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辰蕊
- 作品数:35 被引量:120H指数:6
- 供职机构:开滦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收缩压和静息心率与新发糖尿病的关系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观察收缩压和静息心率对新发糖尿病的联合影响。方法选择参加2006-2007年度开滦集团公司职工健康体检且无糖尿病病史的研究对象作为观察队列。于2008-2009、2010-2011、2012-2013年度分别对观察队列进行第2、3、4次健康体检。将研究对象按基线静息心率(≤60、61~70、71~80、>80次/min)和收缩压水平(≤120、121~140、141~160、>160mm Hg)进行分组,比较各组糖尿病发生率的差异,并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各组糖尿病发病风险。结果共入选离退休职工69 048人进行最后分析。随访6年,新发糖尿病5931例,发生率为8.6%。随静息心率和收缩压水平升高,糖尿病发生率呈递增趋势,其中静息心率>80次/min且收缩压>160mm Hg组糖尿病发生率最高,为18.0%,而静息心率≤60次/min且收缩压≤120mm Hg组糖尿病发生率最低,为4.6%。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基线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等混杂因素后,静息心率>80次/min且收缩压>160mm Hg组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最高,为静息心率≤60次/min且收缩压≤120 mm Hg组的2.88(95%CI2.26~3.66)倍。结论收缩压升高和静息心率加快者的糖尿病发病风险增加。
- 施继红季春鹏朱辰蕊杜鑫李慧英林黎明熊海亮吴寿岭
- 关键词:收缩压静息心率
- 非糖尿病人群的长期空腹血糖变异性与心脑血管事件的相关性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人群的长期空腹血糖(FBG)变异性(FBGV)与心脑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开滦研究参加2006-2007年体检后至少参加2008-2009年、2010-2011年、2012-2013年任意两次随访的人群作为观察对象,计算并使用FBG标准差(SD)和变异系数(CV)来定义FBGV,并根据FBGV四分位数将观察对象分成四组,以计算变异性的末次体检时间为随访起点。采用Cox风险比例模型探讨非糖尿病人群FBGV分组、FBGV每增加1个SD与心脑血管事件风险的相关性。结果:最终符合纳入标准的观察对象共62 019例,随访6.76(6.45,7.14)年期间,发生心脑血管事件2 661例。与FBG-SD、FBG-CV第一四分位组人群相比,第四四分位组人群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分别增加15%和12%[HR(95%CI)分别为:1.15(1.03-1.28)、1.12(1.00-1.24)];FBG-SD、FBG-CV每增加1个SD,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均增加7%[HR(95%CI)分别为:1.07(1.04-1.11)、1.07(1.03-1.10)]。结论:非糖尿病人群的长期FBGV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呈正向关联。
- 穆瑞娲朱辰蕊杜鑫韩旭汪国栋陈朔华林黎明李慧英赵秀娟魏晓明季春鹏黄喆吴寿岭
- 关键词:空腹血糖心脑血管事件非糖尿病人群
- 颅脑手术患者加用弹力袜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观察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观察弹力袜预防颅脑手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效果。方法 84例颅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2例。2组术后均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试验组患者手术日开始应用抗血栓弹力袜,观察术后DVT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发生DVT 8例,试验组发生DVT 1例,2组DVT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98,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应用弹力袜是预防颅脑手术患者术后DVT的有效措施。
- 张丽萍王静舒畅李继华刘业松朱辰蕊
- 关键词:颅脑损伤静脉血栓形成
- 不同血压水平对青年人群早发脑卒中风险的影响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 探讨不同血压水平对青年人群早发脑卒中风险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6—2012年度首次参加健康体检且年龄≤40岁、既往无脑卒中及心肌梗死病史的开滦集团员工作为观察对象,以首次健康体检时点为随访起点,以发生脑卒中、死亡或随访结束(2020-12-31)为随访终点。根据2017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协会(AHA)高血压管理指南将血压进行分级,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不同血压水平组脑卒中的累积发病率,并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和部分分布竞争风险模型分析不同血压水平对脑卒中及其亚型发病风险的影响。结果 符合纳入标准的观察对象36 073人,年龄(30.8±5.7)岁,其中男性27 892人,占观察对象的77.32%。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随着血压的升高,发生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逐渐增加。以血压<120/80 mm Hg为参照,校正年龄、性别等因素后,高血压1级组发生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及出血性脑卒中的HR(95%CI)分别为1.52(1.05~2.20)、1.32(0.87~2.00)和2.51(1.15~5.47),高血压2级发生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及出血性脑卒中的HR(95%CI)分别为2.57(1.75~3.77)、2.26(1.47~3.47)和4.77(2.09~10.85)。部分分布竞争风险模型分析结果与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一致。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排除基线服用降压药、降糖药或降脂药后,高血压1级组可增加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HR(95%CI)分别为2.46(1.13~5.38)、2.51(1.15~5.47)和2.51(1.15~5.47),而对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年龄≤40岁青年人群中,高血压1级和2级均可增加脑卒中风险,其中与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的关联更大。
- 李刘欣朱辰蕊林黎明李慧英魏晓明杜鑫陈朔华刘妍季春鹏吴寿岭黄喆
- 关键词:血压水平脑卒中
- 机械通气患者增加刷牙频次对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作用被引量:1
- 2016年
- 1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刷牙频次在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中的作用。2方法选择开滦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气管切开接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60例,于机械通气后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高露洁漱口液刷牙,1次/6h;对照组应用相同漱口液刷牙,1次/12h。于刷牙前及刷牙后2、7d比较两组患者清洁口腔后口腔感染、VAP发生率。3结果两组患者刷牙前均无口腔感染及VAP的发生;刷牙后2、7d观察组的口腔感染、VAP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4结论通过增加机械通气患者刷牙频次可降低VAP的发生率。
- 王静李建民马荣丽朱辰蕊陆岩张丽萍孟杨郁文芝
- 关键词:机械通气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颈前入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评估颈前路减压融合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6年9月于该院行颈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治疗的CSM患者32例,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应用量角器测量颈椎矢状平面的活动度(ROM)、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以及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估治疗分数的方法评估术后恢复情况,计算末次随访即术后6个月神经功能改善率。结果随访6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ROM及VAS评估均术前明显改善,术前JOA评分(9.44±2.61)分,术后3个月(13.06±2.11)分,术后6个月(15.34±1.38)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善率(81.01%±13.35)%。结论颈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SM)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裴斐王静袁伟朱辰蕊李建民刘宝军李继华
-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
- 年度间收缩压变异性的分布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 探讨年度间收缩压变异性的分布情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以开滦研究中同时参加过2006年6月至2007年10月、2008年6月至2009年10月、2010年6月至2011年10月、2012年6月至2013年10月4次查体的开滦集团职工作为研究对象.收缩压变异性定义为收缩压标准差(SSD)和变异系数(SCV).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不同指标对SSD和SCV的影响.结果 (1)完成4次查体并且血压资料完整的职工共43 360例(男性32 959例,女性10 401例),年龄(48.2±11.5)岁.总人群的SSD和SCV均值分别为10.91 mmHg(1 mmHg=0.133 kPa)和8.34%.不论男性还是女性,SSD和SCV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大(P均<0.001).(2)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SSD的影响因素包括收缩压(β=0.225,P<0.001)、年龄(β=0.163,P <0.001)、空腹血糖(β=0.038,P<0.001)、服用降压药(β=0.038,P<0.001)、性别(β=0.038,P<0.001)、吸烟(β=0.025,P<0.001)、饮酒(β=-0.022,P<0.001)、经常锻炼(β=-0.018,P=0.001)、高敏C反应蛋白(β=0.016,P=0.001)和体质指数(β=-0.011,P=0.018);SCV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β =0.139,P<0.001)、性别(β=0.055,P<0.001)、收缩压(β=0.047,P<0.001)、空腹血糖(β=0.033,P<0.001)、饮酒(β=-0.030,P<0.001)、体质指数(β=-0.026,P<0.001)、服用降压药(β=0.026,P<0.001)、吸烟(β=0.024,P<0.001)、经常锻炼(β=-0.015,P=0.001)和高敏C反应蛋白(β=0.014,P=0.001).结论 SSD、SCV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大.SSD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收缩压、年龄、空腹血糖、服用降压药、性别、吸烟、饮酒、经常锻炼、高敏C反应蛋白和体质指数;SCV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年龄、性别、收缩压、空腹血糖、饮酒、体质指数、服用降压药、吸烟、经常锻炼和超敏C反应蛋白.
- 李志芳施继红王洋安莎莎杜鑫黄喆朱辰蕊王永芝陶杰陈朔华吴寿岭
- 关键词:血压
- 血清Caveolin-1、Caspase-3水平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关系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 探讨血清微囊蛋白-1(Caveolin-1)、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与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关系。方法 选取AIS患者148例为AIS组,根据其是否发生END分为END组(n=57)、非END组(n=91);同期选取体检健康者53例为对照组。收集各组临床资料,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Caveo-lin-1、Caspase-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IS患者发生END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Caveolin-1、Caspase-3水平对AIS患者发生END的预测价值。结果 AIS组血清Caveolin-1、Caspase-3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 05)。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血糖、Caveolin-1、Caspase-3为AIS患者发生END的影响因素(P均<0. 05)。Caveo-lin-1联合Caspase-3预测AIS患者发生END的曲线下面积大于二者单独预测(P均<0. 05)。结论 AIS患者血清Caveo-lin-1、Caspase-3水平升高为EN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二者可作为END发生的预测指标。
- 高靖王秀艳杨红梅朱辰蕊赵悦张会芬
-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 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对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预测价值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探讨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生的影响,并评价其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06年7月至2007年10月参加健康体检的既往无心肌梗死病史且基线资料完整的98875名开滦集团公司职工作为观察队列,随访至2019年12月31日,以新发AMI作为终点事件。根据AIP将研究人群进行四分位数分组,Q_(1)组(24560名):AIP<-0.56;Q_(2)组(24925名):-0.56≤AIP<-0.16;Q_(3)组(24653名):-0.16≤AIP<0.31;Q_(4)组(24737名):AIP≥0.31。采用寿命表法计算心肌梗死的累积发病率,并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AIP对AMI发生的影响。结果在平均随访(12.9±1.0)年后,共有1804例研究对象发生AMI。随AIP四分位数分组递增,AMI累积发病率呈递增趋势,分别为1.23%、1.47%、2.11%和2.47%(P<0.001)。在校正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体育锻炼、家庭人均月收入、吸烟、饮酒、卒中病史、是否服用降压药、降糖药、收缩压、体质指数、总胆固醇、空腹血糖、血尿酸、C反应蛋白等混杂因素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IP每增加一个标准差(0.68),AMI发生的风险增加30%(HR=1.30,95%CI:1.21~1.41,P<0.001);与Q_(1)组比较,Q_(3)组和Q_(4)组发生AMI的风险分别增加了46%(HR=1.46,95%CI:1.24~1.71,P<0.001)和70%(HR=1.70,95%CI:1.45~1.99,P<0.001),但Q_(2)组发生AMI的风险并未显著增加(HR=1.15,95%CI:0.97~1.35,P=0.11)。结论开滦队列研究数据显示,AIP增加是AM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子。
- 吕素洁吴寿岭朱辰蕊李金锋黄喆王艳丽季春鹏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动脉粥样硬化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
- 收缩压纵向轨迹与心房颤动的关系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收缩压(SBP)纵向轨迹与心房颤动(房颤)的关系。方法:以开滦研究中满足标准的对象组成研究队列。通过SAS Proc Traj程序确定观察对象2006~2007、2008~2009、2010~2011年健康体检的SBP纵向轨迹,生成5个不同的SBP轨迹组:低-稳定轨迹组、中-稳定轨迹组、中-高轨迹组、高-中轨迹组和高-稳定轨迹组。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SBP轨迹组于2012~2013、2014~2015年2次健康体检时的房颤发病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不同SBP轨迹组与房颤的关系。结果:(1)40 727例纳入研究,平均年龄(51.81±11.54)岁,其中,男性30 693例(75.4%)。低-稳定轨迹组10 950例,中-稳定轨迹组19 158例,中-高轨迹组3 736例,高-中轨迹组4 702例,高-稳定轨迹组2 181例。(2)低-稳定轨迹组、中-稳定轨迹组、中-高轨迹组、高-中轨迹组和高-稳定轨迹组房颤发病率分别为:0.1%、0.2%、0.5%、0.5%、0.6%(P均<0.05)。(3)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中,校正其他混杂因素后,与低-稳定轨迹相比,中-高轨迹、高-中轨迹、高-稳定轨迹均是新发房颤的危险因素,对应的HR(95%CI)分别为7.58(2.08~27.73)、5.30(1.88~14.95)、8.52(1.96~37.09)(P均<0.05)。排除有心肌梗死病史、脑卒中病史者后,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与以上主要研究结果趋势一致。结论:SBP纵向轨迹水平升高是新发房颤的危险因素。
- 杜鑫张芮英张莹施继红黄喆朱辰蕊李慧英魏晓明林黎明熊海亮刘妍季春鹏吴寿岭
- 关键词:心房颤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