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蔚堂

作品数:6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青海红十字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海拔
  • 4篇高海拔地区
  • 2篇通气
  • 2篇重症
  • 2篇综合征
  • 2篇卧位
  • 2篇窘迫综合征
  • 2篇呼吸窘迫
  • 2篇呼吸窘迫综合...
  • 2篇急性呼吸
  • 2篇急性呼吸窘迫
  • 2篇急性呼吸窘迫...
  • 2篇肺复张
  • 2篇俯卧
  • 2篇俯卧位
  • 1篇心肺
  • 1篇血流
  • 1篇血流灌注
  • 1篇易位
  • 1篇脏器

机构

  • 6篇青海红十字医...

作者

  • 6篇王文欣
  • 6篇曹蔚堂
  • 5篇徐波
  • 3篇董颖
  • 3篇孟建斌
  • 2篇马清云
  • 2篇潘丽杰
  • 2篇赵虎
  • 1篇孙立萍
  • 1篇孙婷
  • 1篇瓦永禄
  • 1篇刘丽莉
  • 1篇刘莉丽
  • 1篇安晶
  • 1篇马菊花

传媒

  • 3篇高原医学杂志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高海拔地区俯卧位通气治疗肺复张术无效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临床研究
徐波王文欣孟建斌潘丽杰董颖马清云刘莉丽曹蔚堂
研究显示高海拔地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患者死亡率高于平原。研究该疾病有效的治疗方法一直是热点及难点。肺复张术对ARDS的治疗作用得到国内外多数学者的认可。但临床中也遇到对肺复张术无反应的ARDS者,针对这部分患...
关键词: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复张术
高海拔地区晚期妊娠并重症肺炎剖宫产术后患者俯卧位通气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高海拔地区俯卧位机械通气对并发重症肺炎的剖宫产术后患者的治疗作用及意义。方法:对2006年10月—2014年4月收住在青海红十字医院ICU(海拔2 260m),妊娠晚期并重症肺炎剖宫产术后出现呼吸功能障碍的73例患者按信封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给予俯卧位机械通气、对照组39例给予常规仰卧位机械通气,其余治疗两组均相同(机械通气参数设置、抗生素方案等)。观察每组患者在入ICU即刻、俯卧位1h、2h、4h监测患者气道阻力(Raw)、静态顺应性(Cst,rs)、动脉氧分压(PaO_2)、氧合指数(PaO2/FiO2)及总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平均腹腔压力、血肌酐水平、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结果:1氧合变化,治疗组行俯卧位通气1小时PaO_2、PaO_2/FiO_2即有显著升高,并在2h、4h有持续增高的趋势,对照组机械通气4小时PaO_2、PaO_2/FiO_2较同组其它时点明显增高,有统计学差异,组间比较,治疗组通气1h、2h、4h的PaO_2、PaO_2/FiO_2均较对照组高,有统计学差异;2呼吸力学变化:同组比较及组间比较,各时点Cst无明显变化,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组俯卧位通气4小时Raw较前显著降低,对照组各时点Raw无明显变化;3预后和并发症:73例患者均治愈,但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腹腔压力较对照组增高,有统计学差异,但两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和血肌酐水平并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手术刀口感染或刀口裂开。结论:俯卧位通气可以较快改善高海拔地区并重症肺炎剖宫产术后患者的氧合,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对剖宫产术后患者手术刀口愈合及肠道功能恢复也并无不良影响,可以作为高海拔地区并重症肺炎剖宫产术后患者的治疗选择。
王文欣董颖徐波曹蔚堂赵虎
关键词:俯卧位重症肺炎剖宫产
高海拔地区部分二氧化碳重吸收法监测技术(NICO)对危重症病人心肺动态评价的研究
徐波孟建斌王文欣潘丽杰刘丽莉马清云曹蔚堂瓦永禄安晶孙立萍马菊花孙婷
血流动力学监测是依据物理学的定律,结合生理和病理生理学概念,对循环系统中血液运动的规律性进行定量、动态、连续测量和分析,并用于对病人病情发展的了解及临床治疗的指导,血流动力学监测对于危重症病人尤为重要,主要包括无创性和创...
关键词:
关键词:病理生理学
LncRNA人浆细胞瘤变体易位1介导miR-148b调控脂多糖诱导巨噬细胞自噬的机制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目前LncRNA人浆细胞瘤变体易位1(LncRNA-PVT1)在脂多糖(LPS)诱导的巨噬细胞自噬的相关机制尚不清楚。文章旨在探讨LncRNA-PVT1介导miR-148b对LPS诱导的巨噬细胞自噬的相关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小鼠巨噬细胞株RAW264.7,LPS刺激并分别转染PVT1 siRNA、miR-148b mimics、PVT1,分为LPS组(细胞不进行转染)、LPS+si-NC组(转染PVT1质粒阴性对照)、LPS+PVT1 siRNA转染组(转染PVT1 siRNA质粒)、LPS+miR-NC组(转染miR-148b mimics阴性对照)、LPS+miR-148b mimics组(转染miR-148b mimics)、LPS+PVT1-NC+miR-148b mimics组(转染PVT1阴性对照和miR-148b mimics)、LPS+PVT1+miR-148b mimics组(转染PVT1和miR-148b mimics)。同时设置空白组,空白组RAW264.7细胞既不进行LPS处理也不进行转染。采用qRT-PCR检测细胞中LncRNA-PVT1、miR-148b的表达;CCK-8检测细胞活力;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中LC3的表达;ELISA检测细胞中炎症因子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分析PVT1与miR-148b的靶向关系;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中自噬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LPS组PVT1 mRNA、LC3阳性表达、LC3-II/LC3-I、Beclin-1、TNF-α、IL-6水平显著升高(P<0.05),miR-148b、p62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LPS组、LPS+si-NC组比较,LPS+PVT1 siRNA组PVT1 mRNA、p62、TNF-α、IL-6水平显著降低(P<0.05),miR-148b、LC3阳性表达、LC3-II/LC3-I、Beclin-1表达显著升高(P<0.05)。CCK-8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细胞活力(100.00±0.00)比较,LPS组(73.46±3.25)显著降低(P<0.05);与LPS组细胞活力(73.46±3.25)、LPS+si-NC组(74.15±4.42)比较,LPS+PVT1 siRNA组(90.38±2.16)显著升高(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结果表明,PVT1与miR-148b存在靶向关系。与LPS组、LPS+miR-NC组比较,LPS+miR-148b mimics组LC3阳性表达、LC3-II/LC3-I、Beclin-1表达显著上调(P<0.05),p62、TNF-α、IL-6水平显著下调(P<0.05);与LPS+miR-148b mimics组、LPS+PVT1-NC+miR-148b mimics组比较,LPS+PVT1+miR-148b mimics组细胞LC3-II/LC3-I、Beclin-1表达显著下�
曹蔚堂王文欣
关键词:巨噬细胞自噬
肺复张手法对西宁地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腹腔脏器血流灌注的影响
2009年
目的:研究肺复张手法((Recruitment Maneuver,RM))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同时对腹腔脏器血流灌注有何影响。方法:西宁地区(海拔2260m)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53例(APACHEⅡ评分17.7±7.8),在确诊ARDS1小时内置入胃张力计导管,并开始机械通气治疗,应用RM。分别在开始机械通气即刻(T1),RM开始前(T2),RM结束后30min(T3),RM结束后60min(T4)监测患者胃黏膜pH值(pHi)和动脉血氧分压(PaO2),计算氧合指数(PaO2/FiO2)。结果:53例患者中5例死亡,其中3例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并发脑疝,1例并发急性心肌梗塞。其余48例患者使用RM后PaO2、PaO2/FiO2较RM前显著升高(P<0.05);pHi在RM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RM作为治疗ARDS的有效手段可显著升高PaO2,并不会造成胃肠黏膜等腹腔脏器组织的缺血缺氧。
王文欣徐波孟建斌曹蔚堂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复张手法胃黏膜
间断声门下吸引在高海拔地区重症脑损伤患者的应用研究
2015年
目的:高海拔地区重症脑损伤患者使用带声门下吸引的气管套管,观察对重症脑损伤患者每日吸痰次数,每日气道分泌物引流量,VAP发生率、颅内压、镇静剂使用量、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28天死亡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我院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海拔2 260m2012年8月—2014年11月收治的需行气管切机械通气重症脑损伤患者41例,伤后24小时内行预防性气管切开。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间断声门下吸引组(IASS组)21例和非声门下吸引组(NASS组)20例,两组均选择polyvinyl chloride(7~8)号高容量低压气囊气管套管,其中IASS组气管套管带声门下吸引装置。所有患者保持30°仰卧位,气管套管套囊压力25cm H2O,每2小时翻身拍背一次,使用一次性吸痰管按需吸痰,IASS组每小时行声门下吸引一次。所有患者持续颅内压监测,监测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每日吸痰次数,每日气道分泌物引流量,吸痰与非吸痰时颅内压、镇静剂使用量、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28天死亡率。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无统计学差异。IASS组每日气道内引流量、吸痰次数、咪达唑仑使用量、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明显少于NASS组。所有患者吸痰时颅内压明显高于非吸痰时。两组28天死亡率无显著差异。结论:使用间断声门下吸引可以减少高海拔地区、重症颅脑损伤患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每日气道内引流量及吸痰次数,降低VAP发生率,减少颅内压波动,降低镇静剂使用量,使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明显少,有利于患者康复。
王文欣董颖徐波曹蔚堂赵虎
关键词:声门下吸引重症脑损伤
共1页<1>
聚类工具0