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智勇

作品数:218 被引量:476H指数:12
供职机构: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73篇期刊文章
  • 26篇会议论文
  • 11篇专利
  • 8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01篇医药卫生
  • 10篇生物学
  • 3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115篇出血热
  • 100篇病毒
  • 87篇疫苗
  • 87篇肾综合征出血...
  • 87篇综合征
  • 87篇综合征出血热
  • 86篇肾综合征
  • 49篇汉坦病毒
  • 43篇灭活
  • 42篇活疫苗
  • 41篇免疫
  • 41篇灭活疫苗
  • 29篇流行性
  • 27篇抗体
  • 25篇流行性出血热
  • 19篇血清
  • 14篇出血热疫苗
  • 13篇流行病
  • 13篇接种
  • 11篇肾综合征出血...

机构

  • 135篇浙江省疾病预...
  • 74篇浙江省卫生防...
  • 19篇中国药品生物...
  • 8篇浙江大学医学...
  • 7篇上海医科大学
  • 6篇浙江医科大学
  • 6篇中国人民解放...
  • 6篇上海生物制品...
  • 6篇中国预防医学...
  • 6篇台州市卫生防...
  • 5篇浙江大学
  • 5篇衢州市疾病预...
  • 5篇天台县疾病预...
  • 4篇台州市疾病预...
  • 3篇开化县疾病预...
  • 3篇龙游县疾病预...
  • 3篇江山市疾病预...
  • 3篇浙江天元生物...
  • 2篇复旦大学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作者

  • 218篇朱智勇
  • 112篇姚苹苹
  • 106篇翁景清
  • 96篇朱函坪
  • 80篇徐芳
  • 55篇谢荣辉
  • 51篇赵芝雅
  • 44篇李敏红
  • 38篇傅桂明
  • 33篇陆群英
  • 32篇李岩金
  • 24篇唐汉英
  • 24篇杨章女
  • 21篇龚震宇
  • 19篇陆群英
  • 17篇俞永新
  • 15篇夏建华
  • 13篇卢亦愚
  • 12篇李婵
  • 12篇周小龙

传媒

  • 31篇中国媒介生物...
  • 18篇浙江预防医学
  • 14篇中国公共卫生
  • 13篇中华流行病学...
  • 9篇中国卫生检验...
  • 9篇中国人兽共患...
  • 9篇中国人兽共患...
  • 8篇中国病毒学
  • 7篇中华实验和临...
  • 7篇中国公共卫生...
  • 5篇中国生物制品...
  • 5篇中华微生物学...
  • 5篇中华预防医学...
  • 5篇病毒学报
  • 4篇疾病监测
  • 4篇浙江医科大学...
  • 3篇预防医学情报...
  • 2篇中国计划免疫
  • 2篇医学研究通讯
  • 2篇中华传染病杂...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2
  • 8篇2011
  • 5篇2010
  • 11篇2009
  • 8篇2008
  • 16篇2007
  • 13篇2006
  • 17篇2005
  • 17篇2004
  • 7篇2003
  • 5篇2002
  • 14篇2001
  • 19篇2000
  • 10篇1999
  • 12篇1998
2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利用沙鼠肾细胞制备肠道病毒疫苗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沙鼠肾细胞作为病毒培养的基质细胞制备肠道病毒疫苗的方法。本发明选择沙鼠肾细胞作为培养EV71或CoxA16病毒的基质细胞,EV71或CoxA16病毒在此细胞上生长滴度高,可多次收液。其次它是原代细胞,不...
朱函坪朱智勇蒋健敏钱磊徐芳姚苹苹杨章女谢荣辉周小龙
文献传递
一种人肠道病毒株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肠道病毒株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EV71病毒减毒株,可在沙鼠原代肌肉细胞上获得稳定较高的病毒滴度。病毒减毒株157‑11‑2具有较好的免疫保护效果,为今后疫苗的研发提供良好的候选毒株。
孙一晟朱函坪夏时畅姚苹苹徐芳杨章女朱智勇卢杭景周小龙
浙江省蚊虫中乙型脑炎病毒的分离及鉴定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 对2007年浙江省采集的蚊虫标本进行病毒分离与鉴定。方法 2007年在浙江省采集蚊虫标本,用金黄地鼠肾细胞(BHK-21)分离病毒,对新分离的病毒进行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 采集到4735只蚊虫,分离到2株致BHK-21细胞病变的病毒,经免疫荧光和RT—PCR试验鉴定为乙型脑炎病毒(JEV),利用病毒PrM区段进行基因分型分析,新分离的2株病毒属于基因I型JEV。对这2株病毒的E基因区段进行分析,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9.0%和98.8%。与疫苗株SA14—14—2相比,核苷酸同源性在87,7%,氨基酸同源性在96.4%以上,共有14个共同的氨基酸位点差异。结论 在浙江省采集的蚊虫标本中分离到2株病毒,经鉴定为基因I型JEV,是浙江省近年来首次分离。
谢荣辉付士红程胤凯徐芳姚苹苹翁景清朱函坪张意坚朱智勇
关键词:乙型脑炎病毒病毒分离
冷冻鹅血球应用于肾综合征出血热血清血凝抑制抗体及分型的研究被引量:1
2001年
李敏红翁景清徐宝祥陆群英姚苹苹朱智勇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血清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蚀斑减少中和试验被引量:4
2001年
〔目的〕建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中和抗体测定方法。〔方法〕用VZV1毒种制备中和抗原 ,以 5 0pfu左右病毒量加待测血清 36℃中和 1h ,接种Vero-E6单层细胞 ,烛缸法培养 10d后 ,用结晶紫染色 ,计数pfu ;以中和后pfu减少 5 0 %的血清最高稀释度为中和抗体滴度。〔结果〕VZV1在Vero -E6细胞上形成的蚀斑呈椭圆形 ,平均Φ0 .85mm ,边界清晰 ;经试验 3只VZV1免前家兔血清中和抗体滴度 <1:2 ,免后分别为 1:16、1:31、1:6 4;5份中和抗体阳性血清经重复测试 3次 ,中和抗体最多相差 1个滴度 ;2 4份血清同时测定VZV中和、荧光、酶标抗体的GMT比值为 1:1.83:46 .2 5。〔结论〕VZV蚀斑减少中和试验特异性、重复性良好 ,可用于VZV疫苗免疫效果考核。
郑官增姚苹苹朱函平朱智勇
关键词: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ERO-E6细胞
浙江省猪血清中乙脑病毒的分离鉴定及抗体的测定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对浙江嘉兴地区采集的猪血清进行乙型脑炎病毒分离鉴定以及了解该地区猪感染乙型脑炎病毒的状况。方法在浙江省嘉兴地区采集猪血清标本,利用病毒分离方法检测猪血清是否携带乙脑病毒,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猪血清进行抗体检测。应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新分离病毒进行鉴定;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RT-PCR方法扩增新分离乙脑病毒PrM—E基因,并对新分离病毒进行基因分型和E基因的分析。结果共采集240份猪血清标本,抗体检测阳性率为61.6%。其中6月中旬50%以上的猪乙脑病毒抗体呈阳性。分离出3株病毒。经荧光定量RT-PCR鉴定3株病毒均为乙脑病毒,基因分析表明3株病毒均属于基因I型乙脑病毒。对这2株乙脑病毒的E基因区段进行分析,它们之间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均为100%。与疫苗株SA14-14-2相比,核苷酸同源性在87.7%,氨基酸同源在97.0%以上。结论浙江省嘉兴地区猪群中存着乙脑病毒的隐性感染或曾经感染过,提示在该地区自然界中存在着乙脑病毒。
谢荣辉朱函坪张晓锋徐芳杨章女姚苹苹朱智勇
关键词:乙脑病毒E基因抗体
双价肾综合征出血热沙鼠肾细胞灭活疫苗接种效果观察
1997年
现已知我国半数地区间时存在着姬鼠和家鼠二种型别的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混合流行,因此,有必要研制能同时预防这二种型别的疫苗。目前我国用于生产疫苗的三株HFRS病毒,对同型各毒株均表现较好的中和作用,但对异型病毒的交叉中和作用较差。经人体免疫三针后,对同型病毒的中和抗体阳转率可达90%,而对异型病毒的阳转率仅30%左右。因而,在我国,研制双价HFRS疫苗的工作早已被提出来了。本文报道我们研制的双价HFRS沙鼠肾灭活疫苗免疫人体的结果。材料与方法一、疫苗:由杭州天元生物药业公司生产的双价肾综合征出血热沙鼠肾细胞灭活疫苗(批号双-4),制造疫苗的毒种为Z10(Ⅰ型)和Z37(Ⅱ型),病毒在沙鼠肾原代细胞培养后,经β-丙内脂灭活,内含0.1%人血白蛋白和0.5mg/ml氢氧化铝佐剂,先分别制成Ⅰ型和Ⅱ型的单价疫苗,再按不同比例混合而成双价疫苗。
朱智勇李岩金陆群英唐汉英翁景清李敏红姚苹苹安琪俞永新董关木郑官增何志胜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接种效果
HFRS病毒Z_(37)株在绿猴肾传代细胞的病变作用和传代适应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研究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病毒Z3 7疫苗株在绿猴肾传代细胞 (vero ,vero -E6)上的病变和传代适应增殖情况 ,为应用vero细胞研制出血热疫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株Z3 7适应在绿猴肾传代细胞 (vero ,vero-E6)上 ,对细胞进行细胞病变 (CPE)的动态观察 ,并于不同的时间取样 ,测定病毒滴度 ,比较静置培养、转瓶培养滴度的差异情况。〔结果〕Z3 7株不使vero -E6细胞产生病变 ,用HEPES诱导 ,3d可见明显病变现象。Z3 7株不使vero细胞产生病变 ,用HEPES诱导病变现象未获成功 ,Z3 7株在vero细胞中可高滴度繁殖 ,滴度达到 10 7/ml,转瓶培养病毒滴度略高于静置培养。
李敏红翁景清陆群英姚苹苹朱函坪朱智勇越芝雅傅桂明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VERO细胞
人用H5N1禽流感疫苗免疫动物效果观察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将用禽流感毒种R1203株按3种生产工艺生产的疫苗进行动物接种,观察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用不同剂量的3种工艺生产的禽流感疫苗,分别免疫大鼠和家兔,肌肉接种2针(隔14 d),首针后14和28 d静脉采血,测定接种1针和2针后,动物血清中血凝抑制抗体和中和抗体的产生情况。结果大鼠的抗体反应较家兔敏感;大鼠和家兔在疫苗接种1针后14 d,都能产生血抑抗体,滴度可达1∶40,但中和抗体滴度都很低,几乎测不到;接种2针后,血抑抗体或中和抗体反应都显著高于第1针;裂解-2苗接种大鼠和家兔后的抗体反应普遍高于另2种疫苗,且家兔量-效反应明显。结论裂解-2疫苗优于其他2种;中和抗体能正确反应疫苗的质量;H5N1禽流感疫苗的效力试验可用于免疫家兔测定中和抗体和临床前研究的动物试验,用15μg血凝素(HA)接种家兔2针,血清中和抗体滴度达1:40或以上。
朱智勇丁晓航朱函坪李岩金陈学奎沈吉友张涛何培江姚苹苹徐芳翁景清龚华岳郭志军苏波孙淑滨梁伟峰
关键词:免疫动物H5N1抗体反应动物接种血凝抑制抗体
人用H5N1禽流感疫苗检定评价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选用H5N1禽流感毒种(R1194和R1203),按设计的生产工艺,制成的疫苗进行全面检定,选取其中较好毒株生产的疫苗,用于以后人用禽流感疫苗临床前研究的动物免疫。方法利用从国外引进2株H5N1禽流感病毒,设计生产3种疫苗(全病毒、裂解-1、裂解-2)的纯化工艺,优化纯化条件,全面检定制成的疫苗,比较2毒种生产疫苗的质量。结果2毒株在接种滴度104EID50/ml(半数鸡胚感染剂量/ml),培养温度34.5℃,培养时间3 d的条件下,病毒增殖滴度较高;检定结果证明,制成的所有疫苗中反映质量的内毒素、卵清蛋白、总蛋白、总蛋白与血凝素之比这4项指标,明显优于国家标准;3种工艺疫苗的电镜形态完全不同;经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全病毒疫苗和裂解-2疫苗的蛋白条带形态相似,但裂解-1疫苗在32 KD左右的条带缺失;毒种R1203株疫苗的产量明显高于R1194株。结论设计的3种生产疫苗的纯化工艺,均可生产出高质量的疫苗;毒种R1203株的疫苗产量高于毒种R1194株;可用R1203毒株,按3种不同工艺生产的疫苗接种动物,观察免疫效果。
朱智勇丁晓航朱函坪李岩金陈学奎沈吉友张涛何培江姚苹苹徐芳翁景清龚华岳郭志宏苏波孙淑滨粱伟峰
关键词:禽流感疫苗生产工艺疫苗质量
共2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