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阳

作品数:34 被引量:350H指数:12
供职机构: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2篇外来儿童
  • 9篇免疫
  • 9篇脊髓灰质炎
  • 8篇疫苗
  • 8篇接种
  • 7篇强化查漏补种
  • 7篇补种
  • 7篇查漏
  • 7篇查漏补种
  • 6篇免疫预防
  • 5篇预防接种
  • 5篇流行性
  • 5篇接种率
  • 4篇流动儿童
  • 4篇流行病
  • 4篇流行病学
  • 4篇抗体
  • 3篇人口
  • 3篇流行性脑脊髓...
  • 3篇脑脊髓膜炎

机构

  • 34篇北京市疾病预...
  • 5篇北京市丰台区...
  • 4篇北京市朝阳区...
  • 3篇北京市石景山...
  • 3篇北京市房山区...
  • 3篇北京市顺义区...
  • 2篇北京市门头沟...
  • 2篇北京市密云县...
  • 2篇北京市平谷区...
  • 2篇北京市海淀区...
  • 2篇北京市西城区...
  • 2篇北京市东城区...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北京市大兴区...
  • 1篇丰台区疾病预...

作者

  • 34篇曾阳
  • 21篇孙美平
  • 14篇刘东磊
  • 12篇卢莉
  • 11篇刘维祥
  • 11篇范晨阳
  • 9篇王凌云
  • 9篇刘大卫
  • 9篇刘爱华
  • 8篇李晓梅
  • 7篇马蕊
  • 4篇张合润
  • 3篇王玉梅
  • 3篇吴疆
  • 3篇张雪春
  • 3篇王中战
  • 3篇张菁
  • 3篇李仁清
  • 3篇陈丽娟
  • 3篇纪文艳

传媒

  • 13篇中国计划免疫
  • 6篇中国疫苗和免...
  • 3篇中华预防医学...
  • 2篇疾病监测
  • 2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健康
  • 1篇国际病毒学杂...

年份

  • 4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08
  • 3篇2007
  • 10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北京市2005年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零剂次免疫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的调查与思考被引量:1
2006年
曾阳孙美平
关键词: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减毒活疫苗脊髓灰质炎口服儿童预防接种外来儿童
北京市外来儿童脊髓灰质炎免疫屏障评价被引量:15
2004年
开展对外来儿童脊髓灰质炎 (脊灰 )抗体水平监测 ,对制定适宜的免疫策略 ,保持无脊灰状态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北京市外来人口密集程度和地理分布特点 ,共采集 4个区 1~ 14岁外来儿童血标本 337人测定脊灰抗体水平 ,脊灰Ⅰ、Ⅱ、Ⅲ型中和抗体阳性率分别为 98 5 2 %、99 70 %、95 2 5 % ,几何平均滴度 (GMT)分别为 1∶12 3 0 3、1∶10 9 6 5、1∶5 8 88。 1岁、2~ 4岁儿童各型抗体GMT显著高于 5~ 9岁、10~ 14岁儿童。不同地区间计划免疫管理水平和疫苗接种质量存在差距 ,外来儿童脊灰抗体水平仍低于北京市儿童。
曾阳
关键词:外来儿童脊髓灰质炎免疫屏障计划免疫
2012年北京市常住人口麻疹抗体水平调查被引量:35
2013年
目的 了解北京市常住人口麻疹抗体水平.方法 2012年在北京市城区和郊区选择连续居住6个月以上的10个年龄组人群作为调查对象,共2125名.采用调查问卷收集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麻疹患病史、含麻疹成分疫苗免疫史,并采集静脉血5 ml.使用ELISA检测研究对象麻疹IgG抗体水平.结果 调查对象麻疹抗体阳性率为84.71%(1800/2125),标化阳性率为88.07%,抗体水平中位数为960.46 IU/L.不同年龄组人群中,麻疹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Х^2 =341.60,P<0.01;H=216.27,P <0.01),其中,1岁以下婴儿最低,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水平中位数分别为43.06% (90/209)、185.80 IU/L;1 ~4岁和5~9岁儿童较高,分别为97.31%(181/186)、96.46%(218/226)和2448.81、1910.72 IU/L;15岁及以上人群抗体阳性率在81.98% ~90.14%之间,抗体水平在744.38 ~ 1474.84 IU/L之间.本市人口麻疹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水平分别为82.45%(883/1071)、899.82 IU/L,低于流动人口的87.00%(917/1054)和1166.19 I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8.51,P<0.01;U =538 704.00,P<0.01).既往接种过含麻疹成分疫苗的人群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水平分别为91.95%(891/969) 、1443.11 IU/L,高于既往未接种疫苗和免疫史不详的人群[分别为32.95(57/173)和127.33 IU/L,86.67%(852/983)和923.73 I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399.92,P<0.01;H=202.11,P <0.01).结论 北京市常住人口中,1~9岁儿童麻疹抗体水平较高,发生大范围麻疹暴发和流行的风险较小,<1岁婴儿和15 ~ 40岁本市和流动人口麻疹抗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李娟卢莉陈萌黄芳曾阳李晓梅马蕊潘静彬孙穆孙昊王中占郭舫如张一华王凤双吴涛崔德军彭兴慧吴疆庞星火
关键词:麻疹抗体疫苗免疫
2007~2010年外省来京就医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分析外省来京就医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的监测情况,为制定相关监测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对2007~2010年北京市医疗机构报告的外省来京就医AFP病例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外省来京就医AFP病例共804例,其中来自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病例占全部报告病例的79.5%;完成流行病学调查534例,麻痹后非首次就诊413例,其中医疗机构未报告的341例,占82.6%。2010年江西省来京就医AFP病例粪便标本检出Ⅲ型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高变异株病毒。结论外省来京就医AFP病例来源广泛,维持无脊灰难度较大,AFP病例监测系统存在漏洞,应建立省际间AFP病例监测信息管理平台,提高监测效率。
曾阳张朱佳子李晓梅卢莉王玉梅罗明龚成
北京市学龄前流动儿童聚居地监护人免疫预防知识、态度、行为研究
目的了解北京市流动儿童聚居地区监护人免疫预防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为设计适宜的免疫预防信息传播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朝阳、海淀、丰台、大兴、通州5个区流动儿童数>1500的行政街乡中外来儿童数位居前三位的69个行政村居,...
曾阳孙美平马蕊刘东磊王凌云刘维祥钱海坤李小梅虞瑞纪文艳
关键词:流动儿童监护人免疫预防
文献传递
北京市外来儿童强化查漏补种策略实施效果评价研究
孙美平曾阳刘爱华范晨阳刘东磊刘辉敦哲徐韵赵涛刘维祥
该研究在全国免疫预防工作滑坡的情况下,为解决北京市外来儿童预防接种漏管漏种的难题,保持儿童免疫接种率高水平,维持无脊灰状态,控制其他疫苗针对传染病的流行,创立实施了对学龄前外来儿童强化查漏补种的免疫策略,为无预防接种卡、...
关键词:
关键词:外来儿童强化查漏补种
快速应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情风波 完善落实系列预防控制措施
2005年
孙美平刘泽军王凌云贺雄曾阳范晨阳刘大卫陈丽娟
关键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预防控制措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疫情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短
北京市2004年外来儿童强化查漏补种活动分析被引量:12
2006年
目的掌握北京市外来儿童预防接种状况,以制定科学的免疫预防策略。方法对北京市2004年强化免疫活动中口服脊髓灰质炎(脊灰)减毒活疫苗(OPV)、麻疹减毒活疫苗(MV)、百白破联合疫苗(DPT)、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JEV)免疫状况,以及卡介苗(BCG)、OPV、MV、DPT接种率进行分析。结果①共调查外来儿童168010人,建卡率74.9%,建证率80.5%,两指标均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②OPV漏种率22.0%,零剂次免疫率为17.8%,两指标均随年龄的增加而上升,部分外来人口流入地区上述指标高于全市水平;“服苗后无记录”为零剂次免疫儿童主要原因,构成比随年龄的增加而上升。③MV、DPT、JEV零剂次免疫率分别为13.1%、13.6%、14.6%,补种前迁出率23.7%~28.3%。④调查流动儿童聚居地BCG、OPV、DPT、MV合格接种率60%~70%,流动儿童散居地均〉90%,全程免疫覆盖率分别为54.4%和87.6%。结论大年龄组外来儿童免疫预防管理薄弱,外来儿童预防接种卡(证)丢失造成接种信息中断,应加快建立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系统。外来人口分布的变化使流入地免疫规划管理负荷加大,应提高原有的人员配置和管理水平。流动儿童聚居地区免疫规划管理难度大,强化免疫效果难以保持,应探索外来儿童免疫规划常规管理长效机制。
曾阳孙美平刘大卫刘东磊王凌云张雪春范晨阳刘维祥李小梅
关键词:外来儿童预防接种
北京市外来儿童强化查漏补种方法 标准与作用被引量:3
2006年
孙美平曾阳刘爱华范晨阳刘维祥刘东磊
关键词:外来儿童查漏补种免疫接种率人口流动免疫预防
北京市首例Ⅰ型疫苗高变异脊髓灰质炎病毒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对北京市首例Ⅰ型(Type1)疫苗高变异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Vaccine High-mutant Poliovirus(PV),VHMPV_Ⅰ]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方法开展VHMPV病例个案调查、排毒监测、病毒传播风险评估、消毒隔离。结果患儿为北京市户籍,患有肛门周围脓肿,有1剂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ral Poliomyelitis Attenuated Live Vaccine,OPV)接种史,麻痹前随母亲到河北省大厂回族自治县暂住,发病后采集3份合格粪便标本,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脊灰实验室核苷酸序列测定为VHMPV_Ⅰ病例。间隔14天采集患儿粪便标本4份,密切接触者采集单份粪便标本7份,PV分离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均为阴性;病例居住地所在乡OPV接种率调查、相邻乡和流动人口聚居乡OPV接种率快速评估均未发现OPV零剂次免疫儿童;医院和社区急性弛缓性麻痹性病例主动搜索未发现漏报病例;病例采取消化道隔离方式直至疫情结束。结论 VHMPV_Ⅰ病例可能为低免疫水平儿童,由外环境感染导致发病;应进一步开展VHMPV_Ⅰ基因突变与神经毒力关系研究。
曾阳张朱佳子卢莉葛申韩艳丽
关键词:流行病学调查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