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昭炜

作品数:19 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血管
  • 9篇周围神经
  • 6篇微血管
  • 5篇缺损
  • 5篇细胞
  • 4篇脂肪干细胞
  • 4篇神经缺损
  • 4篇周围神经缺损
  • 4篇坐骨
  • 4篇坐骨神经
  • 4篇猕猴
  • 4篇干细胞
  • 4篇SD大鼠
  • 3篇造影
  • 3篇去细胞
  • 3篇去细胞神经
  • 3篇细胞神经
  • 2篇许旺细胞
  • 2篇血管造影
  • 2篇异体

机构

  • 19篇中山大学附属...
  • 4篇温州医学院
  • 1篇耶鲁大学
  • 1篇广东省第二人...
  • 1篇广州中大医疗...

作者

  • 19篇朱昭炜
  • 12篇刘小林
  • 11篇朱庆棠
  • 11篇何波
  • 7篇顾立强
  • 7篇黄喜军
  • 6篇郑灿镔
  • 6篇朱家恺
  • 5篇江丽
  • 5篇许银峰
  • 4篇路庆森
  • 4篇周翔
  • 3篇毛以华
  • 3篇许扬滨
  • 3篇胡军
  • 3篇唐茂林
  • 2篇许澍洽
  • 2篇林珣珣
  • 2篇黄艳燕
  • 1篇黄永军

传媒

  • 7篇中华显微外科...
  • 2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解剖学报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中国科技论文
  • 1篇2012中华...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8篇2013
  • 2篇2012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应用高分辨率显微CT进行大鼠周围神经微血管三维可视化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采用高分辨率显微CT(Micro-CT)研究大鼠周围神经微血管三维构筑的可行性,比较两种不同的造影剂对成像效果的影响。方法 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2组,分别灌注明胶-氧化铅和Microfil,取大鼠两侧坐骨神经行Micro-CT扫描,同时设定电压30kVP、功率40W作为成像时的最佳能量参数。将扫描得到的断层图像转变为Dicom格式输出至个人电脑,利用Mimics 10.0软件对其进行三维重建。结果将灌注不同造影剂后得到的标本图片分别从大体和三维两个方面进行对照,发现明胶-氧化铅的造影效果明显优于Microfil;Micro-CT在扫描重建时呈现出低耗时、低变化以及高清晰度的特点。结论 Microfil在灌注微血管造影时存在着灌注压力要求高、成像质量差等缺点,而传统的明胶-氧化铅在微血管造影上仍有其独到的优越性;Micro-CT不失为一种研究大鼠周围神经微血管三维构筑的好方法。
毛以华朱昭炜丁茂超唐茂林
关键词:周围神经微血管造影
周围神经内微血管形态观察方法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3年
目前,各种意外事故所致的周围神经损伤病例日益增加。周同神经缺损的修复一直是以自体神经移植为金标准的。近年来,随着细胞和组织工程学的发展,出现了如静脉移植、神经套管、去细胞的异体神经等等神经移植替代物各种报道。对于短段周围神经缺损,采用自体神经或是移植替代物,都能获得较好的效果。但动物实验与临床研究均发现,对于长段神经缺损,尤其是粗大混合神经缺损,由于其轴突生长速度慢,生长周期较长,容易发生失神经肌萎缩,难以获得良好的运动和感觉功能恢复效果。因此,如何加速神经生长及其功能恢复是多年来研究的方向。
朱昭炜何波刘小林朱家恺
关键词:周围神经缺损微血管形态自体神经移植感觉功能恢复失神经肌萎缩损伤病例
复合异体脂肪干细胞的异种去细胞神经修复猕猴周围神经缺损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 探讨复合异体脂肪干细胞(ADSCs)的去细胞异种神经修复猕猴桡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 于2010年3月至2012年5月,从雄性猕猴腘窝脂肪组织中分离出ADSCs,采用显微注射法将ADSCs种植在经化学萃取的去细胞猪胫神经上.用10只健康雌性猕猴,制成15侧上臂桡神经25 mm缺损模型,分为A、B、C三组(5侧/组),分别用复合了雄性猕猴ADSCs的去细胞猪胫神经、未复合ADSCs的去细胞猪胫神经、自体神经进行修复.术后5个月进行伸腕功能评定及电生理学检测,并取材作神经移植体和伸腕肌组织学检查. 结果 术后5个月A、B、C三组伸腕角度恢复率分别为(80.53±15.30)%、(69.06±7.02)%和(99.91±22.16)%,电生理学检测显示桡神经恢复电传导功能,组织学检查显示移植体内有再生神经纤维通过,各项检测指标显示A组的修复效果优于B组,而C组则优于A组和B组,但各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去细胞猪胫神经能有效修复猕猴25 mm长的桡神经缺损,复合异体ADSCs的去细胞猪胫神经其修复效果可能更优.
黄喜军朱庆棠江丽郑灿镔朱昭炜路庆森许银峰顾立强刘小林
关键词:去细胞神经脂肪干细胞异种移植猕猴
诱导时间对脂肪干细胞来源的类许旺细胞增殖率的影响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观察比较诱导时间对脂肪干细胞(ADSC)向类许旺细胞(iSC)诱导分化时的增殖率的影响。方法2017年3月至2018年10月,选取健康成年雌性SD大鼠腹股沟脂肪分离培养ADSC,流式细胞仪检测ADSC标志阳性蛋白CD29、CD90及阴性蛋白CD45。iSC诱导液培养ADSC。通过S100和GFAP免疫荧光染色确认ADSC分化为iSC。诱导后第1、4、7、10、13、16和19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MTS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iSC均有S100、GFAP蛋白的表达。诱导第7天时细胞增殖率较诱导前明显减慢(A值分别为0.330±0.020和0.400±0.004,P<0.05),并与诱导时间负相关;第19天时,iSC增殖率低于诱导前的50%(A值分别为0.016±0.003和0.400±0.004,P<0.05)。iSC细胞凋亡较同期ADSC明显。结论ADSC诱导的iSC增殖率可能在诱导7d时活力最佳。
黄昭伟朱昭炜许澍洽林珣珣韩兵刘祥厦许扬滨
关键词:脂肪干细胞类许旺细胞许旺细胞
灵长类动物桡神经缺损修复模型的功能学评价
2013年
目的 探讨灵长类动物桡神经缺损修复后功能学的评价方法.方法 解剖3只猕猴桡神经,建立5只猕猴双侧桡神经25 mm缺损的模型,分别用自体神经(A组)及去细胞猪神经(B组)桥接神经缺损(5侧/组).术后观察猕猴一般情况及伸腕活动;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5个月,诱导、测量并计算术后累积最大伸腕角度(DEmax)和伸腕角度恢复率(R)以评价神经功能的修复效果.结果 桡神经在桡侧腕长伸肌第一肌支发出点以近可显露长度为52 ~ 62 mm,直径为3.3~4.1 mm;术后猕猴即时出现垂腕、垂指畸形,一般情况好,术后5个月A、B组DEmax和R的均值分别为120°、96°和99%、69%.结论 该模型安全、简便,可动态、定量评价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黄喜军朱庆棠江丽郑灿镔朱昭炜胡军何波路庆森许银峰
关键词:周围神经损伤神经再生猕猴
SD大鼠坐骨神经内微血管定量分析模型
2015年
比较氧化铅和伊凡斯兰(evans blue,EB)灌注后血管定量研究的优劣,寻找最适的微血管定量分析模型。取15只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荧光显影组A(EB一维组)、荧光显影组B(EB三维组)和放射造影组C,分别灌注单纯EB、明胶EB和明胶氧化铅后,对各组使用紫外分管光度计、体式显微镜、反射荧光显微镜和micro-CT进行观察、测量并计算血管直径(D)、血管指数(SF)和血管容积(VF)。结果表明:A组可测得局部血容量为(16.22±1.70)mm3,B组的血管直径、血管面积和血管指数分别为(11.79±7.23)μm、(0.14±0.05)mm2和(24.19±5.03)%;而C组分别为(26.45±11.81)μm、(0.06±0.02)mm2和(10.73±2.06)%。荧光B组对直径<20μm微血管的显影效果较放射组好(P<0.01),但对直径>20μm微血管的显影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EB三维研究优于EB一维法,不仅能够显示微血管形态,而且能够采集数据进行定量分析,但其不利于大样本研究。明胶氧化铅灌注易于操作,虽然分辨率较EB显影低,但更适用于大样本可视定量研究。
朱昭炜毛以华何波周翔朱庆棠许杨滨唐茂林刘小林朱家恺
关键词:显微外科周围神经血管造影
兔耳复合组织移植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观察
2018年
目的建立一个良好、稳定的带血运的复合组织移植动物模型以便后续研究,用于同种异体兔耳移植观察排斥反应及各种干预措施的疗效。方法自2016年9月至2017年7月,随机选取兔耳结构完整、体质量为2.5~3.0kg的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横行离断组和“V”形离断组,完全离断后原位再植.比较两组兔耳再植的成活率。横行离断组术后1~10d、“V”形离断组术后10d左右取兔耳皮肤和软骨组织行苏木素一伊红(HE)和TUNEL染色。根据细胞存活情况进一步判断兔耳成活情况。结果一共30只兔接受兔耳再植术。其中横行切口13只,血管吻合即时通畅率100%,但最后兔耳无一只再植成功,术后逐渐出现静脉危象.成活时间1~10d。“V”形离断17只,有2只再植兔耳健康成活。HE染色可见再植失败兔耳皮肤、软骨细胞内出现有空泡变性.细胞坏死和凋亡率明显高于成活兔耳。结论兔耳离断再植模型具有可实施性,但不适合用于大样本的兔耳复合组织移植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观察。
彭荣信黄艳燕朱昭炜许澍洽许晓麓黄永军许扬滨何波
关键词:血管解剖新西兰白兔显微外科技术
SD大鼠坐骨神经内微血管观察方法的比较
朱昭炜何波毛以华周翔朱庆棠顾立强唐茂林刘小林
富血小板血浆对大鼠许旺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富血小板血浆(PRP)对体外培养的许旺细胞(SCs)增殖、分泌功能及迁移的影响,探讨其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从SD大鼠心脏穿刺取血,利用二次离心法制备PRP,对全血和PRP中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和转化生长因子(TGF-B1)浓度测定;取3~5d龄的大鼠坐骨神经培养纯化SCs,将P1细胞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进行处理,实验组以含40.0%、20.0%、10.0%、5.0%和2.5%PRP的条件培养液干预,并设立空白对照组。于干预不同时间点采用CCK-8法测定SCs增殖活性情况,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细胞神经生长因子(NGF)和胶质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GDNF)mRNA表达的变化,ELISA检测SCs分泌NGF和GDNF的水平,Transwell小室检测各组SCs的迁移能力。结果PRP血小板回收率达65%,PDGF.BB和TGF-β1浓度明显高于血清(P〈0.0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低于20.0%浓度的PRP呈浓度依赖性促进SCs增殖和迁移,而40.0%浓度组细胞增殖和迁移受到抑制;SCs分泌的NGF和GDNF和其mRNA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同样在低于20.0%浓度的范围内呈现量效关系,40.0%浓度组则显示抑制作用。结论PRP在适当浓度范围可以促进SCs的分裂增殖,合成分泌NGF和GDNF以及迁移的能力,具有潜在的促周围神经再生的作用。
郑灿镔朱庆棠刘小林黄喜军何彩凤江丽周翔朱昭炜
关键词:富血小板血浆神经生长因子许旺细胞细胞迁移周围神经
异体脂肪干细胞复合去细胞异种神经修复猕猴周围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
黄喜军朱庆棠江丽郑灿镔朱昭炜路庆森许银峰顾立强刘小林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