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冬梅

作品数:43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四川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文学
  • 4篇哲学宗教
  • 4篇文化科学
  • 3篇历史地理
  • 2篇经济管理
  • 2篇核科学技术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1篇诗经
  • 11篇蜀学
  • 7篇苏辙
  • 6篇《诗经》
  • 5篇《诗》
  • 4篇魏了翁
  • 4篇经学
  • 4篇《诗》学
  • 3篇著述
  • 3篇文学
  • 3篇刘咸炘
  • 3篇经学家
  • 3篇《诗经》学
  • 3篇CO
  • 2篇叙录
  • 2篇学史
  • 2篇学术
  • 2篇儒学
  • 2篇诗赋
  • 2篇诗集

机构

  • 43篇四川大学
  • 1篇中国民用航空...
  • 1篇成都农业科技...

作者

  • 43篇李冬梅
  • 4篇舒大刚
  • 1篇唐军
  • 1篇刘宁
  • 1篇李兵
  • 1篇杨远友
  • 1篇杨吉军
  • 1篇廖家莉
  • 1篇张劲松
  • 1篇朱君

传媒

  • 12篇巴蜀史志
  • 10篇儒藏论坛
  • 2篇社会科学研究
  • 2篇乐山师范学院...
  • 2篇西南民族大学...
  • 2篇宋代文化研究
  • 1篇文学遗产
  • 1篇江汉论坛
  • 1篇湖南大学学报...
  • 1篇周易研究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许昌师专学报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第十三届全国...
  • 1篇中国核学会核...

年份

  • 2篇2024
  • 5篇2023
  • 6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 4篇2002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略论龚道耕先生的三礼学
2022年
龚道耕先生乃近代蜀学的重镇人物、一代经学大师,平生治学最精深者为三礼之学,以为名山之业旨在于此,所成或拟作礼学著述甚多,然可惜的是,今存世者却寥寥。本文以其仅存的《三礼述要》残本、《写本<丧服经传注疏>题辞》、《<丧服经传五家注>叙》、《<丧服经传五家注>跋》、《<礼记郑氏义疏>叙例》,以及零散的几篇礼学之文和《经学通论》一书中所论的《礼》之名义、篇目、沿革、学说等篇章,就丧服、《礼记郑氏义疏》来具体论述龚道耕先生的三礼学思想,以见其出入汉宋,留意今古,合义理、考据为一家的治经特色及成就。
李冬梅
关键词:蜀学
龚编《郑君年谱》校正
2009年
高密郑玄字康成,体海岱之磅砖,含大雅之灵秀,融会今古,遍注群经,当灵、献之际,以一介布衣,学开一派,雄视千古,中国经学遂进入'郑学'时代。1800余年以来。
李冬梅
关键词:大雅群经经学布衣年谱
龚道耕学术年谱
2009年
龚道耕(1876—1941),字向农,一字君迪、悲庵,别署蛛隐,晚而重听,又自号(?)翁。其先浙江会稽(今绍兴)人,家牒承传,蔚为士族。七世祖受易公,官四川长寿典史。
李冬梅
关键词:学术士族年谱
蜀学渊渊:巴蜀的石经、群经总义与经学丛书文献
2016年
蜀学是巴蜀文化的结晶,中华学术的宝藏。巴蜀的石经、群经总义、经学丛书类文献是巴蜀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蜀学的重要栽体。本文系统梳理了石经、群经总义、经学丛书三类经学文献的历史源流,并着重分析了三类文献在巴蜀学术史、文献学史、文化史中的成就与特色。
李冬梅
关键词:石经
得本通末 开创新篇——欧阳修《诗》学本末论析探
2013年
在《诗》学史上,以本末论的观点论《诗》,为宋之大儒欧阳修所首创。其论《诗》,谓《诗》之义不出四类:诗人之意、太师之职、圣人之志、经师之业,并依据各自的内容和特点区分为本和末。在他看来,诗人之意和圣人之志才是《诗》义之本,而太师之职则为《诗》义之末;至于经师之业则有本有末,能求诗人之意且达圣人之志者,则为经师之本,但若仅讲太师之职且妄自为说者,则为经师之末。这一精辟独到的观点,不仅为欧阳修的《诗》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而且也成为了宋代《诗》学怀疑思潮的理论依据,并促进了宋代《诗》学诠释方法的转变。
李冬梅
关键词:《诗》学
苏辙《诗集传》新探
宋代经学的总体特征表现为对汉学传统的突破与扬弃,宋人对《诗经》的研究也是如此。终宋260余年的《诗经》研究,不外乎扬弃汉唐之旧学,创立宋人之新说而已!他们怀疑《诗序》,抨击《传》《笺》,扬弃《正义》,甚而删及本经,几乎处...
李冬梅
关键词:苏辙诗集传
文献传递
明代西蜀大家熊过几种著述叙录
2023年
相较于两宋蜀学的鼎盛繁荣,明代由于政治、思想上的双重压制,蜀学发展相对比较迟缓,学者多以衰落、低迷言之。号称记诵之博、著述之富的杨慎就曾说:“吾蜀科第,莫盛于宋……经元兵之惨,民靡孑遗,积以百八十年,犹未能复如宋世之半也。”a不过继杨慎高中状元后,蜀中学术一度出现转机,涌现出以熊过、任瀚等为代表的才子、大家,他们研经治学、著书立说,推动了明代蜀学的发展。本文即以熊过为例,略述其人与其书,以见其学。
李冬梅
关键词:叙录蜀学记诵著书立说
李调元《童山诗音说》整理前言
2023年
音韵类《诗经》学文献是指专门研究《诗经》中文字音韵的《诗经》学文献。众所周知,《诗经》是讲究韵律的,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诗经》之语音亦发生了演变,用今音读古诗常有不能合韵协音者。于是,从音韵的角度研究《诗经》的著作便应运而生。《经典释文·序录》曾记载说:“为《诗》音者九人:郑玄、徐邈、蔡氏、孔氏、阮侃、王肃、江惇、干宝、李轨。”①见于其他史籍记载的隋唐以前从事《诗经》音创作的还有徐爰、刘芳、沈重等人。
李冬梅
关键词:《诗经》学经典释文李调元
苏辙“二周说”述评被引量:1
2006年
在《诗经》三百篇中,《周南》、《召南》列居十五《国风》之首。关于这种编排体例以及二者的命名及区别,历来颇有争议,且其争论的焦点主要是对'南'的理解各有不同,使之成为《诗经》学史上一件公案。苏辙,作为北宋著名的经学家,在疑古惑经思潮的影响下,基于'平生好读《诗》、《春秋》。
李冬梅
关键词:思潮经学家诗经国风学史
巴蜀易学源流考被引量:5
2011年
巴蜀易学素有渊源,两汉为滥觞期,六朝为续传期,唐代为总结期,两宋为高峰期,元明以下则为流衍期。自两汉迄清末,历代巴蜀易学著作约有180余种;数量虽然不多,然特征却很鲜明,流派众多,"四道"毕备,其"尚辞"者则有苏轼之《苏氏易传》,"尚象""尚变"者则有李鼎祚之《集解》、来知德之《集注》,其"尚占"者则如汉严遵,而尤以卜筮易、道家易源远流长。至于《易》《老》兼治者,则有严遵、扬雄;发明图书易者,则如陈抟、胡世安;其以佛陀解《易》者,则有苏轼、龙昌期。至于仿圣拟经,由扬雄开其先(撰《太玄》),而王长文(撰《通玄经》)、卫元嵩(《元苞》)诸人继其事,成为巴蜀易学之一大特色。后之治《易》《玄》,谈《图》《书》者,皆以蜀学发其轫。刘咸炘曰:"易学在蜀(伊川语),如诗之有唐矣。"(《蜀学论》)信然。
舒大刚李冬梅
关键词:巴蜀文化蜀学易学史中国儒学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