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鹏

作品数:21 被引量:69H指数:6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农作物育种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8篇核桃
  • 5篇杉木
  • 3篇污染
  • 2篇养分
  • 2篇植物修复
  • 2篇生物量
  • 2篇授粉
  • 2篇树种
  • 2篇套袋
  • 2篇土壤镉
  • 2篇土壤镉污染
  • 2篇泡核桃
  • 2篇青杨
  • 2篇种群
  • 2篇种子园
  • 2篇镉污染
  • 2篇物量
  • 2篇良种
  • 1篇单株选择
  • 1篇氮磷

机构

  • 21篇四川农业大学
  • 3篇四川省林木种...
  • 2篇四川省林业科...
  • 1篇石棉县林业局
  • 1篇中铁二十五局...
  • 1篇中国国家铁路...
  • 1篇中国铁道科学...

作者

  • 21篇朱鹏
  • 6篇陈良华
  • 5篇张丽
  • 5篇肖千文
  • 5篇蒲光兰
  • 4篇张健
  • 4篇黄雄
  • 4篇魏童
  • 3篇吴开志
  • 3篇王景燕
  • 3篇杨万勤
  • 3篇谭波
  • 3篇龚伟
  • 3篇闫思宇
  • 2篇高顺
  • 2篇史丽会
  • 2篇李晗
  • 2篇徐振锋
  • 2篇肖玖金
  • 2篇段琼

传媒

  • 3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果树学报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热带亚热带植...
  • 1篇四川林业科技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浙江农林大学...

年份

  • 2篇2024
  • 4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杉木2代和2.5代种子园遗传多样性评估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掌握杉木2代和2.5代种子园的遗传背景信息,为杉木种子园的遗传管理和生产经营提供依据,同时为杉木3代种子园的营建提供遗传信息基础。【方法】以洪雅县国有林场国家杉木良种基地杉木2代及2.5代种子园为对象,通过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其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进行分析。【结果】(1)杉木2代种子园平均等位基因数(10.1)、有效等位基因(1.71)和Shannon’s信息指数(1.213)数值要高于大多数杉木和其他针叶树种的种子园或育种资源的数值,表观杂合度(0.440)和期望杂合度(0.478)则低于这些种子园或育种资源的指标值,但单个位点的遗传多样性指标与该位点在其他研究中的表现相比并无明显差异;(2)2.5代种子园相比2代种子园虽然等位基因数量存在一定程度的减少,但其他遗传多样性指标没有出现明显的减少;(3)2代种子园各来源间遗传多样性有一定差异,来源间的遗传分化不明显,基因流(N_(m))均大于1,基因交流频繁,变异来源主要存在于群体内(占99%)。110个无性系遗传聚类不明显,遗传背景较为一致。【结论】洪雅国有林场杉木2代种子园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2.5代种子园的遗传多样性没有明显的减少,可以较好地保障未来生产的种子质量和遗传增益。由于种子园母树无性系遗传背景较为一致,因此营建3代种子园过程中,应补充一些其他地理种源或杉木古树资源的优良基因材料,以增加种子园的遗传分化,提高种子园的遗传增益。
方月杨汉波吴华雪雷洵张小国杨昌通黄振陈良华朱鹏
关键词:杉木种子园
6个优良杉木家系的生长、光合和氮磷养分利用效率差异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生长监测和光合生理机制研究可为杉木优良家系的早期选择和科学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国家杉木工程中心引进62个第3代杉木半同胞家系建立子代测定林,以本地的1.5代杉木为对照(CK),以生长优于本地杉木的6个杉木家系为对象,研究它们的生长性状、光合特征及其与氮(N)、磷(P)利用效率的内在关系。【结果】3号家系的株高和地径最大,显著高于CK、26和42号家系(P<0.05);家系间的最大光合速率(Pmax)、表观量子效率(Q)、光呼吸速率(Rd)、光饱和点(LSP)和补偿点(LCP)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家系间叶绿素a、b及总叶绿素含量的差异显著,26号家系最高,3号家系最低;家系间N、P养分含量及其光合利用效率的差异不显著。相关分析表明,生长性状与Pmax、Q、叶N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具有较高LSP和较低Rd的家系,生长表现更好。N、P化学计量比特征表明幼龄期杉木的生长主要受N的限制,生长较差的家系采取保守的N、P利用策略。【结论】杉木生长性状不仅与净光合速率有关,更与光合总叶面积紧密相关,生长更好的家系对N、P养分需求量更大。综合来看,3、23和43号家系最为优良,可进一步从中筛选优良单株。
陈娜朱鹏陈良华胡红玲张健肖玖金杨汉波
关键词:杉木优良家系光合性状
基于SSR标记的川西南泡核桃良种DNA指纹图谱构建及聚类分析被引量:8
2018年
以川西南11个泡核桃优良品种资源为材料,利用SSR荧光标记技术进行了DNA指纹图谱构建和遗传关系分析。11对SSR荧光引物在11个泡核桃品种中共检测到59个等位基因,每个SSR位点有3~8个等位基因,平均为5.364个,有较好的多态性。期望杂合度(He)、香农信息指数(I)和多态信息含量(PIC)、变幅分别为0.579~0.851、0.993~1.972和0.490~0.833;均值分别为0.692、1.379和0.642。筛选出4对SSR引物wga004、wga032、wga070、zmz05为核心引物构建了各品种的指纹图谱。聚类分析中,11个泡核桃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在0.525~0.932之间。说明11个泡核桃品种间遗传多样性较丰富,亲缘关系与选育的地理来源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地域上基因交流广泛,遗传背景复杂。
周于波朱鹏龚伟王景燕闫思宇吴开志吴春艳李海平龚毅红段琼
关键词:SSR标记泡核桃聚类分析
镉处理下不同青杨种群的生长、光合生理和镉吸收差异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认识不同浓度镉处理下青杨不同种群在生长、光合生理和镉吸收能力的差异,筛选具有镉修复潜力的青杨种群。【方法】以川西地区的达维镇(DW)、牦牛沟(MN)、捧塔村(PT)和榆林村(YL)等4个青杨种群插条为试验材料,在3个镉浓度(CK:0、L:25和H:50 mg/kg)处理下开展扦插盆栽试验,生长6个月后,测定其生长指标、光合生理指标和各器官镉含量。【结果】4个青杨种群在L处理下没有表现出与对照显著的生长差异,而在H处理下均表现出明显的促进效应,捧塔、牦牛和榆林3个种群要远远大于达维种群,其总生物量的促进幅度均超过了50%,而达维种群的增长量仅为18.2%。光合速率和光合色素含量呈现出一定程度的降低,基本表现出捧塔、牦牛和榆林大于达维的趋势。L处理时地上部分镉浓度显著大于根部的浓度,但H处理时根部镉浓度略高于地上部分镉浓度。青杨对镉的吸收能力在种群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无论是器官镉浓度还是生物富集系数(BC)和转运系数(TF),都表现为榆林、牦牛和捧塔大于或显著大于达维。【结论】青杨对镉胁迫具有较高的耐受能力,且这种耐受能力是以地上富集为策略,但青杨对镉的耐受/富集能力存在着显著的种群间差异。利用青杨修复土壤镉污染时应注意这种差异,以选择耐受/富集能力高的种群来提高土壤镉污染的修复效率。
魏童胡希智王盈朱鹏
关键词:土壤镉污染青杨植物修复种群差异
核桃品种微卫星标记的筛选与鉴别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筛选合适的微卫星标记,以便精确、快速、高效、可靠地鉴定核桃品种。【方法】从已报道的核桃微卫星引物遴选出22对引物,对5个川早系列核桃品种和2个四川乡土核桃进行鉴别。【结果】经过筛选和比对重复,有15个位点获得了清晰、准确、一致的等位基因信息。15个位点共获得了64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为4.2个,平均表观杂合度为0.648;平均无偏期望杂合度为0.704,表现出了很高的多态性。少数几个位点(wga001、wga032、wga148、wga004与wga079组合、wga349与zmz39组合,wga349与zmz22组合,wga202与zmz05组合,zmz35与zmz44组合等)就可以有效地对供试核桃品种进行鉴定。【结论】15个筛选出的微卫星位点表现出很好的品种鉴别能力,为川早系列核桃品种的鉴定提供了技术支持,也为建立应用更为广泛的核桃品种微卫星鉴别体系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史丽会朱鹏魏童张丽蒲光兰何汶椿黄雄肖千文
关键词:核桃微卫星亲缘关系
一种核桃清洗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核桃清洗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设有入料口,入料口连通有清洗桶,清洗桶底部设有通孔,清洗桶下方设有废料斜道;清洗桶内设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上设有切刃和转筒,转筒外壁设有铁丝刷,清洗桶右侧设有转盘,转...
黄雄肖千文何倩倩蒲光兰朱鹏张丽
文献传递
亚热带同质园不同人工林的生物量和林下植被多样性差异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究不同林分的生物量及林下植被多样性差异,为营建亚热带人工林筛选适生的珍贵乡土阔叶树种。【方法】以四川农业大学崇州基地同质园试验中大叶樟Cinnamomum platyphyllum、油樟C.longepaniculatum、天竺桂C.japonicum、樟树C.camphora、桤木Alnus cremastogyne、香椿Toona sinensis、红椿T.ciliata等7个阔叶树种林分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各树种平均树高、平均胸径、林下植被多样性等指标,量化树种对生物量及林下植被多样性的影响。【结果】不同树种全株生物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大叶樟的生物量最高,其次是桤木和红椿,天竺桂最低。树种各器官生物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整体表现为干>根、枝>叶,并且大叶樟各器官生物量均最高,天竺桂各器官生物量均最低。各器官生物量占全株生物量比例在树种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树种大小排序无一致性规律。不同功能群之间的全株、叶、枝及干生物量无显著差异,但常绿树种的根生物量、根生物量占比和根冠比显著高于落叶树种(P<0.05),枝和干生物量占比则相反。落叶树种林分林下草本多样性显著高于常绿树种林分(P<0.05),并且红椿、桤木和香椿林分林下草本的Simpson指数显著高于天竺桂、樟树、大叶樟和油樟林分,红椿林分的林下草本Shannon-Wiener指数显著高于其他6个林分(P<0.05)。【结论】研究区培育落叶树种有利于人工林的物质循环和生物多样性保育,并且相较于其他乡土树种,选择桤木和红椿作为培育树种更有利于亚热带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与管理。图6表2参37。
刘宣肖洒朱鹏杜婷李济宏洪宗文袁春阳兰婷李晗谭波徐振锋张健游成铭
关键词:阔叶树种生物量
一种杉木授粉套袋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杉木授粉套袋装置,包括纸袋主体、棉花、纸袋条、自拉绳和螺旋铁丝骨架,所述纸袋主体底部的一侧固定有纸袋条,且纸袋条内部的一侧设置有通槽,并且通槽内部的一侧安装有自拉绳,自拉绳的两端延伸至纸袋条的外部,所...
朱鹏黄振杨汉波陈良华方月吴华雪
文献传递
四川杉木2代种子园半同胞子代测定林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
2024年
种子园子代测定林是开展推进种子园向升级换代的必要途径,对杉木第2代无性系种子园半同胞子代测定林13年生生长性状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以为杉木3代种子园的建设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子代测定林的胸径、树高和材积在家系间、区组间以及二者的交互效应均存在显著差异,胸径和材积的家系遗传力为0.279和0.250,具有开展选优的价值和潜力;且胸径变异系数显示无论是在个体间还是在家系间生长都还在持续分化的过程中。51个家系胸径、树高和材积总的平均值分别为17.18 cm、12.61 m和0.1592 m3,相比对照均值现实增益分别为3.56%、2.66%和8.00%,材积现实增益超过10%的家系数量达21个,其中材积最大的家系现实增益达到了31.43%,现实增益明显。依据材积和胸径变异系数进行的综合优良度分析显示,T71,T78,T122,T152,T106,T114和T88等24个家系综合表现优异,可作为第3代无性系种子园建园材料的主要候选。
陈国全朱元伟张小国罗红李俊杨昌通朱鹏
关键词:杉木子代测定
16种杀菌剂组合对核桃炭疽病和黑斑病的防控效果被引量:10
2016年
2013年,调查了四川省石棉县核桃炭疽病和黑斑病发病情况,并选用4种杀菌剂(25%咪酰胺乳油、20%噻唑锌悬浮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链霉素可湿性粉剂)配成16种组合对核桃炭疽病与黑斑病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7月中旬核桃炭疽病和黑斑病大面积暴发,果实发病较叶片快,至8月26日,核桃果实炭疽病和黑斑病病情指数分别为54.22和41.15,叶片的病情指数分别为35.08和32.54;25%咪酰胺乳油1 0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对叶片黑斑病防效最佳;25%咪酰胺乳油5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对果实炭疽病和黑斑病的防效最佳;20%噻唑锌悬浮剂4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对叶片炭疽病的防效最佳;100%链霉素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25%咪酰胺乳油1 0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和20%噻唑锌悬浮剂1 0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都能较好地提高保果率和增产率。
黄雄罗永飞肖千文朱鹏蒲光兰王琳莹李元会史丽会
关键词:核桃炭疽病黑斑病杀真菌剂杀细菌剂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