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萍
- 作品数:22 被引量:141H指数:8
- 供职机构: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浦东新区卫生系统医学领先人才培养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浦东新区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老年抑郁障碍与脑白质疏松的相关性及阿司匹林干预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分析中老年抑郁障碍与脑白质疏松(LA)的相关性,并探讨阿司匹林干预对抑郁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中老年抑郁障碍患者80例,根据MRI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非LA组和LA组,LA组再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评估LA的发病情况及程度,观察不同LA程度患者的HAMD-24评分。所有患者均给予盐酸舍曲林片50 mg/d,干预组同时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0.1 g/d口服。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12月进行HAMD-24量表、血清学[胆固醇、空腹血糖(FBG)、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等]检测;于治疗前、治疗后12月进行头颅MRI、颈动脉超声等检测,并记录脑卒中及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情况。结果中老年抑郁障碍患者LA的发生率为60.0%,随着LA程度的增加,HAMD-24评分显著升高(P<0.05);非LA组HAMD-24评分、AS斑块评分显著低于干预组和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12个月,干预组HAMD-24评分、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稳定和不稳定AS斑块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随访12个月内脑卒中、MACE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老年抑郁患者LA的发生率较健康人群明显增加,且与LA程度关系密切,对合并LA患者给予抗血小板聚集干预可减缓甚至逆转LA病变的发展,同时改善抑郁症状。
- 朱玉萍赵晓晖沈健刘慧琴杨娟王建芳江泉隋海晶白青科
- 关键词:中老年人抑郁障碍脑白质疏松阿司匹林
- 肛门括约肌肌电图检测对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术后肛门功能评价的意义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肛门括约肌肌电图(EAS—EMG)检测对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术后肛门功能评价的意义.方法选择健康志愿者20例及经肠镜检查证实高位、中位、低位直肠癌患者各20例(第一至第四组),其中男性45例,女性35例:年龄31。81岁,平均年龄57.2岁。顺利完成直肠癌保肛根治手术且无严重并发症。术前、术后3个月及12个月进行肛门功能评分和EAS—EMG测定,并定期检查肿瘤免疫指标及胸腹部CT,观察有无肿瘤复发及转移,出现者予以剔除:比较分析各组、各时间点EAS—EMG、肛门功能评分情况及两种评价方法的相关性。结果随访12个月期间.第一组1例肛周感染退出研究。第二组1例、第四组3例肿瘤复发或转移退出研究.第三组2例失访:最终纳入统计共73例,其中第一组19例,第二组19例,第三组18例,第四组17例:所有在研者未出现EAS—EMG相关不良反应。术前运动单位动作电位(MUAP)波幅第二组与第一组、第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MUAP波幅第二组与第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四组各时间点肛门功能评分及自发电位出现率、MUAP时限、MUAP波幅、多相波百分比、单纯相出现率、病理干扰相出现率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第四组术后3个月肛门功能评分及MUAP时限、MUAP波幅、多相波百分比与其术前、术后12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AS—EMG各检测指标与徐忠法评分表肛门功能分值呈显著相关性(r=0.31~0.78)。结论EAS—EMG是一项客观评价直肠癌保肛术后肛门功能的检测手段,其与肛门功能评分有较好的一致性:通过EAS—EMG检测.发现低位直肠癌较易影响肛门神经、肌肉功能。且术后3个月内肛门功能影响明显,12个月有所恢复:对于术前EAS—EMG存在
- 王永兵赵晓晖罗芸宝朱玉萍许佩佩郑君华李刚
- 关键词:直肠癌保肛手术
- 脑卒中后不同时段抑郁障碍患者血清IL-1β、IL-6变化特点被引量:22
- 2013年
- 目的比较分析脑卒中后不同时段抑郁障碍(PSD)患者的血清IL-1β、IL-6的水平变化特点。方法脑卒中住院连续病例223例,于脑卒中后72 h予HAMD(24项版)评分,评分≥8分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第2组)、抗抑郁药物干预组(第1组);对未达标者于脑卒中后1月再次予HAMD评分,评分≥8分者同方法再随机分为对照组(第4组)、抗抑郁药物干预组(第3组);对1月时HAMD评分<8分者于脑卒中后2月再次予HAMD评分,评分≥8分者同方法再随机分为对照组(第6组)、抗抑郁药物干预组(第5组);2月时HAMD评分<8分者于脑卒中后3月再次予HAMD评分,得出评分≥8分组(第7组)、<8分组(第8组)。所有入选病例于发病72 h、1个月、3个月予血清IL-1β、IL-6水平检测。结果 (1)发病72 h发生PSD组(第1+2组)与未发生PSD组(第3+4+5+6+7+8组)血清IL-1β、IL-6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脑卒中后1个月发生PSD组(第3+4组)与未发生PSD组(第5+6+7+8组)血清IL-1β、IL-6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脑卒中后3个月发生PSD组(第7组)与未发生PSD组(第8组)血清IL-1β、IL-6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不同时段发生PSD组(第2、4、6、7组)之间,在脑卒中后72 h,4组血清IL-1β、IL-6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脑卒中后1月4组血清IL-1β、IL-6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01);脑卒中后3月4组血清IL-1β、IL-6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01,P<0.01)。结论脑卒中早期检测血清IL-1β、IL-6水平对预测PSD的发生意义较小;炎症细胞因子IL-1β、IL-6在脑卒中后1月PSD中起重要作用,且该时段检测血清IL-1β、IL-6水平可能在推测PSD发生的大致时间方面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脑卒中后中晚期发生PSD与炎症细胞因子的相关性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探讨。
- 朱玉萍赵晓晖杨娟林同顺刘艳白青科陈娟夏卫英
- 关键词:脑卒中抑郁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
- “抗帕颗粒”对帕金森病模型鼠行为学的影响
- 2016年
- 目的探讨“抗帕颗粒”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行为学的影响。方法90只健康雄性C57BL/6小鼠,鼠龄8—12w,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30只、PD模型对照组30只、PD模型干预组30只;MPTP腹腔注射(40mg·kg-1·d-1×7)制备小鼠PD模型;正常对照组及PD模型对照组予生理盐水1mL·d-1灌胃,PD模型干预组给予“抗帕颗粒”(浓度800mg·mL-1)按40mg·kg-1·d-1灌胃,连续喂养4个月。比较分析各组、各时间点(15d、1个月、2个月、3个月、4个月)爬杆实验、悬挂实验、游泳实验等行为学评分情况。结果①各组实验动物存活情况,正常对照组30只最终均存活,PD模型对照组4个月时存活27只,PD模型干预组4个月时存活28只;②各组爬杆实验分值情况:正常对照组与PD模型对照组比较,各时间点评分均P〈0.01。正常对照组与PD模型干预组比较,15d、1个月时均P〈0.01,2、4个月时P〈0.05,3个月时P〉0.05。PD模型对照组与PD模型干预组比较,15d、1个月时,均P〉0.05,2、4个月时,P〈0.05,3个月时,P〈0.01。PD模型干预组各时间点分值比较,15d评分较1个月时,P〉0.05,较2月时,P〈0.05,较3、4个月时均,P〈0.01;1个月评分较2个月时,P〈0.05,较3、4个月时均,P〈0.01;2个月评分较3、4个月时均,P〈0.05;3个月评分较4个月时,P〉0.05;③各组悬挂实验分值情况,正常对照组与PD模型对照组比较,各时间点评分均P〈0.01。正常对照组与PD模型干预组比较,15d、1个月时均P〈0.01,2、3、4个月时均P〈0.05。PD模型对照组与PD模型干预组比较,15d、1个月时均P〉0.05,2个月时P〈0.05,3、4个月时均P〈0.01。PD模型干预组各时间点分值比较,15d评分较1个月时P〉0.05,较2、3、4个月时均P〈0.05;1个月评分较2、3、4个月时均P〈0
- 赵晓晖朱玉萍杨娟刘慧琴沈建
- 关键词:MPTP帕金森病小鼠模型
- MRI急诊快速评价在超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中的应用
- 目的 探讨MRI 急诊快速评价在超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对313 例发病<12 h 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先行CT 平扫,排除有明显低密度梗死灶后行MR 快速成像序列检查[ 包括弥散加权成像(DWI),...
- 白青科赵振国隋海晶谢秀海赵晓晖陆练军沈健朱玉萍马明鸣
- 帕罗西汀对卒中后早期抑郁的疗效及血清白细胞介素类的影响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对卒中后早期抑郁患者血清IL-1 β、IL-6水平的影响及对抑郁症状的改善情况。方法连续纳入发病<72h的卒中患者223例,选择发病后<72 h、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8的卒中后早期抑郁(PSD)患者42例。将其随机分为帕罗西汀治疗组(简称治疗组)20例,对照组22例。治疗组在卒中后72h时间点开始给予帕罗西汀20mg/d,疗程≥3个月,其他治疗两组相同。比较两组发病后72 h,1、3个月时血清IL-1β、IL-6的浓度,以及各时间点的HAMD评分。结果①两组发病72 h时,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3个月时,治疗组HAMD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1个月与3个月HAMD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发病72 h,两组IL-1β、IL-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3个月,治疗组IL-1β及IL-6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IL-1β、IL-6均在治疗后1个月时达高峰,3个月时下降,但对照组仍高于72h时水平(P<0.01),治疗组则降至72 h时水平。结论血清IL-1 β、IL-6浓度升高可能参与卒中后早期抑郁患者的发病;帕罗西汀可能通过干预血清IL-1β、IL-6,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
- 杨娟赵晓晖朱玉萍白青科陈娟夏卫英陈练军林同顺
- 关键词:卒中抑郁帕罗西汀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
- MRI指导的超急性期脑梗死rt-PA静脉溶栓后的出血转化及相关因素分析
- 目的 探讨多模式MRI 指导的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后发生出血转化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103 例急性期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在标准时间窗(4.5 小时内)进行rt-P...
- 沈健白青科赵振国赵晓晖朱玉萍杨娟陆练军周媛陈娟陈翠荣
- 抗帕颗粒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酪氨酸羟化酶神经元的影响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抗帕颗粒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黑质纹状体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神经元的影响。方法 90只健康雄性C57BL/6小鼠,鼠龄8~12周,并随机分为3组,即正常对照组30只、PD模型对照组30只、PD模型干预组30只;MPTP腹腔注射(40 mg·kg^(-1)·d^(-1)×7 d)制备小鼠PD模型;正常对照组及PD模型对照组予生理盐水1 mL·d^(-1)灌胃,PD模型干预组给予抗帕颗粒40 mg·kg^(-1)·d^(-1)灌胃,连续喂养4个月;黑质纹状体切片、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TH神经元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TH蛋白的表达量。结果 (1)正常对照组30只(30/30只)最终均存活,PD模型对照组4个月存活27只(27/30只),PD模型干预组4个月存活28只(28/30只);(2)PD模型对照组、PD模型干预组小鼠每次注射MPTP后先有短暂兴奋[持续(7.61±2.17)min],表现为四处窜跳,随即出现全身中重度震颤,皮毛及尾巴时有竖立,活动减少,持续(24.23±3.89)min后震颤消失,随后出现活动减少;(3)HE染色显示正常对照组大量褐色TH阳性细胞,PD模型对照组TH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PD模型干预组TH阳性细胞数有所增加;(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经Imagepro-Plus 5.1系统分析,正常对照组TH阳性细胞面积为64 145μm^2,高倍镜下可见大量胞质为褐色颗粒的TH阳性细胞;PD模型对照组TH阳性细胞染色面积为40 012μm2,高倍镜下见TH细胞数明显减少;PD模型干预组TH阳性细胞染色面积为60 952μm^2,高倍镜下见TH阳性细胞数较PD模型对照组增加;(5)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正常对照组TH蛋白表达量与PD模型对照组和PD模型干预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01),PD模型对照组TH蛋白表达量与PD模型干预组比较也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抗帕颗粒可使PD小鼠黑质纹状体中多巴胺能神经元一定程度地减少丢失,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数量、形态及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赵晓晖朱玉萍杨娟刘慧琴沈建
- 关键词:帕金森病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小鼠模型
- 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23
- 2010年
- 目的探讨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干预作用。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入院查颈动脉彩超提示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其中男68例,女52例,年龄74±15岁,随机分为两组:阿托伐他汀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73±16岁,予阿托伐他汀(20 mg/d)治疗;联合治疗组男33例,女27例,年龄76±18岁,予阿托伐他汀(20 mg/d)和普罗布考(500 mg/d)联合治疗。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检测血清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活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并进行分组分析。结果阿托伐他汀组和联合治疗组治疗前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活性分别为18.43±8.01 mmol/(min.L)和18.65±8.12 mmol/(min.L),无显著性差异;治疗6个月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活性分别为14.98±4.21 mmol/(min.L)和12.68±2.04 mmol/(min.L),明显下降,联合治疗组下降更显著;治疗12个月两组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活性分别为11.57±1.62 mmol/(min.L)和11.98±1.43 mmol/(min.L),进一步明显下降;治疗24个月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活性分别为12.06±1.68 mmol/(min.L)和11.34±1.61 mmol/(min.L),继续保持12个月时水平,但联合治疗组较阿托伐他汀组下降更明显(P<0.05)。阿托伐他汀组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稳定性斑块积分分别为2.73±0.31、2.68±0.46、3.92±0.28及3.84±0.35,6个月时积分有所减少,但无统计学意义,12个月、24个月时积分较前两时间点明显增高(P<0.05);不稳定性斑块积分分别为6.82±0.37、4.38±0.42、3.02±0.43、3.28±0.29,6个月时积分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且12个月、24个月时积分进一步较少(P<0.01)。联合治疗组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稳定性斑块积分分别为2.68±0.34、2.73±0.50、3.01±0.44及2.89±0.42,各时间点间无显著性差异;不稳定性斑块积分分别为7.08±0.39、4.92±0.33、3.11±0.46及2.28±0.41,各时间点间均有显著性�
- 赵晓晖周媛陈翠荣白青科沈健陆练军陈娟杨娟朱玉萍
- 关键词:脑梗死阿托伐他汀颈动脉粥样斑块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
- 不同时间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的疗效被引量:19
- 2012年
-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对26例经多模式MRI证实的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治疗时间窗<4.5 h组和4.5~9 h组各13例。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14 d、90 d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90 d时行Bathel指数(BI)、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比较两组的疗效;观察溶栓后有无脑出血发生。结果 <4.5 h组与4.5~9 h组各时间点NIHSS、BI及m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5 h组与4.5~9 h组各有1例非症状性脑出血。90 d时,<4.5 h组mRS评分预后良好7例(53.85%);4.5~9 h组6例(46.15%),两组预后良好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静脉rt-PA溶栓治疗4.5 h时间窗和适当延长治疗时间窗均安全有效。
- 沈健白青科赵振国赵晓晖陆练军朱玉萍周媛陈娟杨娟
- 关键词: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静脉溶栓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