有较小的绕流损失,并且可以为转轮做功提供必需的全部环量。以导叶出口边紧贴于密合基线构成的密合平面为优化目标,以...
樊红刚李凤超陈乃祥
文献传递
贯流式水轮机桨叶涡动力学优化设计被引量:5
2011年
为了优化贯流式水轮机桨叶的叶型,引入边界涡量动力学理论。对初始设计的导叶和桨叶叶型进行全流道三维湍流模拟,分析了桨叶表面上边界涡量流分布状态,找到了局部流动不良的部位。通过调整设计中给定的速度矩分布规律,对桨叶叶型进行优化。叶型改进后,桨叶轮毂附近和进口边附近边界涡量流分布明显改善,转轮效率提高。计算表明:桨叶表面上边界涡量流分布状态更有效地反映了转轮的流动性能,能够为叶型优化提供可靠的依据。
李凤超樊红刚王正伟陈乃祥
关键词:水力机械贯流式水轮机优化设计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