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万金

作品数:27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云南省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6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3篇地震
  • 6篇地震台
  • 5篇地震波
  • 5篇震波
  • 4篇地震波形
  • 3篇断层
  • 3篇远震
  • 3篇震相
  • 3篇震源
  • 3篇数字地震
  • 3篇台数
  • 2篇地震活动
  • 2篇地震目录
  • 2篇地震速报
  • 2篇地震台站
  • 2篇地震仪
  • 2篇地幔
  • 2篇震源机制
  • 2篇上地幔
  • 2篇实时报警

机构

  • 26篇云南省地震局
  • 5篇中国地震局地...
  • 3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山东省地震局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中国地震局
  • 1篇中国地震台网...
  • 1篇宁夏回族自治...

作者

  • 27篇李万金
  • 5篇吕春来
  • 5篇陈阳
  • 2篇白世达
  • 2篇吕春来
  • 1篇童汪练
  • 1篇吴何珍
  • 1篇赵仲和
  • 1篇颜其中
  • 1篇严自华
  • 1篇苗庆杰
  • 1篇谷家良
  • 1篇崔庆谷
  • 1篇楼海
  • 1篇许忠淮
  • 1篇邓存华
  • 1篇何家斌
  • 1篇田宝峰
  • 1篇刘瑞丰
  • 1篇张淑贤

传媒

  • 16篇世界地震译丛
  • 3篇地震研究
  • 2篇地震地磁观测...
  • 2篇高原地震
  • 1篇国际地震动态
  • 1篇大地测量与地...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01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个旧地震台VP垂直摆倾斜仪观测干扰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选取2016年2月1日以来个旧地震台VP型宽频带垂直摆倾斜仪观测资料,正确识别自然环境、场地环境、仪器故障、人为影响等典型干扰,并分析干扰形态及特征,可有效提高VP垂直摆观测的内在质量,对准确识别地震前兆异常信息具有一定意义。
李波陈阳白世达李万金
根据环境地震噪声和远震瑞雷波分析得到的台湾海峡地壳和上地幔S波速度结构被引量:1
2014年
虽然台湾西部的造山运动逐渐减弱,但台湾海峡的确还发生大、小地震。主要由于后勤原因,以前的研究基本没触及该地区。然而该地区的整体地壳构造具有特殊意义,因为它可能提供造山运动之前原始台湾的线索。通过将使用台站对从环境地震噪声提取的时域经验格林函数(TDEGF)与传统面波双台法(TS)相结合,我们能构建出5~120s之间的瑞雷波相速度频散曲线。使用台湾和海峡两岸的台湾宽频带地震台阵(BATS)的台站,我们能够获得该地区不同地方的平均一维Vs结构。如预期所料,结果显示在地壳上部15km内有显著的剪切波速度差异。总的来说,中国大陆沿海地区上地壳和台湾岛西南海域上地壳分别出现最高Vs和最低Vs,它们相差约0.6~1.1km/s。对于海峡的不同地方,海峡中部上地壳Vs结构比北部和南部低约0.1~0.2km/s。台湾海峡地下的上地幔Vs结构(莫霍面-150km)比AK135模型低约0.1~0.3km/s。整体地壳厚度约为30km,比台湾岛下的地壳厚度更薄且变化更小。使用水深超过1000m海域中的短周期频散数据反演地震波速度结构除大陆架外还应将水层考虑进去。
黄有志姚华建吴大铭梁文宗黄柏寿林正洪温国梁李万金吕春来
关键词:S波速度结构地壳和上地幔台湾海峡
应力影区的全球搜索
2015年
关于地震波通过时触发的地震数与主震引起的静态应力变化触发的地震数的相对比例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议。静态应力变化应该对地震发生概率有长期影响,而由地震波通过引起的动态应力变化则不会。两种机制都应该会提高某些地方的地震活动率,但只有静态应力变化计算可预测地震活动率降低的影区。因此,鉴别出主震后受到抑制的地震活动就可判断静态应力变化过程。我们注意到原则上静态应力变化理论只能预测影区内特殊震源机制地震受到抑制,而非总体地震发生率的降低。因此,可用主震前、后因一定机制类型地震受到抑制而引起的平均震源机制的变化来表示应力影区的特征。我们考察了从哈佛矩张量(CMT)目录中抽取的119个MS≥7主震的±2°半径范围内、主震发生前后5年内的平均震源机制。仅在两例中发现由地震受到抑制引起的显著的平均震源机制变化。不过,通过数据叠加,我们能从统计上分辨出特定震源机制的主震后地震受到了显著抑制。这表明,虽然静态应力影区信号微弱,但它们的确出现在全球目录中。
Ellen P.MallmanTom Parsons李万金邓存华
关键词:应力变化震源机制搜索地震发生概率地震波
根据峰值地动位移标度无饱和地计算地震震级
2016年
全球定位系统测量仪是非惯性的,它直接测量相对于全球参考框架的位移)而惯性传感器受到系统出格(主要因倾斜)的影响,对得到位移的积分有不利影响.我们根据分布在近源到区域距离(约10-1000km)上的高速全球定位系统台网记录,研究了Mw6-9地震的峰值地动位移(PGD)的震级标度性质,得出的结论是:实时全球定位系统的地震波形可用来快速测定震级)通常在破裂开始的第一分钟内,许多情况是在破裂结束前,可定出震级.虽然比用P波初始几秒钟波形的地震预警方法要慢一些,但我们的方法不会遇到地震传感器在大震级时出现的饱和效应.快速震级估算可用于快速生成地震的震源模型、海啸预测和需要长周期位移准确信息的地震动研究.
diego melgarbrendan w.crowelljianghui gengrichard m.allenyehuda bocksebastian riquelmeemma m.hillmarino prottiathanassios ganas李万金许忠淮刘瑞丰
关键词:地震震级地动位移标度性质全球定位系统地震波形
背景噪声中地震信号的可识别判据及量化验算
2013年
背景噪声与地震信号的强度或周期差异决定地震震相是否可从视觉上有效识别。为寻找平稳背景噪声中地震信号的视觉可识别判据,研究能反映两者频率差异及强度差异的参量用于上述两种信号对比,得到背景噪声中地震信号视觉可识别条件的量化判据,并用实际观测资料及仿真数据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针对功率谱计算过程中的校正环节进行讨论,利用A1buquerque实验室给出的测试实例阐明USGS标准中功率谱计算的规范步骤及细节。
崔庆谷樊丽云李万金
关键词:背景噪声地震信号功率谱密度
利用奇异值分解方法实时自动检测P波和S波
2017年
利用奇异值分解(SVD)分析实现了一种新的P波和S波震相的自动检测方法。该方法是基于Rosenberger(2010)用于三分量地震波形奇异值分解的实时迭代算法。该算法通过利用奇异值分解并将波形分为P波和S波分量来识别视入射角。我们将该算法应用于滤波后的波形,然后在经过滤波和奇异值分解分开的信道上设置入射角和奇异值检测器,或者应用信噪比(SNR)检测器来拾取P波和S波。安扎地震台网和最近在圣哈辛托断层带地区部署的便携式仪器为测试不同设置的检测算法提供了一个非常密集的地震台网,包括不同震源机制的事件、具有不同场地特性的台站和射线路径偏离奇异值分解算法中使用的逼近。2~30Hz巴特沃思带通滤波器给出了各种事件和台站的最佳性能。我们在许多事件上应用奇异值分解检测,并且从2005年6月M_W5.2地震复杂、强烈的余震序列中得到结果。这个序列经过几位分析人员的彻底复查,确定了主震后第一个小时的294个事件都围绕主震密集分布。我们使用这个数据集来微调自动奇异值分解检测、关联和定位,实现了37%事件的自动识别和定位。所有检测到的事件都落在此密集区内,并且没有虚假的事件。普通的信噪比检测器不会超过11%的成功,并且位置分布更广泛(不完全在复查的群集内)。由奇异值分解检测器检测到震相(P波或S波)的预先知识显著降低了由震相盲信噪比检测器产生的噪声。
I.KurzonF.L.VernonA.RosenbergerY.Ben-Zion刘长生李万金赵谊
关键词:震相地震波形余震序列P波射线路径
单台数字测震仪地震实时准确报警方法的研究
2012年
地震发生后,地震观测台站的测震仪器只有具备接收记录到地震波形就能快速排除干扰,准确辨别出地震并启动实时报警的功能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台站长期做好地震速报工作。如果测震仪器不能实现准确率较高的地震实时报警功能,那么台站作为防震减灾一线的地位和作用就无法凸显。目前我国大多数地震台站使用的地震数据监测记录软件所具有的地震报警功能就很不理想,简而言之就是“有震不报警,无震乱报警”——有点爆破等振动干扰就触发报警,记录到天然地震反而不报警,这种现状严重影响了台站的震情值班和地震速报工作。
李万金陈阳
关键词:地震波形实时报警地震台站警方台数地震速报
断层带围陷波的自动识别算法
2017年
在地震断层带台阵记录的数据中,研究出了断层带围陷波的一种自动识别算法。使用自动的S波最佳选择来识别地震图中的时间窗,以用于断层带围陷波的后续搜索。该算法计算每个台站记录的各个地震图的5个特征:卓越周期、1s持续时间的能量(代表围陷波)、相对波峰强度、到时延迟以及6s持续时间的能量(代表整个地震图)。共同用这些特征来识别台阵中地震图有统计离群值的台站。将此算法应用于大数据集可以从其他台站地震图中的偶然局部场地放大中识别出真正的围陷波。此方法在1992年美国兰德斯地震破裂区上记录的测试数据集上进行了验证,以前曾在此波形上人工识别出围陷波,然后应用到圣哈辛托断层带上记录的几千个地震事件的更大数据集上。所开发的技术为断层带附近记录的大型地震波形数据集的系统客观处理提供了一个重要工具。
Z.E.RossY.Ben-Zion高研李万金刘长生
关键词:时间序列分析导波
中大地震应力降的全球变化
2015年
使用1990年至2007年期间约2000个mb≥5.5地震来研究地震应力降的全球变化。根据卷积模型使用迭代最小二乘法从传播路径和检波器的贡献中分离出震源位移谱。用全球平均经验校正谱和近源衰减的估计值来校正所观测到的P波震源谱。假定为Brune型的震源模型,我们估计拐角频率并计算应力降。单个地震应力降估计的范围从0.3到50MPa,但约为4MPa的中值应力降不会随地震矩变化,意味着我们数据中Mw-5.2到8.3范围内的地震具有自相似性。我们的结果与以往研究结果的比较在大部分仪器可观测震级范围均证实了这种观测事实。虽然应力降估计的绝对值取决于假定的震源模型,但我们识别出应力降的相对区域变化,相对于处理参数和模拟假设来说是合理的,其中包括恒定破裂速度的固有假设。我们发现平均应力降对震源机制的依赖关系,走滑型地震的应力降是平均应力降的3—5倍,也发现板内地震的应力降比板间地震的应力降高2倍。
Bettina P. AllmannPeter M. Shearer李万金吕春来
关键词:地震应力降全球变化震源模型估计值
新型二进制走时表文件的编制与查询
2013年
为将新型二进制结构走时表文件实际应用到测震分析软件,利用Matlab软件编写二进制结构综合走时表文件的通用程序,给出查询震相走时的算法,并成功配置到地震分析软件中用于地震定位。使用者只要仿照该通用程序的结构框架,根据需要适当修改程序,就能快速生成适合地震台站定位的走时表文件。
李万金
关键词:查询算法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