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伟伟

作品数:60 被引量:403H指数:12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5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4篇经济管理
  • 47篇社会学
  • 3篇文化科学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2篇综合评价
  • 10篇信息集结
  • 9篇排序
  • 9篇密度算子
  • 6篇多属性决策
  • 5篇评价信息
  • 5篇评价者
  • 4篇矩阵
  • 4篇创新能力评价
  • 3篇信息集成
  • 3篇信息集成框架
  • 3篇异常值
  • 3篇省域
  • 3篇情感
  • 3篇情感过滤
  • 3篇稳定性
  • 3篇竞争优势
  • 3篇聚类
  • 2篇型综合
  • 2篇需求者

机构

  • 59篇东北大学
  • 3篇哈尔滨工程大...
  • 2篇南昌大学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沈阳建筑大学
  • 1篇内蒙古科技大...
  • 1篇北京外国语学...

作者

  • 60篇李伟伟
  • 50篇易平涛
  • 43篇郭亚军
  • 5篇王露
  • 4篇李玲玉
  • 3篇周莹
  • 3篇刘军
  • 2篇郑红
  • 1篇井元伟
  • 1篇崔升波
  • 1篇李雪
  • 1篇孔凡文
  • 1篇由海燕
  • 1篇周义
  • 1篇郭善瑞
  • 1篇何志勇

传媒

  • 19篇运筹与管理
  • 13篇东北大学学报...
  • 5篇系统管理学报
  • 4篇系统工程
  • 2篇系统工程学报
  • 2篇系统工程理论...
  • 2篇科研管理
  • 2篇预测
  • 2篇中国管理科学
  • 2篇控制与决策
  • 1篇系统工程与电...
  • 1篇统计与决策
  • 1篇科学学研究
  • 1篇管理科学与工...
  • 1篇第十五届全国...

年份

  • 3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6篇2019
  • 3篇2018
  • 9篇2017
  • 5篇2016
  • 6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5篇2012
  • 6篇2011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体现发展趋势的动态综合评价方法被引量:47
2016年
针对动态综合评价中没有考虑被评价对象指标的发展趋势的问题,综合考虑评价指标的发展趋势、指标权重和时间权重的影响,构建了一种体现发展趋势的动态综合评价模型。定义了发展因子,用于表示被评价对象指标的发展趋势,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的基础上采用离差平方和最小化的方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建立了一种体现"厚今薄古"思想的时间函数来确定时间权重。最后,将该动态综合评价模型应用于中国西部地区宏观经济发展评价问题中。
易平涛周义郭亚军李伟伟
广义梯形模糊数密度加权算子及其应用被引量:6
2019年
针对多属性决策问题,本文面向广义梯形模糊数的决策信息,提出了广义梯形模糊数密度加权算子(TF-DWA算子)的信息集结方法。首先介绍了广义梯形模糊数密度加权算子及其合成算子,并分析了其性质特点。然后,基于信息分布的疏密程度讨论了广义梯形模糊数的分组问题,通过质心排序指标值进行聚类。在此基础上,基于熵值法求解密度加权向量。最后,通过一个应用算例对本文提出的算子进行简要说明。
王露易平涛李伟伟刘军
群体信息集结过程中无量纲化方法的选择被引量:9
2017年
针对线性无量纲化方法对群体评价中信息集结结果的影响问题,本文以线性加权的群体信息集结方法为背景,以集结成的群体信息最大程度地扩大被评价对象间的差异为导向,给出了群体信息集结过程中无量纲化方法选择的若干结论和建议。首先设定评价情景并提出研究假设,分析不同无量纲化方法集结成的群体信息对各被评价对象间的差异影响;然后对造成被评价对象之间差异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讨论;通过对不同因素的分析以及与未经过无量纲化处理集结成的群体信息中各被评价对象间差异的比较,得出一些重要的结论,并给出一些针对群体信息结集过程中选择无量纲化方法的建议;最后,用一个算例检验了结论的有效性。
宫诚举郭亚军李玲玉李伟伟
关键词:综合评价信息集结
考虑评价者风险的群体评价方法被引量:1
2016年
针对群体评价中多个评价者给出的评价结果非一致性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评价者风险的群体评价方法,该方法摒弃了以往对评价者风险态度的研究,且不需要集结评价者的评价信息,而是综合考虑评价者的风险因素,利用规划求解得出最终的评价结果,旨在从理论层面上探讨群体评价的方法。首先设定评价情景,提出研究假设并给出评价者风险的定义;然后根据评价者的经验信息和评价过程中的信息确定评价者的权重和此次评价中评价者的风险;根据个体评价结果与理想评价结果偏差最小的原理,设计非线性规划模型求解最终的评价结果。最后,用一个算例检验了方法的有效性。
宫诚举郭亚军李伟伟
关键词:综合评价
基于主客体需求的激励型综合评价方法被引量:5
2017年
针对静态综合评价方法中的激励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主客体需求的激励型综合评价方法,以实现对被评价对象各评价指标分别激励的作用。首先,区分评价过程中的评价者和评价需求者,给出评价者和评价需求者的概念,并对评价需求者开展激励活动的目的进行界定;其次,综合考虑评价需求者和被评价对象的合理需求,从评价需求者的角度和被评价对象的角度分别对同一被评价对象的不同评价指标进行激励;再次,计算同一被评价对象在不同评价指标下的激励总量,并将其集结到原始的评价结果中,以得到激励后的综合评价结果;最后,通过一个算例对方法的应用过程进行了说明。
宫诚举郭亚军郑红郑红李伟伟
关键词:评价者
一种体现发展趋势的自-互激励型多阶段信息集结方法
2022年
针对时序动态综合评价中多阶段信息集结问题,提出一种体现发展趋势的自-互激励型集结方法。首先,根据被评价对象不同的发展趋势得出不同的预测点,连接预测点得到预测线,以预测线为基准对被评价对象进行状态上的自激励;其次,依据原始评价值的大小衡量增长难度,并与增长速度结合,进行增长水平上的互激励;最后,通过算例验证方法的有效性。该集结方法从激励的视角考虑被评价对象自身的发展趋势和相对增长水平,据此对不同起点的对象实行差别化激励,充分尊重了个体发展差异。
刘军梁媛媛易平涛李伟伟
关键词:信息集结
残缺数据下动态随机算法及应用
2021年
针对指标数据残缺的动态评价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残缺数据的动态随机算法。首先依据时间维度上的分布情况将残缺值分为两类:离散型与连续型,并提出了对应的补足方法;然后在数据补足完整的基础上,利用随机模拟技术,计算优胜度矩阵,并推导出被评价对象之间的可能性排序。该算法避免了评价对象之间排序的绝对性,在对实际问题的解释方面具有较大弹性。最后,通过一个算例对该算法进行详细说明。
易平涛董乾坤李伟伟
关键词:残缺数据
基于密度算子的多阶段群体评价方法及应用被引量:3
2011年
从密度算子的角度研究了多阶段群体评价信息的集结问题,并比较分析了各集结途径的评价结果.首先基于评价者判断的离散程度及与群体判断的接近程度,给出了一种评价者权重的确定方法,并基于时间度的概念,给出了阶段权重向量的确定方法.在此基础上,基于密度算子对评价信息进行多途径集结,同时考虑了同一时段和不同时段评价信息分布的疏密程度.最后,通过一个算例对多阶段群体评价信息集结方法的应用进行了说明,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
易平涛郭亚军李伟伟
关键词:综合评价信息集结密度算子
基于指标特征分析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及实证被引量:63
2016年
区域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提升区域竞争力的一项核心内容。为衡量不同区域的综合创新能力,兼顾多类创新主体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创新环境三个方面构建了区域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针对序关系分析法中指标重要性比较由专家通过主观判断给出从而影响了评价结果客观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客观序关系分析法。运用该客观序关系分析法对中国东部地带11个省市在2009-2013年间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得出不同省市区域创新能力存在明显差异且有着较大发展空间的结论,并据此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易平涛李伟伟郭亚军
关键词:综合评价区域创新能力评价
综合评价中异常值的识别及无量纲化处理方法被引量:31
2018年
针对综合评价中的异常值现象,讨论了原始数据中是否存在异常值、若存在异常值该如何识别异常值以及对含有异常值的评价数据如何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三个问题。关于异常值的判断与识别,给出了以"中位数"为参考点,通过比较排序后两端数据偏离中位数的距离的处理思路。对含有异常值的评价数据的无量纲化处理问题,基于常用的"极值处理法",通过分别指定异常值和非异常值无量纲化取值区间的方式,提出了一种分段的无量纲化处理方法。最后,通过与已有文献异常值识别及无量纲化处理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发现本文给出的方法能够实现对异常值的适度筛选,且能够提升无量纲化数据分布均衡性。
李伟伟易平涛李玲玉
关键词:综合评价无量纲化处理异常值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