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学海

作品数:48 被引量:312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东莞市科技局科研立项东莞市科技计划项目东莞市医疗卫生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6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1篇耐药
  • 17篇耐药性
  • 12篇杆菌
  • 7篇药性分析
  • 7篇耐药性分析
  • 6篇血型
  • 6篇细菌
  • 5篇血清
  • 5篇药敏
  • 5篇药物敏感
  • 5篇碳青霉烯
  • 5篇青霉烯
  • 5篇球菌
  • 5篇红细胞
  • 5篇儿童
  • 5篇鲍曼不动杆菌
  • 5篇不动杆菌
  • 4篇学龄
  • 4篇学龄前
  • 4篇学龄前儿童

机构

  • 41篇中山大学
  • 6篇东莞东华医院
  • 1篇广东医学院
  • 1篇青岛大学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广东医科大学

作者

  • 47篇朱学海
  • 23篇张丽华
  • 17篇张丽
  • 14篇郭主声
  • 12篇刘彦慧
  • 11篇周静
  • 9篇丁茜
  • 8篇林偲思
  • 8篇何永明
  • 7篇吴远军
  • 7篇赖志刚
  • 6篇张小兵
  • 6篇吴勇
  • 5篇张菊芬
  • 5篇陈日寿
  • 5篇卢庆晖
  • 5篇朱凯欣
  • 5篇陈建安
  • 4篇周皓云
  • 4篇陈泳

传媒

  • 5篇中国感染与化...
  • 4篇江西医学检验
  • 3篇海南医学
  • 3篇国际检验医学...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中国输血杂志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国外医学(临...
  • 1篇重庆医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右江医学
  • 1篇中国食品卫生...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7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09
  • 1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 7篇2005
  • 1篇2004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联合检测ICTP、抗CCP抗体和RF在未分化关节炎向类风湿关节炎转化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5
2015年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血清Ⅰ型胶原吡啶交联终肽(ICTP)、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和类风湿因子(RF)在未分化关节炎(UA)转化为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 对192例UA患者随访12个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ICTP和CCP抗体,免疫比浊法检测RF。结果 单一检测指标阳性与UA转化为RA的关联强度中以CCP抗体最高,其相对危险度(RR)及95%可信区间为50.52(18.849-135.397);其次是ICTP,其RR及95%可信区间为29.77(12.253-72.348);ICTP和CCP抗体都为阳性的UA转化为RA的转化率为93.33%;ICTP、CCP抗体和RF共3项指标都为阳性的UA转化为RA的转化率为100%。结论 ICTP和CCP抗体的出现是UA患者发生RA的高危因素;ICTP、CCP抗体和RF联合检测阳性对UA向RA分化发展具有预测价值。
关晓东吴宇芳陈少莹朱学海曾丽萍邹原方梁翔唐杏明苏晓燕陈丽莉
关键词:类风湿因子关节炎类风湿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2009-2014年我院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2009-2014年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变化趋势,了解其耐药谱和临床治疗特点,从而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效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9—2014年临床送检标本进行常规微生物培养、...
郭主声张丽朱学海林偲思张丽华胡继华阎红霞周谋清郭少卿
文献传递
300株鲍曼不动杆菌琼脂稀释法与纸片扩散法药敏检测结果比较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比较琼脂稀释法和纸片扩散法对鲍曼不动杆菌的药敏试验结果。方法:随机挑选的300株鲍曼不动杆菌,检测其标本及科室的分布情况,并采用琼脂稀释法和纸片扩散法检测鲍曼不动杆菌对环丙沙星(CIP)、庆大霉素(CN)、阿米卡星(AK)、头孢他啶(CAZ)、头孢吡肟(FEP)、左氧氟沙星(LEV)、氨苄西林-舒巴坦(SAM)、妥布霉素(TOB)、美洛培南(MEN)、米诺环素(MH)、头孢哌酮-舒巴坦(SCF)11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比较两种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300株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布在痰液标本中,共214株,占71.3%,主要来源于ICU 101株(33.7%)及脑外科59株(19.7%)。药敏检测结果显示,两种检测方法所得的SCF和MH的敏感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9种抗菌药物的药敏检测结果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琼脂稀释法和纸片扩散法对鲍曼不动杆菌药敏试验结果并不完全一致,临床用药时尤其要注意SCF和MH这两种药物药敏结果的可靠性。
郭主声梁思远林偲思朱学海张丽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琼脂稀释法纸片扩散法
2015年广东省东莞市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了解2015年东莞市细菌耐药性监测情况。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Kirby-Bauer法)或自动化仪器法对东莞市22所医院的临床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参照2015版CLSI标准判定药敏结果,并用WHONET5.6软件统计分析。结果东莞市各医院全年共检出细菌29 665株,其中革兰阳性菌9 509株,占32.1%,革兰阴性菌20 156株,占67.9%。MRSA和MRCNS分别占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的23.3%(705/3 024)和43.6%(1 054/2 419),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菌株的检出率分别为36.4%(2 554/7 020)和24.5%(792/3 227),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的检出率为0.2%(30/13 077);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CRPA和CRAB)的检出率分别为16.0%(500/3 116)和53.9%(827/1 533)。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PRSP)检出率为10.1%(142/1 404),流感嗜血杆菌产β内酰胺酶率为30.6%(276/902),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VRE)检出率为0.7%(10/1 441)。结论定期进行细菌耐药性监测有助于了解本地区细菌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规范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指导院感管理防控措施的制定和避免耐药菌株的传播流行。
郭主声张莉林偲思谢树金陈桂铃冯森周静朱学海周世添周谋清
关键词:耐药性监测抗菌药物药物敏感性试验
东莞地区临床分离耐碳青霉烯的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特点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回顾分析东莞东华医院2011~2013年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和防止医源性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2013年东华医院临床分离的非重复鲍曼不动杆菌菌株30株,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该菌对11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采用乙二胺四乙酸纸片协同实验检测待检菌株的金属酶表型,采用三维实验检测待检菌株的Amp C酶表型和改良Hodge实验筛查碳青霉烯酶,聚合酶链反应进行OXA-23、OXA-24编码基因的检测,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在监测的14种抗菌药物MIC中,耐药率>60%的达13种,其中只有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50%,共筛选出耐碳青霉烯酶的鲍曼不动杆菌30株,其中金属酶表型和基因检测均为阴性,Amp C酶阳性者21株,改良Hodge实验阳性24株,其中26株OXA-23基因扩增阳性,未检出OXA-24基因,可见OXA-23基因为主要的流行克隆株。结论东莞地区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十分严重,产OXA-23碳青霉烯酶是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酶类药物耐药的重要机制,且碳青霉烯酶耐药菌株存在克隆流行。
郭主声林偲思朱学海张丽张丽华胡继华周谋清阎红霞郭少卿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药敏实验耐药基因
地中海贫血的基因诊断分析被引量:13
2008年
目的探讨地中海贫血(地贫)漏诊原因,评价外周血平均红细胞体积(MCV)以及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RBC脆性试验)在诊断地贫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地贫患者及家系外周血MCV、RBC脆性试验及血红蛋白电泳检查结果,必要时进行地贫基因检查。结果291例地贫患者中单一MCV>78 fl者23例,占7.90%;单一RBC脆性试验正常者10例,占5.88%(19/339)。MCV>78 fl及RBC脆性试验同时正常者6例,占3.53%。三者总计为78例,占13.23%。结论MCV和(或)RBC脆性试验虽在临床筛查地贫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但部分地贫患者(特别是α地贫)MCV和(或)RBC脆性可以正常。是临床及产前筛查过程中造成地贫基因携带者漏诊的主要原因。
朱学海魏代奎
关键词:地中海贫血平均红细胞容积基因诊断
东莞地区布鲁菌感染2例被引量:4
2012年
例1患者男,18岁.因"头痛,左侧肢体无力10余天,发热3d"于2010年3月29日人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患者4年前曾在屠羊厂工作,曾因"发热,头痛"于外院诊断"结核性脑膜炎",予四联抗结核(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治疗1年半,症状缓解.患者在本次发病10余天前活动时出现头痛,以胀痛为主,无放射痛,于当地诊所诊治,具体方案不详.随后出现左侧肢体无力,行走不稳,于另一家医院拟"脑梗死"诊治,行腰穿示颅压升高,脑脊髓液异常,考虑到曾有结核感染史,予四联抗结核治疗,肢体活动恢复.患者3d前出现发热,体温波动,最高达39℃,头痛加重,来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就诊,收入神经内科.
周静张丽华张丽陈建安朱学海
关键词:感染史布鲁菌左侧肢体无力结核性脑膜炎抗结核治疗
我院外科肠杆菌科细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变迁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观察和监测我院外科系统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变化。方法连续监测2005年~2011年本院外科系统常见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状况。用纸片扩散法(Kirby-Bauer)检测临床分离菌对各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参照2010版CLSI标准判定药敏结果,并用WHONET5.5软件统计分析。结果 7年外科系统共检出肠杆菌科细菌1366株,分离前五位的细菌分别是大肠埃希菌(53.2%)、肺炎克雷伯菌(20.2%)、阴沟肠杆菌(7.6%)、奇异变形菌(6.2%)和摩根摩根菌(2.4%)。2005—2010年未发现耐碳青酶烯类抗菌药肠杆菌科细菌,但2011年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是0.3%和0.3%,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和阿米卡星有较好的抗菌活性,耐药率分别为2.7%~7.2%和6.5%~12.2%。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总耐药率接近50%。7年间大肠埃希菌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变化不大,肺炎克雷伯菌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变化较明显,低至2005年的7.1%,高至2007年的36%,2008—2011年,其耐药率又逐年下降,为21%~7.2%。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菌株的总检出率分别为50.0%和37.5%,产ESBL株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株(P<0.05)。结论亚胺培南对肠杆菌科细菌仍有较好的抗菌活性,2011年发现的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菌应引起关注。
张丽张小兵张丽华张菊芬朱学海朱凯欣周静
关键词:肠杆菌科细菌ESBL耐药性监测
输血前血型血清学检查对血标本的要求
目的选择制备适合输血前多项血型血清学试验的血标本。方法随机抽取输血患者50例,用5种常用采血试管各采血2ml,均采用不同的试验方法做红细胞ABO及Rh (D)血型抗原鉴定、血清(血浆)ABO系统血型抗体及不规则抗体检测。...
吴远军刘兴玲朱学海刘彦慧李重江陈宝婵
文献传递
890株临床分离肠杆菌科细菌分布和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4
2012年
目的了解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临床分离的890株肠杆菌科细菌的分布及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从患者各种临床标本中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用WHONET5.5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890株肠杆菌科细菌中大肠埃希菌456株(51.2%),克雷伯菌属227株(25.5%),肠杆菌属83株(9.3%)。肠杆菌科细菌敏感率在80%以上的药物有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保持100.0%敏感率。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对亚胺培南及美罗培南的敏感率均大于90.0%。结论肠杆菌科细菌对多数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仍最敏感。定期进行耐药性监测有助于了解该院细菌耐药性变迁,为临床经验用药提供依据。
张丽张小兵张丽华张菊芬朱学海朱凯欣周静
关键词:肠杆菌科细菌抗药性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