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海燕

作品数:6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武汉供电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电气工程

主题

  • 2篇电网
  • 2篇气候
  • 1篇电负荷
  • 1篇电网安全
  • 1篇用电负荷
  • 1篇制冷
  • 1篇制冷负荷
  • 1篇韧性
  • 1篇三分三
  • 1篇数据驱动
  • 1篇配电
  • 1篇配电网
  • 1篇气候变化
  • 1篇气候模式
  • 1篇最大风速
  • 1篇微气象
  • 1篇温度控制
  • 1篇温度控制器
  • 1篇鲁棒
  • 1篇精益

机构

  • 6篇武汉供电公司
  • 2篇长沙理工大学
  • 2篇武汉大学
  • 1篇重庆大学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重庆星能电气...
  • 1篇广东电网有限...

作者

  • 6篇曾海燕
  • 2篇王东旭
  • 1篇王主丁
  • 1篇苏盛
  • 1篇杨军
  • 1篇王建平
  • 1篇李玮
  • 1篇高大兵
  • 1篇陈艳

传媒

  • 1篇湖北电力
  • 1篇电力建设
  • 1篇电力科学与技...
  • 1篇电力系统保护...
  • 1篇武汉电力职业...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变化气候模式下夏季制冷用电耗能负荷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气象条件是影响夏季高温时段用电负荷需求的重要因素。气候模式和城市微气象条件的变化明显地改变了季节性和夏季昼夜温度分布,相应地改变了电力制冷负荷需求,对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行有突出影响。为研究长时间尺度上气候模式变化和城市微气象条件这两种同时并存的影响因素对夏季制冷用电耗能的影响,选择城区人口不足5万的江陵与武汉进行对比分析。利用该两地区1980年以来的地面气象观测数据,结合制冷日和制冷度日等气象指标和对电网制冷用电负荷有突出影响的超35℃高温日及高温日昼夜温差等指标,对比分析了气候模式和城市微气象条件的改变对夏季电力制冷负荷的影响。
刘贯科蒙文川曾海燕陈清清苏盛
关键词:气候模式微气象制冷负荷用电负荷
变压器测温系统的研究
介绍了武汉城网使用的变压器温度控制器,分析了主变测温系统普遍存在的异常现象,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案。
王建平曾海燕蔡俊峰严涛王理强
关键词:铂电阻
文献传递
计及高渗透率分布式电源的韧性配电网数据驱动鲁棒规划方法被引量:5
2023年
考虑高渗透率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接入给配电网带来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计及配电网韧性的数据驱动鲁棒规划方法。首先提出了含高渗透率分布式电源的韧性综合评价体系;接着将三阶段规划模型转换成二阶段数据驱动鲁棒规划模型,完成对线路加固方案以及分布式电源位置和容量的最优配置;采用基于极限场景法的改进列约束生成算法(column-and-constraint generation,C&CG)对鲁棒模型进行求解。最后,通过算例分析所提韧性提升措施的效果。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量化配电网韧性,进而为含高渗透率分布式电源的韧性配电网规划提供参考。
黄梦旗李勇汇曾海燕陈艳王宣王东旭杨军
关键词:韧性数据驱动
一流配电网精益化规划与管理提升策略探讨被引量:14
2021年
随着负荷快速发展以及分布式能源和新型柔性负荷接入的增加,一流配电网的建设任务越发紧迫,但在实践中存在不计代价盲目追求高技术指标的倾向。结合我国配电网发展现状和智能化的发展方向,指出了“三协调快复电”的一流配电网精益化规划任务,展望了基于主动配电网的管理提升策略。其中,“三协调”分别为供电分区协调、配电网高中压协调和基于“一环三分三自”的中压配电网一、二次协调;“快复电”是合理选择故障处理模式。同时指出物联网、高速通信、储能三者为配电网源-网-荷-储协调调度的关键技术,最终通过智能互动提升电网对间歇性新能源与负荷(含新型负荷)的接纳能力。
李少石王主丁曾海燕曾海燕李玮
影响电网安全若干问题的思考
2019年
电力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行业,而电网安全则是关系国家安全的重要领域。本文从电源结构、电网结构、装备水平、人员配置和信息安全五个方面对电网安全进行分析,提出了八个方面的认识,并结合公司实际工作,提出了七点建议措施,以期能够进一步提高电网的安全性。
曾海燕
关键词:电网安全
非平稳性极值风速演化对风机安全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风力发电机根据历史气象观测数据计算确定的多年一遇风速进行设计和选型,如气候模式在其寿命期内发生明显变化,风速极值分布可能有所改变,将对风机安全性造成突出影响。选用黄山、衡山、成山头、海力素和拐子湖等站点近40 a风速数据,利用考虑和不考虑极值风速趋势性变化的平稳与非平稳极值分布模型(GEV)进行多年一遇极值风速计算。分析长时间尺度下气候变化所致多年一遇极值风速的地域性变化规律及其对风电机组安全性的影响。分析发现海力素、拐子湖和成山头极值风速呈非平稳性,50 a一遇最大风速呈下降趋势,长时间尺度上极值风速的变化对风机安全性有正面影响;黄山极值风速呈非平稳性,长时间尺度上最大可能风速明显高于设计风速,将对风机的安全性提出挑战;衡山极值风速呈平稳性,长时间尺度上极值风速的变化对风机安全性无明显影响。
明煦曾海燕张猛高大兵苏盛王睿贤
关键词:气候变化安全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