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江玲

作品数:36 被引量:1,466H指数:15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评议项目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农业科学
  • 6篇天文地球
  • 3篇生物学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矿业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8篇碳排放
  • 6篇生态
  • 6篇生态系统
  • 5篇生态文明
  • 4篇气候
  • 4篇
  • 3篇植被
  • 3篇植物
  • 3篇生态环境
  • 3篇生态文明建设
  • 3篇气候变化
  • 3篇全球变暖
  • 3篇文明建设
  • 3篇陆地生态
  • 3篇陆地生态系统
  • 3篇干旱
  • 3篇变暖
  • 2篇杂物
  • 2篇山水
  • 2篇生态节能

机构

  • 35篇北京大学
  • 9篇中国科学院植...
  • 5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北京林业大学
  • 2篇兰州大学
  • 2篇武汉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云南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山西大学
  • 1篇台州学院
  • 1篇国家林业局
  • 1篇大连外国语大...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36篇朱江玲
  • 21篇方精云
  • 11篇吉成均
  • 7篇唐志尧
  • 6篇岳超
  • 6篇王少鹏
  • 5篇石岳
  • 3篇胡会峰
  • 3篇郭兆迪
  • 3篇刘鸿雁
  • 3篇赵霞
  • 2篇沈海花
  • 2篇胡雪洋
  • 2篇贺金生
  • 2篇赵淑清
  • 2篇孙文娟
  • 2篇王襄平
  • 2篇贺灿飞
  • 1篇朱剑霄
  • 1篇温学发

传媒

  • 5篇植物生态学报
  • 4篇北京大学学报...
  • 3篇群言
  • 2篇中国科学院院...
  • 2篇中国科学:生...
  • 2篇科学与社会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新华文摘
  • 1篇科学通报
  • 1篇自然杂志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地理科学
  • 1篇中国基础科学
  • 1篇地理与地理信...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中国古生物学...
  • 1篇中国生态学会...

年份

  • 4篇2024
  • 1篇2023
  • 5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拉丁美洲主要国家碳中和状况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2024年
巴西、墨西哥、阿根廷和智利4个拉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与我国处于相似阶段,分析其碳排放特征、评估其碳中和政策的成效,对我国碳中和实现路径的探索具有借鉴意义。该文利用拉美4国的化石燃料碳排放、陆地碳收支等数据,分析其1990—2016年碳排放及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特征及驱动因素;系统梳理拉美4国长期减排目标相关政策规划,采用情景分析方法评估各国2017—2050年的减排成效和碳中和状况。研究表明:①经济增长和人口膨胀是驱动拉美4国碳排放量上升的主要原因,但墨西哥、阿根廷和智利的能源强度变化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碳排放量增加;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主要受毁林活动强度和森林碳汇功能影响,巴西、阿根廷因毁林活动较强远离碳中和目标,但墨西哥和智利的陆地生态系统能吸收部分化石燃料碳排放,其中智利大致接近碳中和状态。②情景预测结果显示,现有政策规划可实现巴西2025年和2030年阶段性目标、阿根廷2030年阶段性目标以及智利2050年碳中和目标,可使巴西基本接近2050年碳中和目标,但在实现阿根廷2050年碳中和目标以及墨西哥各阶段性目标上存在困难。基于研究结果提出我国在碳中和实现路径和方案探索中,应注重推动能源结构整体优化、持续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充分发掘陆地生态系统碳汇潜力等建议。
崔倩杨晨朱江玲
关键词:化石燃料陆地生态系统碳排放
善待地球就是善待人类的未来——访生态学家、云南大学校长方精云院士
2020年
地球是生命的摇篮、万物的母亲、人类的家园,珍爱和呵护地球是人类的唯一选择。古往今来,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印证着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影响。然而近几十年来,现代文明和科技进步在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破坏着地球生态环境。生态环境问题是全人类的共同挑战。如何看待人与地球的关系?生态系统的变化对人类会有怎样的影响?我们应为可持续地球生物圈做些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访问了云南大学校长、北京大学教授、我国著名的生态学家方精云院士。
朱江玲方精云
关键词:生态环境问题生态学家
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研究
方精云朴世龙赵淑清唐志尧朱剑霄陶胜利郭兆迪朱江玲吉成均王志恒周德成池秀
项目组开展了大量实验和野外实测研究,并结合遥感及资源清查资料,建立了不同尺度主要类型生态系统全组分的碳储量数据库;研发了多种碳源汇评估方法,为解析生态系统碳源汇的形成机制提供重要的方法论;应用经验模型、生态过程模型、以及...
关键词:
关键词:陆地生态系统
中国及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特征及其对碳中和的贡献被引量:144
2022年
增强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简称陆地碳汇)是减缓大气二氧化碳(CO_(2))浓度上升和全球变暖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我国“碳中和”目标的有效途径.为全面理解陆地碳汇特征及其对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贡献,本文系统梳理了近40年来陆地碳源汇研究的主要进展,阐述了全球和我国陆地碳汇的时空格局及其驱动因素,分析了陆地碳汇对实现“碳中和”目标的作用.根据全球碳收支评估报告,过去60年全球陆地碳汇从1960年代的(-0.2±0.9)Pg C yr^(-1)(弱碳源;1 Pg=10^(15)g=10亿吨碳)增加至2010年代的(1.9±1.1)Pg C yr^(-1)(碳汇).目前,陆地碳汇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而热带地区表现为微弱的碳汇或碳源.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碳汇大小存在差异:森林是陆地碳汇的主体,灌丛、湿地生态系统和农田土壤整体表现出碳汇功能,但草地的碳源汇功能尚不明确.此外,荒漠生态系统可能起着碳汇功能,但其大小和形成机制尚存在争议.大气CO_(2)浓度上升、氮沉降、气候变化和土地覆盖变化等是影响陆地碳汇强度的主要因素,火灾、气溶胶等因素也影响其大小.不同区域陆地碳汇的驱动因素存在差异:北美和欧洲陆地碳汇主要是大气CO_(2)浓度上升和气候变化等因素所致;而在中国,除了上述全球变化要素外,植树造林、生态修复也是驱动其碳汇的重要因素.综合以往研究结果评估,目前我国陆地碳汇强度为0.20~0.25 Pg C yr^(-1),预计2060年可能处于0.15~0.52 Pg C yr^(-1)之间.未来研究需通过扩大生态系统调查与监测的范围、完善陆地生物圈模型等途径提升陆地碳汇的评估精度,量化各类措施对生态系统碳汇潜力的影响,精准评估我国陆地碳汇对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贡献.
杨元合石岳孙文娟孙文娟朱剑霄陈蕾伊王欣陈蕾伊王欣于凌飞赵淑清徐亢赵淑清沈海花朱江玲沈海花赵霞王襄平胡会峰赵霞王襄平胡会峰陈世苹朱彪黄玫唐志尧温学发方精云
关键词: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全球变暖
“山水林田湖草沙”的形成、功能及保护被引量:2
2022年
“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这是从生态文明建设的宏观视角提出的重要理念,科学地界定了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和内生关系,蕴含着重要的生态哲学思想。它们共同构成相互依存、有机联系的整体,为人类文明得以延续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这一理念提出后,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山水林田湖草沙”的一体化治理、保护和修复,已成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
石岳赵霞赵霞方精云
关键词:生命共同体生态哲学思想人类文明内生关系
全球变暖、碳排放及不确定性被引量:81
2011年
近年来人们对全球变化尤其是对气候变暖及其机制的争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本文对气候变化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国内外动态进行了梳理,得出如下观点和结论:(1)全球变暖是客观事实,但由于多种原因,全球升温多少存在不确定性;(2)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共同影响着气候变化,但其相对贡献量难以量化;(3)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认为CO2等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但学术界对此有异议,因为作用于温度变化的自然和人为机制并不十分明确,大气中CO2的来源也存在不确定性.因此,在得出准确结论之前,需要加大力度研究和明确这些不确定性.
方精云朱江玲王少鹏岳超沈海花
关键词:气候变化碳排放不确定性
1850-2008年中国及世界主要国家的碳排放--碳排放与社会发展Ⅰ被引量:36
2010年
人类活动排放CO2包括3个重要时期,即1850年第二次工业革命至今,1950年战后世界经济迅速发展期至今,以及以1990年签署《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为标志的人类关注碳排放时期至今。作者利用1850—2008年世界化石燃料CO2排放量和人口数据,得到3个时期全球主要国家及我国的累计碳排放量与人均累计碳排放量。结果表明:过去近160年全球历史累计碳排放量为345PgC(1PgC=10亿tC);发达国家历史累计排放量与人均累计排放量均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1850—2008年,前者是后者的2.9倍(250和87PgC)和11.2倍(257和23tC);1950—2008年,分别是2.3倍(193和85PgC)和7.7倍(169和22tC);1990—2008年,分别为1.9倍(75和54PgC)和5.3倍(58和11tC)。尽管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历史排放量的差距有缩小趋势,但发达国家的排放量一直远高于发展中国家,是大气CO2浓度升高的主要贡献者。对1850年以来中国的碳排放分析表明,3个时期历史累计排放量和人均累计排放量分别为31PgC与29tC,31PgC与28tC,21PgC与16tC。1980—2008年我国碳排放总量和人均排放量均呈快速增加趋势,平均年增量分别为0.05PgC和0.04tC。这表明,我国正在失去历史碳排放量较低的优势,节能减排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
朱江玲岳超王少鹏方精云
关键词:减排
碳排放与社会经济发展--碳排放与社会发展Ⅱ被引量:26
2010年
利用全球及主要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的化石燃料人均碳排放和工业化、城市化水平以及人均GDP历史数据,考察了碳排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以及社会财富的积累,必然伴随大量碳排放,因此减排势必会限制社会经济发展。初步分析表明,工业化程度达到峰值时对应的人均累计碳排放量因国家不同而异,但这一转折阈值至少为40tC。发展中国家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居民生活水平亟待提高的时期,未来发展需要一定的碳排放空间,因此在气候谈判中应努力争取自身排放权以及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王少鹏朱江玲岳超方精云
关键词:工业化城市化人均GDP碳减排
1995-2007年我国省区碳排放及碳强度的分析--碳排放与社会发展Ⅲ被引量:138
2010年
利用我国分省区的化石能源消费数据和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二氧化碳信息分析中心公布的我国碳排放数据,对1995—2007年我国各省区的碳排放量、人均碳排放和碳排放强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区域碳排放和人均排放排序为:东部>中部>西部,但中西部地区碳强度远远高于东部地区,这种特征与中西部地区高耗能行业占工业比重较高有密切关系。1995—2007年我国省际碳强度差异变化不大;从东、中、西部地区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差异的角度对省际差异进行的分解表明,我国省际碳强度差异主要是由区域内部省际差异导致的,而区域之间差异贡献较小。逐步线性回归分析表明能源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是省区碳强度的决定因素,说明我国未来碳强度控制应从调整产业结构、改革能源政策、发展可再生能源等方面着手,以确保我国控制目标的顺利实现。
岳超胡雪洋贺灿飞朱江玲王少鹏方精云
关键词:碳排放
2050年中国碳排放量的情景预测--碳排放与社会发展Ⅳ被引量:65
2010年
在简要评价碳排放预测方法和模型的基础上,对我国2050年的碳排放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我国2050年碳排放量最佳可能范围为2.4~3.3PgC/a;人均碳排放量为1.7~2.3tC。最佳可能上限预测的碳排放量峰值年为2035年,碳排放量峰值为4.4PgC/a,人均碳排放量峰值为3.0tC。2006—2050年我国累计碳排放总量的最佳可能范围为102~156PgC,人均累计碳排放量为71~109tC。人均累计排放最佳预测上限低于美国同期累计人均排放,与发达国家同期累计人均排放相差不大,但在1850—2005年,我国累计人均排放分别是发达国家和美国的约1/10和1/20。这些表明就人均累计排放而言,我国与发达国家间仍然有较大的差距。
岳超王少鹏朱江玲方精云
关键词:碳排放情景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